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徐州重阳节的习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ility not worthy of ambition is the root of all annoyance.(WORD文档/A4打印/可编辑/页眉可删)
徐州重阳节的习俗
【编前】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民间的重阳节。

之所以称为重阳节,因古人把单数叫做阳数,双数叫做阴数,因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所以叫“重阳”,又叫“重九”。

此外,还有的地方称它为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女儿节等等。

过重阳的风俗,有史料可考者,要推溯到西汉武帝时代,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了,因此说重阳节是个古老的节日。

过重阳的主题为的啥?从过重阳的传统活动,可归纳为:驱灾健身、悦心增寿,此外还包含尊老、敬老的内容,因此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是非常恰当、深得人心的。

过重阳节在咱徐州有哪些传统活动呢?
重阳登高云龙山、土山
重阳登高据说源于东汉时“桓景避难”的传说。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九日登高》中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做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

景如言,齐家登山。

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

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

“今世
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蓋始于此。

”从此,人们在重阳节登高避邪,成了风俗。

咱们徐州重阳节登高取向哪里呢?在旧时,因城区小、人口少,交通又不方便,在那时像南郊的泰山,北郊的九里山是很少人前往登高的,那时多选择云龙山、土山(前称范曾墓)。

因这两处交通方便,且云龙山山虽不高,但颇有灵性,逶迤起伏于旧城的西南隅,九节山头长达三公里,在第一节里有放鹤亭、饮鹤泉等名胜、古迹,由此并让人联想到苏轼的《放鹤亭记》、《登云龙山》诗,因此人们把云龙山视为精神乐园,攀登此山理所当然了。

土山呢?因人们走到剪子股,即望到这个土丘,比较近捷,登上土山毫不费力气,所以那时多为年长者登高的首选。

至于户部山虽独卧城区,又可拾级而上,但这里都是鳞次栉比的“高门楼”(富人宅区),山上又无歇息之处,所以都作罢了。

重阳登高者都是太阳未露地平线就出发了,图个早,求个空气清新,有全家老少齐出动的,有三两个好友结伴而行的,也有喜欢清静者一人独来独往的。

加上原有的登山族,重阳登高者,几乎达到摩肩接踵的程度。

那时借着登高举办野炊、野餐者不多,不像近年来以野餐为目的的重阳登高者,初八晚间即奔向云龙山、泰山等高处,抢占方便集聚就餐的地点,带着美味珍馐、好烟名酒,玩个通宵达旦。

旧时登高重在锻炼身体、活动腿脚,多
是鸡鸣即起,凌晨出发,日出即归,把重阳宴安排于午间,饮着菊花酒,品味佳肴,消解爬山之劳累。

在有关重阳节的传说中,都提到重阳插茱萸的风俗,再加上唐代大诗人王维所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由于该诗深切感人,历来为人传诵,因而凡谈到重阳,没有不提茱萸的,有的地方甚至把重阳和茱萸划等号,把重阳节也称茱萸节。

经向植物学者和中药药剂师请教,均称徐州乃至北方不生长茱萸,只能从书本上得知:茱萸分小茱萸和吴茱萸,它生长在长江流域的江南,为落叶小乔木,树干可高达一丈,树叶为羽状复叶,夏季开小黄花,果实椭圆形,初为黄色,成熟后为紫红色,可入药,熏烧可驱百足之虫。

从查阅的茱萸图片来看,每当深秋,叶子大部脱落,只剩带刺的干枝和小球果了。

对此,若佩带身上真的不知如何处置呢!
重阳遍插茱萸,这肯定是南方风俗。

在我们徐州重阳节没有插茱萸的习俗,但重阳赏菊应当说已成传统了。

重阳期间正值菊花怒放的时段,所以在重阳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爱买上两盆秋菊置于客厅,只要管理得当摆放到立冬都不会凋谢。

除了家庭养菊外,每到重阳,我市的各个公园乃至市内的几个大广场,都会举办菊展。

菊花隽美多姿、傲寒凌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历来
为文人所赞颂。

为迎重阳而举办的菊展,现已成为惯例,是重阳节我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重阳糕点白薯团子
过重阳节,南北方是有不少差异的。

据说江南过重阳家家户户蒸制重阳糕。

简单的说,就是用糯米蒸制成带黑芝麻、砂糖等甜馅的圆形糕,在糕的上面用可食色素涂成玫瑰红、苹果绿,加上糯米的本色,形成三色彩条,并在糕上面插上三角形小彩旗,借用“糕”的谐音,以示登“高”,吃了有避灾之意。

在咱徐州,虽无蒸制重阳糕的习俗,但在乡间,重阳节前后,百姓利用刚收获上来的新黍米(似小米有黏性),磨成面,包上刚从地里刨上来的新白薯切成的小方丁,并掺适量的白糖,蒸制成黍米面白薯团子。

新收获的白薯尚未糖化,干面掉渣,如同栗肉,吃起来其味甜糯、松香。

我市农村蒸制的这种白薯团子,既表达了农民对五谷、杂粮登场的喜悦,也是对重阳节来临的祝贺,作为重阳节期间的食物,与南方重阳糕有异曲同工之喻。

重阳节宴,微山湖蟹是佳肴
菊黄蟹肥,说的是在菊花盛开之际,这时螃蟹最鲜肥。

可能因为咱徐州靠近微山湖,那里有丰富的蟹源,所以多数徐州人都爱吃螃蟹,微山湖产的淡水蟹(又称湖蟹)是徐州群众过中秋、重阳两大节日餐桌上不可少的佳肴。

尤其是过重阳,没有肥蟹是
难下菊花酒的。

不少家庭怕重阳临近买不到大个头的螃蟹,多是提前买到家,一个个用线绳捆住蟹脚,或用小号蒲包(蒲草编成)紧紧把蟹包住,洒上清水,保持湿润,也可达到短期内鲜活,其窍门是不让螃蟹自由活动,减少其体力消耗,这就可保延长鲜活期。

爱吃蟹还要会侍弄蟹,如处理不当,蒸或煮熟的螃蟹往往会蟹肢全掉,只剩下光秃秃的蟹壳。

果真这样那是端不上餐桌的。

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就必须一个个捆住蟹肢,以防螃蟹垂死挣扎,互相把蟹肢蹬掉。

至于吃蟹的调料,因蟹属凉性,要多放姜末、米醋。

若少放点糖可以增其鲜味,如果添加酱油那就成画蛇添足了。

全家人或和知己好友一起剥着鲜美的蟹肉,慢慢饮用着菊花浸泡过的美酒,拉着家常,叙谈朋友间的友情,那才真的显示着浓浓的重阳节日气氛,展现着亲情友情。

喝罢重阳酒要把灯来守
在旧时的徐州,特别重视过重阳节、摆重阳宴的是哪些人群呢?那要首推手工行业了。

我们都知道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之一,就是中国工人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的确这样,我市手工业工人,多数是来自农村的。

他们平素在城里干活,免不了牵挂着家中的庄稼活,但是重阳节一过,秋粮登场后,他们便无此后顾之忧了。

所以各个手工业作坊的老板(多数又是手工业工人的师傅)深知这点,为了在黄金季节多创造产量、产值,几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