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高二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宁中学高二(上)月考物理试卷(12
月份)
一、选择题:本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选对得3分,不选、多选、错选均得0分.
1.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时曾经写了一首诗,如图所示,诗中“云与我俱东”所选取的参考系是()
A.船B.云C.诗人 D.榆堤
2.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选手孟关良、杨文军在男子双划艇500m决赛中以101s的成绩获得金牌.关于他们在决赛中的运动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最大速度一定为4.95m/s B.平均速度约为4.95m/s
C.冲刺速度一定为4.95m/s D.起动速度约为4.95m/s
3.下面关于质点的正确说法有()
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当做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看做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把地球看做质点
D.原子核很小,可把原子核看做质点
4.某人沿着半径为 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R
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R
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R
5.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有规则几何外形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C.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其重心位置一定改变
D.物体放置的位置发生改变.重心对物体的位置不会改变
6.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B.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大小
C.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
D.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7.最早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科学的研究,否定了亚里士多德错误论断的科学家是()A.伽利略B.牛顿 C.开普勒D.胡克
8.在轻质弹簧下端悬挂一质量为0.1kg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弹簧伸长了0.01m,取
g=10m/s2.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1N/m B.10N/m C.100N/m D.1000N/m
9.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作用,下列几组力中其合力不可能为零的是()A.5N、7N、8N B.2N、3N、5N C.1N、5N、10N D.1N、10N、10N
10.物体静置于水平桌面上,下列关于物体所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桌面受到的压力就是重力
B.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造成的
C.桌面由于发生了形变而对物体产生了支持力
D.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桌面受到的压力是同一个力
11.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以时间为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下列正确的是()
A.甲是a﹣t图象B.乙是s﹣t图象C.丙是s﹣t图象D.丁是v﹣t图象
12.下列图示为一位体操运动员的几种挂杠方式,其手臂用力最小的是()
A.B.C.D.
1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正确的是()
A.重的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大
B.同一地点,轻、重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一样大
C.这个加速度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
D.这个加速度在地球赤道比在地球北极大
14.一架梯子靠在光滑的竖直墙壁上,下端放在水平的粗糙地面上,有关梯子的受力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受两个竖直的力,一个水平的力
B.受一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
C.受两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
D.受三个竖直的力,三个水平的力
15.如图所示,用手拿住橡皮绳的两端,在绳中点挂重物,当两手间距离逐渐减小时,橡皮绳的弹力变化将是()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先变大,再变小D.先变小,再变大
读得弹簧秤的示数为3N,则关于两接触面的材料可能是(取g=10m/s2)()
A.钢﹣钢B.木﹣木C.木﹣金属 D.木﹣冰
17.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经过1s通过全部高度的中点,那么物体开始所在位置距地面的高度为(取g=10m/s2)()
A.5m B.10m C.20m D.30m
18.在力的合成中,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是()
A.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
B.合力一定至少大于其中一个分力
C.合力一定至少小于其中一个分力
D.合力可能比两个分力都小,也可能比两个分力都大
19.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小球被竖直的木板挡住,则球对斜面的压力为()
A.mgcosαB.mgtanαC.D.mg
20.某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把其中一个力F1沿顺时针转过60°而保持其大小不变.其余两力保持不变,则此时物体所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A.F1B. F1C.2F1D.无法确定
21.两个质点甲与乙,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4s末甲与乙相遇
B.在第2s末甲与乙相遇
C.在前2s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D.在前2s内,甲与乙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减小
22.如图所示,某物体放在固定的斜面上,恰好静止不动(斜面的AB边、CD边水平,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认为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对物体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力,则物体一定会运动,且摩擦力增大
B.若对物体施加一水平方向的推力,则物体一定会运动
C.若对物体施加一垂直斜面向下的力,则物体一定会保持静止状态,但摩擦力不变
D.若对物体施加一平行斜面向上的力,且保证物体静止不动,则摩擦力一定会减小
23.一个物体自静止开始做加速度逐渐变大的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末速度为v t,则这段时间内的位移()
A.x<B.x=C.x>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其中24题小题8分,25小题2分,共10分.
24.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他以O点为开始点,以后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次标为1、2、3、4、5、6.并且测得:x1=1.40cm,x2=1.90cm,x3=2.39cm,x4=2.89cm,x5=3.40cm,x6=3.90cm.
(1)根据题中所给的数据判断小车做,判断依据是.
(2)根据题中所给的数据算出小车在计数点3时的瞬时速度v3= m/s.
(3)根据题中所给的数据算出小车的加速度为a= m/s2.
25.在“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于P点.如图所示,用A、B两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至O点,分别记录两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此时,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N,2.4N.接下来,为了测出这两分力的合力,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沿PO方向拉伸橡皮条,使橡皮条的长度PO(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记录下该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计算或论述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本大题3小题,其中26小题6分,27小题8分,28小题7分,共21分)
26.在21届温哥华冬奥会上,我国女子冰壶队取得了优异成绩,比赛中,冰壶在水平冰面上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设一质量m=20kg的冰壶从被运动员推出到静止共用时
t=20s,运动的位移x=30m,取g=10m/s2,求:冰壶在此过程中
(1)所受重力的大小;
(2)平均速度的大小;
(3)加速度的大小.
27.某同学用弹簧秤称一木块重5N,把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弹簧秤水平地向右拉木块.(1)当弹簧秤读数为1N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摩擦力,大小是,方向向.
(2)当弹簧秤的读数是2.1N时,木块刚好开始移动,此时木块受的是摩擦力,大小是,方向向.
(3)开始运动后,使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读数变为2N,此时木块受到的是
摩擦力,大小是,动摩擦因数μ= .
(4)若使弹簧秤在拉动木块运动中读数变为3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摩擦力,大小是.
(5)木块离开弹簧秤继续滑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摩擦力,大小
是.
28.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125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14.3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m/s,问:
(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多大?
(2)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
(3)运动员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取g=10m/s2)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宁中学高二(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选对得3分,不选、多选、错选均得0分.
1.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时曾经写了一首诗,如图所示,诗中“云与我俱东”所选取的参考系是()
A.船B.云C.诗人 D.榆堤
【考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改变,物体是运动的,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物体是静止的”,判断“我”以什么为参照物.
【解答】解:由题意知“我”与云、船的位置保持不变,相对于岸的位置不断变化,则以榆堤为参照物.
故选D.
【点评】本题以古代诗句为物理情景考查了参照物的选取,既考查了物理知识,又让我们感受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是一道好题.
2.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选手孟关良、杨文军在男子双划艇500m决赛中以101s的成绩获得金牌.关于他们在决赛中的运动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最大速度一定为4.95m/s B.平均速度约为4.95m/s
C.冲刺速度一定为4.95m/s D.起动速度约为4.95m/s
【考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题意能求出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求解.
【解答】解:由题:双划艇的位移x=500m,运动时间t=101s,则双划艇的平均速度为
==4.95m/s.
故选B
【点评】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不能精确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3.下面关于质点的正确说法有()
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当做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看做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把地球看做质点
D.原子核很小,可把原子核看做质点
【考点】质点的认识.
【分析】质点是在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时的理想化物理模型,能不能看做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可据此对应做出判断
【解答】解: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不可把太阳当做质点,否则无法研究,A错误;
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地球的尺寸相对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看做质点,故B正确
C、看做质点的地球将无法研究其昼夜更替,故不能看做质点,故C错误
D、原子核很小,研究原子核的结构时不可把原子核看做质点,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必须掌握质点的条件,明确能不能看成质点不是由物体决定,而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
4.某人沿着半径为 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R
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R
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R
【考点】位移与路程.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由方向;
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解答】解:人经过了1.75个圆周,所以经过的路程为1.75×2πR=3.5πR;
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所以位移的大小为R.
故选:C.
【点评】本题就是对位移和路程的考查,掌握住位移和路程的概念就能够解决了.
5.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有规则几何外形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C.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其重心位置一定改变
D.物体放置的位置发生改变.重心对物体的位置不会改变
【考点】重心.
【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重心只是重力在作用效果上的作用点,重心并不是物体上最重的点;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之外.
【解答】解:A、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之外,如空心的球体重心在球心上,不在物体上,故A错误;
B、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以及质量分布有关,故B错误;
C、重心的位置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还跟质量分布有关,物体形状改变,其重心的位置不一定会改变,故C错误;
D、质量分布均匀且形状有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物体放置的位置发生改变.重心对物体的位置不会改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利用我们身边常见的物体考查学生对重心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注意简单基础题目,但是容易出错,因此注意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训练.
6.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B.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大小
C.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
D.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考点】加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大表示速度变化快,加速度小表示速度变化慢.
【解答】解: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故A、B错误,C正确.
D、加速度的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而不是物体运动方向(速度方向),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加速度的定义,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7.最早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科学的研究,否定了亚里士多德错误论断的科学家是()A.伽利略B.牛顿 C.开普勒D.胡克
【考点】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
【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
【分析】本题比较简单,考查了伽利略的主要贡献,根据对物理学史的理解可直接解答.【解答】解:伽利略最早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科学的研究,否定了亚里士多德错误论,故BCD错误,A正确.
【点评】要明确物理上的一些重要科学家的主要贡献,对于物理学史部分平时要注意记忆与积累.
8.在轻质弹簧下端悬挂一质量为0.1kg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弹簧伸长了0.01m,取
g=10m/s2.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1N/m B.10N/m C.100N/m D.1000N/m
【考点】胡克定律.
【分析】根据胡克定律F=kx,通过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形变量求出劲度系数.
【解答】解:弹簧的弹力等于物体的重力,F=1N,根据胡克定律F=kx得,
k==100N/m.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胡克定律的公式F=kx.知道x表示弹簧的形变量,不是弹簧的长度.
9.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作用,下列几组力中其合力不可能为零的是()A.5N、7N、8N B.2N、3N、5N C.1N、5N、10N D.1N、10N、10N
【考点】力的合成.
【分析】根据力的合成法则可知:三个力的合力为零时,则第三个力肯定在第一二两个力的合力范围里,由此判断选项即可.
【解答】解:三个力合力为0时,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此可知,任意一个力在另外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A、5N和7N的合力范围为:2N﹣12N,8N在合力范围里,故三个力的合力可能为0;
B、2N和3N的合力范围为:1N﹣5N,5N在合力范围里,故三个力的合力可能为0;
C、1N和5N的合力范围为:4N﹣6N,10N不在合力范围里,故三个力的合力不可能为0;
D、1N和10N的合力范围为:9N﹣11N,10N在合力的范围里,故三个力的合力可能为0.
故选:C.
【点评】熟悉三个力合力最小值的判定方法,熟悉平衡条件的推论即其应用.
10.物体静置于水平桌面上,下列关于物体所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桌面受到的压力就是重力
B.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造成的
C.桌面由于发生了形变而对物体产生了支持力
D.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桌面受到的压力是同一个力
【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重力.
【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
【分析】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但不能说就是重力.压力是由于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
【解答】解:A、压力不是重力,它们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作用点都不相同,故A错误;
B、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向上的微小形变,要恢复原状,而桌面产生向下的弹力,即是压力.故B错误;
C、桌面由于发生了形变而对物体本产生了支持力,故C正确;
D、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桌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同一力,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压力是一种弹力,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受力物体是与之接触的物体,注意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11.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以时间为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下列正确的是()
A.甲是a﹣t图象B.乙是s﹣t图象C.丙是s﹣t图象D.丁是v﹣t图象【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因为甲、乙、丙、丁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加速度是定值,结合图象只要判断出加速度不变即可.
【解答】解: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时间轴上方速度是正数,时间轴下方速度是负数;切线代表该位置的加速度,向右上方倾斜,加速度为正,向右下方倾斜加速度为负;
AB中:只有当纵坐标表示速度时,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斜率表示加速度,图象中斜率不变即加速度为定值,所以AB错误.
C、图象为位移时间图象,而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关系式为,由表达式
可知其位移时间图象如丙图所示,故C正确.
D、在丁图中,只有当纵坐标表示加速度时,其图象才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理解位移时间图象点和斜率的物理意义;理解好好速度时间图象的点、线、面的物理意义.
12.下列图示为一位体操运动员的几种挂杠方式,其手臂用力最小的是()
A.B.C.D.
【考点】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分析】本题中人受到三个力,重力和两个拉力.将重力按照力的效果分解,运用“大小方向确定的一个力分解为两个等大的力时,合力在分力的角平分线上,且两分力的夹角越大,分力越大”的结论,即可以判断.
【解答】解:将人所受的重力按照效果进行分解,由于大小方向确定的一个力分解为两个等大的力时,合力在分力的角平分线上,且两分力的夹角越大,分力越大,因而A图中人最费力,B图中人最省力;
故选B.
【点评】本题运用“大小方向确定的一个力分解为两个等大的力时,合力在分力的角平分线上,且两分力的夹角越大,分力越大”结论判断.
1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正确的是()
A.重的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大
B.同一地点,轻、重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一样大
C.这个加速度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
D.这个加速度在地球赤道比在地球北极大
【考点】重力加速度.
【分析】自由落体加速度又叫做重力加速度,是由物体所在的位置决定的,与物体的体积、质量等都无关,随着地球的纬度的增大,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也增大,在赤道上时,重力加速度最小.
【解答】解:A、在地球表面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加速度均相同;故A错误;B正确;D、高度及纬度不同,则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不同;纬度越高,则重力加速度越大;故CD错误;故选:B.
【点评】自由加速度是由物体受地球的引力而产生的,明确在不同纬度及高度处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是不相同的.
14.一架梯子靠在光滑的竖直墙壁上,下端放在水平的粗糙地面上,有关梯子的受力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受两个竖直的力,一个水平的力
B.受一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
C.受两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
D.受三个竖直的力,三个水平的力
【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梯子斜靠在光滑竖直的墙上,下端放在水平的粗糙地面上,按照受力顺序结合共点力平衡对梯子进行受力分析.
【解答】解:梯子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因为墙光滑,所以竖直墙对梯子没有摩擦力;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竖直墙的弹力,因为平衡,所以地面对梯子有静摩擦力,与墙对梯子的弹力方向相反.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受力的顺序是先重力、后弹力、再摩擦力,有时也可以结合共点力平衡进行分析.
15.如图所示,用手拿住橡皮绳的两端,在绳中点挂重物,当两手间距离逐渐减小时,橡皮绳的弹力变化将是()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先变大,再变小D.先变小,再变大
【考点】力的合成.
【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受力分析方法专题.
【分析】重物受重力和两个拉力处于平衡,根据拉力夹角的变化判断拉力大小的变化,从而即可求解.
【解答】解:两拉力的合力与重力等值反向,当两手之间的距离减小,两拉力的合力不变,根据矢量分解法则,则拉力减小,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根据共点力平衡得出橡皮绳拉力的变化,注意随着夹角的变化时,两拉力的合力仍不变是解题的关键.
读得弹簧秤的示数为3N,则关于两接触面的材料可能是(取g=10m/s2)()
A.钢﹣钢B.木﹣木C.木﹣金属 D.木﹣冰
【考点】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
【专题】摩擦力专题.
【分析】匀速运动说明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二力平衡,根据滑动摩擦力计算公式,列出平衡方程即可求解.
【解答】解:物体匀速运动时:F=f ①
滑动摩擦力为:f=F Nμ=mgμ ②
联立①②解得:μ=0.3,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考查了有关滑动摩擦力的问题,对于滑动摩擦力要会计算其大小和确认其方向.
17.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经过1s通过全部高度的中点,那么物体开始所在位置距地面的高度为(取g=10m/s2)()
A.5m B.10m C.20m D.30m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专题】计算题;定量思想;推理法;自由落体运动专题.
【分析】自由落体运动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1s内的位移,从而得出开始位置距离地面的高度.
【解答】解:1s内下降的高度,
则物体开始所在位置距离地面的高度h=2h1=2×5m=10m.
答:物体开始所在位置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0m.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基础题.
18.在力的合成中,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是()
A.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
B.合力一定至少大于其中一个分力
C.合力一定至少小于其中一个分力
D.合力可能比两个分力都小,也可能比两个分力都大
【考点】力的合成.
【分析】合力的取值范围是:≤F合≤F1+F2,可利用取值范围进行分析.
【解答】解:合力的取值范围:≤F合≤F1+F2
从范围不好分析的话,可以举例分析一下:
例如:一个3N的力和一个6N的力的合力取值范围是:[3N,9N]
所以:合力有可能比任意一个分力小,有可能大于其中的一个小于其中的一个分力,有可能比两个分力都大.
故选:D
【点评】合力的取值范围是:≤F合≤F1+F2,如果不好分析,可取一个特值看看.
19.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小球被竖直的木板挡住,则球对斜面的压力为()
A.mgcosαB.mgtanαC.D.mg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要求球对斜面的压力,可以先求出斜面对球的支持力,故需以球为研究对象对球进行受力分析,再将支持力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由于球在竖直方向不动,故竖直方向合力为0,即斜面对球的支持力在竖直方向的分量等于物体的重力.
【解答】解: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受力分析,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将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进行分解,则有F y=mg,故有cosα=,
故有F2=,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球对斜面的压力为,故答案C正确.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对力进行正交分解,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进行求解.
20.某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把其中一个力F1沿顺时针转过60°而保持其大小不变.其余两力保持不变,则此时物体所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A.F1B. F1C.2F1D.无法确定
【考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图析法;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
【分析】三力平衡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故先求出除F1外的两个力的合力,然后将转向后的力F1与除F1外的两个力的合力合成.
【解答】解:力平衡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故除F1外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F1,方向与F1反向,故等效成物体受两个互成120°的大小等于F1的力作用;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两个大小相等且互成120°的力合成时,合力在两个分力的角平分线上,大小等于分力,故此时物体所受到的合力大小为F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