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7单元知识点复习归纳(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苏教版)《卢沟桥烽火》1、词语:万籁俱寂: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

形容四周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声音。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众寡悬殊:众,多。

寡,少。

悬殊,相差很远。

双方人力多少相差很大。

抱头鼠窜:形容急忙逃走的狼狈相。

震耳欲聋:欲,快要。

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同仇敌忾:忾,愤恨。

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夜以继日:日夜不停。

多用以形容人勤奋。

猝不及防:猝,突然,出乎意料。

恼羞成怒:由于羞愧怨恨出发怒。

如火如荼:荼,茅草的白花。

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

原来比喻军容之盛,现在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2、课文要点:A 这篇课文叙述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

“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

C、课后习题2(体会带点词语的感情色彩):①“偷偷地”、“摸”揭示了日本军队的险恶用心及卑鄙的行径,带有鄙视的感情色彩。

②“悄悄地”“进发”表现了我国守军的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含有表扬、赞许之意。

D、积累本课有关战斗场面的成语:人仰马翻哭爹喊娘鲜血四溅狼狈而逃鬼哭狼嚎抱头鼠窜《半截蜡烛》A、这篇课文以“半截蜡烛”为叙事主线,生动记叙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突然闯进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事,赞扬了母子三人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B、课后习题2(想一想带点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①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似乎”一词准确地反映了危机的过去只是暂时的。

)②……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似乎”逼真地反映伯诺德夫人此时紧张的心理,不能去掉。

)C、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1、词语无辜:辜,罪。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7单元知识点(填空)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7单元知识点(填空)

第七单元知识点1、的福楼拜,的莫泊桑,的刘老师,的孔子,的子路,的颜回。

2、莫泊桑被称为,他一生写的短片小说将近篇,其中、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他的短篇小说特点是构思,情节,描写,刻画人情世态,令人读后。

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是,(这也是他的成名作)其它长篇小说有、、、、、。

他是世纪国人。

3、读了《莫泊桑拜师》这篇文章也让我懂得了只有,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4、福楼拜是世纪国人,他的文字被称为“”。

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有、、、,短篇小说有。

5、形容学习认真(刻苦):、、6、形容很着急:、、7、莫泊桑说:“为什么文章总是不生动呢?”(改成提示语在后)8、由“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

”我想到了成语:、、9、《理想的风筝》作者是,其作品有:话剧,。

长篇小说,电影文学,。

10、《理想的风筝》是指11、《理想的风筝》和刘绍棠的都是回忆师恩的文章。

文中提到他的那一根圆木棍是“功德无量”这个词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

文中最后一个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12、《理想的风筝》文中写“我”回忆刘老师的三件事是:、、,其中详写了。

13、赞美老师的:A成语:、、、B诗句:C名言:D人们常把老师比作:、、、、、14、孔子,名,字,人,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和。

他在政治上主张、的思想,在教育上主张、的思想,相传他有弟子人,其中贤人人,如:、、。

最优秀的学生是。

他曾经参加整理过、、等书,他编写的书是,他的名言都记录在一书中。

15、《孔子游春》出自等人所写的。

孔子用来启发弟子们明白如何做人,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杜甫说的那样:“,。

16、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的大地是她,的森林是她,的太阳是她,的清风是她,,这一节用了和的修辞手法,结构是。

仿写:是她,是她。

17、与孔子有关的A成语:、、B故事:C名言:18、说水是真君子,是因为水、、、,还有哪些人也是真君子、、19、水其它特点(仿写文中)水,,它好像水,,它好像20、水和真君子一样,除了书中的4个以外,还有特点、、、21、学习了《孔子游春》,我明白了:22、德行de xíng:德行de xing:23、《明天,我们毕业》文章表达了我对和深深地之情。

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一~七单元复习资料

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一~七单元复习资料

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五单元复习资料1、本册课文中要求我们养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的学习习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告诉我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不仅可以从课堂中获得,从课本中获得,还可在社会上获得,在大自然中获得。

2、与“读万卷书行万卷路”意思相同的名人名言:①、必须和社会现实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②、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部书。

——鲁迅与“读万卷书行万卷路”意思相当古诗句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第一单元1、长江之歌基础内容:(复习力度:★★★★)1、长江之歌是大型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

2、文中的“你”指的是长江。

这样写的好处是:更加亲切,有利于直接抒发情感。

3、文中多次出现的句子“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是文中的中心句。

它的作用是:总结全诗,深化中心。

文中多次重复的好处是:更好地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赞美与依恋。

重点内容:(复习力度:★★★★★)1、课后第三题:长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中华名族的母亲河,所以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和“有母亲的情怀”2、文章围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多姿多彩”、“气势磅礴”、“贡献巨大”五个方面描写。

扩展内容:(复习力度:★★★)1、有关长江的古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三亚落日基础内容:(复习力度:★★★★)1、文中的中心句: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

文中的中心段:第一自然段。

2、课文描写了三亚落日的“颜色美”、“形态美”、“动态美”3、三亚落日的情景:收敛光芒→慢慢下沉→顽皮地蹦跳→入了水4、三亚落日依次比喻为:快乐的孩童→大红灯笼→跳水员5、赤朱丹彤的“朱”指大红,其他都指一般红。

重点内容:(复习力度:★★★★★)1、课后第三题:(1)突出了海水的蓝。

(2)观赏者对落日的留恋,进一步衬托了落日的美妙。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为了使复习更全面,更有系统性,下面我就对小学语文知识点进行梳理,与大家共同探讨。

语文知识点分为基础知识、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四大板块,基础知识又涵盖了汉语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标点等相关的许多知识,怎样才能使复习科学有效呢?下面我就从每个知识点的复习内容、复习建议、复习技巧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与做法。

一、汉语拼音方面:(一)复习内容:1.汉语拼音字母表2.汉语拼音声母表3.汉语拼音韵母表4.声调和标调方法5.隔音符号和拼写规则6.音变(二)复习建议:1、练习形式:1)写出相应大(小)写字母2)给字母排序或是把词语按音序排列3)给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看拼音写词语、句子等(三)复习技巧:对我们这里地方方言来说,在汉语拼音方面,比较难区别的是平翘舌音,其实是有规律可寻的。

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形声字相同声旁的发音情况来记忆,指导学生用“记少不记多”的方法进行记忆。

如:念翘舌音的汉字作声旁时,这些汉字一般也念翘舌音:如“占”念翘舌音,带占字的“站、战、沾、粘、毡、钻”这些中只有“钻”不念翘舌音掌握了这些规律,学生区别平翘舌音就容易多了。

二、汉字方面《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在小学阶段,学生要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会写2500个左右;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行款整齐、布局美观,有较强的识字能力。

(一)复习内容:1.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以及常用的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2.多音字和同音字;3.形近字、形声字和多义字;4.查字典。

(二)复习建议:1、练习形式:1) 改错别字,发现词语、成语、广告语、句子等中的错别字2) 确定字的部首,除部首外还有几画3) 辨字组词4) 多音字组词或在同一个句子中为多次出现的同一个字选择不同读音5) 选择正确的字填空等6) 查字典填表,选字义。

(三)复习技巧:1)、重点复习易错字:老师要对六年级两册生字表中的那些学生频频出错的字,出示在黑板上,再引导学生开动脑子,想出妙法,快速掌握。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7单元解释带点字整理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7单元解释带点字整理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7单元解释带点字整理1长江之歌(的)2荡涤(洗)3美好绝伦(唯一无二)(同类)(唯一无二)4毫无倦态(一点儿)(神色)5赤朱丹彤(表示红色)(大红色)(一般红色)(红色)6硕大无朋(大)(比)7悄然无声(寂静无声)8临海(靠近、挨着)9前赴后继(去、往)(继续)10锲而不舍(雕刻)(放弃)11蔚为壮观(盛大)(景象)12崇山峻岭(高)(高大)13如痴如醉(迷恋)(沉迷)14不畏风浪(害怕)15惊涛骇浪(惊吓、震惊)16满载而归(装载)17突兀森郁(挺拔)(茂盛)18转变无穷(项目)19颜色各异(不同)20塞外边疆(长城、边界险要的地方)(长城以北)(边界、疆界)21银装素裹(白色)22暴风暴雪(突但是猛烈)23风卷残云(剩余的)24神清气爽(明朗、清亮)25鸦雀无声(从孔穴发出的声音)(各类声音)(全)26气势汹汹(形容声势大的样子)27众寡差异(许多)(少)(相差很远)(不同、不同)28同仇敌忾(愤恨)29震耳欲聋(快要、将要)30猝不及防(突然)31如火如荼(茅草的白花)32无辜(罪)33至仁至义(最)(表示仁爱)(表示正义)34浑水摸鱼(利用)35不堪假想(能够)36毫不介怀(一点儿)37茅塞顿开(形容突然醒悟)(了解、领会)38不避艰险(回避)39腾云驾雾(升)(驾驶)40来去无踪(踪迹)41大显神通(表现、露出)42明察秋毫(表示眼力好)(仔细看)(细长而尖的毛)43除恶务尽(去掉)(很坏的行为)(务必)(完)44回眸(眼睛)(转头看)45一望无际(边际)46望洋兴叹(抬头向上看的样子)(发出)47匮乏(缺乏、贫乏)48低廉(廉价)49顾名思义(看)50卓有成效(高超)51鉴往知来(观察、审视)52点水蜻蜓款款飞(缓、慢)53清风徐来,柳枝拂水(慢慢地)(轻轻擦过)54儿时,我生活在城市的一隅,住在一个小小的院落里(角落)55我鲜有同龄的伙伴,只好独自玩耍(少)56焉得虎子(怎么)57兼听则明(同时涉及或具有几种事物)58满招损(自满)59谦受益(谦虚)60知过必改(错误)61户枢不蠹(门上的转轴)(蛀蚀)62流水不腐(腐臭)63从善如流(听从,顺从)(好的,正确的)64疾恶如仇(痛恨)65迫不及待(急迫)(赶上)(等待)66引人喜爱(对人或事物爱憎的反映)67生生不息(停止)68应有尽有(应该)(全数)69花团锦簇(丝织品)(聚集成的团和堆)70美不胜收(能够承担或经受)71无日不(没有一天不)72毫不含糊(一点儿)73孜孜不倦(勤勉,不懈怠)(厌烦)74直截了当(割断)75口若悬河(形容大水滔滔或持续不断)(断)76聚精会神(集中)77波澜起伏(大浪)78遇水必观(看)79意味深长(久远、久远)80奔流不息(停止)81或长或方(有的)82从无惧色(害怕)83习以为常(古代官名)(习惯)84绿草如茵(垫子、褥子)85温文尔雅(态度温和)(高雅)86沉思熟虑(深刻)(程度深)(考虑)87从容不迫(镇定)(急迫)88侧耳倾听(向隔壁歪斜)(用尽)89不由自主(忍住)90旦夕相处(早晨)(傍晚)91向往(向往)92窗明几净(小桌子)93五彩斑斓(各类色彩)(灿烂多彩)94欢声笑语(快乐、高兴)95博大精深(多、丰硕)(精通)(深奥)96教诲(教诲)97学而不厌(知足)98闻过则喜(听到)(错误)99见贤思齐(有德性的人)(一样、一致)100有教无类(教育)(类别)101不偏不倚(偏向任何一方)(偏)102诲人不倦(教诲)(厌倦)103乐此不疲(钟爱)(疲惫、劳累)104托物言志(委托、寄托)105喻之以理(说明、告知)106逝者如斯(流逝)(这,指流水)107川流不息(河流)108大汗淋漓(形容湿淋淋地往下滴)109望而却步(后退)110半途而返(回)111炯炯有神(形容敞亮)112错失良机(错误)113百感交集(一齐、同时)114匪夷所思(不)(平常)115光阴荏苒(渐渐逝去)116白驹过隙(裂缝)117莫衷一是(不)(心里)(对、正确)118恍如隔世(恍如)。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重点知识整理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重点知识整理

中有洞、卧船入洞为特色,下面我们就来享受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入洞方式吧,你一定会有独特的感受。

练习11、拟人的修辞方法注意点:(1)直接把一个事物当作人来写,拟人句中不要出现“像”、“好像”、“仿佛”等比喻词。

(2)拟人句要写得恰当,句意不能改变。

2、写出描写冬天景象的成语(或者是描写北国风光的成语)3、成语不仅知道它的字面意思,还要理解它的比喻义,如雪上加霜:比喻一再遭受灾难,损害越来越严重。

风卷残云:比喻一下子消灭得干干净净。

风刀霜剑:比喻恶劣的环境。

复习时间:复习表现:家长签字:六下语文第二单元复习资料姓名5、卢沟桥烽火1、“卢沟桥事变”发生于年月日,又称“”。

“卢沟桥事变拉开了。

从此,。

”这句话揭露了“卢沟桥事变”的重大历史意义。

2、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带点词语的感情色彩。

①、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

“偷偷地”“摸”揭示了日本军队的险恶用心及卑鄙的行径,带有鄙夷唾弃的感情色彩。

3、“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眷恋、敬爱和赞美之情。

老师像天使一样,有着美好的心灵,高尚的品德,教育、感染着学生;老师像大树一样,为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关心、爱护着学生;老师像海洋一样,有着宽广的胸怀,渊博的知识。

仿写:在我们心目中,您是(),您是(),您是()。

4、“我们要把火一样的诗句塞在您的枕下,让您在睡梦中也能感受到我们炽热的心跳。

”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热爱和敬意。

5、“等到这些小树长成参天大树,等到我们也成为祖国的栋梁,大家再来母校相聚,再来看望我们的老师,道一声:‘老师,我们没有辜负您的希望!’”表达了学生对母校对老师的深深眷恋,反映了同学们立志成才回报老师的心情。

6、请你对老师写一段毕业赠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重要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重要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重点知识归纳第一单元知识点第一课《北京的春节》一、易错词语:初旬(xún)、腊八蒜(suàn)、翡(fěi)翠、杂拌(bàn)儿、榛子(zhēn)蜜饯(jiàn)掺和(chān huo)、正月(zhēng)、间断(jiàn)、亲戚(qīn qi)、骡马(luo)、娴熟(xián)、水浒传(hǔ)、栗子(lìzi)风筝(fēng zheng)、骆驼(luòtuo)、截然不同jié)、燃放(rán)、元宵(xiāo)、商贩(fàn)、一擦黑儿(cā)、轿车(jiào)、张灯结彩(jié)、庙(miào)二、课文重要知识点1、本文是一篇散文,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2、本文按时间顺序,介绍了北京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结束。

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描绘了一幅北京春节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3、本文详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土五)这五天,略写了腊八后至腊月二十三前、过二十三至除夕前、正月初六、正月初九,这样写的好处是: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更深刻的了解。

4、北京春节的特点是热闹和喜庆,本文的写作方法是详略得当,首尾呼应,写作特点是语言通俗浅显,朴实无华,京味儿十足5、北京的春节有三个高潮,第一个高潮是除夕,作者从香味、色彩、声音三方面来描绘除夕的热闹;第二个高潮是正月初一,第三个高潮是正月土五(元宵节)。

三、扩展重要诗句1、要背诵的重要词句: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腊七腊八,冻死寒鸦”是老北京俗语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整理
②“再加上”“即使……也……”(不仅说明石钟乳、石笋形状各异,更强调了它们颜色多样,值得观赏。)
6、练习一
A、拟人的修辞方法
注意点:(1)直接把一个事物当作人来写,拟人句中不要出现“像”、“好像”、“仿佛”等词语。(2)拟人句要写得恰当。(3)灵活运用拟人句能够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可以使句子更生动有趣。
E、万籁俱寂: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形容四周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声音。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众寡悬殊:众,多。寡,少。悬殊,相差很远。双方人力多少相差很大。
出乎意料,来不及防备。抱头鼠窜:形容急忙逃走的狼狈相。
震耳欲聋:欲,快要。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同仇敌忾:忾,愤恨。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夜以继日:日夜不停。多用以形容人勤奋。
猝不及防:猝,突然,出乎意料。恼羞成怒:由于羞愧怨恨出发怒。
如火如荼:荼,茅草的白花。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来比喻军容之盛,现在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8、《半截蜡烛》
这篇课文生动记叙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突然闯进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事,赞扬了母子三人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A、课文以“半截蜡烛”为叙事主线。
B、课后习题2(想一想带点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①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似乎”一词准确地反映了危机的过去只是暂时的。)
②……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似乎”逼真地反映伯诺德夫人此时紧张的心理,不能去掉。)
C、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D、背诵课文2、3、4自然段。
E、课后第3题(品味一下带点词在句子里所表达的情感):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知识点 1课文通过作者对六年学习生活及成长历程的回顾,抒发了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眷恋之情。

A、课后习题2(说说下面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①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作者对老师的赞美、眷恋、敬爱。

“天使”是说老师可爱可敬;“大树”是说老师授予知识,给予庇荫,给学生以关怀不呵护;“海洋”是说老师心胸宽广,三个比喻升华了主题。

)②我们要把火一样的诗句塞在您的枕下,让您在睡梦中也能感受到我们炽热的心跳。

(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与敬意。

)③等到这些小树长成参天大树,等到……大家再来母校相聚,再来看望我们的老师,道一声:“老师,我们没有辜负您的希望!”(表达了学生对母校、对老师的深深眷恋,反映了同学们立志成才,回报老师的心情。

)B、老师的美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春蚕人类智慧的天使燃烧的蜡烛……C、赞美老师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山高水长有时尽,唯我师恩日月长。

D、赞美老师的成语:诲人不倦废寝忘食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循循善诱教导有方E、马上就要告别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你现在的心情是因为......此时你最想对老师说......对同学说。

能够帮助大家学好语文这门课程,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知识点 2A、课文由两首七言绝句组成。

两首诗均是咏物诗。

B、《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写的。

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

诗人托物言志,通过对石头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

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C、《墨梅》是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写的。

作者善画梅,也喜欢咏梅,这是一首题画诗。

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

诗前两行写实,后两行抒情言志,说明他画梅花不是为了让人夸赞颜色好,只是要让它的清香弥漫在天地之间。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7单元知识点复习归纳(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7单元知识点复习归纳(苏教版)
烟台的海,是,
是,是。世世代
代的烟台人在这里
上演着的活剧。其中前一句话的理解是
?
中间的理解是。后一句中的“活剧”如何
理解:
这是一篇,作者以为线索记叙了游览双龙洞的
经过,从、
、、五个方面写了游览金华双龙洞的过程。
其中还有一条线索就是,作
者在写到孔隙时写到了小船,
怎样小的小船呢?,,
,是这样小的
小船。这不仅仅是写出了其中的交通工具的小,其实还
概”、“情怀”,表达了
的感情。全文采用了的修辞手法。文中直接表
达作者
这种情感的句子是

与长江有关的诗句:
《长江之歌》的作曲者是,作词者是,作词者就是的作 者。
关于长江,五年级学期的课文里,我们见证了大诗人李
白在上
为朋友饯行,之后作了一首诗,其中就是提及长江,你 还记得吗?你能把这首
诗默写下吧!
课文副歌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请仿
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
读书要有选择,留心观察事物。
坚持写日记,爱护图书。
读书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
多种渠道学语文,自主修改作文。 勤于收集资料,不懂就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哺乳搔着玉屑
敛财灯盏玫瑰
石凳湛蓝过滤
浙江膝盖石笋
打量似的树冠
冠军兴许奔走
力量掠过摇曳
悄然无声凝重倒映
轻盈抛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意
播种金华孔隙
罗甸魁梧脚腕
小学语文一至十二册良好的学习习惯 保护正确的读书姿势,爱惜学习用品。
认真写好铅笔字,乐于倾听,勇于发言 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
勤查字典,主动识字。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1—7单元课文积累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1—7单元课文积累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7单元课文内容复习班级:姓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1.本学期,我们学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和。

2.搜集资料的途径有:、、、。

3.搜集资料常用的方法有:、、、。

1、《我们爱你啊,中国》1、当__________跳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然是____________当_______还是__________,_______早已__________。

啊,__________,____!这段话选自课文,这首诗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赞美祖国的以及、,全诗采用“____—____—____”的常规结构,首尾呼应,表达了对伟大祖国的。

2、我们爱你——_________的清香,___________的醇美,___________的光洁绚丽,_______的天工巧夺。

从这段诗中,可见我们的祖国_______________。

3、我们爱你——_________奏出的古曲,________谱写的新歌,神州万里涌动的_________,祖国大地燃起的___________。

从这段诗中,可见我们的祖国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爱你——____ _的史册,_____ _的硕果。

松树的________,梅花的______,______的胸怀,______的气魄。

从这节中可以感受到_______ _ 。

5.学了课文,我想用这些成语来赞美祖国:2、《郑成功》1、这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 和的伟大功业。

2、我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些民族英雄:。

3、载歌载舞:载:又、且。

负隅顽抗:负,依仗、依靠;隅,角落。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1、“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是(国籍)音乐家弥留之际的请求,表达了他。

我国也有这样的音乐家,如:。

2、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____________。

20岁的肖邦告别了自己的亲人,坐着马车离开了______。

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资料

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资料

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资料第一篇: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资料第七单元21莫泊桑拜师基础内容:(复习力度:❤❤❤❤)1、课文主要写了从小酷爱写作的莫泊桑为了写出好作品,拜福楼拜为师,得到老师悉心指导的事,表现了莫泊桑对文学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和福楼拜热心提携后辈,关心文学青年。

2、福楼拜:著名作品《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3、为什么莫泊桑拜福楼拜为师?原因1:他从小酷爱写作。

原因2:这些作品都很平常,没有什么特色。

4、福楼拜教给莫泊桑的写作方法:1、肯吃苦,勤练习,长期记。

2、仔细观察。

3、视觉独特。

重点内容:(复习力度:❤❤❤❤❤)1、福楼拜是怎样的老师:悉心指导、学识渊博、关心文学青年、提携后辈。

莫泊桑是怎样的学生:虚心请教、执着追求、勤奋练习、酷爱文学、好学上进。

2、莫泊桑: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

“短篇小说之王”,他一生写的短篇小说将近300篇,著名作品:《我的叔叔于勒》、《项链》他的短篇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情节变化多端,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情世态惟妙惟肖,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3、课本第二题:(1)只有坚持不懈地写作,才能把文章写得生动。

(2)在观察和认识事物的时候,要善于抓住特点,发现其不同之处,只有这样才能有所创新,取得突破。

扩展内容:(复习力度:❤❤❤)1、关于勤奋的名言:① 业精于勤,荒于嬉。

②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③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出于积累。

2、关于写作的名言: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② 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也不可能打动人心。

22理想的风筝基础内容:(复习力度:❤❤❤❤)1、为什么作者一开头就写春景?因为自然景物充满活力,为下文描写刘老师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2、3、文中第一部分表达了作者对刘老师的思念之情。

通过作者对刘老师的外貌描写,我们知道了,刘老师是一个慈祥、忠厚、身有残疾。

4、课后第四题:圆木拐杖的描写(三次,4、5、10自然段)神态、外貌、语言、动作描写。

(期末复习)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

(期末复习)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

(期末复习)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壮丽山河第一课:长江之歌1、《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词作者是胡宏伟,曲作者是王世光,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热爱、赞美、依恋,全诗用第2人称,好处是全诗的中心句是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第一小节,写了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小节写了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课后题三: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是因为长江源远流长,资源丰富,奔腾不息,滋润着、养育着两岸的动植物,推动时代的发展。

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是因为长江无私奉献,哺育着各族儿女,胸怀宽广,像母亲般纯洁、神圣。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它与黄河都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描写长江的诗句: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③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D、描写黄河的诗句:①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③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④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E、我国的名山大川: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九华山、普陀山、武夷山、黄山。

F、背诵、默写课文。

第二课:三亚落日1、《三亚落日》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准确生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丽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美丽的风光的赞美。

A、《三亚落日》中依次将落日比成孩童,大红灯笼,跳水员。

B、“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总括全文,点明题意,是点睛之笔。

C、三亚在我国海南岛的最南端,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素有“天然大温室”、“东方夏威夷”、“天下第一湾”之称。

D、背诵课文3、4自然段。

E、课后第3题(品味一下带点词在句子里所表达的情感):①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7单元知识点复习归纳
(苏教版)
单元知识点
这学期的学习习惯是和。

明代画家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强调的是读书与实践并重。

还有其它
的诗句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如南宋陆游的:“,。

”鲁迅的:“。


英国培根说:“。


《长江之歌》是大型电视系列片______________的主题曲。

作者用第____人称,
这样写的好处是。

作者没有实写长江的景象,而是
将长江作为一个抒情的对象,赞美了她的“丰采”、“气概”、“情怀”,表达了
的感情。

全文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文中直接表达作者
这种情感的句子是。

与长江有关的诗句:
《长江之歌》的作曲者是,作词者是,作词者就是的作者。

关于长江,五年级学期的课文里,我们见证了大诗人李白在上
为朋友饯行,之后作了一首诗,其中就是提及长江,你还记得吗?你能把这首
诗默写下吧!
课文副歌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请仿
照课文副歌的写法,仿写一句诗词,以抒发的情怀。

和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长江之歌》节写了祖国的、、,第二节写了祖国的、。

的长江,的三亚落日,
的烟台的海,的金华双龙洞。

0、由“三亚的落日”我想到了古诗:,。

1、在三亚看落日总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

文中作者采用了三个比喻,分别把
不同时间段的落日比作__________、和。

本文在结构上_________。

本文第二自然段写出了海南岛的________美、________美和美。

三亚,古称崖州,自古以来一直被称为“”;三亚,四季如春,
有的美誉,三亚还有其他的景点:、、。

3、简要写出落日的过程
“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片,热烈一片”。

“笑颜”指的是
天和海变化的原因是
大海失去了原色,像似的,出光与彩。

这句是句,写出了大海由原来的色变成了,原因是。

《烟台的海》是按_______顺序来写的,烟台的海在省,它先写冬
天的海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烟台的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它________临海。

烟台的海四季的特点分别是:春天________、夏天________、秋天_________、冬天
__________。

烟台的人四季的特点分别是:春天_____________、夏天_____________、秋
天______________、冬天_______________。

作者又作了相应的比喻,把冬天的海比作
__________、把春天的海比作__________、把夏天的海比作__________,请你也给秋天的
海作个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一段:烟台的海,是__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

世世代
代的烟台人在这里
上演着___________的活剧。

其中前一句话的理解是_______,
中间的理解是____________。

后一句中的“活剧”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篇,作者以________为线索记叙了游览双龙洞的经过,从、
、、五个方面写了游览金华双龙洞的过程。

其中还有一条线索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在写到孔隙时写到了小船,
怎样小的小船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这样小的
小船。

这不仅仅是写出了其中的交通工具的小,其实还写了______________。


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原名,江苏人,
作品有:童话集,长篇小说。

本文选自
中的。

作者描写了的溪流,外洞的特点,孔隙的特点,内洞
的特点、、,其中详写了。

请默写文中作者由外洞进入内洞时感受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0、双龙洞因而得名。

1、为烟台的海设计一句广告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课文第5节表面上是写船小,实际在写,
3、钱钟书,是江苏人,作品有:小说:,短片小说:
散文集:。

描写冬日雪景的:、、、
《长江之歌》
chūncháoqìgàirǔzhīyīliànbǔyùfēnɡcǎijīngtāoxǐdí
chénāiguàngàipángbóqínghuáidàngdíbìbǎngyuánquán 《三亚落日》
ěiiàojuélúnxùnsèyángyìróngqiàzhànlánlüèɡuò
háoújuàntàiyáoyèyùxiètǐngbájùnxiùjiànqǐgǎnrǎnqi ānxùn
xiāoxiāosǎsǎchìzhūdāntóngshōuliǎnyuángùbiānyuándānguìliǎncái
shuòdàúpéngéiguizuìxūnxūnchàndòngzhànɡyì
qiǎoránúshēngshuǐbōbùjīng
烟台的海
qiánfùhòujìqièérbùshěshídèngèilánxīxiàochīí
shīlùlùchóngshānjùnlǐngguòlǜqièyìtiánjìngèiránj ùnqiào
zhànlánēiǔxióngzhuàngnínɡzhònɡqìshìxiōnɡxiōnɡlǜzhǐ
èiéizhuànɡɡuānxīxìrúchīrúzuìnínánxìyǔjīngzhàn
记金华的双龙洞
luódiàndùjuānyóutóngtùùsēnyùtúnbùqīhēijǐyā
ǒngxìyǎngòānyánshízhōngrǔshísǔníngyànhūnàn
útóngyóuqīzhúsǔn
哺乳搔着玉屑
敛财灯盏玫瑰
石凳湛蓝过滤
浙江膝盖石笋
打量似的树冠
冠军兴许奔走
力量掠过摇曳
悄然无声凝重倒映
轻盈抛锚惬意
播种金华孔隙
罗甸魁梧脚腕
小学语文一至十二册良好的学习习惯
保护正确的读书姿势,爱惜学习用品。

认真写好铅笔字,乐于倾听,勇于发言。

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

勤查字典,主动识字。

认真写好钢笔字,认真写毛笔字。

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

读书要有选择,留心观察事物。

坚持写日记,爱护图书。

读书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

多种渠道学语文,自主修改作文。

勤于收集资料,不懂就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