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计算教学中的困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困惑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犹如一股春风扑面而来,让人为之一振,它带给我们全新的教学理念,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崭新的面貌。
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得到了改变,课堂上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的学习普遍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师生之间关系和谐、民主、平等。
不过这也给教师在教学中带来了一些困惑。
一、教学观点转变难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的教学观点陈旧,教学方式封闭,名义上是开放式的,教师主动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动手操作等。
这些老师的教法看上去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其实学生还是在老师设定的框子内转动。
这种教学严重桎梏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那么,教师应如何转变教学观点、改变教学方式、实行开放式教学呢?
二、合作学习收效难
机会。
但是很多教
师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仅仅流于形式,表现在:时间上没有保证,一个问题给学生讨论,学生才开始说就打住,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问题不分难易,有些根本不需要讨论的很容易的问题也拿来讨论,浪费时间;交流缺乏平等,所谓的合作学习,变成了几个优等生展示自己的舞台,绝大多数学生成了看客;说是主动探讨,实际是被动应付。
老师一声令下,大家开始讨论,并不是发自学生内心的需要。
这样的合作学习收效甚微。
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提升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
“应用题”历来是数学教材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应用题教学是在新理念指导下从目标、内容到教法的一次全方位改革。
《课标》中把应用题确定为“发展性领域”中的“解决问题”。
所谓“解决问题”是综合性、创造性地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
相对应地,新教材中已经不再单独设立应用题教学的章节,往往以计算伴随着应用相融合的形式编排。
这就对一线教师头脑中长期存有的对应用题的传统理解提出了挑战。
同时也给一线教师带来了困惑。
新课程背景下的应用题应该怎样教学呢?
四、优差学生共进难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发生明显的变化,师生平等,教学民
主已成风气,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课堂局面已经形成。
但因为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好学生的机会更多,得到了超常的发挥,学困生成了旁观者,得不到独立思考和表现的机会,获益少。
这样,学生的成长也就形成了两极分化。
在数学教学中,究竟该如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共同进步,得到全面的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