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煤矿地下开采技术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 业 技 术
DOI:10.16661/ki.1672-3791.2019.17.045
浅谈我国煤矿地下开采技术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徐学野
(吉林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吉林长春 130012)
摘 要:煤矿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能源之一,不仅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煤炭的使用,其也对我国的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煤矿的开采技术也在不断提高,逐渐从露天开采转化为地下开采。
由于我国煤矿的地下开采技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许多开采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才能更高效率、高质量地开采煤矿资源。
该文讨论了我国煤矿地下开采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地下开采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对如何发展煤矿地下开采技术提出了具体策略。
关键词:煤矿 地下开采技术 现状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TD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6(b)-0045-02
煤炭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资源之一,被人们称为黑色的金子,体现了煤炭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虽然近年来煤炭的价值被一些其他能源所取代,但现如今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依旧是人们生产生活所必要的能源。
由于煤炭的开采方式从露天开采转化为地下开采,煤矿地下开采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煤矿的地下开采要根据矿区的地理条件、经济基础来选取开采方法,并结合矿区的特点对现有的开采技术进行提高,才能高效、高质量地开采煤矿,促进煤炭地下开采的发展。
1 煤矿地下开采技术的现状
1.1 煤矿地下开采技术多样化发展
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是不同的,煤矿的开采技术也根据企业的分类等有所不同。
我国煤矿产业分为乡镇、地方国有和国有,所以地下开采的技术分布重点也有区别。
同时,各地区的经济情况也有差别,经济发展较慢的地区,煤矿地下开采技术也还比较落后,可能还利用纯手工化或者半自动化的开采技术,经济较发达地区采用自动化技术,对煤炭开采效率与质量都会产生影响。
因此,现如今煤矿的地下开采技术呈多层次、多样化发展。
1.2 煤矿地下开采技术发展突破瓶颈
在这个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下,我国煤炭的地下开采技术也结合先进的科技,引进以及研发了新型的开采技术。
矿区根据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地区的特点,对开采技术进行了提高与创新,出现了一系列高端的煤炭开采技术,使我国的开采技术发展突破了瓶颈。
除此之外,煤矿的地下开采设备也在进行更换,淘汰落后的开采设备,引进并推广新型的开采设备,例如铸焊结合槽帮刚刮板输送机等,使我国的煤炭地下开采技术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1.3 煤矿地下开采技术向绿色开采发展
近年来,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高,煤矿地下开采技术也逐渐向着环保型发展。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环境情况日益下降,沙尘暴、酸雨、气候变暖以及雾霾等都影响着人民的身体健康。
煤炭产业为落实环保政策,提高矿区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减少对植被以及地表土壤的破坏,探索降低污染的地下开采方法。
煤矿开采要在保证不破坏环境的情况下,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就要引进并利用绿色环保的地下开采技术。
2 煤矿地下开采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地下开采技术还比较落后
虽然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的煤炭开采技术还比较传统,与国外的工业技术相比还比较落后。
部分煤炭产业的思想观念没有提高,认为我国煤炭的地下开采利用传统的技术才是最好的,不愿接受新型的开采设备,更不会积极引进先进的开采技术,阻碍了地下开采技术的发展。
同时,煤炭产业中管理机制还不完善,一些小地区存在不符合标准的小煤窑,不只破坏周边的环境,还有极高的风险,制约着我国煤炭开采技术的发展。
2.2 破坏矿区周边自然环境
虽然,我国在大力发展绿色环保的地下开采技术,但是现阶段煤炭的开采对周边环境的破坏还是比较大的。
由于煤炭的地下开采使地下水下跌,对地表的稳定性造成了影响,并且植物吸收不到水分也无法正常生长。
除此之外,水污染、大气污染也非常严重,污水以及生活废水随处排放,煤炭的尘灰飘散在大气中,都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同时,煤炭的燃烧利用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加大了气候变暖的情况。
2.3 安全工作还落实不到位
在我国的煤炭地下开采中,安全是第一位的,然而煤炭开采这一行业也是比较危险的,安全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但是,有些煤矿只追求经济利益,对煤炭开采的安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安全工作也落实不到位,使矿区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矿区的安全问题有些是煤炭地下开采技术落后造成的,手工的开采技术比不上自动化的开采技术,例如地下开采支撑技术,如操作不当便会发生塌陷,引发煤矿开采的安全问题。
45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3 煤矿地下开采技术的发展策略
3.1 完善相关管理机制,改变观念
我国要想使煤矿地下开采技术迅速发展,首先要改变传统观念,好的传统开采技术以及方法要继承并在基础上进行改进,同时也要积极接收先进、高端的开采技术,利用新型的开采设备,才能真正有效地进行地下开采。
除此之外,矿区的开采管理机制也是至关重要的,煤矿企业要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有效落实政府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设立管理监督机制,可以在煤矿的开采中发现问题并尽快地加以解决,提高煤矿开采的效率以及质量。
3.2 引进并研发先进的开采技术
由于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有所差别,煤矿的开采技术也有所不同,经济发展较慢的地区一般采用手动化以及半自动化的技术,经济较发达地区一般采用半自动化或现阶段自动化的开采技术。
因此,政府要加大对煤矿地下开采的支持,分析各矿区的特点,研发先进的地下开采技术。
并且,要积极引进国外高端的开采设备,全面利用到我国的煤矿开采中,提高煤炭的开采效率。
3.3 采用绿色环保的开采技术
我国煤炭产业在发展高科技开采技术的同时,也要注重绿色环保技术的发展。
煤矿产业要在保证环境不被破坏的情况下,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因此,在开采煤炭时,采用洁净绿色的开采技术,不仅减少了环境的污染还保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比如瓦斯抽放技术,提高了矿区工人开采的安全。
同时,矿区也要加大落实安全工作,提高工人的工作素养,促进地下开采技术的发展。
4 结语
在这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下,许多行业以及产业的技术都在逐渐提高,煤炭产业也不例外,煤矿地下开采技术也在逐步提高。
现如今,煤矿的开采逐渐由露天开采转化为地下开采,地下开采技术也结合科技引进新型的开采设备,将落后的开采技术与方法淘汰。
但是,煤矿的地下开采技术还不能满足现代的开采要求,其中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研发与创新。
总而言之,煤炭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推动着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煤矿的地下开采技术的发展尤为重要,应引进以及创新现代开采技术,以促进煤矿地下开采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家臣,仲淑.我国厚煤层开采技术现状及需要解决的
关键问题[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8(11):829-834. [2] 高科成.试论煤矿开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外企
业家,2015(30):183.
[3] 秦刚.煤矿开采技术方法的发展趋势研究[J].民营科
技,2012(5):11.
[4] 饶强,胡殿宇,蔡福源.地下金属矿山采矿技术现状和发
展趋势探讨[J].才智,2013(2):152.
[5] 俞明亮.国内外金属矿地下开采技术现状和发展动向
[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1):68-82.
给水量115t/h时,原电动给水泵耗厂用电功率286.94kW,折合成本134.29元/h。
(2)改用汽动泵后,小汽轮机进汽量6.7t/h,比原来多耗自用汽1.07t/h,折算锅炉产汽煤耗成本增加125.8元/h;#2机发电收益按供热高峰时#2机汽耗11.22kg/kW·h计,可多发电97.45kW,扣除厂用电后,上网电量增加82.84kW·h/h,发电收益增加38.77元/h,因此折算汽动给水泵运行成本125.8-38.77=87.03元。
(3)两种方案比较,供热高峰时汽动给水泵运行可节约134.29-87.03=47.26元/h,折算节标煤47.26kg/h。
全年按汽动给水泵运行4000h计,共节标煤188t/年。
(2)锅炉中心筒改造。
通过适当加长中心筒,可增加物料循环倍率,使得更多飞灰经返料器回到炉膛继续参与循环燃烧,可以降低锅炉飞灰可燃物含量,提高锅炉效率。
同时,物料循环量的增加,可使得悬浮段焦炭浓度增加,从而加强NO与焦炭的还原反应,使炉内NO x生成量下降,起到一定的环保减排效果。
将3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中心筒依次改造,下端各加长25cm,内径从1280cm减至1180cm。
改造后使得飞灰含碳量下降1.55%,影响总体炉效上升约0.26%,折算节标煤182t/年。
(3)增设烟气换热器。
在#4炉引风机后烟道内加装换热器,吸收烟气废热加热除盐水,减少自用汽的消耗,同时也起到冷凝烟气的作用,有利于降低烟气的湿度,达到部分“脱白”的目的。
该项目投运后,#4炉运行时可节约自用汽约1.7t/h,按年运行3500h计,扣除运行成本,可节约标煤约500t/年。
3 节能效果综述
通过系列节能改造,一方面使得热电厂获得较为可观的节能效果,另一方面也解决了部分时段运行调整的困难,同时对环保减排也有一定帮助,可谓一举三得。
参考文献
[1] 佚名.燃煤电厂生产综合升级改造与节能降耗技术[A].
第二届电站锅炉优化运行与环保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C].2014.
[2] 王桂林,张宇,周义刚,等.基于燃煤电厂运行及环保经济
性的锅炉优化技术研究及应用[A].2016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6.
(上接44页)
46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