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芦溪2016届高三生物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单元检测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点看,这句话体现了野生生物资源的()
A.间接价值 B.美学价值 C.经济价值 D.潜在价值2.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
A.间接价值 B.直接价值 C.潜在价值 D.工业价值
3.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
B.生物多样性是指对珍稀濒危物种要严格保护,禁止猎杀和采伐
C.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4.在青藏铁路穿越可可西里的一段,专为藏羚羊设计的33条走廊--野生动物通道(如桥洞),格外引人注目。

该设计目的不包括
A.防止藏羚羊出生率下降,维护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
B.尽量保护青藏高原的原生态环境,保持物种多样性
C.降低青藏铁路对藏羚羊等高原上的大型迁徒动物的不利影响,保护其自然栖息环境
D.节约经济成本,提高景观价值
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5.目前大气中CO
2
A.化石燃料和木材的燃烧
B.人和动物的呼吸作用
C.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D.臭氧层被破坏
6.“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A.直接使用价值 B. 间接使用价值
C. 潜在使用价值
D. 经济使用价值
7.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采取的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的三个层次是指( )
①基因②细胞③组织④物种⑤生态系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⑤
8.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一般是()A.抵抗力稳定性较高,恢复力稳定性就较高
B.抵抗力稳定性较低,恢复力稳定性就较低
C.抵抗力稳定性较高,恢复力稳定性就较低
D.抵抗力稳定性的高低与恢复力稳定性的高低无关
9.保持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实施大型生态工程
C.防治生态环境污染
D.人工栽培和养殖生物
10.如下图所示是科学工作者用计算机模拟研究“人类的境遇”问题。

模拟以1900年到1970年世界人口、粮食、自然资源、工业污染、人均工业产值的变化数值为依据预测曲线变化。

图中序号所标曲线可分别代表人口、粮食、自然资源、工
业污染的变化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④②①③
D.②④①③
11.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的层次内容有
①物种多样性②种群多样性③生态系统多样性④基因多样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土地荒漠化列为全球性环境问题
B.森林的自我调节能力比草原强
C.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
D.生物都用两种呼吸方式释放碳13.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牧民以养羊为主业。

近年来的过度放牧致使草原退化,也使分布在这里的野生黄羊种群密度大幅度下降,面临濒危。

针对这一事实,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过度放牧降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B.家羊是草原生态系统的外来入侵物种
C.野生黄羊与家羊之间是竞争关系
D.草原生态保护与牧业发展之间产生了矛盾
14.从网上搜集信息,得知截止到2015年11月9号,我国圈养大熊猫数量达到328只。

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工圈养能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B.大熊猫种群数量锐减的原因之一是其栖息地被破坏
C.人工圈养属于就地保护,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D.可以将胚胎工程技术应用于大熊猫人工繁殖的研究
15.下列关于生物圈硫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化石燃料的燃烧与火山爆发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大气中SO
2
的主要来源
B.绿色植物能吸收大气中SO
2与土壤中的SO 2
4
C.在生物群落中硫元素以糖类等有机物形式传递的
D.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所产生的SO
2
排放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二、非选择题
16.下图是一种多层次、多级地利用资源,实现良性循环的人工生态系统设计:先将农作物的秸秆作糖化处理,用以饲养家畜;取家畜的粪便及其利用过的残留碎屑,用来培养食用菌;收集残留的菌床和碎屑,作为养殖蚯蚓的原料;最后,把蚯蚓的粪便及其利用过的残留碎屑一同送回农田,作为肥料,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请分析说明:
(1)该人工生态系统中,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人和家畜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2)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家畜、食用菌、蚯蚓等利用过的残留碎屑及其粪便经过_________________作用,可被农作物再次利用。

(4)在该生态系统中,处理秸秆的主要方式是用作沼气发酵和培养食用菌,而不采用燃烧方法。

这样做有两方面的意义: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5)在沼气发酵中,进行着非常复杂的微生物代谢活动。

其异化作用方式有甲:需氧型、乙:厌氧型、丙:兼氧型(如酵母菌)等3种类型。

请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用给出的线条表示法,绘出需氧型微生物和厌氧型微生物在沼气池中的数量消长规律的曲线。

17.1972年出版的《增长的限制》一书,报道了某些科学工作者用计算机模拟研究“人类的境遇”问题。

模型以1900年到1970年世界人口、粮食、自然资源以及工业污染的变化数值为依据,预测曲线变化如下图,分析回答:
(1)图中①~④4条曲线各表示哪项数值变化?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认为,如果世界各地的各种物理的、经济的和社会的治理没有重大改
变,那么,2002年以后,人口、资源、工业生产污染将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模型曲线可以看出,为了人类的根本利益,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新思路,请据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人工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其中芦苇、绿藻、黑藻属于_______成分,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结构。

(2)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能量来源的不同之处。

(3)工湿地可以净化城市污水,但对污水排放量还要加以控制,其生态学依据是。

(4)净化水质,人工湿地还具有旅游观光和蓄洪防旱等多方面功能,这主要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9.下图1为草原生态系统部分营养结构示意图,图2为单位面积的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光合作用总量减去呼吸作用总量)的关系图。

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l中鹰和蛇的关系为 _。

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g,假设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至少需要消耗植物 g。

(2)据图2分析:草原的放牧量应控制在图中之间,这样既能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能获得较多的畜产量。

但是由于我国许多草原被开垦为农田,导致土地沙化逐年加重,避免现存草原沙漠化和治理已沙漠化的草原是国家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请为此献计献策:_ ___。

(3)从保护草原生物多样性来看,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放牧量长期大于图中c点放牧量,生物多样性会。

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来看,草地对水土的保持、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价值。

参考答案
1.B
【解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指的生态系统的美学价值。

2.B
【解析】间接使用价值是通过让其影响环境而存在的价值,直接价值是直接为人类服务,潜在价值是目前人们无法知道的价值,所以B选项正确。

3.C
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

它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是禁止开发利用,而是要合理开发利用;建立自然保护区只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故选C
4.D
试题分析:为寻觅足够的食物和抵御严寒,经过长期适应,藏羚羊形成了集群迁徙的习性,青藏铁路的穿越,影响了它的生活,若没有野生动物通道,藏羚羊可能迁徙不到水草丰富的地方,所以通道的设计可防止藏羚羊出生率下降,维护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保护青藏高原的原生态环境,保持物种多样性,降低青藏铁路对藏羚羊等高原上的大型迁徒动物的不利影响,保护其自然栖息环境。

不是为了节约经济成本,提高景观价值。

5.A
试题分析:人和动物的呼吸作用对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微乎其微;绿色植物进行
光合作用吸收的CO
2远比呼吸作用产生的CO
2
多;臭氧层被破坏与二氧化碳无关;
而化石燃料和木材的燃烧促使CO
2
在短期内大量释放,打破了碳的平衡。


答案选A。

6.B
试题分析:生态方面的价值是间接价值,故选B。

7.D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采取的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的三个层次是指: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选D。

8.C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干扰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的能力,生态系统的这两种稳定性成呈负相关,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高,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较低;反之恢复力稳定性较高,抵抗力稳定性就较低。

9.A
【解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主要是指建立自然保护区。

10.C
该题考查学生对人口、环境、粮食、能源等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的理解。

通过读图分析,曲线①随着人口的增加而持续下降;曲线③随着人口的增加而持续升高,所以曲线①和③分别代表自然资源和工业污染,由此进一步推断可知曲线②代表粮食,曲线④代表人口,故为C。

11.C
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故选C
12.D
【解析】生物的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途径不会释放碳。

13.B
试题分析:生物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结构越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越低,反之亦然。

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较强,草地破坏后能恢复,而森林恢复很困难。

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它的恢复力稳定就弱。

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

所以过度放牧降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致使草原退化。

野生黄羊与家羊是不同的物种,它们之间是竞争关系,而家羊并不是外来入侵物种。

所以B观点不正确。

14.C
【解析】略
15. C
【解析】在生物群落中硫元素以含有硫元素的机物形式传递的,一定不是糖类化合物。

16.(1)生产者(农作物) 竞争和捕食
(2)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3)分解者的分解
(4)①使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②减少环境污染
(5)如下图:
【解析】建立人工生态系统的总原则是要对人类有利但又不会对自然造成破坏,绘制曲线时要注意动态变化,在有氧情况下,好氧微生物会大量繁殖而消耗氧气,随之只能是厌氧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17.(1)①自然资源②粮食③工业污染④人口
(2)人口迅速增加后迅速出现下降;资源下降;工业生产增长趋缓后出现下降,污染日趋严重
(3)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防治环境污染
【解析】(1)4条曲线中最易判定的是自然资源和环境(工业)污染,这是因为地球上自然资源是有限的,随着人类逐渐扩大开采利用,将逐渐下降,即对应曲线①。

同时环境(工业)污染逐渐增强,对应曲线③。

而人口的增长受粮食等环境因素的制约,不能无限增长。

由于农业技术不断进步,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导致人口迅速增长,人口增长又制约粮食的提高,当人口增长超过地球承受极限时,粮食锐减,资源匮乏,污染空前严重,工业生产能力下降。

因此粮食曲线变化在先,对应②;人口数值曲线变化在后,对应④。

(2)据上分析,对应模型曲线可知,人口迅速增加后迅速出现下降;资源下降;工业生产增长趋缓后出现下降,污染日趋严重。

(3)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防治环境污染。

18.(1)生产者垂直
(2)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4)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19.(1)竞争和捕食 875
(2)bc 切实做到合理放牧,适当栽种防护林(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降低间接
试题分析:(1)鹰能捕食蛇,且二者都可以鼠为食物,二者的关系为竞争和捕食。

至少需要消耗植物传递效率按20%的传递效率计算,鹰可以从蛇、鼠、兔获得能量,根据题意,鹰从这三者获得的能量一样
因此鹰的15克需要从上一营养级获得75克,即从蛇获得25克,鼠25克,兔25克,然后向前推,蛇25--鼠125----植物625,鼠25----植物125,兔25----植物125,所以至少需要消耗植物875克。

(2)据图2分析:bc 放牧可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能获得较多的畜产量;避免现存草原沙漠化和治理已沙漠化的草原可采取合理放牧,适当栽种防护林等措施。

(3)草原生态系统的放牧量长期大于图中c点放牧量,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会降低;草地对水土的保持、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