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测试卷(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测试卷(参考答案)
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古诗词描绘了裸子植物的是()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C.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广东名桔之一的砂糖桔,其果皮、果肉及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 )
①保护组织;②输导组织;③分生组织;④营养组织。
A.①④③B.③④②C.①②③D.①④②
3、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细菌、真菌和病毒都有遗传物质
②细菌、真菌和病毒都能独立生活
③酵母菌既可以用来制面包发馒头又可用来酿酒
④所有的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
4、“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将“落花”化作“春泥”的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
5、下列表示人体的结构层次,正确的是()
A.组织→细胞→器官→系统→人体 B.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人体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D.器官→组织→细胞→系统→人体
6、扬子鳄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B.细胞→组织→个体C.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个体D.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7、克隆羊“多莉”有三位“母亲”,“多莉”长得最像哪只母羊?()
A.提供卵细胞的母羊B.提供细胞核的母羊
C.各像三位“母亲”一部分D.代孕的母羊
8、下列反射中,属于人所特有的是()
A.排尿反射B.眨眼反射C.膝跳反射D.谈虎色变
9、从鱼鳃流出的水和从鱼口流进的水相比,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发生变化是()A.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多D.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10、某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麻痹了脑的哪一个部位()A.大脑B.小脑C.脑干D.脑神经
11、在观察菜豆植株的不同结构时,选取实验材料不正确的是()
A.观察气孔一一叶表皮B.观察子房——雄蕊
C.观察根毛——根尖D.观察子叶——种子
12、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分别是()
A.杠杆、支点、动力B.杠杆、动力、支点
C.动力、杠杆、支点D.支点、杠杆、动力
13、生物能够表现出生命现象,“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的特征是
()
A.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能进行呼吸
14、下列几组物质中,即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能物质的是()A.糖类、脂肪、维生素B.蛋白质、脂肪、无机盐
C.糖类、脂肪、蛋白质D.蛋白质、水、无机盐
15、下列各项物质中,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是:()A.二氧化碳和水B.有机物和氧气
C.氧气和二氧化碳D.有机物和水
16、某地修建了一座火力发电厂,几年后原来这里生长的绿莺茸的植物不见了。
这些最先消失的植物最可能是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裸子植物
17、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任务是()
A.开展生态旅游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D.改善生态环境
18、现实中有许多实例能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北方多种树木入冬会自动落叶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部分宠物犬进入盛夏脱毛D.城市绿化改变了空气质量
19、在植物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分生区B.伸长区C.成熟区D.根冠
20、经过肺循环后,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
A.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B.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营养物质增多,尿素减少D.营养物质减少,无机盐增多
21、呼吸道不具有的功能是()
A.温暖气体B.湿润气体C.清洁气体D.交换气体
22、一位战士血型是AB型,当他失血时,输血者的血型应该是()
A.A型B.B型C.O 型D.AB型
23、暴雨过后菜地积水,导致菜苗烂根,主要原因是土壤中()
A.温度过低B.养分流失
C.光照不足D.氧气不足
24、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具有生存优势的原因是()
A.恒温动物耗氧少B.恒温动物需要的食物少
C.恒温动物更适应环境的变化D.恒温动物所需的能量少
2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生物圈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血液是由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其中血细胞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2、鲸是哺乳动物,但是它的体型却像鱼,四肢变为鳍状,这说明生物能_______环境;茂密的森林中,空气远比喧闹的城市清洁、新鲜、湿润,这说明生物的生活能
________环境。
3、染色体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其中,______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
5、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______;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______.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如图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示的各种生物中,草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者;腐生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者;各种动物为消费者,通过______作用,促进了物质循环。
(2)该生态系统中的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通过______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其中鼠与食草昆虫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3)草原上草的长势,生物种类和数量在一年四季会发生较大的波动,影响其波动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 和______;当草原上食物充足时,鼠的数量会增加但又不会无限制地增加,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
2、下面三幅漫画寓意的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分析图片
并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如图______所示,这属于第______道防线。
(2)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__,其杀菌机理可用图______来形象说明,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道防线。
(3)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如甲型HINI流感),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接种的疫苗叫做______,能刺激人体产生______,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道防线。
(4)以上三幅图所示的免疫作用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叫做______性免疫。
计划免疫属于______性免疫。
3、下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血管③中流的血液是________,血管④中流的血液是_____________。
(2)图中①和②l之间的瓣膜叫做________,⑥和③之间的瓣膜叫做__________。
(3)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其中肺循环的起点是[ ]______________,终点是[ ]______________。
(4)在血液循环过程中,⑦和⑧的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处于________(结合或分离)状态,原因是这条循环途径在_______________处进行了气体交换。
四、实验探究题。
(共2个小题,共14分)
1、为了探究免疫的产生,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步骤一:取8只小白鼠做实验,平均分成甲、乙两组。
步骤二:甲组的小白鼠取活的肺炎球菌注入体内;乙组的小白鼠取减毒或灭活的肺炎球菌注入体内,两周后再取活的肺炎球菌注入体内。
步骤三:观察实验结果。
甲组的小白鼠死亡,乙组的小白鼠存活。
请回答以下问题:(1)在步骤一中,取的8只小白鼠健康状况要一致,为什么?______。
(2)乙组实验中小白鼠产生了抵抗肺炎球菌的_____(填“抗原”或“抗体”),从而对这种病原体产生了相应的免疫作用,这种免疫属于______(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3)将流感病毒注入乙组小白鼠体内,小白鼠会不会得病?为什么?______。
(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分为三个方面:①控制______;②切断传播途径;③保护易感人群。
人类的计划免疫中,如接种卡介苗,相当于上述实验中______的操作,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属于______。
2、下图为模拟呼吸运动的模式图。
请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装置中,玻璃钟罩代表_______。
(2)用手向上顶橡皮膜(如图甲),模拟的是______(填“吸气”或“呼气”)状态;在实验呼吸的过程中,人体在该状态时,呼吸肌处于______状态。
(3)用手向下拉橡皮膜(如图乙),模拟的是______(填“吸气”或“呼气”)状
态。
(4)人体通过呼吸运动,使胸廓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从而完成______气体与______气体的交换。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资料一: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拥有森林、灌丛、草甸、荒漠、湿地等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以及黄海、东海、南海、黑潮流域大海洋生态系统。
资料二:变色龙是一种”善变”的树栖爬行类动物,在自然界中它当之无愧是“伪装高手”,为了逃避天敌的侵犯和接近自己的猎物,这种爬行动物常在人们不经意间改变身体颜色,然后一动不动地将自己融入周围的环境之中。
资料三:非洲东部地区今年1月至2月暴发70来最严重蝗灾,4月又遭遇第二轮蝗灾,规模较前更甚。
蝗虫俗称“蚱蜢”,为植食性昆虫,产卵能力强且虫卵难破坏。
这次蝗灾主要是2019年年底出现的异常降雨为蝗虫孵化后的生长提供了优良条件。
(1)我国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资料一体现了我国_____________的多样性。
(2)资料二中,变色龙的体色称为_____________色,这是生物对环境形成的
_____________。
(3)资料三中体现了蝗虫具有生长和_____________特征。
通过分析也可以得出
_____________是影响蝗虫生活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之一。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B
2、D
3、C
4、C
5、C
6、A
7、B
8、D
9、B
10、B
11、B
12、A
13、A
14、C
15、A
16、B
17、D
18、D
19、C
20、B
21、D
22、D
23、D
24、C 25、D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血浆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2、适应改变(或影响)
3、蛋白质 DNA DNA
4、叶绿体线粒体
5、导管筛管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生产分解呼吸吃与被吃竞争温度水分自动调节
2、1 一溶菌酶 2 二抗原抗体三非特异特异
3、动脉血静脉血房室瓣动脉瓣②右心室⑤左心房分离身体各部毛细血管
四、实验探究题。
(共2个小题,共14分)
1、控制变量的唯一,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抗体特异性免疫
会,特异性免疫具有专一性,乙组小白鼠体内的肺炎球菌抗体对流感病毒不起作用
传染源步骤二乙组保护易感人群
2、胸廓呼气舒张吸气外界肺内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生态系统保护适应繁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