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精练07化学平衡常数(原卷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精练07 化学平衡常数
1.对于反应3Fe(s)+4H
2
O(g)Fe3O4(s)+4H2(g),其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A.K=c(Fe3O4)•c(H2)
c(Fe)•c(H2O)B.K=c(Fe3O4)•c4(H2)
c(Fe)•c4(H2O)
C.K=c4(H2O)
c4(H2)
D.K=c4(H2)
c4(H2O)
2.在可逆反应中,平衡常数与反应进行的限度关系正确的是()
A.K越大,反应程度越大B.K越大,反应程度越小
C.K的大小与反应程度无关D.升高温度,K增大
3.已知下列反应在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H2(g)+S(s)H2S(g)K1
S(s)+O2(g)SO2(g)K2
则在该温度下反应H2(g)+SO2(g)O2(g)+H2S(g)的平衡常数为()
A.K1+K2B.K1K2 C.K1·K2D.K1
K2
4.对于可逆反应:2SO
2
(g)+O2(g) 2SO3(g),在一定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下列条件的变化中,能使K发生变化的是( )
A.缩小容器体积B.降低体系温度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O2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5.已知反应2NH3N2+3H2,在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0.25,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N2 + 3H2⇌2NH3的平衡常数为( )
A.4B.2C.1D.0.5
6.常温常压下,O3溶于水产生的游离氧原子[O]有很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发生的反应如下:
反应①:O3O2+[O] ΔH>0 平衡常数为K1
反应②:[O]+O
3
2O2 ΔH<0 平衡常数为K2
总反应:2O
3
3O2 ΔH<0 平衡常数为K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降低温度,K减小B.K=K1+K2
C.增大压强,K2减小D.适当升温,可提高消毒效率
7.某可逆反应a A(g)+b B(g)c C(g)在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K≠1),反应热为ΔH。
保持温度不变,将方程式的书写做如下改变,则ΔH和K的数值相应变化正确的是()
A.写成2a A(g)+2b B(g)2c C(g),ΔH值、K值均增加了一倍
B .写成2a A(g)+2b B(g) 2c C(g),ΔH 值增加了一倍,K 值保持不变
C .写成c C(g) a A(g)+b B(g),ΔH 值、K 值变为原来的相反数
D .写成c C(g)
a A(g)+
b B(g),ΔH 值变为原来的相反数,K 值变为原来的倒数
8.在相同的温度下,已知反应:①N 2(g)+O 2(g)
2NO(g)的平衡常数K =3.84×1011;②2SO 2(g)+O 2(g)
2SO 3(g)的平衡常数K =3.10×1026。
在该温度下,两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程度之间的关系为( ) A .①>②
B .①<②
C .①=②
D .不能确定
9.可逆反应2SO 2(g)+O 2(g)
△
V 2O 53(g)达到平衡状态时,保持温度、容器容积不变,向容器中充
入一定量的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 为平衡常数,Q 为浓度商)( )
A .Q 不变,K 变大,O 2的转化率增大
B .Q 不变,K 变大,SO 2的转化率减小
C .Q 减小,K 不变,O 2的转化率减小
D .Q 增大,K 不变,SO 2的转化率增大
10.某温度下,在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X(g)和2 mol Y(g),发生反应:X(g)+m Y(g)
3Z(g),
达平衡时,X 、Y 、Z 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
在此平衡体系中充入1 mol Z(g),再次达到平衡后,X 、Y 、Z 的体积分数不变。
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 .m =2
B .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
C .第一次平衡时,X 与Y 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
D .第二次平衡时,Z 的浓度为0.4 mol·L 1
11.化学平衡常数K 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在常温下,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如下:
2NO(g) N
2(g)+O 2(g) K 1=1×1030
2H 2(g)+O 2(g) 2H 2O(g) K 2=2×1081 2CO 2(g)
2CO(g)+O 2(g) K 3=4×109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NO 分解产生O 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1=
c (N 2)•c (O 2)c (NO )
B .常温下,NO 、H 2O 、CO 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 2的进行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H 2O>CO 2
C .常温下,水分解产生O 2,此时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5×1080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2.向300 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 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
温度/ ℃2580230
平衡常数5×10421.9×105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g)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2×105
B.在25 ℃时,反应Ni(CO)
C.在80 ℃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的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v正>v逆
D.在80 ℃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 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 mol·L1
13.已知可逆反应:M(g)+N(g)P(g)+Q(g)ΔH>0。
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1.0 mol·L1,c(N)=3.0 mol·L1,达到平衡时N的转化率为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速率不变,M的转化率不变
B.升高温度,达到新平衡时,M的体积分数增大
C.相同条件下,增大N的浓度,反应正向进行,平衡常数增大
D.相同条件下,若起始时c(M)=c(N),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50%
14.在3种不同条件下,分别向容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2A(g)+B(g) 2D(g)ΔH=Q kJ·mol1。
相关条件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实验℃实验℃实验℃
反应温度/℃700700750
达平衡时间/min405030
n(D)平衡/mol1.51.51
化学平衡常数K1K2K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的原因是降低了活化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
B.实验℃达平衡后,恒温下再向容器中充入1 mol A和1 mol D,平衡不移动
C.实验℃达平衡后容器内的压强是实验℃的9
10
D.实验℃、℃、℃的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为K3>K2>K1
15.密闭容器中CH4和CO2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CO2(g)
2CO(g)+2H
2(g),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平衡时CO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p1、p2、p3、p4由小到大的顺序为p1<p2<p3<p4
C.1100 ℃、p4条件下,该反应10 min时达到平衡点X,则10 min内v(CO2)=0.008 mol·L1·min1
D.随着温度升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
16.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可以通过CH3OH分子间脱水制得:2CH3OH(g)
CH3OCH3(g)+H2O(g) ΔH=23.5 kJ·mol1。
T1℃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体系中各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该条件下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K=;在T1℃时,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2)相同条件下,若改变起始浓度,某时刻各组分浓度依次为c(CH3OH)=0.4 mol·L1、c(H2O)=0.6 mol·L1、c(CH3OCH3)=1.2 mol·L1,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填“>”、“<”或“=”)v(逆)
1.一定温度下,将2 mol A和2 mol B两种气体混合放入体积为2 L的密闭刚性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 x C(g)+2D(g),2 min末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 mol D,并测得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为1
B.A的平衡转化率为40%
C.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数值等于0.5
D.A和B的平衡转化率相等
2.1 mol X气体跟a mol Y气体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a Y(g) b Z(g)反应
达到平衡后,测得X的转化率为50%,而且在同温同压下还测得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后混合气体密度的3/4,则a和b的数值可能是()
A.a=1,b=2 B.a=2,b=1 C.a=2,b=2 D.a=3,b=2
3.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在不同的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T/℃700800830 1 000 1 200
O(g)CO2(g)+H2(g)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g)+H
B.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C.如果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O2和H2各1 mol,5 min后温度升高到830 ℃,此时测得CO2为0.4 mol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某温度下,如果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式:,判断此时的温度是1 000 ℃
O(g)
4.在800℃时,体积为1升的密闭容器中,下列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O(g)+H
CO2(g)+H2(g),已知CO和H2O(g)的初始浓度为0.01mol·L1时,H2平衡浓度为0.005mol·L1.若此时再加入0.02mol·L1的H2O(g),重新达到平衡时,H2平衡浓度为( )
A.0.025 mol·L1 B.0.0075 mol·L1 C.0.005 mol·L1D.0.015 mol·L1
5.面对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甲醇作为一种较好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已知在常温常压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①CO(g)+2H2(g)CH3OH(g) ΔH1=90 kJ·mol1
②CO(g)+H2O(g)CO2(g)+H2(g) ΔH2=41 kJ·mol1
写出由CO2、H2制备CH3OH的热化学方程式:。
(2)在容积为V L的容器中充入a mol CO与2a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p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p2。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再充入a mol CO与2a mol H2,达到新平衡时,CO的转化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平衡常数。
(3)已知在T ℃时,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K=0.32,在该温度下,c始(CO)=1 mol·L1,c始(H2O)=1 mol·L1,某时刻经测定CO的转化率为10%,则该反应(填“已经”或“没有”)达到平衡,原因是;此时v正(填“>”或“<”)v逆。
6.已知尿酸是一种有机酸(以HUr表示),能溶于水。
关节炎的原因归结于在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晶体(NaUr)发生的反应如下:
HUr Ur-+H+①Ur-(aq)+Na+(aq) NaUr(s)②
(1)关节炎大都是阴冷天气时发作,这说明反应②是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简述你得出该结论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温度升高时,反应②的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写出反应②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汽车尾气是城市主要空气污染物,利用反应2NO(g) +2CO(g) N2+2CO2(g)可实现汽车尾气的无害化处理。
向甲、乙两个体积都为2.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 CO和2 mol NO,分别在T1、
T2温度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n(CO2)随时间(t)变化情况见下表:
(1)T1___________T2(填“>”、“<”或“=”下同),该反应ΔH___________0。
(2)乙容器中,2~4s内N2的平均反应速率υ(N2)=___________。
(3)甲容器中NO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T1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
(4)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反应速率同时提高N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增大NO浓度b.压缩容器体积c.移去部分N2d.改用高效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