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刷卷03-2021年中考化学考前信息必刷卷(云南专用)(解析版)
2021中考化学考前必刷题(含近年全国各地中考真题)+解析 (13)

2021中考化学必刷题一、选择题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O B.Si C.Al D.Fe【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答案选择C。
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含量2.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A.干冰用作制冷剂B.焦炭用于炼铁C.氢气用作高能洁净的燃料D.氮气用于制备氮肥和燃料【答案】A【解析】考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3.下列变化与空气中氧气有关的是()A.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B.浓硫酸在空气中变稀C.烧碱在空气中潮解D.铜制品在空气中变成铜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是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B.浓硫酸在空气中变稀,是吸收空气中的水分;C.烧碱在空气中潮解,是吸收空气中的水分;D.铜制品在空气中变成铜绿,是与空气中的水分、二氧化碳、氧气反应生成的;故答案选择D考点:氧气的性质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B.温度升高或压强增大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均增大C.氢氧燃料电池把氢气进而氧气反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D.混有泥沙的天然水通过加明矾吸附、过滤、蒸馏、消毒杀菌,可净化为生活用的自来水【答案】C【解析】考点:水知识、新型能源5.在①合金、黄铁矿、石油、纯碱;②N2、P、Mg、O3;③Al2O3、Fe3O4、CuO、SO3。
三组物质中,每组有一种物质在分类上与其他物质不同,这三种物质分别是()A.纯碱、Mg、SO3B.黄铁矿、Mg、Al2O3C.合金、O3、Fe3O4D.纯碱、P、SO3【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①纯碱属于纯净物,其它属于混合物;②中镁属于金属单质,其它为非金属单质;③中三氧化硫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其他为金属氧化物;故答案选择A考点:物质的分类6.小朋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4%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
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7.0g②用托盘天平称氢氧化钠固体时,在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③选用2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④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试剂瓶⑤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A.①③B.②③⑤C.③⑤D.②④⑤【答案】B【解析】考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水结成冰时,分子的运动就停止了B.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C.分子都是由不同原子构成的D.结构示意图为:和的微粒,表示的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当水结成冰时,分子的运动减慢;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相同;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分子可以有不同种原子构成,也可以有同种原子构成;D选项是正确的叙述,前者表示原子,后者表示离子;故答案选择D考点:构成物质的微粒8.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镁在氧气中燃烧B.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C.向一定质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则加入硫酸铜溶液D.等质量的镁、铝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金属镁的减小的质量应该大于氧气的质量;B选项是正确的表示,因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继续起催化作用;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溶液的质量应该减小;D 选项是错误的叙述,金属铝生成的氢气多;故答案选择B考点:图像题9.烟气脱硫的工艺不仅能消除二氧化硫污染,还能将七转化为石膏,其主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步骤①喷淋水能脱去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H2O==H2SO3 B.步骤②中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将H2SO3转化为CaSO3C.步骤③反应前后只有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D.步骤④属于化学变化【答案】C【解析】考点:工艺流程10.已知:2Fe(NO3)3+Cu==2Fe(NO3)2+Cu(NO3)2。
2024年高考化学考前信息必刷卷01(全国卷新教材)(解析版)

预测2024年高考试卷突出了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a23V51O16S32K39A.有2种含氧官能团NaHCO溶液反应产生C.可与3【答案】B【解析】A.10-羟基喜树碱中含有羟基,羰基和酯基三种氧官能团,故.该分子的手性碳如图所示,,只有.过渡金属的氮化物和碳化物都表现了较好的催化性能,由碳晶胞边长为b nm)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化物甲的化学式为WCB.晶体甲中与W原子距离最近的W原子有8个CuA.放电时,Na+向2-xB.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C.充电时,转移2mol电子时,阳极增重D.充电时,总反应可能是【答案】C向正极迁移,正极反应式为A.催化剂因S覆盖表面或进入空位而失效,高温灼烧后可继续使用B.反应Ⅰ为:2H++S2-+*O=H2O+SC.反应过程中只有硫元素被氧化正确;A .曲线1L 表示—()2-lgc AB .c 点溶液中:()(+2c Na =2c H A ⎡⎣C .()-1a12K H A =10①仪器a的名称为VOCl的同时,还生成一种无色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步骤Ⅰ生成2(2)步骤Ⅱ可在如下图装置中进行。
①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
②实验开始时,关闭2K,打开1K,其目的是。
当时(写实验现象开2K,充分反应,静置,得到固体。
(3)测定产品纯度的形式存在,然后用则其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答案】(1)三颈烧瓶252V O N +(2)a d e f g b c→→→→→→排尽装置中的空气cVM【答案】(1)增大接触面,加快反应速率(2)0.5(3)2VO3-+2H+=V2O5+H2O(4)1使NH+的水解平衡逆向移动,增大转化为(4)反应()()()()222CO g H O g CO g H g ++ 的Arrhenius 公式为aln E R k C T=-+(其中a E 为活化能,k 为速率常数,1kJ mol -⋅。
中考必刷选择题(化学)(含精讲答案)

中考必刷选择题(化学)一、溶液与溶解度1. 下列操作均在室温下进行,且不考虑水分的蒸发。
则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都发生变化的是()A. 将一定量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升温10℃B. 将一定量饱和石灰水升温10℃C. 取一定量蔗糖不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蔗糖D. 取一定量氯化钠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水2.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下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2题图A.操作I一定是加溶质B.整个实验过程中硝酸钾的溶解度一定不变C.①与②的溶质质量可能相等D.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3.(2017•杭州)硫酸镁在工农业以及医疗上有广泛应用,其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10 30 50 70 90溶解度/g 27.3 39.3 49.0 54.1 51.1第3题图A. 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 10℃时,27.7克硫酸镁和72.3克水可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7.7%的硫酸镁溶液C. 50℃时,100克硫酸镁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49:100D. 70℃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9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4. (2017•绍兴)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第4题图A. ②中溶液是饱和溶液B. 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 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D. 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5. 下图为自来水生产过程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5题图A. 清水池中的水是溶液B. 过滤池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C. 消毒用的液氯是化合物D. 供水系统流出的水是纯净物6.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6题图A. 操作Ⅰ一定是降温B. ①与②的溶液质量一定相等C. ①与③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D. 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二、微粒的模型和符号7.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专题06 物质的变质问题-2024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核心考点讲解与必刷题型(解析版)

专题06 物质的变质问题【题型一】氢氧化钠的变质[例题1](2023•通榆县二模)下列是分析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固体的相关实验(不考虑水分),其中合理的是()序号实验目的实验方案①证明变质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②确定成分取少量固体,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③测定纯度取8g样品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1.97g固体④除去杂质取固体,加水溶解,滴加氯化钙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答】解:①证明变质即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根据碳酸钠可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有气泡生成,故正确;②确定成分即检验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存在,采取加入石灰水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后的溶液中含有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此时滴加酚酞变红不能证明原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故错误;③测定纯度即测定氢氧化钠或碳酸钠的含量,采取加入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19.7g固体;可以根据碳酸钡质量结合方程式求出碳酸钠的质量,进而求出纯度,故正确;④除去杂质即去除混合溶液中的碳酸钠,采取滴加氯化钙至恰好完全反应,碳酸钠与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全部转变为氯化钠和碳酸钙,过滤去碳酸钙沉淀后氢氧化钠溶液中引入了氯化钠杂质,故错误;故选:B。
[例题2](2023•铁锋区三模)某初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所学的知识和一些实验用品,围绕着实验室中的一瓶氢氧化钠溶液,展开了一系列的实验探究活动:【提出问题1】通过所学的知识,同学们已经知道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填一种离子符号)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如何设计实验验证这一结论?【实验验证】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证明了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分子和((填一种离子符号)都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由此验证了问题1中的结论。
【讨论交流】氢氧化钠溶液在洁净的空气中可能会变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变质的原因。
信息必刷卷03(新高考九省专用)(解析版)

2024年高考考前信息必刷卷(新高考九省专用)03英语(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坚持落实“五育融合”的命题思路,强化对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引导。
在2024年春季适应性新高考卷中,完形填空重点考查动词词义辨析,语法填空重点考查非谓语动词,应用文写作情境设置灵活,贴近日常生活,但具有创新性,需要学生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024年高考英语题型和出题模式基本不会发生变化,注重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和逻辑思维能力,考生应注重语篇意识,避免“机械性刷题”。
阅读C篇介绍了希腊发明的一种名为Seatrac的系统,该系统能够帮助使用轮椅的人士更轻松地进入海水中享受游泳。
文章介绍了Seatrac系统的原理和功能,系统的应用范围和优势,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注重语篇意识,强化逻辑思维能力;完形填空文章介绍了作者2018年穿越南极洲的单人探险,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难,虽然最后没有达到最初的目标,但作者还是为自己感到骄傲,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A【原文】W:Michael,your daughter Nancy has gained admission to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right?M:Yes.Word gets around fast!W:If I remember correctly,it’s also your old school.M:Actually,it’s my wife’s.2.B【原文】M:So what was the cause of the crash?Was it due to drink-driving or speeding?W:Neither.A signal failure was being blamed for the crash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3.C【原文】W:How’s your Arabic class going?It is said that Arabic grammar is fairly difficult to learn.M:Hmm…The grammar isn’t beyond my comprehension,but it does require a large amount of time to absorb all the things I have been taught.4.A【原文】W:Jack,can you go and buy a bottle of olive oil and some garlic?They feature significantly in today’s recipes.M:Okay.Anything else?W:Yes,take the puppy for a walk when you get back.5.C【原文】M:It’s only13degrees Celsius.You’d better wear long-sleeve clothes.W:Okay.Oh,look,the maple leaves have turned red!And some of the trees are already beginning to drop their leaves.M:Yes,falling leaves are the first sign of autumn.6.B7.A【原文】M:Hey,Janice!I haven’t seen you for ages since you moved out of the apartment.Fancy meeting you here in the cinema!How’s everything going?W:Not bad.I think I have almost achieved my dream.M:What do you mean by“almost”?W:I’ve finished my novel and I’ve submitted it to ten publishers.I believe good luck will come upon me soon. M:That’s great to hear!I’ll keep my fingers crossed for you.8.B9.C10.C【原文】M: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 typical working day?W:Sure.I get up between7:00a.m.and7:20a.m.My dad makes a pretty good breakfast for my husband and me every day.M:What do you usually have for a pretty good breakfast?W:We have mushrooms,tomatoes,bacon and eggs.After breakfast,I walk to my office and begin work at9:00a.m. At noon,I return home for lunch prepared by my husband—typically sandwiches or salad.I then continue working from2:00p.m.to5:00p.m.Then I come home again,make supper and then go to bed after the meal.That’s it. 11.A12.C13.B【原文】M:Hey,Gloria,have you heard about the school dance this weekend?W:Yes,Bruce.What’s up?M:Hmm…Have you had a date?I wonder if you’d like to go with me.W:I’d love to,Bruce,but I have a family reunion on Saturday night at my cousin’s house.She will study abroad soon.We will have a big family dinner,and I need to prepare a gift for her.M:That’s totally fine,Gloria.I guess I might go alone.W:Well,when I played tennis with Alice yesterday,she mentioned she wanted to go to the dance party,but she couldn’t find anyone to pair up with.You may try asking her.M:Oh really?Thanks for the information.14.C15.B16.B17.C【原文】W:Kevin,you are one of the most gifted children’s art teachers in the Bay Area.Students stay in your program for years.It is very exciting to walk into Kids N Clay and observe it.What’s the secret of your success?M:I just work with clay as a medium.I think clay is an underestimated art medium.Clay inspires the creativity with few boundaries.You can see it when the kids get lost in a piece.When they are working,they get so absorbed that they can’t even hear you.W:That’s amazing.What made you start teaching?M:I had been working with clay for around ten years when I went to a workshop at Idyllwild.A couple of women told me about an after-school program.I thought,“Wouldn’t it be fun to give what I know to kids?”But no one would give me a job.I don’t have a degree or any certificate.The women suggested I bring in the neighborhood kids.I went home and opened my studio to the neighborhood.That’s how my program started.I always tell kids they can create anything they want.When they come up with an incredible idea,my assistant and I will figure out a way for them to realize it.W:Your devotion and passion are truly remarkable,Kevin.Thank you for sharing your inspiring journey with us. 18.B19.A20.A【原文】W:Albert Bierstadt was born on January7th,1830,in Prussia,Germany.His family moved to New Bedford, Massachusetts,the US when Albert was just one year old.Little is known about his early life,but his skill at drawing led him to become an art teacher at age20.Then,in 1853,he went to Germany,studying with experienced artists and drawing across Germany,Switzerland and Italy for 4years.He grew up as an artist.Once back in New Bedford,he began to exhibit his European works,gaining recognition for his use of light and color that produced peaceful and gentle landscapes.For the next several decades, Albert took his place as one of the nation’s most honored landscape artists.His paintings of tropical environments are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of equal quality to his paintings of the American West.In his later years,he spent part of every year in the Bahamas,where his wife had moved for medical reasons. 21.C22.B23.D【导语】本文是一篇应用文。
中考必刷题化学化学综合题题及解析

中考必刷题化学化学综合题题及解析中考必刷题化学化学综合题题及解析⼀、中考化学综合题1.(1)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图2是铜原⼦的结构⽰意图。
据图回答:①图2中n的值为____;铜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周期。
②古代青铜器⼯艺精湛,但出⼟的青铜器表⾯⼤都锈蚀,锈蚀部分存在CuCl,CuCl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为防⽌出⼟的青铜器再锈蚀,⽂物⼯作者将糊状Ag2O涂在被腐蚀部位,Ag2O与CuCl发⽣复分解反应,可以防⽌青铜器进⼀步被腐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程式_______。
某新出⼟的青铜器通过分析测得Sn、Pb的质量分别为119 g、20.7 g,则该青铜器中Sn和Pb原⼦的数⽬之⽐为__。
(2)⼆氧化氯(ClO2)是⼀种⾼效净⽔剂。
以粗盐为原料⽣产ClO2的⼯艺主要包括:A.粗盐精制;B.特殊条件下电解NaCl溶液制NaClO3;C.ClO2的制取。
⼯艺流程如图。
(其中反应Ⅲ制取ClO2的化学⽅程式为: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①试剂X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操作A名称_____________。
②分析完成反应Ⅱ的化学⽅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国最近已研究出ClO2的新制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该反应的化学⽅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反应物和⽣成物所属物质类别有________类。
(3)下图中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B是最常⽤的溶剂,E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D、E、F、H是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均含有地壳中含量最⾼的⾦属元素;四个虚线圈中的反应各属于四个不同的基本反应类型。
图中“—”表⽰两端的物质间能发⽣化学反应;“→”表⽰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成物已略去。
①写出H 的化学式:___________。
备战2020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必刷卷03(全国通用)(解析版)

备战2020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必刷卷03化学(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Ca:4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A.28%B.21%C.0.94%D.0.03%【答案】B【解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由此可知,B正确;选B。
2.“展国威、扬军威”的国庆70周年阅兵活动中,下列现象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挥舞国旗B.鸣放礼炮C.放飞气球D.张贴标语【答案】B【解析】A、挥舞国旗是利用气体的加速流动使国旗飘扬,为物理变化,A选项错误;B、鸣放礼炮伴随着燃烧与爆炸,燃烧与爆炸属于化学变化,B选项正确;C、放飞气球是利用氦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得以升空,是物理性质,C选项错误;D、张贴标语是利用粘合剂具有粘性达到目的,是物理变化,D选项错误;故选B3.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自来水B.液氧C.碳酸饮料D.加热高锰酸钾后残留固体【答案】B【解析】A、自来水中含有水和消毒剂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B、液氧是由氧分子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C、碳酸饮料中含有水、碳酸、其它添加剂,属于混合物,故C错;D、加热高锰酸钾后残留固体中含有锰酸钾、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故D错。
选B。
4.交警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酒中的乙醇分子可以使橙红色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硫酸铬,重铬酸钾(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是()A.+3B.+5C.+6D.+7【解析】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2x+(﹣2)×7=0,则x=+6价。
人教版2023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必刷题选择题12【物质除杂20题】(解析版)

12(物质除杂)1.物质制备过程中离不开物质的提纯,以下除杂方法正确的是【解析】A、加入适量的硝酸钡,硝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不符合题意;B、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氯化氢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虽然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C、加入过量的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不符合题意;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与氧气不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氧气,符合题意。
故选D。
2.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加适量的水B.除去铁粉中少量的氧化铁:高温时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C.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点燃使其燃烧D.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滴加适量的氯化钙溶液【答案】B【解析】A、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加适量的水,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而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的原则,选项说法不正确;B、除去铁粉中少量的氧化铁,高温时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不带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的原则,选项说法正确;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选项说法不正确;D、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滴加适量的氯化钙溶液,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带入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的原则,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
3.除杂是化学学习和生产中常见的现象,下列除杂方法可行的是A.除去二氧化锰粉末中混有少量的碳粉——加水、过滤B.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蒸发结晶C.除去硫酸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加氯化钡溶液、过滤D.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O2——通过灼热的铜网【答案】D【解析】A、二氧化锰、碳都不溶于水,加水过滤不能除去二氧化锰粉末中混有少量的碳粉,故选项错误;B、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明显增大,氯化钠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提纯硝酸钾,就要让它成为晶体析出,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选项错误;C、氯化钡能和硫酸钠以及碳酸钠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D、将混合气通过灼热的铜网,二氧化碳与铜不反应,而氧气会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而被除去,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正确。
必刷卷03-2021年中考化学考前信息必刷卷(人教版)(解析版)

A.天然气B.石油
C.氢气D.煤
【答案】C
【解析】新能源包括太阳能、核能、风能、氢能等;而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属于常规能源。故选C。
4.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是( )
A.稀有气体B.CO2
C.O2D.N2
【答案】D
8.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KOHB.MgO
C.HNO3D.ZnSO4
【答案】B
【解析】A、氢氧化钾由钾、氧、氢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B、氧化镁由镁、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符合题意;C、硝酸由氢、氮、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D、硫酸锌由锌、硫、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6.向下列物质中分别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不能得生油D.酒精
【答案】C
【解析】A、硝酸钾能溶于水,能形成溶液,故A正确;B、蔗糖能溶于水,能形成溶液,故B正确;C、花生油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故C不正确;D、酒精易溶于水,能形成溶液,故D正确。故选C。
7.煤油中含有噻吩(用Ⅹ表示),噻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X+6O2 4CO2+SO2+2H2O,则噻吩的化学式为()
11.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硫酸钾B.硝酸钾
C.碳酸钾D.氯化钾
【答案】B
【解析】A、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不符合题意;B、硝酸钾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符合题意;C、碳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不符合题意;D、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中考化学必刷题

试卷21题狂刷一1.某品牌紫菜中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和水以及钾、钙、镁、磷、碘和铁等元素(1)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微粒.①磷原子:;②铁离子:;(2)蛋白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和元素.(3)人体缺碘和碘过量均会导致疾病.2.用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①氧气②氮气③烧碱④浓硫酸⑤熟石灰⑥乙醇汽油(1)可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2)可用作汽车燃料的是.(3)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的是.(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3.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实验如下:用注射器抽取30mL空气(活塞拉至30mL刻度处),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为50mL;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过量铜粉,在右侧导管口套上瘪的气球;点燃酒精灯,反复推拉注射器和挤压气球,待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将气球中气体全部挤入硬质玻璃管,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为14mL.(1)写出铜粉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实验时,铜粉过量的目的是;(填“能”或“不能”)用木炭代替铜粉进行相同实验.(3)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4.如图1是小明在20℃时进行的系列实验示意图,①﹣⑤表示实验所得溶液;图2是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
(1)20℃时,KNO3的溶解度(S)=;⑤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50℃时,饱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1)与饱和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2)的大小关系是:w1(填“>”“=”或“<”)w2。
(3)小明发现:升温至50℃,②→③的过程中有少量水蒸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a.①、②均为不饱和溶液b.②→③的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大c.④→⑤的过程中析出KNO3晶体53.9g(4)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的实验操作为:加适量水溶解→加热得到热饱和溶液→→过滤→洗涤→干燥→KNO3。
5.用符号要求的物质的字母填空.A.石墨B.小苏打C.食盐D.天然气(1)常用做调味品的是;(2)常用作电池电极的是;(3)常用于家庭燃料的是;(4)常用于焙制糕点的是.6.判断下列大小或强弱关系,并用“<”、“>”或“=”填空.(1)金属活动性:锌铜;(2)受热稳定性:碳酸钙碳酸氢铵;(3)相同条件下的密度:空气二氧化碳;(4)相同条件下的挥发性:稀盐酸浓盐酸.7.(1)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微粒.①2个氢原子:;②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2)某化学反应的微粒变化如图所示.①反应物中有一种是化合物,其化学式为;②生成物中有种氧化物;③反应物中未完全反应的物质名称是.8.(1)根据俗名写化学式.俗名熟石灰纯碱化学式①②(2)用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字母填空.a.稀盐酸b.氢氧化钠c.氯化钠d.碳酸氢钠e.硫酸铜①可用于去除铁锈的是;②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③可用于游泳池杀菌消毒的是.9.A,B均为纯净物,C,D,E均为混合物;①~⑤五条途径(见如图)都会产生气体M,实验室可利用途径①、②、③反应来制取M,工业上可通过途径④来生产M,自然界可通过途径⑤来提供M;途径①、②、③反应类型相同,途径①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N可作为途径②、③反应的催化剂。
人教版2023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必刷题选择题04【概念全面辨析40题】(解析版)

04(概念全面辨析)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原子一定是离子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碱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答案】A【解析】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得失电子后的带电荷的原子就是离子,选项正确;B、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与臭氧的混合物中只有一种元素---氧元素,选项错误;C、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就不属于中和反应,选项错误;D、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如碳酸钠属于盐,但其水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选项错误,故选A。
2.下列类比和推理正确的是()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所以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C.点燃氢气之前需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之前也需要验纯D.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答案】C【解析】A.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只含氧元素的氧气和臭氧,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B.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但是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铵盐中不含金属元素,选项错误;C.可燃性气体不纯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需要验纯,甲烷属于可燃性气体,所以点燃甲烷之前也需要验纯,选项正确;D.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选项错误,故选C。
3.逻辑推理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面是从小明同学学习笔记中摘录出来的一些推理,你认为正确的一句是A.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C.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所以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较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所以铁的活动性强于铜的活动性【答案】D【解析】A、由元素的定义可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与铵根离子质子数相同但不是同种元素,要说明的是同种元素须指明是原子做前提,错误;B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例如,铁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错误;C 、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但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的反应,错误;D 、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较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所以铁的活动性强于铜的活动性,正确。
必刷卷04-2021年中考化学考前信息必刷卷(云南专用)(原卷版)

2021年中考化学考前信息必刷卷第四模拟(共四个答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Na:23Mg:24Ca:40Fe:5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第1-15题,每小题2分,第16-20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1.下列抗击新冠疫情的措施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开窗通风B.流水洗手C.佩戴口罩D.消毒灭活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B.空气是混合物C.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D.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新鲜空气B.冰水混合物C.河水D.碘酒4.下列属于钾肥的是()A.KNO3B.KC.KOHD.KCl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A.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B.气体易被压缩——分子间隔大C.水加糖变甜——分子不停地运动D.铁块很难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无纸化办公,低碳出行,减少资源消耗B.推广使用滴、喷灌技术,高效利用水资源C.生活垃圾深埋处理,减少对地表的污染D.退耕还草,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7.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A.高锰酸钾B.菜籽油C.面粉D.白糖8.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蔬菜B.羊肉C.米饭D.牛油9.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铁B.氯化氢C.硫酸铜D.二氧化碳10.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一种名为瑞德西韦(分子式:C27H35N6O8P)的新药被寄予厚望,认为该新药或许会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效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瑞德西韦属于氧化物B.瑞德西韦由27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和1个磷原子构成C.瑞德西韦完全氧化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D.瑞德西韦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211.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多处使用滴管,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酚酞B.放置滴管C.取用盐酸D.搅拌溶液12.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13.如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必刷卷02-2021年中考化学考前信息必刷卷(无锡专用)(解析版)

2021年中考化学考前信息必刷卷第二模拟(试卷满分:5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a-23 O-16 Fe-56 Ag-108 Cu-64第I卷(选择题共15分)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5分)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A.研制开发清洁能源B.工业废水灌溉农田C.分类回收生活垃圾D.积极推广共享单车【答案】B【解析】A、研制开发清洁能源,可以减少资源浪费,与主题相符,故A正确;B、工业废水灌溉农田,会污染土壤,与主题不相符,故B不正确;C、分类回收生活垃圾,会减少环境污染,与主题相符,故C正确;D、积极推广共享单车,会减少污染性气体排放,与主题相符,故D正确。
故选B。
2.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菜刀生锈C.丹桂飘香D.电灯发光【答案】B【解析】A、滴水成冰是液态变成固态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菜刀生锈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丹桂飘香是分子的运动,不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电灯发光有无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选择B。
3.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A.硫酸钾B.过磷酸钙C.尿素D.氯化钾【答案】C【解析】A、硫酸钾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选项错误;B、过磷酸钙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选项错误;C、尿素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选项正确;D、氯化钾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选项错误,故选C。
4.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缺少或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的元素是()A.铁B.锌。
C.硒D.碘【答案】D【解析】A、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不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不符合题意;B、人体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不符合题意;C、人体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
必刷卷03-2021年中考化学考前信息必刷卷(云南专用)(原卷版)

2021年中考化学考前信息必刷卷第三模拟(共四个答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a:23 Mg:24 Ca:40 Fe:5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第1-15题,每小题2分,第16-20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B.海水晒盐C.火药爆炸D.苹果腐烂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A.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H2B.手于生产氮肥的N2C.用于医疗急救的O2D.用于飞艇的He3.属于混合物的的是()A.冰水B.空气C.液氧D.酒精4.NH4HCO3属于()A.氮肥B.钾肥C.磷肥D.复合肥5.对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所发生的一些客观事实,下列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水银温度计中的水银受热膨胀,是因为汞原子的体积变大B.双氧水能杀菌消毒,水不能,是因为过氧化氢分子和水分子结构不同C.使用75%的酒精杀菌消毒时能闻到酒味,是因为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D.口罩不会隔绝氧分子,是因为氧分子体积非常小6.生命离不开空气和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河水都是混合物B.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C.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D.空气中PM2.5 含量高说明空气质量好7.下列饮料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 .汽水B .白酒C .酸奶D .苏打水8.材料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下列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 .铜锌合金B .玻璃纤维C .玻璃钢D .聚乙烯塑料9.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NaCl 由Cl -和Na +构成B .原子中都含有中子C .Cl -的质子数比电子数多1D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10.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43Na CO B .O 2-的结构示意图:C .3 个铵根离子:3NH +4D .氧化铁的化学式:FeO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12.元素周期表中第118号元素是最新公布中文名称的元素,该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2021中考化学考前必刷题(含近年全国各地中考真题)+解析 (22)

2021中考化学必刷题一、选择题:本大包括16小题,1-8小题每题2分,9-16小题每题3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与化学式相符合的是()A.纯碱NaOH B.天然气CH4C.生石灰Ca(OH)2D.苏打NaHCO3【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2CO3,故错误;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故正确;C.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故错误;D.苏打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故错误.故选B.2.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冰块B.蔗糖C.干冰D.酒精【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A、冰块加入水中,只有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A正确;B、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C、干冰是二氧化碳与水混合形成碳酸溶液,故C错;D、酒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错.故选A.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2个氧元素:2O B.2个氢原子:H2C.钙离子:Ca+2D.2个氯分子:2Cl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A、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这样的原子,故2O表示2个氧原子,故选项错误;B、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2H;故选项错误;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钙离子可表示为:Ca2+;故选项错误;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如五氧化二磷分子是多原子分子,可表示为:P2O5,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氯分子可表示为:2Cl2;故选项正确;故选D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稀释浓硫酸C.读出液体的体积D.取用大理石块【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固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分析】A、根据点燃酒精灯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量筒量取液体体积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点燃,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以防引起酒精失火,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取用块状固体状药品,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送到试管口,然后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缓缓滑入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5.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氮气D.氢氧化合物【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分析】题目中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都是有毒气体,会造成大气污染,并且二氧化硫形成酸雨,一氧化氮形成光化学烟雾.【解答】解:A、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不会造成大气污染;B、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大气,会造成大气污染;C、空气中有的气体是氮气,不会造成污染,不会造成大气污染;D、氮氧化物有毒,会污染大气,并能形成形成光化学烟雾,会造成大气污染.故选AC.6.学校午餐食谱:米饭、鱼、油煎鸡蛋,为使营养均衡,你认为应补充()A.红烧肉B.牛奶C.油条D.黄瓜【考点】均衡营养与健康.【分析】人体中需要的六大营养素有:水、糖类、无机盐、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根据所给的食谱判断所含的营养素以及缺少的营养素.【解答】解:题中的食谱中所含的营养素有:蛋白质、糖类、无机盐、油脂、水,缺少的是维生素.A、肉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B、牛奶中含大量的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C、油条中含有大量的油脂,D、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故选D7.济南到郑州高铁项目预计年内开工,开通后,将极大方便市民出行,促进聊城经济的发展,建设中中Fe2O3+2AlAl2O3+Fe对钢轨中的缝隙进行焊接,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A.分解反应B.化和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根据题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2AlAl2O3+2Fe,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C8.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B.气体压缩为液体,分子体积变小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D.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析】A、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分析.B、根据微粒的特征分析;C、根据分子的性质解答;D、根据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来分析.【解答】解: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故正确.B、气体压缩为液体,分子间隔变小,分子体积不变,故错误;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正确;D、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钠原子和钠离子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其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正确;答案:B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活性炭可以将硬水转化成软水B.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D.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洗涤餐具上的油污【考点】酸的化学性质;硬水与软水;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分析】A、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但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故选项说法错误.B、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选项说法正确.C、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故选项说法正确.D、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可洗涤餐具上的油污,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10.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B.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C.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分析】A、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B、根据爆炸产生的条件分析;C、根据着火点属于物质的属性分析;D、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解答】解:A、只有可燃物在具备了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才能燃烧.故A错误;B、燃烧不一定会引起爆炸,故B错误;C、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火点属于物质的属性,一般不能改变,故C错误;D、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故D正确.故选D.11.下列对物质的归纳正确的一组是()A.蛋白质、维生素、金刚石都是有机物B.四氧化三铁、氧气、水都是氧化物C.不锈钢、青铜、生铁都是合金D.塑料、石英砂、合成橡胶都是合成材料【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分析】A、金刚石属于非金属单质,不属于有机物;B、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属于单质;C、不锈钢属于铁的合金、青铜属于铜的合金、生铁属于铁的合金;D、石英砂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解答】解:A、金刚石属于非金属单质,不属于有机物,故A错;B、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B错;C、不锈钢属于铁的合金、青铜属于铜的合金、生铁属于铁的合金,故C正确;D、石英砂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错.故选C.12.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变化本质,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铵态氮肥与碱共热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C.给水通直流电,产生气泡D.敞口放置的浓盐酸瓶口产生白雾【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铵态氮肥与碱共热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过程中有新物质氨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木条复燃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给水通直流电,产生气泡过程中有新物质氢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敞口放置的浓盐酸瓶口产生白雾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13.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该反应前后一共涉及3种分子B.该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C.该反应在常温下很容易发生D.反应产物为化合物【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析】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分子的种类、物质的类别等;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解答】解: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反应前后一共涉及3种分子,故A正确;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故B正确;C、通过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不能反映反应发生的情况,故C错误;D、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应产物为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C.14.某气体由氧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面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A.可能只有氧气一种气体B.可能只有甲烷一种气体C.三种气体一定都存在D.一定是氧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分析】根据题意,某气体由氧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面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气体燃烧生成了水;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点燃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面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气体燃烧生成了水;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即该气体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A、该气体不可能只有氧气一种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能只有甲烷一种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三种气体不一定都存在,如可能只含有甲烷一种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该气体不一定是氧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也可能是甲烷等,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15.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A N2O2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B NaCl 泥沙加水溶解、蒸发C 木炭CuO 灼烧D NaOH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木炭与氧化铜的混合物,灼烧会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Na2SO4能与适量的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A.16.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①表示向一定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B.②表示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C.③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份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的分解D.④表示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A、根据向一定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氯化钠固体不再继续溶解进行解答;B、根据金属锌的活动性大于铁,所以锌反应放出氢气的速率快进行解答;C、根据有催化剂的放出氧气的速率快,而没有催化剂的放出氧气的速率慢,但二者最终生成的氧气的质量相同进行解答;D、根据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溶液的质量会逐渐减少,反应完毕后质量不再改变进行解答.【解答】解:A、向一定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氯化钠固体不再继续溶解,所以溶液的质量不变,故A正确;B、金属锌的活动性大于铁,所以锌反应放出氢气的速率快,而不是开始锌和铁的反应速率一样,故B错误;C、有催化剂的放出氧气的速率快,而没有催化剂的放出氧气的速率慢,但二者最终生成的氧气的质量相同,而不是有催化剂的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多,故C错误;D、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溶液的质量会逐渐减少,反应完毕后质量不再改变,为一定值,故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4小题,共28分17.如图A摘自元素周期表,B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A图中氧元素的质子数为8;(2)B图中x=12;(3)以上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MgO.【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来分析;(2)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来分析;(3)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解答】解:(1)由氧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氧原子的原子序数为8,即核内质子数为8;故填:8;(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即x=2+8+2=12;故填:12;(3)A是氧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B表示镁元素,常显+2价,二者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O;故填:MgO.18.化学与人类息息相关,人类越来越离不开化学.(1)生活离不开化学.表中列举了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清洁剂,且NaClO+2HCl═NaCl+Cl2↑(黄绿色、有毒)+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填序号)清洁剂名称洁厕灵84消毒液有效成分HCl NaClOa.“洁厕灵”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b.二者不能混合使用c.Na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2)农作物增产依赖化学,NH4Cl、KCl、KNO3、Ca(H2PO4)2都是常用的化肥,其中KNO3属于复合肥.(3)新药合成和发现依靠化学.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荣获2015年诺贝尔科学或生理学奖.青蒿素(C15H22O5)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①一个青蒿素分子共有42个原子;②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40(最简整数比)【考点】酸的化学性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分析】(1)a、根据酸会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进行分析;b、根据二者成分可以反应进行分析;c、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2)根据常见化肥的种类进行解答,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3)①根据1个青蒿素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②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a、“洁厕灵”中的盐酸会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故A正确;b、因为NaClO+2HCl=NaCl+X↑+H2O,则“洁厕灵”可与“84消毒液”不能混合使用,故B错误;c、次氯酸钠是由次氯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属于盐,钠元素显示+1价.氧元素显示﹣2价,所以氯元素显示+1价,故C错误;(2)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填:KNO3;(3)①1个青蒿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青蒿素分子含有42个原子.②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答案:(1)c;(2)KNO3;(3)①42;②90:11:40.19.如表为氯化钠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 10 20 30 40 50NH4Cl溶解度29.4 33.3 37.2 41.4 45.8 49.6/gNaCl溶解度/g 35.4 35.8 36.0 36.3 36.6 37.0(1)由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是NH4Cl;(2)20℃时,100g水最多能溶解NaCl36.0g;(3)向烧杯中加入100g水和49.0g氯化铵配成50℃的溶液,此时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再冷却到20℃,烧杯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为11.8g.【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分析】(1)根据氯化钠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50℃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9.6g,20℃氯化铵的溶解度为37.2g,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氯化钠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是NH4Cl,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2)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则20℃时,100g水最多能溶解NaCl36.0g.(3)50℃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9.6g,向烧杯中加入100g水和49.0g氯化铵配成50℃的溶液,最多能溶解49.6g,此时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再冷却到20℃,20℃氯化铵的溶解度为37.2g,烧杯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为49.0g﹣37.2g=11.8g.故答案为:(1)NH4Cl;(2)36.0;(3)不饱和;11.8.20.多角度看物质,有助于加深对物质的认识.Na2CO3是一种常见的盐,请回答:(1)Na2CO3溶液显碱性,其pH>7(填“<”、“>”或“=”);(2)Na2CO3可看成是碱和氧化物反应的产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3)Na2CO3作为反应物之一,写出一个符合A+B→C+D的化学方程Na2CO3+Ca(OH)2═CaCO3↓+2NaOH.【考点】盐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1)根据Na2CO3溶液显碱性,结合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 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行分析解答.(3)Na2CO3作为反应物,结合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Na2CO3溶液显碱性,其pH>7.(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3)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符合A+B→C+D规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故答案为:(1)>;(2)CO2+2NaOH=Na2CO3+H2O;(3)Na2CO3+Ca(OH)2═CaCO3↓+2NaOH.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21.通过近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方法,请根据图回答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利用A装置制取的气体有O2和CO2(或H2);(2)连接好装置后,必须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可在B装置中装满水后,是氧气从a口进入(填“a”或“b”);应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的原因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根据A装置制取气体的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进行分析;(2)连接装置制取气体,连接好装置后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3)根据氧气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①是作为反应容器的锥形瓶,A装置制取气体的反应物状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常温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锌粒和稀硫酸常温反应制取氢气均可用此装置;(2)连接装置制取气体,连接好装置后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3)氧气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所以可在B装置中装满水后,使氧气从a口进入,b口便于排水;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正放在桌面上;故答案为:(1)锥形瓶;CO 2(或H 2);(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a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22.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和他们一起探究并完成以下各空;【提出问题】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1)只有Na 2SO 4;(2)Na 2SO 4和 H 2SO 4 两种物质;(3)Na 2SO 4和NaOH 两种物质.【实验验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甲同学实验 取适量中和反应后的溶液滴于试管中,将表面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溶液中 铝片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冒出猜想(2)成立乙同学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另一试管中,并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 红 色猜想(3)成立 丙同学对甲、乙两同学结论不同产生质疑.【查阅资料】①Na 2SO 4溶液显中性;②Al 与强碱NaOH 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 2)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 H 2O ═2NaAlO 2+3H 2↑.【交流反思】①丙同学肯定猜想(1) 不成立 (填“成立”或“不成立”);②丁同学认为猜想(2)不成立,其理由是 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硫酸 ;③该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3)成立;④甲同学的实验是;铝片和 NaOH 溶液反应.【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作出猜想】根据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两种物质可能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其中的一种物质过量进行分析;【实验验证】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进行分析;【查阅资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交流反思】根据溶液的酸碱性来分析;根据实验现象来分析.。
必刷卷02-2021年中考化学考前信息必刷卷(云南专用)(原卷版)

(3)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2.(1)现有下列五种物质:
A、可燃冰 B、稀盐酸 C、活性炭 D、不锈钢 E、乙醇
请用合适的物质字母代号填空:
①可用于吸附冰箱内异味的是
;
②可用于制作刀具的是
;
③可用于金属除锈的是;Biblioteka ④驾驶员驾车前不能饮用含有
的饮料;
⑤2017 年 5 月,我国成功从海底开采的新能源是
。在第三步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
②实验过程中,为确保实验结果准确,下列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序号)。
7
A、碱溶液要过量 B、装置气密性要好 C、实验中不能直接给瓜子加热 D、瓜子样品必须干燥
③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含添加剂的食品,若符合国家标准可食用
第三步:再次连接好仪器,持续通入氮气,同时向烧杯中加入沸水给瓜子加热,至二氧化硫释放完全。
第四步:实验结束后,称得乙、丙装置总质量为 458.6g(假定实验中不产生其他与碱溶液及生石灰反应的气体)。
③实验结果:通过计算,该样品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为________。
(2)交流
①在第一步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1.下列事实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B.食物腐败
C.干冰升华
D.空气液化
2.5 月 27 日上午 11 时整,2020 珠峰高程测量队 8 名攻顶队员在克服了峰顶空气稀薄、气候恶劣等重重困难后成
功登顶。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
3.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必刷卷01-2021年中考化学考前信息必刷卷(云南专用)(原卷版)

2021年中考化学考前信息必刷卷第一模拟(共四个答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a:23 Mg:24 Ca:40 Fe:5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第1-15题,每小题2分,第16-20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1.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刻舟求剑B.立竿见影C.釜底抽薪D.量体裁衣2.清新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A.0.94% B.21% C.28% D.78%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茶饮料 B.苹果醋C.蒸馏水D.纯牛奶4.下列属于钾肥的是()A.Ca3(PO4)2B.KCl C.CO(NH2)2D.(NH4)2HPO45.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发为水蒸气,分子变大B.香水、汽油要密闭保存,因为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6.电解水实验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1:2 B.试管2中得到H2C.该实验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D.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7.把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面粉B.酒精C.花生油D.泥土8.下列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合金B.棉花C.钢筋混凝土D.合成橡胶9.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B.C.D.10.在2020 年春节新型肺炎疫情期间,各种消毒剂悉数登场,包括“84”消毒液,“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中氯元素化合价为()A.-1 B.+1 C.+2 D.-311.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中考化学考前信息必刷卷第三模拟(共四个答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a:23 Mg:24 Ca:40 Fe:5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第1-15题,每小题2分,第16-20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B.海水晒盐C.火药爆炸D.苹果腐烂【答案】B【解析】蜡烛燃烧、火药爆炸、苹果腐烂的过程中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A.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H2B.手于生产氮肥的N2C.用于医疗急救的O2D.用于飞艇的He【答案】A【解析】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为此,空气属于混合物,它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组合而成。
A、空气中没有氢气,无法分离,故A不正确;B、空气的主要成分就是氮气,氮气化学性质较稳定,无毒,可以分离出来,故B正确;C、空气中含有氧气,可以分离出来并用于医疗急救,故C正确;D、用于飞艇的He,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可以分离出来,故D正确。
故选A。
3.属于混合物的的是()A.冰水B.空气C.液氧D.酒精【答案】B【解析】A、冰水中只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C、液氧是液态氧气,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D、酒精是乙醇的俗称,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NH4HCO3属于()A.氮肥B.钾肥C.磷肥D.复合肥【答案】A【详解】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故选A。
5.对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所发生的一些客观事实,下列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水银温度计中的水银受热膨胀,是因为汞原子的体积变大B.双氧水能杀菌消毒,水不能,是因为过氧化氢分子和水分子结构不同C.使用75%的酒精杀菌消毒时能闻到酒味,是因为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D.口罩不会隔绝氧分子,是因为氧分子体积非常小【答案】A【解析】A、水银温度计中的水银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汞原子的间隔变大造成的,符合题意;B、过氧化氢分子和水分子的结构不同,所以二者的性质也不相同,双氧水能杀菌消毒,水不能,不符合题意;C、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所以使用75%的酒精杀菌消毒时能闻到酒味,不符合题意;D、分子的体积非常小,所以口罩不会隔绝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生命离不开空气和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河水都是混合物B.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C.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D.空气中PM2.5 含量高说明空气质量好【答案】D【解析】A、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河水中含有水、可溶性杂质、难溶性杂质等,属于混合物,选项正确;B、氧气具有助燃性,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选项正确;C、煮沸可以将水中的部分可溶性杂质转化为难溶性物质沉降下来,从而降低了水的硬度,选项正确;D、PM2.5是空气的污染物,其含量越高,表明空气的质量越差,选项错误,故选D。
7.下列饮料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汽水B.白酒C.酸奶D.苏打水【答案】C【解析】A 、汽水是碳酸、蔗糖等物质的水溶液,是碳酸、蔗糖等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B 、白酒是酒精的水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C 、酸奶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符合题意;D 、苏打水是碳酸氢钠的水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8.材料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下列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 .铜锌合金B .玻璃纤维C .玻璃钢D .聚乙烯塑料【答案】C【解析】A 、铜锌合金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B 、玻璃纤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C 、玻璃钢是由玻璃纤维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属于复合材料,符合题意;D 、聚乙烯塑料属于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9.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NaCl 由Cl -和Na +构成B .原子中都含有中子C .Cl -的质子数比电子数多1D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答案】A【解析】A 、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易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钠离子与氯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氯化钠,因此NaCl 是由Cl -和Na +构成,选项A 正确;B 、原子中不一定含有中子,例如大多数氢原子核中就不含中子,选项B 错误;C 、氯离子是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的,Cl -的质子数比电子数少1,选项C 错误;D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因此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选项D 错误。
故选A 。
10.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43Na COB .O 2-的结构示意图:C .3 个铵根离子:3NH +4D .氧化铁的化学式:FeO【答案】C【解析】A .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423Na CO ,故A 错误; B .图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氖原子,故B 错误;C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铵根离子可表示为:3NH 4+,故C 正确;D .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Fe 2O 3,故D 错误。
答案选C 。
【点睛】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答案】B【解析】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错误;B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正确;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在空气中仅能出现红热现象,错误;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是结论而不是现象),错误。
故选B 。
12.元素周期表中第118号元素是最新公布中文名称的元素,该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Uu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C.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76D.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答案】D【详解】A、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
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Uuo,故A错误;B、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钅”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钅”旁。
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故B错误;C、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在数值等于质子数,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18,故C错误;D、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故D正确。
故选D。
13.下列实验不可行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A、NaC1溶液呈无色,FeCl3溶液显黄色,采用观察溶液的颜色的方法可以区分,正确;B、将粗盐加水溶解,然后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再蒸发结晶,可以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正确;C、将三种气体分别点燃,在上方放一块冷而干燥的玻璃片,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若玻璃片上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甲烷;若玻璃片有水珠,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氢气;若玻璃片上无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一氧化碳,可以区分,正确;D、硝酸铵和氯化铵都属于铵态氮肥,与固体氢氧化钙研磨,都能产生刺激性的氨味,无法鉴别,错误。
故选D。
14.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 发现火险或遇火灾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液化气泄漏起火时,首先关闭阀门B.炒菜油锅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灭火C.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被困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答案】C【解析】A、液化气泄漏起火时,首先关闭阀门,打开门窗,稀释液化气的浓度,切不可打开排气扇,因为液化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容易发生爆炸,不符合题意;B、炒菜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可以隔绝空气灭火,不符合题意;C、室内着火时,打开门窗,会加速空气流通,增加氧气的含量,使火燃烧的更旺,符合题意;D、被困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过滤烟尘等有害物质,由于二氧化碳受热密度变小,故低处二氧化碳含量少,应低下身体逃生,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金属制品锈蚀的是()A.在表面刷漆B.改用不锈钢C.在表面镀铬D.用湿布擦拭【答案】D【解析】A、在表面刷漆,在金属制品的表面形成了一层保护膜,隔绝了水和氧气,不符合题意;B、改用不锈钢,不锈钢改变了钢的内部结构,能防止铁生锈,不符合题意;C、在表面镀铬,在金属制品的表面形成了一层保护层,隔绝了水和氧气,不符合题意;D、用湿布擦拭金属制品,让它与水接触,导致金属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符合题意。
故选D。
16.向盛有一定量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反应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M点时,剩余固体是铜和氧化铜B. M、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均只有CuCl2C. N、P点时,溶液的pH:N>PD. 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a-b)g【答案】D【详解】A、向盛有一定量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M点时,氧化铜未反应完全,则剩余固体是铜和氧化铜,故A正确;B、M、N点时,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则溶液中的溶质均只有CuCl2,故B正确;C、N点时,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完全,溶液显中性,溶液的pH大于7,P点时,稀盐酸过量,溶液的pH小于7,则N、P点时,溶液的pH:N>P,故C正确;D、N点时,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完全,则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bg,故D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