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地理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地理单元测试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
1.(2)根据图上资料,对该大洲的信息提取错误的是( )
A. 位于北半球
B. 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
C. 位于高纬度地区
D. 位于南半球
【答案】A
【解析】解:读图可得,图中所示南极洲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属于高纬度地区,南极洲位于南半球,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2.(1)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2.(2)下列关于我国南极科考时间和路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2.(3)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更为寒冷,其原因是南极地区()
①以陆地为主②海拔比北极地区高③太阳始终在地平线以下④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
A. 南极地区的科考站均有极昼极夜现象
B. 南极地区居住着因纽特人,耐寒的企鹅也生活在这里
C. 南极地区降水稀少,淡水资源贫乏
D. 酷寒、多狂风、降水少是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
【答案】D
【解析】(1)读图可知,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无极昼极夜现象;因纽特人居住在北冰洋沿岸;南极地区气候寒冷,终年被冰雪覆盖,其周围海洋上的冰山大约有1万多立方米,淡水资源丰富;酷寒、干燥、烈风是南极地区气候的显著特点。

故选D。

【答案】A
【解析】(2)11月到次年2月期间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因此我国南极科考一般选择在此时段;读图可知,“雪龙2”号从霍巴特港到罗斯海新站依次经过了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其航行方向自东向西;由材料可知,“雪龙2”号是2019年10月15日开始前往南极执行科考任务,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极地区正值极昼时期。

故选A。

【答案】B
【解析】(3)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更为寒冷,其原因是南极地区大部分陆地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且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海拔较高。

故选B。

3.(1)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份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原因是此时南极()
①有极昼现象,白昼时间长利于考察②动物冬眠,对人类威胁小③降水较多,可用水源充足④正处“暖季”
3.(2)图中科考站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3.(3)南极科考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南极,保护南极。

下列不属于科考关注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答案】A
【解析】
【答案】D
【解析】
4.(1)图示路线经过的大洋依次是()
4.(2)小张在南极大陆实地考察后,得出了南极酷寒的原因,其包括()
①气温极低,蒸发量小,带走热量少
②地处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少
③绝大部分地区被厚达2000米的冰层覆盖,海拔高
④受海洋影响大
4.(3)小张在南极大陆考察时,不可能遇见的危险是()
A.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答案】B
【解析】(1)从图示航线可以看出,小张随科考队从天津到长城站,经过的大洋依次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故选B。

【答案】D
【解析】(2)①南极地区气温极低,导致蒸发微弱,带走热量少,但并不是酷寒的原因,不符合题意;
②南极地区纬度高,获得太阳光热少,气候酷寒,符合题意;
③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南极洲大部分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极厚,海拔高,气温低,加剧了南极地区的寒冷,符合题意;
④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受海洋影响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答案】C
【解析】(3)出现极夜时,长夜漫漫,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A正确;
极端的低温,酷烈的寒冷,往往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印记,B正确;
北极熊是北冰洋的象征,在南极考察不会遭受白熊的袭击,C错误;
南极洲大部分陆地为冰雪所覆盖,纵横交错的冰隙,冰雪覆盖的冰沟随时有可能吞没考察队员,D正确。

故选C。

5.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相似的地方是()
A. 太阳光热资源丰富
B. 降水丰富
C. 都已经有人类定居
D. 淡水资源丰富
【答案】D
【解析】南极与北极地区纬度高,太阳辐射弱,热量不足,A错;
极地地区都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B错;
南极地区没有人类定居,C错;
南极与北极地区纬度高,蒸发弱,淡水资源以固态的形式得以保存下来,D对。

故选D。

6.(1)轮船从连云港出发,经白令海峡进入()
6.(2)“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经过北极地区的海上航线,下列关于北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答案】D
【解析】(1)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与北冰洋。

轮船从连云港出发,经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

故选D。

【答案】B
【解析】(2)A.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720米,素
有“冰雪高原”之称,故不符合题意;
B.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轮船出发时正值北极地区的暖季,故符合题意;
C.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故不符合题意;
D.1680年8月,科学家在苏联东方站曾测得−88.3°C的极端最低气温,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1)该图表示的地区是( )
7.(2)该地区可能欣赏到的景观是( )
A. 南极地区
B. 北极地区
C. 赤道地区
【答案】B
【解析】我国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是黄河站。

读图可知,图中地区为北极地区。

【答案】C
【解析】图中所示的是北极地区,该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A图所示的是大象,B图所示的是企鹅,C图所示的是北极熊。

8.(1)南极洲和北冰洋绝大部分位于寒带,但南极洲平均气温比北冰洋低得多,其原因是:( )
①北冰洋的纬度位置比南极洲低②南极洲地势比北冰洋高③南极洲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④北冰洋海面吸收阳光辐射多.
8.(2)现象一:澳大利亚和英国南极调查局的科学家研究发现,
当前南极冰层融化速度是600年前的10倍,这是1000年来的冰层最
快消融速度.
现象二;即将逝去生存地而绝望的北极熊(如图).造成上述现象
一、二的主要原因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解:南极洲和北冰洋的绝大部分都位于寒带,但南极洲的平均气温比北冰洋低得多,其原因是南极地区是主要是陆地,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等.依据题意.
故选:B.
【答案】C
【解析】解: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水平面上升.跟踪考察表明,在1978-1996年间,北极地区的冰盖面积缩小了约6\%,北极熊等极地动物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拥挤.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极洲冰山脱离南极大陆的速度与日俱增,南极大陆冰盖的体积迅速缩小.
故选:C.
9.我们学习了七大洲和四大洋,你知道可爱的动物企鹅生活在下面哪个大洲吗(

A.
B.
C.
D.
【答案】B
【解析】企鹅主要分布在南极洲。

读图,A是南美洲,B是南极洲,C是欧洲,D是大洋洲。

故选B。

10.人们称两极地区是没被污染的圣地,下列关于两极地区共同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都已经有人类定居
B. 都具有重要的科学考察价值
C. 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D. 都有独特的野生动物资源
【答案】A
【解析】两极地区是没被污染的圣地,具有重要的科学考察价值,都有丰富的石油等矿产资源,南极有独特的野生动物资源——企鹅等,北极有北极熊等独特动物资源,但南极至今没有定居人口,选项BC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A错,符合题意。

故选A。

11.(1)德国“北极星”号科考船在回国途中经过a科考站。

关于a科考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11.(2)下列关于延缓北极海冰“寿命”的做法,错误的是()
A. 它是中山站
B. 此时有极昼现象
C. 距离最近的是欧洲
D. 耐寒的企鹅生活在这里
【答案】C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山站在南极地区,A错误;
此时是2020年12月1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北极地区是极夜,B错误;
a科考站距离最近的大洲是欧洲,C正确;
耐寒的北极熊生活在这里,企鹅生活在南极地区,D错误。

故选C。

【答案】B
【解析】(2)“北冰洋正在死去”是指全球气温变暖,北极地区冰川融化现象。

全球气温变暖是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大造成的。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做法有:开发清洁能源,植树造林;排除隐患,减少山火的发生;停止室内电器的待机状态等。

各国鼓励私家车的使用,不能达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是错误的做法。

故选B。

12.位于非洲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山峰终年积雪近年消融速度越来越快,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
A. 海陆因素
B. 纬度因素
C. 地势因素
D. 人为因素
【答案】D
【解析】人类过度排放温室气体,全球气候变暖,使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雪峰积雪消融速度越来越快。

故选D。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
13.(1)航线②是从我国________(城市)出发,穿过东南亚地区,进入________洋,首先到达南极洲的________(科考站)。

13.(2)南极地区的科考站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__。

昆仑站所在的地区大气稳定,空气稀薄,视野开阔,非常适合进行天文观测,与其他三个科考站相比较,其优势是______。

(单项选择)
A.常年科考站利于全年观测
B.比长城站建筑面积大
C.海拔高,大气透明度好
D.比泰山站纬度低
13.(3)“雪龙2”号交付时南极地区气温最________(高/低)。

13.(4)材料中有错误信息。

请找到其中两处错误原文: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②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上海, 印度, 中山站
【解析】(1)航线②是从我国上海市出发,穿过东南亚地区,进入印度洋,首先到达南极洲的中山站。

【答案】(2)昆仑站, C
【解析】(2)南极地区的科考站中,昆仑站的纬度最高,其极昼极夜的时间最长,在昆仑站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空气洁净度好,海拔高大气透明度好。

【答案】(3)低
【解析】(3)2019年7月11日,“雪龙2”号交付时,北半球正值夏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地区时值冬季,气温最低。

【答案】(4)南极地区是风力最小的陆地, 海拔高度仅次于亚洲
【解析】(4)依据材料可知,错误①南极大陆是风力最小的陆地,南极大陆是风力最大的陆地,有“世界风库”之称;错误②海拔高度仅次于亚洲,南极大陆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大洲(或是世界淡水储量最小的大陆;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暖季均有连续的极昼等)。

14.(1)在上图的弧线①上用箭头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14.(2)南极洲大部分位于________(高或低)纬度,地处五带中的________带,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________洲。

14.(3)我国在南极地区已建成的考察站有四个,其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罗斯海新站位于________洋沿岸。

14.(4)南极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烈风,能适应这种环境的代表性动物是________。

14.(5)同是极地地区,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加严寒,其主要原因是()14.(6)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选择在1、2月份,请简述理由。

(至少1
点)
【答案】(1)
【解析】(1)从南极方向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从北极方向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

【答案】(2)高, 南寒, 南美
【解析】(2)南极洲大部分位于高纬度,地处五带中的南寒带,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

【答案】(3)昆仑站, 长城站, 太平
【解析】(3)我国在南极一共建立了五个科学考察站,其中纬度最高的是昆仑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长城站,罗斯海新站位于太平洋沿岸。

【答案】(4)酷寒, 干燥, 企鹅
【解析】(4)南极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及其酷寒,干燥,代表动物是企鹅。

【答案】B, D
【解析】(5)南极洲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地势高,气温低,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热量少。

【答案】(6)正值夏季,有极昼现象,方便考察。

【解析】(6)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选择在1、2月份的理由。

15.(1)南极地区泛指________(纬线)以南的地区,从图中看出距南极最近的大洲是________,图中A所在的大洋________洋。

15.(2)从南极地区气候资料图,描述南极地区的气侯特点________。

15.(3)从海陆性质差异、冰雪反射阳光、海拔等角度,分析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冷的原因。

15.(4)我国科考学家为什么选择2月在南极地区建设罗斯海新站。

15.(5)当科考队员到达南极地区时,迎接他们的“南极小主人”是________(代表性动物)。

【答案】(1)66.5°S, 南美洲, 太平
【解析】(1)南极地区泛指南极圈以南的地区,距南极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

根据图示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A是太平洋。

【答案】(2)酷寒、降水少
【解析】(2)读图可知,南极地区为极地气候,气侯特点为终年酷寒干燥。

【答案】(3)海陆:南极地区以大陆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海拔: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海拔高,气温低。

反射阳光:南极地区冰雪覆盖更广,白色冰雪反射阳光更强。

【解析】(3)南极地区以大陆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冷;且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南极地区冰雪覆盖更广,白色冰雪反射阳光更强,气温更低。

【答案】(4)2月为南半球夏季,南极地区暖季;且有极昼现象。

【解析】(4)南北半球季节相反,2月为南半球夏季,南极地区正处于暖季,且此时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

【答案】(5)企鹅
【解析】(5)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企鹅。

16.(1)图中昆仑站的海拔大体是( )
16.(2)图中年平均气温最高的科考站可能是( )
16.(3)由图可知,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 )
16.(4)科考期间会遭遇许多困难,原因是南极地区( )
①气候寒冷②地表崎岖③多台风天气④海面多浮冰
A. 1051米
B. 2821米
C. 3589米
D. 4087米
【答案】D
【解析】读图可得,昆仑站的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故D正确。

【答案】A
【解析】在中国南极科考站中,长城站纬度最低,年平均气温最高。

【答案】B
【解析】根据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由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判定方向可知,昆仑站在长城站的东南方向。

【答案】C
【解析】①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夏季出现极昼时,太阳总在地平线上,但太阳高度小,阳光娇弱无力,根本无法驱散冰原上的寒气。

故正确;②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 720米,到处是崎岖的冰缝。

故正确;
③台风是热带气旋,不能到达极地。

故错误;④两极地区每年要产生大约1 200立方千米的浮冰。

大量漂流的浮冰,既对所经地区的气候和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也给航海和探险构成较大威胁。

故正确。

17.(1)图中所示的是________半球图。

17.(2)①地的经度是________,②地的纬度是________。

17.(3)从地球上的五带看,B地位于________带,C地位于________带。

【答案】(1)东
【解析】(1)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依据图示经纬度范围可判定,图中所示的是东半球图。

【答案】(2)20°W, 0°
【解析】(2)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①地的经度是20°W,②地的纬度是0°。

【答案】(3)热, 南寒
【解析】(3)五带中,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由此可判定,B地位于
23.5°N−23.5°S之间,属于热带,C地位于66.5°S−90°S之间,属于南寒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