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编辑原则和编辑创新研究——以西北大学官方微信平台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体聚焦视听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编辑原则和编辑创新研究——以西北大学官方微信平台为例
□李若愚
摘要:当下,高校官方微信平台成为高校舆论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和形象建立宣传等方面的重要阵地。
在信息资讯发布、传播校园文化、塑造品牌形象和提升师生校友凝聚力等方面,高校官方微信平台更是具有极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笔者以运营西北大学官方微信平台的实践为例,探讨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编辑原则和编辑创新。
关键词:高校官微;运营策略;编辑原则;创新
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成本低廉,覆盖人数众多,形式样态丰富,同时依托多媒体图文推送、互动方便快捷等优势,贴近年轻人的媒介使用习惯,是目前高校进行宣传、推广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最为流行的新媒体渠道。
各高校官方微信平台随着实践探索,不断总结、交流经验,自2012年以来,影响力已超越传统校内信息传播方式。
如何实现传播目的,同时以编辑原则和创新策略来保证内容质量实现持续性发展,成为了当前众高校的必答题。
一、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编辑原则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编辑原则主要体现在内容选择及标题制作方面。
2017年与2018年西北大学官方微信平台发布的400余篇推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笔者将推送内容大致分为如下六大类:新闻信息类、流行套路类(即在全国范围内流行的题材形式,本文称其为“流行套路”)、美图类、创意类、情怀类和互动投票类。
各类别稿件数量统计
(一)新闻信息类
如今,官方微信平台是高校信息发布与宣传工作的主渠道,新闻信息类稿件一直都是西北大学官方微信平台中占比最大的部分。
新闻类稿件一般趣味性不强.信息服务类的推送新意不够足,推送的信息范围不够全面.均不容易引起受众的兴趣与共鸣。
因此.稿件的质量尤为重要,传播新闻和信息的效力也应不断提高,同时标题的拟定应起到软化硬新闻的作用。
例如《今晚.看西大学子央视舞台夺目登场!》这类稿件把握住了新闻的时效性.从而提升了稿件的新闻价值;《刚刚,郭校长为我拨穗正冠!》这一标题契合了当时的热点“新华体”,在评论区回复留言时又很有趣味性。
这篇新闻稿亲切平实、感动满满,符合毕业生的心理。
《西安震感明显,西大专家:不要恐慌!》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在地震发生后当晚及时发布,抓住了受众恐慌的心理,及时发布消息,安抚广大群众的情绪°
(二)流行套路类
关注热点、抓住热点、利用热点应是新媒体人的必备能力,结合自身实际的跟风是实现更好传播效果的关键。
《西大姑娘I这首歌是为你而唱》《西大版<告片气球>1你是我最好的时光》均是高校流行歌曲改编浪潮下的作品,贴合西北大学实际,传播西北大学的故事与文化,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其中,《西大姑娘I这首歌是为你而唱》浏览量高达177546。
找准时机.捕捉热点,切合痛点,结合创意表达形式。
坚持进行全国高校官微周榜分析并增加创新、为我所用是十分重要的。
(三)美图类
读图时代的到来以及碎片化阅读方式,决定了图片质量成为制作关键。
《邂逅绝美丨你一定没有见过的西大雪玉兰》《NWU2019新年月历壁纸火热上线,高清原图诚意放送》等推文图片彰显西北大学官方微信平台对图片的重视,同时文案立足于校园.图片与文字逻辑鲜明,因此易引发受众共鸣。
(四)创意类
《西大的校风如何?很大!》通过对网络上以及其他高校官微创意的学习,提前做好关于大风天气的创意类推文,推文内容也生动平实,因而引发了受众共鸣;《双11特辑I大家好,我们就是传说中的“东南西北”大学》在选题开始与东南大学、东北大学、西南大学三所高校的官微负责人沟通.共同策划了一条创意十足的“双十一”推送,传播力较强,同时也在与其他高校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增强了自身的影响力,树立T良好的校园媒体形象。
新媒体时代,创意始终是一张王牌。
(五)情怀类
情怀类的推送往往最能引发校友、师生对学校的深情和感恩.因此.情感就成为编辑选择的一个技巧。
但需要注意的是,此类推文的推送频率以及文案与图片的逻辑性,应将学校与文艺相结合,要有一定创新.避免重复。
(六)互动投票类
互联网拥有天生的互动性.这就要求新媒体的传播要调动受众的参与度,使其衍生成长期的黏度。
西北大学官方微信平台通过与微博互通.以征集形式完成推文《来,一句话证明你是西大人!》,利用H5互动答题和小程序抽奖等新技术新形式制作《奖品太赞!我要当西北大学116校庆最幸运“锦鲤”》取得阅读量10万+的好成绩。
贴近受众,引发共鸣,利用技术.激发热情.互动感与参与度是粉丝黏度的重要因素。
二、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编辑创新与策略
西北大学官方微信平台一直致力于打造“官微质量”
视听2019.03I
177
视听新媒体聚焦
的高品质内容,追求良好的品牌形象。
2016年该平台的品牌效应就初见成效,2017和2018两年通过运营人员的共同努力,逐渐展示出自我的品牌力量。
(一)打造官微名片—
—以优质作品增强品牌形象西北大学官方微信平台在明晰自身风格的前提下,不断突破创新,利用平台的多媒体特性,精准抓取受众的注意力资源.以技术为介质拓展出更多的可能性,生产出多篇立足校园、彰显特性、充满情怀的具有相当传播效果的优质作品。
在官微品牌形象的构建中,只有用作品做名片,才能不断提升其传播力和影响力。
《西大姑娘I这首歌是为你而唱》,虽然属于高校官微平台圈子内对于歌曲改编的“流行套路”跟风,但作品本身整体质量较高,且充满西北大学元素,彰显了美好青春,在西北大学独有的情怀里透露着校园的文化与气质。
依托学校地质学科优势.联系采访有关专家作权威解读,于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地震后两小时发布的《西安震感明显,西大专家:不要恐慌!》,由于及时传递有效信息,稳定了师生校友和广大市民情绪,并先后被6家媒体平台转载.数十家社会媒体引用,不仅阅读量在12小时内达到了10万+,还展现了高校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二)质量速度并重—
—坚定平台定位,树立特色2017年,《“微西大”新媒体中心编辑工作标准》的出台,使得西北大学官方微信平台作品质量在稳定中持续提高。
随着团队成员技能的提升及培训工作的开展,2017年文字、编辑与图片的质量、策划与采访的水平、创意的推陈出新等各方面都有了更大的提升。
创新排版方式,标出重点词句,注重图片效果,运用合适的模板,创新排版方式,突出主题,增强用户对新闻内容的阅读兴趣,推出了《创意毕业照!还有比NWUers更惊艳的吗?X春风十里,不如西大有你一批优质原创作品,“官微质量”始终是西北大学官方微信平台坚定的追求。
面对微信公众平台的爆炸式增长和校园媒体新闻信息的同质化现象,新媒体传播过程中,速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官微团队的编发速度不断刷新。
一方面,作为官方平台,面对与自身定位相关的重大新闻,官微能迅速进行反应,引导舆论。
如《西安震感明显,西大专家:不要恐慌!》震后的迅速反应,利用学科优势巧妙实现重大突发选题的“本地化”,展现了高校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此外,校庆、体育文化节、毕业音乐会、校迎新晚会、新生军训等校内重大活动,建立临时记者站.编辑、采访、文案、摄影等各部门成员各司其职,协调配合,报道速度上均取得较好成绩。
女U《西北大学隆重纪念建校115周年》《“响当当”的毕业音乐会丨世界那么大,我只爱西大!》等。
(三)创新传播形式—
—突破传统,提升传播效度微信支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传播,利用融图文音视频为一体的H5等新技术形式,提高了内容的趣味性,软化较硬新闻的理解难度,成为新的传播形式。
西北大学官方微信平台采用多种编辑手段和小技巧,从小切口处寻求大突破,在策划、编辑方式等新闻生产流程中,对硬材料进行最大程度的软化加工、再编辑,尽最大可能提升受众的观感,促使新闻实现更大的传播效度。
如《新春报喜丨西北大学研究成果再登Nature封面!发现微型人类远祖至亲》,轻松化的新媒体语言和图文结合的视觉化呈现,使得该推送的接受度明显提高。
178I RAD10&TV JOURNAL2019.03
同时,对于技术的拓展,也成为创新发展的新路径,西北大学官方微信平台利用H5的新形式,实现了编辑策略上的新突破,如《最强攻略I手把手教你避开人山人海!》。
与网络中心技术上的支持与对接,扩展出西北大学官方微信平台推送的新型互动模式,实现了极好的传播效果和互动性,如(NWU115校庆倒计时3天丨快来领取你的专属校庆头像啦!(附校庆活动安排)》。
在图文的二维平面中,西北大学官方微信平台积极实践长图、漫画等新思路,取得了新的进展,如《西大的校风如何?很大!》《双11特辑I大家好,我们就是传说中的“东南西北”大学!》。
与此同时,原创歌曲MV及视频成为官微新维度上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了官微的影响力和认可度,如《西大版<告白气球>1你是我最好的时光》《西北大学毕业原创MVI<那年夏天〉,我们说不出再见XNWU新年巨献丨舌尖上的西大(视频)》等。
(四)打造文化内涵----文化创意产品增强黏性
西北大学官方微信平台自主设计制作了四套文化创意产品,分别是西北大学手绘马克杯、西北大学创意徽章、“一梦西大”原创明信片和手绘玉兰花香氛书签。
作为官微定制出品的文创物品,这套产品不仅制作精美、富有内涵,更成为具有西北大学特色、传播西北大学文化的象征性纪念品。
同时,文化创意产品也成为相关推送中增加福利环节的奖品,被赠送给参与互动的受众。
这不仅有利于直接推动文章的传播,还能增加平台与受众的用户黏性,促进互动,并进一步塑造具有温度的校园媒体形象。
三、结语
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方式和新闻内容更加符合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用户的阅读习惯、方式及心理,这是微信公众号的先天性优势。
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在标题、用语、排版等方面进行内容编辑策略的提升与创新,提高新闻内容的原创度和吸引力,打造优质微信公众号.抓住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高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弥补传统媒体传播的短板。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首要应做到平台定位清晰、风格特色鲜明、品牌形象显现,做出符合自己平台特色的内容,展现自身的优势。
通过编辑策略的创新,比如选题技巧、标题制作与语言风格等以及创新图文排版形式、新技术的传播使用等,使传播力度更为扩大,影响力度更为深远。
参考文献:
1.雷霞.移动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4:174-175.
2.盛伟芳.校园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策略研究[J].剑南文学,2013(2):318-319.
3.刘琳.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传播的文本解读[J].当代青年研究,2016⑸.
基金项目:本文为西北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项目“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编辑原则和编辑创新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YZZ17047。
(作者系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