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车(竞品分析)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
文件名称:参考样车分析作业指导书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发布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年月日
一、目的
为确保整车设计所用到的参考样车、零部件参数与结构更为精确、合理利用样车资源,特编写《参考样车分析作业指导书》以保证参考样车分析工作能有序、高效的进行,为下一步的整车开发提供较全面、较详细的设计基础与指导。

二、参考样车分析操作流程
参考样车分析操作流程主要包括接收样车、拍摄点云、试验、整车及零部件解体四项内容,其中后三项内容交叉进行。

流程基本如下:
三、参考样车分析操作内容
3.1接收样车流程及规范
为使参考样车分析工作更准确、更顺利的进行,接收参考样车时进行严格的检查。

具体检查内容及流程如下:
1.样车配置是否与提供方提供的配置一致,如果不一致,须记录并
反馈相关信息给样车提供方,样车提供方应及时落实相关事宜,
必要时重新提供参考样车。

2.整车外部及内部是否有变形损坏部件,如果有损坏部件,须记录
并反馈给样车提供方,样车提供方应及时落实相关事宜,必要时
重新提供参考样车。

3.样车驾驶性能是否良好,如果驾驶性能异常,须反馈给样车提供
方,样车提供方应及时落实相关事宜,必要时重新提供参考样车。

4.整车开闭件及活动件是否运动正常,如果运动异常,须记录并反
馈给提供方。

样车提供方应及时落实相关事宜,必要时重新提供
参考样车。

5.样车验收完毕后,接收方出具合适的《样车验收单》(见附件1)
于样车提供方。

3.2整车试验流程及规范
为了获取较为精确的设计参数,需要对整车各种参数进行测试。

其中整车参数对整车性能起了决定性作用。

整车测试一般在专业的汽车检测中心进行测试,详细的测量项目见附件《汽车检验项目》。

汽车检测的项目与内容由设计项目组讨论后决定。

检测完成后,以设计项目组确认试验条目试验结果是否有效是否达到相关试验目的为前提,来评价该试验是否完成。

3.3点云测量流程及规范
本测量步骤适用于测量整车外表面、内饰、底盘等。

1.车身外表面清洗干净,内表面检查
2.检查整车表面装配缺陷、变形缺陷
3.关键仪表贴薄膜保护
4.将整车调整至整备质量状态(GB规定),保证胎压是额定胎压,各开
闭件及活动件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5.将被测车辆移动到指定的拍摄位置
6.整车主要硬点打点(目的控制逆向质量)(三坐标测量仪)
7.在被测量车辆周围必须用隔离栏,无关人员不能入内,不得擅自开动
开闭件
8.在车身表面贴基准点6组,位置在左前方、左后方、右后方,车顶,
前后车门(左侧车门)(前、后开闭件同样加基准点)个一组,每组4~5个,必须安装在固定板金件上不能贴在移动板金件上,还必须加上对正整车底盘三工况的一组基准点.
9.校正测量基准,测量整个底盘在空、半、满载三种工况状态的点云(悬
架、轮胎、转向、传动系、排气等与车身及车架关系)
10.寻找后备箱地板定位孔,或者后备箱盖缓冲块孔,目的用于校对整车
的对称性
11.支撑整车使汽车车轮离地、并且将汽车调平(以门槛为前后基准)
12.测量车身外表面、雨刮活动范围初始及最终位置、左侧外后视镜镜面
及其正常使用位置
13.测右侧门缝线、前后轮缘线,用于校对和核定整车Y0中心对称面、
并测量右侧外后视镜镜面及其正常使用位置
14.前后车门开门(左侧),拆门洞密封条,测量门洞一圈、车门一圈,
车门铰链旋转中心
15.拆1侧车门(左侧),拆锁扣,测量侧围定位孔和门锁安装孔
16.右侧校对和核定中心线(拆右车门前后锁扣,分别测量门锁孔)
17.测内后视镜正常使用位置
18.打开前后盖板,拍摄对称点
19.测左、右悬架上支点
20.拆卸发动机罩总成、前雨刮、通风盖板、前风挡玻璃,以便于仪表板
外表面测量
21.调节前座椅至最后最下位置,并确认座垫及靠背翻转角度处于正常位
置.测量座椅整车位置
22.拆卸所有座椅,目的方便内饰测量,拆卸座椅时要测量安装座椅的紧
固件拧紧力矩
23.测量整车内饰(仪表板、内饰、顶内饰,方向盘上下两位置、制动手
柄两极限位置、换档手柄、副仪表台、顶棚)
24.测量底盘安装硬点(悬架、转向、排气管、摆臂、ABS、进气系、制
动泵、散热器等)及装配状态, 踏板位置及行程,转向管柱位置、角度,发动机距前围最小距离,发动机距水箱最小距离,车轮与轮罩距离(空、半、满载),传动轴距地板及油箱的距离,发动机舱点云拍照,发动机悬置压缩量,排气管及消声器距周围零部件的距离、排气管悬置压缩量
25.测量冷凝器、进风箱、暖风机、蒸发器安装硬点及其与周边的关系
26.拆车(发动机舱零部件、悬架、内饰、附件、电器)
27.保持基准不动
28.拍白车身(内板、外板、)
29.白车身模态试验
30.白车身模态试验结束后拆卸白车身
31.记录焊接工艺
32.(测量底盘零件、内饰零件、仪表板零件、车身板金件)
33.入库管理和编号(从拆车开始)
34.测量完毕后,根据测量单位或部门提供的测量结果,接收方进行相关
的结果检查与验收。

并向测量单位或部门出具《测量结果验收单》。

(见附件2)
3.4样车解体流程及规范
为使拆车工作有序、按计划进行;为保证参考样车整车零部件的完整性,零部件管理的条理化;所有零部件切实的为进一步的设计工作提供可靠的设计参考基础,特制定本规范。

3.4.1样车解体的准备工作
●拆车前各子项目都必须了解各系统零部件的整体情况,根据下面
的拆车流程制定出适合具体车型的拆车流程与计划。

●场地准备:具有良好保密的合适的拆车空间;
●拆车工具:举升机、力矩扳手、照相机、拆车空白明细表、标签、
称重仪器、塑料盒、密封塑料袋等器具,
●零部件存放:仓库管理人员根据样车情况,做出足够、合理的零
部件仓库空间,并根据样车零部件情况,准备足够、合理的存放
器具。

完成后报告拆车负责人,由拆车负责人确认是否完全具备
样车零部件存放条件,此项工作应在样车解体之2日前完成。


件不具备的上报其主管部门,并由其转管部门承诺其一日内整改
完毕。

整改完毕后,由拆车负责人再确认。

仍不合格者,延误拆
车时间的,上报公司相关领导处罚。

●拆车人员:项目组相关工作人员、驻公司客户项目组相关工作人
员和拆车工人。

●其它事宜:由项目组拆车现场负责人按拆车方案内容安排开始拆
车,各子项目各负其职,仔细作好各项拆车记录,编制《拆车明
细表》,《拆车零部件及整车照片编号》。

并及时作好零部件的入
库工作,每天拆车完毕后及时整理当天的拆车记录、图片及编号
并汇总到总布置。

3.4.2人员分工
●拆车现场总负责人:该项目经理及总布置相关人员,职责:
负责现场总指挥、总协调、监督及检查样件入库管理,拆车记录
文件的汇总和检查。

●各系统拆车负责人:各分项目经理,职责:负责各分项目拆
车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分项目组人员的具体安排和协调、样件
入库、现场零部件明细表的编制,照相、各拆车记录文件整理、
当天工作完毕后的文件、图片整理等。

●拆车工人:根据负责任人的拆车指令,进行到位合理的拆车。

●仓库管理人员:根据拆车负责人、各系统拆车负责人的零部件存
放与管理指令将相关零部件有条有理、合理的放置于仓库中,并
及时将入库零部件纳入零部件管理中。

3.4.3 拆车流程:
3.4.3.1、内饰及车身附件拆车方案
负责人:内饰项目经理,贴标签:内饰相关人员拍照片:内饰相关设计人员
所需时间: 4-5天
内饰及车身附件,拆车前先确认其在整车装配状态下已全部点云测
量完毕。

具体拆卸顺序安排:
一座椅总成
1.主驾驶室座椅总成
2.副驾驶室座椅总成
3.后排座椅总成
二地毯总成
三前后车门总成
1.前左车门总成
2.前右车门总成
3.后左车门总成
4.后右车门总成
四后围总成
1.搁物板
2.背门总成
3.背门门槛总成
五 A、B、C柱护板总成
1.C柱护板
a C柱护板-左
b C柱护板-右
2.B柱护板
a B柱护板-左
b B柱护板-右
3.行李厢侧护板
a行李厢侧护板-左 b行李厢侧护板-右4.前门门槛总成
a前门门槛总成-左 b前门门槛总成-右5.后门门槛总成
a后门门槛总成-左 b后门门槛总成-右6.A柱护板总成
六顶盖内饰总成
七仪表板总成
1.副仪表板总成
2.组合仪表罩总成
3.中控面板总成
4.方向管柱面罩总成
5.仪表板本体
具体要求:
1.各内饰件之间的连接方式需拍照片;
2.测量安装螺钉等件的名称、规格及数量;
3.仪表内重要安装、连接方式需拍照片;
4.内饰件拆卸尽量由设计人员亲自动手。

5.拆完后整理产品描述文件(爆炸图、明细表)需要工具:力矩扳手、扳手、螺丝刀、钳子等
3.4.3.2 空调拆车方案
负责人:空调项目经理
拆车前先确认空调系统在整车装配状态下已全部点云测量完毕。

空调部分拆车程序如下:
1、空调拆车工作开始前各相关人员必须熟悉各系统结构,做好测
量、拍照、记录及入库等准备工作;
2、空调拆车前需测量的尺寸:冷凝器距水箱最小距离,冷凝器距
格栅最小距离
3、仪表板拆解后需对风道的布置状况进行点云拍照;
4、风道拆解后需对室内空调器部分的安装布置状况进行点云拍
照;
5、在拆车过程中对拆下的零部件全部贴好标签,尽可能整体拆
卸,然后再根据需要进行详细拆解;
6、空调拆车计划(需4天):
具体工作根据拆车情况确定。

3.4.3.3 拆车方案-电气部分
人员安排:总负责(记录):电气项目经理
贴标签:电气设计人员
拍照:电气设计人员
电器件保管:电气设计人员
1.拆车电气部分周期贯穿整个拆车过程,从拆汽车内饰开始,直到
所有附件拆卸完毕。

2.拆车时按如下几个大的部分(详细电气件位置见附录):
a.前后排座椅
b.内饰
c.仪表台
d.转向系统
e.车门、后背门
f.发动机舱
g.底盘
相关电气件(包括可拆下来的电器件支架部分)都一一对应贴上标签。

拍照或摄像时要注意排到电器件的安装位置和方式。

3.把每个属于电气件的接插件及对应的线束上的接插件贴上一一
对应标签。

4.把每个线卡、扎带、护套、对插件、搭铁等随线束全部拆下,在
车身上每个孔位都贴上相应的标签编号,在每个孔位对应的线卡
或护套等贴上与其对应的编号(按系统编号),以免遗漏。

5.拍照时注意线的走向、尤其拍下固定卡扣、扎带、过孔护套、搭
铁螺母的位置;电器件的安装位置及方式;各个电气系统的相关
传感器、接插件位置及其线束的外保护方式。

6.拆完后整理产品的描述文件:电气明细表、爆炸图。

附:
电气件:(参看驾驶员手册及电器件位置图册)
1.座椅::
安全带预警指示(接插件)
2.内饰:
前室内顶灯、后室内灯、高位制动灯、
3.仪表台:
a)组合仪表板:速度表(左侧,包括短距离里程表调整按钮、
里程表和双短距离里程表);
转速表(中间);保养提示指示器和指示灯
燃油表(表左)、发动机冷却温度表(表右):(组合仪表右侧)
b)电动后视镜控制开关(左侧通风口下);
c)仪表板照明控制钮(左侧通风口下,2右侧);
d)发动机停机装置系统指示灯(左侧通风口下,3右侧)
e)开关组:后雾灯开关、加热器怠速提升开关、大灯光速强度
控制刻度盘(左到右)
f)音响无线遥控开关
g)巡航控制系统:巡航控制开关(仪表板),巡航控制电子控
制装置(仪表板右边背面),仪表板熔丝盒(仪表板左边下
部),车速传感器后端(中间控制台下)
h)汽车音响
i)后车窗和外侧后视镜除雾开关
j)警告信号灯开关
k)前座乘客座位安全带提示灯
l)空调控制器
m)点烟器
n)座位取暖器开关
o)大灯清洁器开关
p)安全气囊传感器总成(中间控制台下面)
q) ABS系统:ABS警报灯,ABS减速传感器(中间控制台下面),
r)自动变速器系统(A540H变速器):模式选择开关,自动变速器选择杆或手动变速器换档杆(上有超速行驶开关),换
档锁电子控制装置;后制动灯开关(仪表板左边背面);指
示灯(仪表板上)
s)离合器开关、油门开关
t)停车制动杆(中间控制台);
u)电源插座(中间控制台);
v)发动机控制模块(中间控制台下面)
w)空调系统,注意接插件
x)门锁控制继电器(仪表台右边下面)
y)仪表板接线盒
4.转向系统
a)1组合开关:大灯、转向信号灯、前雾灯开关,点火开关,
b)2前乘员安全气囊总成
5. 车门、后背门
左侧车门:电动车门锁定开关(上左);车窗锁定开关(上右);电动车窗开关;
右侧车门:电动车窗开关;
后背门:后刮水继电器、
6. 发动机舱
1)ABS系统:ABS执行器(右侧前端),ABS继电器(左侧前端)
2)自动变速器系统(A540H变速器):自动变速驱动桥(后轮速
度传感器、前速度传感器、驻车/空挡位置开关、自动变速驱
动桥油温开关、换档电磁阀、换档电磁阀1、换档电磁阀2、
换档电磁阀SL、换档电磁阀SLD。

3)巡航控制系统:巡航控制执行器(发动机室左边后端)
4)燃油喷射及发动机控制系统:
蓄电池、点火器、点火线圈、分电器、节气门体(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怠速空气控制阀、喷油器、电控燃油喷射主继电器(标记EFI)、电路断电继电器、蒸汽压力传感器(真空电磁阀)、燃油蒸汽吸附炭罐(真空电磁阀),废气再循环(真空电磁阀)、曲轴位置传感器、爆燃传感器、氧传感器(组1,传感器1、2)、发动机冷却液位传感器、低油压警报开关、倒车灯开关、继电器盒2、继电器盒6。

7. 底盘
ABS系统:四个轮子的传感器及线束。

8. 线束、搭铁及接插件参考电路位置图册。

3.4.3.4 底盘拆车方案
总负责人:底盘项目经理
为确保拆车工作顺利进行,底盘部分拆车程序如下:
1、整车拆车工作开始前必须对整个底盘在空、半、满载三种工况下进行点云拍照;
2、底盘拆车工作开始前必须确保仪表台、座椅等全部内饰件拆解完毕;
3、底盘拆车工作开始前各系统相关人员必须熟悉各系统结构,做好测量、拍照、记录及入库等准备工作;
4、底盘拆车前需测量的尺寸:踏板位置及行程,转向管柱位置、角度及方向盘位置,发动机距前围最小距离,发动机距水箱最小距离,车轮与轮罩距离(空、半、满载),传动轴距地板及油箱的距离,发动机舱点云拍照,发动机悬置压缩量,排气管及消声器距周围零部件的距离等
5、在拆车过程中对拆下的零部件全部贴好标签,尽可能整体拆卸,然后再根据需要进行详细拆解;
6、底盘拆车计划(需7天):
具体工作根据拆车情况确定。

3.5零部件试验流程及规范
零部件试验包括底盘零部件及空调零部件试验,一般由我方配合配套厂家进行试验。

详细的测量项目在附件《底盘零部件检验项目》及《空调检验项目》。

四、验收项目内容
4.1样车接收
1.样车检验项目见3.1
2.样车按各检测项目检测结果须反馈给样车提供方,如果样车存在问
题,须双方协商后再确定下一步检测分析工作。

4.2点云测量结果验收
1.检查项目以3.3所涉及项目为基础,可增加所需测量项目
2.点云应能准确反应所需测量内容
3.零部件点云及整车点云经过基准对准后装配关系应跟样车一致
4.3 拆车零部件验收
拆车的同时,每天进行相关拆借部分的以下文件的整理与编写:
《拆车明细表》、《入库清单》、《照片整理》、《零部件产品描述表》。

以上各文件相见附件及范例。

4.4试验结果验收
试验中由于试验条件及人为的原因,会出现一些错误或者偏离实际参数的试验数据,需要根据经验对这些数据进行纠正或者剔除。

说明:考虑样车作业设计整个结构设计项目组,在此没有列出所需工作量与工时,具体车型具体分析和预算。

附件1:样车验收表
附件2:样车测量结果验收单
注:整车坐标系:
附件3:照片整理范例一
2.车门电气0509
1.左前门(驾驶员侧)
左前门线束总成及固定孔位
左前门窗控制开关总成接左前门窗控制开关总成接插件
附件4、照片整理范例二
电瓶维修盖通风盖板右段通风盖板左段
附件5:拆车零部件标号规则范例
以某车型右侧转向灯为例
朔料卡扣
11个
自攻螺钉
安装孔
长圆孔10
×8
雨刮安装
周边间隙为0.5mm
周边间隙为1mm
附件6:
某车型车身孔位图
附件7、产品描述文件范例
以某车型主仪表板为例:
主仪表板总成AM12-5305010




代号
名称
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引用车型号AM11







1.主仪表板总成(包括仪表板骨
架,中央面板,安装卡扣,安装标
准件等)
2.技术状态描述:
1)仪表板骨架:PP+E/P-T20
2)中央面板:材料为
PP+E/P-T20。

3. 形状见上图示意.
引用代号
引用名称





参考车型号
参考代号
参考名称
材料制图标准化
质量
KG
数量设计性能
校对制造工艺
审核批准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
(顾客单位名称)工艺日期



附件8:车身焊点图
附件9:车身涂胶图
范例
附件10:拆车入库清单
见附件(EXECL 格式)
附件11:拆车零部件明细表
见附件(EXECL 格式)及范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