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管子】乘马第五(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管子】乘马第五(上)
题解:乘马。
乘就是乘除计算。
马就是筹码。
计划筹算的意思。
凡立国都【都城都市】,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沟防:排水沟和堤防】;因天材【天材:自然资源】,就地利【地利:有利的地理环境】,故城郭不必中规矩【规矩:圆规和曲尺。
方圆的规定】,道路不必中准绳【水平仪和墨线,平直的标准】。
上立国
凡是建粒大小的都城,不把它建立在大山之下,也必须在大河的近旁。
地势高的不可靠近干旱地区,以便保证水源的充足;地势低的不可靠近水涝洼地,以节省沟堤的修筑。
要依靠天然资源,要凭借地势之利。
所以,城郭城墙的构筑,不必拘泥于合乎方圆的规矩;道路的铺设,也不必拘泥于平直的准绳。
以上立国
无为者帝【帝:成帝业】,为而无以为者王【无以为:没有什么可做。
王:成王业】,为而不贵者霸【不贵:不自已为贵,不妄自尊大。
霸:成霸业。
】,不自以为所贵,则君道也。
贵而不过度【度:等级名分】,则臣道也。
以上大数【为政原则和方针】
能做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可成帝业。
为政而不为政务所累,显得无可操劳的,可成王业。
为政而谦虚不自贵的,可成霸业。
不自以为贵是作君主的准则,贵而不超越应守的规范,是作臣子的准则。
以上是大数
地者,政之本也。
朝者【朝廷】,义之理也【等级名分的体现】。
市者【市场】,货之准也【物资流通的标志】。
黄金者,用之量也【财用计算的尺度】。
诸侯之地,千乘之国者,器之制也【规定军赋
的标准】。
五者其理可知也,为之有道【为:谓】。
地者政之本也,是故地可以正政也【正:整顿】,地不平均和调【分配合理,管理完善】,则政不可正也;政不正,则事不可理也【事:生产活动】。
土地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朝廷是等级名分的体现,市场是物资流通的标志,黄金是财用计算的尺度,一国拥有的土地和兵车的数量,是规定军赋的标准。
懂得了这五方面的道理,就可以说掌握了治国的原则。
土地是政事的根本。
所以,利用土地可以整治国家的政事。
土地不公平的分配,管理不完善,政事活动就无法公正。
没有公正的政事活动,生产就无法管理。
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推移:相互作用】。
时之短长【时:昼夜】,阴阳之利用也【利用:作用】;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然则阴阳正矣【正:正常】,虽不正,有余不可损,不足不可益也。
天地莫之能损益也。
然则可以正政者地也。
故不可不正也,正地者,其实必正【实:实际收益,引申为纳税制度】,长亦正,短亦正;小亦正,大亦正;长短大小尽正。
正不正【纳税制度不整顿】,则官不理;官不理,则事不治;事不治,则货不多;是故何以知货之多也?曰:事治。
何以知事之治也?曰:货多。
货多事治,则所求于天下者寡矣,为之有道。
上阴阳
春秋冬夏是阴阳的推移,农时长短是阴阳的作用,白天和黑夜的更替是阴阳的变化。
阴阳的运动是正常的。
即使有时失常,多的不能减少,少的也无法增加。
天时,它是非人力所能改变的。
然而,可以用来调整国家政事的土地却是可以改变的。
所以,对土地不可不加以整顿。
整顿土地,其实际可耕的数字,一定要进行核正。
长的要核正,短的要核正,大的要核正,小的要核正,长短大小都要核正准确。
土地不核正准确,官府就无法治理;官府无法治理,农事就办不好;农事办不好物资就不会丰富。
所以,怎样知道物资丰富呢?回答是,农事搞得好。
怎样看出农事搞得好呢?回答是物资丰富。
一旦物资丰富,农事搞好,就可以少求助于他人了。
知道了,就可以说掌握了治国的原则。
朝者,义之理也。
是故爵位正而民不怨【爵位:泛指等级制度】;民不怨,则不乱,然后义可理。
理不正,则不可以治;而不可不理也,故一国之人,不可以皆贵;皆贵,则事不成而国不利也。
为事之不成【为:因为】,国之不利也。
使无贵者,则民不能自理也,是故辨于爵列之尊卑,则知先后之序,贵贱之义矣,为之有道。
上爵位
朝廷是仪法的体现。
所以,朝廷爵位安排正确,人民才不会怨恨;人民没有怨恨,就不会作乱;然后,仪法才可以体现。
如果安排不公正,就不可能体现。
看来,一国之人不可能都尊贵,都尊贵了,事情不好办,还对国家不利。
正因为事情不好办对国家不利,若没有少数人尊贵,人们是不能自己管理自己的。
所以,分清爵位排列的高低,人们才知道先后的次序和贵贱的仪法。
知道了,就可以说掌握了治国的原则。
以上是爵位
市者,货之准也。
是故百货贱,则百利不得【指得不到各种超额的利润】。
百利不得,则百事治。
百事治,则百用节矣【节:调节平衡】;是故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不虑则不生,不务则不成,不傲则不失,故曰:市者可以知治乱,可以知多寡,而不能为多寡,为之有道。
上务市事
市场是物资流通的标志。
所以,各种货物价格低廉。
商人就不能获得高利;商人得利少,各项生产就都能发展;各项生产搞好了,各项需求就都能得到适度的满足调节平衡。
这就是说,事情总是产生于谋虑,成功于努力,失败于骄傲轻心。
不谋虑则不能产生,不努力则不能成功,不骄傲轻心则不致失败;所以说,通过市场,可以通晓社会的治乱,可以通晓物资的多寡,只是不能通过它生产出物资本身而已。
知道了,就可以说掌握了治国的原则。
黄金者,用之量也。
辨于黄金之理,则知侈俭【国家采用的奢侈与节俭】。
知侈俭,则百用节矣,故俭则伤事【伤事:抑制生产】,侈则伤货【伤货:浪费物资】;俭则金贱,金贱则事不成,故伤事。
侈则金贵,金贵则货贱,故伤货。
货尽而后知不足【货尽:物资用完】,是不知量也,事已,而后知货之有余【事已:生产完成】,是不知节也,不知量,不知节不可,为之有道。
上黄金
黄金是计量财用的尺度。
懂得黄金的这个作用,就可以了解国用的奢侈和俭省。
懂得奢侈与俭省,各项用度都能得到调节和平衡。
国家用度过少,对举办事业不利;过多,就会浪费物资。
因为,国用过少,则金价低了,金价低则对各项生产事业不利。
国用过多则金价高,金价高则物价下跌,出现物资的浪费。
等到物资消耗光,才知道不足,这是不懂得适量的原故;等到生产完成后,才发觉商品过剩,这是不懂得合度的原故。
不懂得适量,不知道适度都不行。
知道了,就可以说掌握了治国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