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以文带文课
部编版二年级(上)《一封信》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上)《一封信》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46d2386caaedd3382c4d3d5.png)
《一封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一封信【教学内容】课本P33~35内容。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两封信情感的不同,能用几句话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情感。
4.体会到要微笑着面对生活,做一个传递快乐的人。
【教学重点】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感受两封信情感的不同。
【教学难点】1.体会到要微笑着面对生活,做一个传递快乐的人。
2.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出示一封信)大家看,这是什么?(一封信。
)对。
当亲友不在身边时,我们可以把想告诉他的事写成一封信寄给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写信的课文。
2.谁来读一读课题?3.齐读课题。
4.看着课题,猜猜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呢?(学生交流。
)二、整体感知1.出示词或短语,认读。
削土豆修台灯一沓纸刮胡子冷清肩膀一团纸一束花重新朝向闪闪发光又蹦又跳2.指导学生理解“削”“刮”等动词。
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3.理解“一沓纸”和“一团纸”的区别。
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数量短语吗?4.用“闪闪发光”“又蹦又跳”造句。
三、认知贯通1.指名分段读课文,并穿插学习文中部分生字及词语。
随机提问:露西写了几次信?2.自己轻声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露西两次写信分别写的是什么?第一次写的内容用直线画出,第二次写的内容用波浪线画出。
3.想一想,这两封信给你什么不同的感受。
四、指导书写1.自由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布局。
2.观察老师范写,学生描红。
说一说写这些字时应该注意什么。
3.教师重点指导“封”“信”“圆”“珠”“笔”“电”“影”。
4.教师巡视指导。
第2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露西给爸爸写了两封信,谁还记得分别写了什么呢?二、巩固提升1.学习第一封信。
(1)请一名学生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封信里写了什么。
(2)我们一句一句地看信里写了什么,好吗?①信里,第一句就告诉爸爸,“我们”的心情怎么样?②还写了什么?(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c95d3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0.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公开课教案第【1】篇〗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小女孩露西,她要给出国半年才能回来的爸爸写一封信。
不料这一封信竟写了两次。
第一次写信,露西写的尽是伤心事。
第二次写信,露西写的尽是开心事。
散文采用对比手法,让“伤心”和“开心”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从字里行间自然地流露出来,既表达了露西内在的感情,又表达了露西对爸爸的亲情。
一个家庭的完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年级孩子虽然还小,但也能体会出骨肉亲情的别离。
教学时,老师应着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露西前后两封信的区别,让孩子从中体会到母亲对露西积极向上的引导,从而联想到生活中的自己也应该是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教学目标1.通过课件、多媒体让学生自主识字,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露西前后心情的变化。
3.通过前后信件内容对比,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封信,能说明喜欢的理由,感受本文体现出的浓浓的亲情,体会亲情的可贵之处。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比较两封信的内容有什么不同,说说喜欢哪一封,并说明理由。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露西前后心情的变化,知道她是怎样由低落变得积极起来的。
体会第二封信中表达的亲情。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件。
2课时第一课时1.学会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了解课文内容。
3.学习课文1~3自然段,体会露西的心情。
重点1.学会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习课文1~3自然段,体会露西的心情。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有在外地工作或务工的亲人朋友吗?在你想他们的时候,你会怎么办?(打电话、微信、QQ视频、写信,等等)引导学生往写信上说。
你在信里会写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将跟随作者一起走进小露西的内心世界,感受她对爸爸的思念之情。
(板书:一封信)2.齐读课题。
引导学生看到课题自由提问。
二、初读文本,了解大意1.同学们根据课题提出了那么多的问题,有的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文本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我们就共同讨论。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优秀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9751c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8f.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优秀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一封信》是德国作家鲍圭埃特为孩子们创作的一篇儿童故事。
故事讲的是露西在爸爸出国后,很难过,于是想到了给爸爸写信。
在第一封信里,露西向爸爸倾述自己糟糕的心情:没人逗她玩、台灯坏了没人修、家里很冷清。
后来,在妈妈的引导下,露西重新给爸爸写了一封信,信里说:小狗陪她玩、自己可以修台灯、周末去看电影、她和妈妈很想念爸爸。
我们可以想象,爸爸接到这样两封信,心情会有怎样的区别。
透过这两封信,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一家人浓浓的亲情。
女儿对爸爸的思念、妻子对丈夫的关心、爸爸和妈妈对女儿的呵护,尽在短短的两封信里。
但是,更值得称道的是妈妈对孩子的引导。
第一封信,充满了难过、抱怨,一定会让爸爸担心、牵挂、自责,在国外也过得很不安。
而第二封信,充满了喜悦、阳光,一定会让爸爸放心、开心、舒心,在国外过得安心。
两封信之间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呢?这都源于妈妈对露西的暗示和引导。
相信,这样的暗示和引导绝不是一次两次。
在妈妈的影响下,露西也变得独立、能干了,你看,第二自然段露西的表现不是说明了一切吗?【教学目标】1.认识“封、削、锅、朝、叠、刮、胡、灯、修、冷、肩、团、重、完、期、束、鲜”等17个生字,会写“今、写、圆、珠、笔、灯、句、电、起”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想象推理还原第二封信的全部内容。
4. 体会两封信带给爸爸的不同感受。
【教学重难点】1.会认1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封信带给爸爸的不同感受。
【教学准备】制作简易课件【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1.简洁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同学们跟我一起书写课题。
【板书:一封信】2.范读课文(1)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
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课文说的是谁给谁写信?(2)教师范读全文。
(3)指名回答:谁给谁写信?写了几封信?为什么题目是《一封信》?3. 自由朗读请大家自由把课文朗读三遍,不会认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给老师的一封信范文(通用8篇)
![给老师的一封信范文(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6c691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f.png)
给老师的一封信范文(通用8篇)第1篇: 给老师的一封信敬爱的黄老师:我首先想说而的就是谢谢您,谢谢您教给我许多的知识,谢谢您3年来对我的关心,谢谢您让我喜欢上阅读。
谢谢您告诉我要勇敢。
记得有一节语文课,您提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虽说问题简单,但全班没有勇敢的人。
您一眼看下去,下面鸦雀无声,您无奈地再读了一次问题,但此时也是一样,没人敢举手。
您忍无可忍了,小声地说:没人愿意举手的话,那我就只好点名咯!我非常害怕会被点到。
所以把头埋得很低,心惊肉跳。
我偶尔用余光瞄一下您,我的心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
您把目光投向我这里,我越来越紧张了。
只听见您慢慢地喊出我的名字。
我刹那间颤抖了一下,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的手一直在抖,连拿书的力气也没有了。
我很紧张,再加上班上同学们的目光都往我这看,就等于火上加油。
我拿稳了书,但却一字也读不出来,即使读了出来也读不准。
我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况下,我看着您,只见您鼓励的目光看着我,仿佛在说:别紧张,你能行的。
我顿时有了信心,鼓足了勇气,完完整整地把我的答案读了出来,得到了同学们的掌声。
从那次后,我争取每次上课都发言,因为只有勇敢才能得到鼓励,只有勇敢才能克服困难,只有勇敢才能进步。
感谢您让我学会了勇敢。
昨天是教师节,我和我的同学一起作了一首诗给您:送您一束鲜花,表达我们对您的敬意;送您一首歌曲,给您带来一丝丝甜蜜。
老师,您辛苦了!是您,带我们走过风雨;是您,用知识的营养将我们哺育;是您,用博大的胸怀让我们明理;是您,给我们的生活奏出美妙的旋律。
是您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轻言放弃。
祝身体健康!第2篇: 给老师的一封信尊敬的顾老师:您好!最近身体好吗?一切顺利吗?过暑假了,好久不见,所以给您寄来了这封信。
顾老师,您知道吗?每当我读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首诗时,我眼前就会浮现您给我们上课的情景。
那节课,您在讲台上教我们一种新句型,我们则在下面做笔记,我突然感到全身发烫,而且头昏脑胀,连写字的力气都没有了,径直倒在了地板上。
一封信教案(优秀7篇)
![一封信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3d25ca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2d.png)
一封信教案(优秀7篇)《一封信》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感受大树妈妈与小树叶之间互相关爱的情感,懂得在接受妈妈爱的同时,也应主动关心妈妈。
2、欣赏散文,知道秋天来临时树叶的变化,理解大树和树叶之间的关系。
3、学习并理解“笔直、吸取、露出笑脸”等词语。
活动准备:1、教具:音乐磁带《小树叶》、范画一幅、字卡若干、配套散文磁带《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一封信》。
2、学具:制作信件的若干材料。
活动过程:一、预备活动。
师幼相互问候,幼儿在歌曲《小树叶》的音乐伴奏下做律动。
二、感知活动。
1、谈话:让幼儿结合经验,讲述秋天到来时,大树及小树叶的变化。
2、教师出示教学范画,引导幼儿观察讨论:这是什么季节?小树叶怎么啦?小树叶离开妈妈后会怎么样?3、幼儿完整欣赏散文录音磁带。
4、欣赏散文第二遍。
提问:小树叶在信里对大树妈妈说了些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教师可适时散文中的语句给予指导。
三、游戏活动。
1、散文中城市里出现什么样的高速公路?出示并学习字宝宝“笔直”。
2、大树妈妈每天从土壤和阳光中吸取养料中的“吸取”是什么意思?出示并学习字宝宝“吸取”。
3、露出笑脸是什么意思?出示并学习字宝宝“露出笑脸”。
四、情感体验。
让幼儿说说妈妈是怎样关心,爱护自己的,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五、操作活动:给妈妈的礼物。
幼儿集体写信,或者画出或写下对妈妈的爱。
收拾学具,集体去寄信。
《一封信》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体验小树叶和大树妈妈互相关爱的情感,激发幼儿对妈妈的热爱之情。
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
2、活动难点: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活动准备:1、活动前带孩子户外在观察秋天的景色。
2、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一、以歌曲《小树叶》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树叶真懂事,虽然离开了大树妈妈,可它们心里还记着妈妈呢!你们看,它们还给大树妈妈写了一封信呢。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6一封信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6一封信教学设计(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cb1e01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6.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6一封信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6一封信教学设计第1篇】《一封信》一、三维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1、理解课文内容, 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 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 学会语言的运用技巧。
2、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懂得在困苦中寻找乐趣, 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 以免亲人担忧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 规范书写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懂得在困苦中寻找乐趣, 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 以免亲人担忧的道理。
3、懂得凡事都往好处想, 这样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好。
三、教学难点1、初步体会当说话人在话语后面时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1课件出示露西给爸爸写信的插图,师:请你们看一看这张相片,说一说相片中有谁?她在干什么?学生观察图画,交流:一个小女孩(露西)在(给爸爸)写(一封)信。
2师:没错,我们课文《一封信》(板书)的主人公露西给爸爸写了一封信,但是她需要我们帮忙把信寄出去。
我们赶紧来看看需要我们帮她做些什么吧!【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设置情景导入,使学生能够马上被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快速地进入课文的学习,紧扣本课的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首先,请你先根据屏幕上提示和要求自由读课文,为咱们等一下的寄信环节做好准备。
学生自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为这篇短文标注自然段。
(3)思考:露西为什么要给爸爸写信?是怎样写的?写了几次?2.师:我们要帮露西寄信,首先得找到她对吧?她给我们出了一些难题,看看你们能不能答对!(1)师:首先,她给了我们一些信封。
让我们来读一读。
出示生字:(课件出示2)(2)师:我们拆完了信封,她给我们设置了一些热气球来指路哦!师:大家很棒!通过自己阅读课文,一下子就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也顺利地来到了露西的家。
《一封信》教案
![《一封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62e177d4d8d15abf234e52.png)
《一封信》教案《一封信》教案15篇《一封信》教案1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跟家人写过信吗?露西正在给出远门的爸爸写信。
让我们看看她都写了什么呢?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一封信》)二、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课件出示1)(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2)fēnɡ xìn jīn zhī yuán zhū bǐ dēnɡ diàn yǐnɡ封信今支圆珠笔灯电影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信、今、电”,后鼻音“封、灯、影”以及整体认读音节“圆”。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3)一封削土豆朝外一沓刮胡子修台灯冷清肩膀一团一束鲜花星期借助拼音,开展读词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小老师领读,齐读。
理解、记忆。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通课文。
①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
3.整体感知内容。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课件出示4)故事讲的是谁的故事?(露西和妈妈一起给爸爸写信的故事。
)露西的信写了几遍?(两遍)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课件出示5 )出示生字:封信今支圆珠笔灯电影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
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1)加一加:“火”加“丁”是“灯”。
(2)换一换:“株”减“木”换“王”就是“珠”。
(3)猜谜语:“令少一点”就是“今”;“俺家大人不在家”就是“电”。
2.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信、珠、笔”并讲述:(板书:喝井)“信”右边的三横中,第一横最长,下面两横稍短。
“口”要写的扁一些。
“珠”王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
右边的“朱”上面的撇是短撇,下面的撇要穿插到王字旁的提下面;竖是最长的笔画,写在竖中线右侧。
幼儿园中班教案《一封信》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一封信》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9626b3259eef8c75fbfb335.png)
幼儿园中班教学计划《一封信》带反思中班课程《一封信》包括对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的反思,让孩子初步了解字母格式,并尝试“写”字母,大胆地感知,理解,表达字母的内容。
场景,倾听和交谈要在交谈和交谈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让我们看一下具有反思性教学计划的幼儿园中班《一封信》。
活动目标:1.大胆地感知,理解和表达上下文中的字母内容。
2.最初理解字母格式,然后尝试“写”字母。
3.在听,说,做和说话时有愉快的情感体验。
4.了解相关内容并丰富相关词汇。
5.在活动中展现孩子可爱的一面。
材料创建:图片,纸,笔活动程序:首先,提出一个疑问,猜出母亲的下落,写一封图文信1.给男孩一个疑问:今天是星期天,婴儿起床后发现母亲不在家里,她急于哭泣。
你想像,他的母亲要去哪里?2,领头信:宝宝正在找家找,发现了一封信,很久没听懂了,所以请孩子们帮忙看一下。
二,理解和表达信件内容,掌握信件的解释方法1.展示图片并理解内容。
2.谁写了这封信给谁?3.逐步了解图片信的含义:母亲在家做鸡肉的工作是什么?这个箭头是什么意思?4,总结:这是妈妈让宝宝在家做事的命令5,个别孩子大胆阅读字母,宝宝一点儿都知道,谁能完全阅读字母,切记不要忘记打电话和命名第三,试着写一封图片信,并告诉其连贯性。
1.写一封信:告诉妈妈您想为妈妈做些什么。
2,孩子写信读信3,发信活动反思:在活动中,年幼的孩子喜欢木偶的形式。
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尝试了读书信。
他们还试图自己写一封信。
从反思的角度来看,三分之一的孩子能够做到。
根据字母的格式正确书写字母仍然很困难,而我却很难根据理解来写字母。
我认为我无法解决小组教学活动中的问题。
我们也可以参加未来的区域活动。
继续进行指导和学习,这也方便了老师的个人指导。
整个活动的热情很高,也可以很好地完成我的教学目标。
对于中班生来说,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可以在以后的活动中尝试活动。
百科全书:信封通常是指一袋类似的信息袋,其中包含使用邮政信件保持信件往来的人的信息,信封通常制成矩形纸袋。
部编版二年级(上)一封信教案完美版
![部编版二年级(上)一封信教案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6102a91d0242a8956aece411.png)
6一封信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小女孩露西,她要给出国半年才能回来的爸爸写一封信。
不料这一封信竟写了两次。
第一次写信,露西写的尽是伤心事。
第二次写信,露西写的尽是开心事。
散文采用对比手法,让“伤心”和“开心”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从字里行间自然地流露出来,既表达了露西内在的感情,又表达了露西对爸爸的亲情。
一个家庭的完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年级孩子虽然还小,但也能体会出骨肉亲情的别离。
教学时,老师应着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露西前后两封信的区别,让孩子从中体会到母亲对露西积极向上的引导,从而联想到生活中的自己也应该是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1.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2.重在指导朗读,以情感人,让学生自己从朗读中体会露西前后两次心情的变化。
【知识与技能】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3个多音字,会写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件、多媒体让学生自主识字,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露西前后心情的变化。
3.通过前后信件内容对比,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封信,能说明喜欢的理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本文体现出的浓浓的亲情,体会亲情的可贵之处。
重点1.识字,写字。
2.比较两封信的内容有什么不同,说说喜欢哪一封,并说明理由。
难点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露西前后心情的变化,知道她是怎样由低落变得积极起来的。
体会第二封信中表达的亲情。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件。
2课时1.学会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了解课文内容。
3.学习课文1~3自然段,体会露西的心情。
重点1.学会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习课文1~3自然段,体会露西的心情。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有在外地工作或务工的亲人朋友吗?在你想他们的时候,你会怎么办?(打电话、微信、QQ视频、写信,等等)引导学生往写信上说。
你在信里会写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将跟随作者一起走进小露西的内心世界,感受她对爸爸的思念之情。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6《一封信》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6《一封信》教学设计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910f82a3b3567ec102d8ad5.png)
《一封信》文本简析:《一封信》写了与妈妈独居的露西要写信给出门在外的爸爸,在妈妈的指导下,写下了一封阳光快乐的信,最好还在信尾画了一大束鲜花,免去了爸爸对家庭的牵挂。
露西真是个细心、体贴爸爸的好女儿。
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露西前后写了两封信,不同的表达方式产生了不同的心情体验。
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我以“露西前后写的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为主导问题,引导学生去读书,读懂内容,读出情感道理,读出情感。
教学目标:1、会认1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朝、重、结”。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浓浓的亲情,体会亲情的可贵之处。
教学重点:会认1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朗读的过程中,感受浓浓的亲情,体会亲情的可贵之处。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引入,多元识字【课件出示:信封图片】同学们,猜猜,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信封图文】【课件圈出“封”字】同学们,认识它吗?自己打打招呼。
同学们,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读?【课件播放:“封”字变化成“封”的字理图】同学们,你能根据这张有趣的图片讲一个关于“封”的故事吗?小结:同学们,“封”左边的字形像一棵树下有一堆土,右边的字形像一只手,合起来可以这样说:用手给一棵树的树根培土,把里面的水分封起来。
同学们,古人造出“封”这个字,最开始就表示“给树培土”,后来又引出好多意思。
【课件出示资料袋:1、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袋、纸包。
2、量词,用于封起来的东西。
3、严密堵住或关住,使不能随便打开或通行。
】同学们,“信封”的“封”是什么意思?(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袋、纸包。
)“一封信”的“封”又是什么意思呢?(量词,用于封起来的东西。
)同学们,“封”表示“严密堵住或关住,使不能随便打开或通行”的时候,又可以组哪些词语?(封口、密封、封条)【课件出示课题:6 一封信】同学们,请齐读课题。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设计《一封信》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设计《一封信》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147ef53186bceb19e8bbf0.png)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设计《一封信》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活动来源:信是人类用来交流思想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人类生活中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
幼儿在以往的生活中,已经有了关于"信"的朦胧的经验,本活动将带领他们进一步体验、探索和尝试。
一方面帮助他们了解如何通过特定方式传达信息、表达想法;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幼儿口语听说和前阅读、前书写的能力。
设计思路:对于幼儿来说,让他们体验写信、寄信、送信的乐趣,远比教他们什么是信,什么是邮票更有意义。
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充分考虑的是幼儿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在教师的支持、鼓励和引导下,自发的去探索、发现,获取一些相关知识,促进其能力的发展。
本活动利用角色扮演,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利用生动有趣的图画形式,表现书信的基本格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知欲;通过材料的供给,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体验快乐,感受乐趣。
教师还通过活动的延伸,促使幼儿对"信"有进一步探索,了解现代生活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新形式的"信",引发他们对信息世界的好奇与思考。
探究科技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关注不同的信息传递方式及其变革,激发他们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目标:1、能够根据信件中所提供的信息,理解图的含义,体验获取信息的快乐与成功。
2、知道写信所需的工具(信纸、信封、邮票等)。
3、了解信及信封的基本格式,能用文字加绘画的方式写回信,体验写信的快乐。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对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信有传递信息的功能。
2、情境准备:将活动室的门贴上小狗的头像以及小狗家的地址和门牌号,表示这就是小狗的家。
3、教师自制的ppt课件《一封信》,录制好小熊读信的录音。
4、为每个幼儿准备一封与教师ppt课件内容相同的信,准备一个相同内容的大信及信封给教师。
5、为幼儿准备写回信所需的:信纸、信封、笔(铅笔和水彩笔)、邮票、以及小狗家的地址、小熊家的地址、收信人(小熊的头像)、胶水等若干。
第6课《一封信》 教学PPT课件
![第6课《一封信》 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a6415679563c1ec5da717f.png)
带拼音认读生字
大家看,这里有这么多信封,只要孩子们 能将上面的生字读正确,我们就能顺利地将 信封打开。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借助拼 音读一读吧!
2
3
4
5
我会认
fēng xuē
封削
dēng xiū
灯修
wán qī
完期
guō cháo guā hú
锅朝刮胡
lěng jiān
冷肩
tuán chón
仔细观察它的标点符号,应该怎样打标点?像这样
的句子还有哪些?在文中找找。
19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 (3)重点句子2“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 去看电影。”从这句话,感受到了我们的 生活怎么样?
17
• 这封信里面讲了台灯坏了的事情了吗?是 怎么讲的?和前一封信表达的方式一样吗? 哪一封信的表达方式更好?为什么?
18
“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妈妈说。
这句话有什么特点?说话的人物在说的话的后面。
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13
•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露西 在信里告诉了爸爸哪些事?这些事都有一个什么 共同的特点?找出相关句子画下来!
14
汇报交流
• (1) 重点句1“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 开门见山的告诉爸爸他们的生活不开心, 这样的信,爸爸看到以后会怎样?只能徒 增烦恼。
• (2)重点句2“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 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 清。”从这句话看出爸爸不在的日子,家 里的生活过得很不好。特别是“总是”一 词。
四年级上册写信类满分作文:写给老师的一封信(精选五篇)
![四年级上册写信类满分作文:写给老师的一封信(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f91ca2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60.png)
四年级上册写信类满分作文:写给老师的一封信作品1亲爱的老师:您好!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四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已经快要过去了。
在这段时间里,您像一盏明亮的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也像温暖的春风,带给我们关怀和力量。
我有好多话想对您说,今天就借这封信表达我的心声吧!还记得第一次站在您的课堂上,我既紧张又期待。
您的笑容像阳光一样,让我一下子放松了下来。
从那以后,我发现您的课总是那么有趣、生动。
您不但教会了我们许多知识,还常常用有趣的小故事和妙趣横生的提问,激发我们思考的兴趣。
每当我们有不懂的问题,您总是耐心地解答,让我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老师,您不仅是我们的知识老师,还是我们的生活导师。
记得有一次,我因为作业做得不够好而感到很失落,您却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对我说:“别气馁,失败是成功的起点。
”您的话让我重新振作,鼓起勇气继续努力。
现在,每当遇到困难时,我都会想起您的鼓励,觉得自己也能做到更好。
我知道,您每天都很忙碌,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成长,您付出了很多心血。
看到您每天批改作业到很晚,我既心疼又感动。
谢谢您对我们的关爱和付出,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最后,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也希望以后能继续从您这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此致敬礼!您的学生:小明x年x月x日作品2亲爱的老师:您好!最近,天气渐渐变冷了,您一定要注意保暖,别着凉了!我想借这封信,向您表达我的感激之情,也想和您分享我的一些心里话。
从开学到现在,您一直用温暖的笑容鼓励我们,用耐心的教导为我们解答问题。
每当我在课堂上遇到困难时,您的鼓励让我不再害怕,敢于举手发言。
记得有一次,我在数学课上回答问题时紧张得手心出汗,说出了错误的答案。
可您并没有责怪我,而是微笑着说:“没关系,再想一想。
”就是您的这句话让我重新集中精神,终于得出了正确答案。
从那以后,我变得更自信了,也敢于面对学习中的挑战了。
还有,您讲课时的生动有趣让我对学习充满了兴趣。
二年级上册语文《一封信》评课
![二年级上册语文《一封信》评课](https://img.taocdn.com/s3/m/27bf531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3.png)
二年级上册语文《一封信》评课今天,听了刘老师任教的二年级上册《一封信》,《一封信》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
记叙了主人公露西想念在国外工作的爸爸,给爸爸写信的故事,字里行间透露着真挚、温暖的亲情。
反复阅读,用心体味,让人有一种深深的心灵感悟。
一、营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整堂课听起来非常轻松,学生在课堂上的灵性飞扬,有赖于刘老师所营造的一种自由宽松的氛围。
新课标所倡导的民主平等的对话,让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在师生、生生互动的对话过程中,学生充分展开了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接触。
基于此学生才会在课堂产生“出格”的大胆想法。
当学生产生这些想法,教师除了大加鼓励,还可帮其“扶上马,送一程”,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愉悦。
新课标特别讲求“人文性”,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在整堂中,刘老师用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以及积极与学生探讨的态度,善于用简洁明快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让这种枯燥的求知过程愉快化,活动化,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给我们的感觉是课堂非常“活”,学生的思维、语言、情绪甚至动作异常活跃。
刘老师处处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维。
“老师听出了你表达的亲情。
”“你很投入。
”在课堂上,刘老师的评价与启发总是同时存在,她的评价灵活多样,使学生时时感到温暖,给他们以启迪、赏识,激励着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
二、教师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新课标要求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封信》一文是很好的阅读教材,如何深入文本,朗读训练如何落实,教师以情一步步推动文章的品读深入,他从“从哪些句子能感受到露西对爸爸的思念之情?”入手,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层层深入,加以体会,以情感来推动阅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展开阅读。
有了这样的体会,学生自然就能入情入境地读文。
在不知不觉中,在学生的练读与品评中,在教师情感的推动中,将朗读训练推向高潮。
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教学案例分析——以《一封信》为例
![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教学案例分析——以《一封信》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4672e8baa26925c52dc5bf91.png)
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教学案例分析——以《一封信》为例摘要: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教师会采用各种形式来进行课堂知识的教学。
在这些“形式”当中,那些是高效的,哪些是可以继续优化的,均值得我们继续沉下去,思考并探索。
关键词:对外汉语;案例分析;教学一、案例描述本案例来自学生实训课堂,教学对象主要来自日本、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留学生。
客观看,教学对象汉语水平均属于初级阶段。
选择讲授的内容是《一封信》。
本节课主要涉及五个教学环节:课堂导入、词汇讲解、课文讲解、语法讲解和布置作业。
(一)导入教师釆用问答方式进行导入。
询问大家平时怎么联系家人和朋友,自然过渡,将学生思维引入新课。
与此同时,结合PPT文本展示,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视觉媒介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加易懂的学习氛围。
(二)词汇讲解教师讲解生词有:香港、冬天、手套、把。
讲解生词的基本步骤为:生词的展示、生词的讲解、生词的练习。
生词展示主要通过PPT图片及实物演示,进行对比认读。
在认读过程中所用的方法有领读、齐读再认读。
为了使初级阶段学生更容易接受这样的语音教学方式,教师还可采用手势引导及来声调升降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认知,同时对学生出现的语音错误进行纠正。
展示词汇 1、多媒体图片2、实物3、板书4、认读解释词汇 1、图片释义2、创设情境3、以旧带新4、例句解释练习词汇 1、朗读法2、认读法3、问答法(三)课文讲解首先,教师朗读一遍课文做示范,再领读课文,并依据课文内容对将要涉及的语法点进行提问:“小天让东东来香港带哪些衣服?”回答:“暑假带短裤、汗衫和凉鞋,寒假带长裤、毛衣和外套。
”教师再问:“为什么暑假和寒假带的衣服不一样?”学生回答:“香港夏天很热,冬天又不太冷。
”在提问课文相关问题的过程中穿插书信格式教学,用图片列出书信相关的基本要素,板书辅助强调。
(四)语法教学教师从课文例句入手,然后PPT展示课文“……你暑假来香港,应该带短裤、汗衫和凉鞋。
以文带文课的四种类型
![以文带文课的四种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ea5d88ebeff9aef8951e0652.png)
“以文带文”课的四种类型宗守咏“以文带文”课从诞生那天起,什么缘故带文,带入的文章与讲义中的文章是什么关系,链接二者的纽带是什么,此类问题就一直是关注的核心。
“主题阅读”课题组陆恕教师说,以文带文的要紧课型特点是“一篇精读文带一篇或多篇略读文”;二者的关系是:(1)得法于精读,用法于略读;(2)将精读文和略读文进行比较学习。
“主题阅读”是咱们“大单元主题教学”的教师。
咱们的以文带文课型是从“主题阅读”借鉴来的。
咱们应认真地向“主题阅读”学习。
“得法于精读,用法于略读”,这是以文带文课的第一种类型——迁移运用型。
其大体特点确实是人教版讲义上的文章领会方式,配套教材或其他选文阅读中迁移应用方式,目的是增进方式技术的内化和适应的养成。
比如,《乡下人家》选自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导语中要求“走进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体味优美语言,积存出色句段,并围绕‘走进田园、酷爱乡村’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由此可见,本单元训练重点是语言体味积存,但在这之前,应先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
三河湖镇第一小学王营营教师引导学生谈谈“乡下生活给你什么感受”,然后看看“文中描述了乡下人家哪几处生活场景”,以小题目的形式归纳出来,画成了如下思维导图——借助思维导图,整体把握了文章结构,再体味语言就不至于支离破碎。
画思维导图只是一种策略,借助思维支架理清文章结构、思路的策略。
以后,教师让学生应用“画思维导图”这种方式,阅读配套教材《语文帮》上的选文《故乡的芦苇》,画出作者的记叙思路。
这就是一个迁移运用型以文带文的实例,目的在于教会学生用画思维导图的方式理清文章结构、思路。
明白得课文思想内容,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有必要,但不是语文本体性内容;明白得课文内容,感受田园生活美好,都只是阅读训练的活动载体,教会学生阅读策略才是这节课的本体性内容。
王营营教师还教过《自然之道》,四年级下册第三组,单元导语要求“抓住文章要紧内容,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发,并围绕‘大自然的启发’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
2022年部编版语文《一封信2》精品教案
![2022年部编版语文《一封信2》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c43aa8ad02de80d5d84082.png)
6、一封信教学目标:1. 认识 17个生字, 会写10个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露西两封信的不同.3.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教学重点:学会生字,理解词语, 能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板书:一封信)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质疑:谁给谁写信? 写了些什么?3﹒导入:让我们看看是谁在写信,信的内容是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1)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同学.(2)读顺句子,不唱读,不回读,注意语气和语调.(3)把容易读错的字和句子多读几遍.(4)看看这篇短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2.检查自读情况,疏通字词障碍.(1)出示生字: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再指名读;齐读. 开火车. 按照小组快速念出老师出示的生字. 让全体学生兴奋起来.抢答. 教师拿出哪个字,学生举手抢答.(2)认读本课新词同桌互读. 同桌读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习.检查评价. 谁能大胆、响亮地读给大家听? 指生读. 3.读课文,把这些字词带入文中读一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师提问:(1)露西第一次给爸爸写信提到了什么事?(爸爸不在我们不开心,家里的台灯坏了没法修,家里的冷清. )(2)在妈妈的帮助下,露西第二次给爸爸写信又写了什么事?(过得很好,小狗好,螺丝刀放哪里了,我们自己修台灯,下个星期去看电影)提示:作者情感学生可自由总结,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课文的语句,但必须符合文意.1.出示本课生字田字格课件:单居招呼快乐(1)观察生字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重点指导“呼、乐〞字的书写. (板书:呼乐) “呼〞: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其中,第八笔是“竖勾〞.3.学生在书上描红,完成课后的描红,老师巡视检查指导 .4.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这些生字,师指导字形结构及笔顺,巡视指导.5.实物投影出示,展示优秀的同学作品,师生评议. 四、课堂回忆,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露西,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课文讲了什么.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质疑导入.1.检查认读生字词.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露西给爸爸写信的事,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露西具体写了些什么?3.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一封信)二、自读自悟,合作探究.1.读课文 2— 14自然段,想想露西是怎么给爸爸写信的.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相机引导.哪些自然段时写露西第一次写信的,哪些自然段是描写第二次写信的.3.同座互相议一议,读一读. 教师巡回辅导,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用心读书,用心思考,用心体会,用心倾听学习就有收获. 这两位同学做得很好, 在交流的过程中边朗读, 边圈画.三、交流感悟,品味语言.围绕“露西是怎么给爸爸写信的〞开展教学. 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指导学生学习、朗读、理解课文.1. 哪些自然段时写露西第一次写信的 ? 写了些什么? 谁愿意起来把你的学习体会和大家交流交流.(1)第一次写信, 我是从课文的第 2、 3自然段中读到的.(2)请同学们自由读 2、 3自然段,找出描写第一次写信的句子,读一读.(3)指名学生起来读句子. 学生读句子时,教师相机出示下面句子,指导朗读.A.“亲爱的爸爸,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 〞B .“以前每天早晨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 〞C. “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总是修不好. 〞D. “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4)露西的爸爸不在家,露西多么不开心呀 ! 谁还想读. (板书:不开心冷清)(5)读得好 ! 读出露西对爸爸的思念之情. 全班女生一起读.(6)谁会用下面的句式说话,教师着重指出“一边…一边…〞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9)自由练习. 然后指名说句子.2.哪些自然段时写露西第二次写信的 ? 写了些什么?(1)我是从课文的第 7--14自然段中读到的.(2)指名学生起来读句子. 学生读,教师出示下面的句子.A.亲爱的爸爸,我们过得挺好.B.太阳闪闪发光,我们的希比希在阳光下又蹦又跳.C.请爸爸告诉我们,螺丝刀在哪儿,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D.下星期天我们要去看电影.E.爸爸,我们天天都向你.大家自由读读这几句话,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3)学生自由读句子.(4)教师根据学生答复进行评价,指导读好句子. 读得好 ! 看谁读得好.师生读. 男女生读.3.比拟露西前后两封信,你更喜欢那一封,为什么? ①我喜欢第一封信,因为读后让人感到心情很好. ②我也喜欢第二封信,内容上虽然和第一封是一致的, 但是第二封信更充满乐观、阳光、坚强. (板书:乐观、阳光、坚强)指名朗读 4—— 14自然段. 读出对露西对爸爸的思念之情,读出露西的坚强、乐观和自信.四、小结全文.通过前后两封信的比拟,我们懂得了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乐观面对,学会独立、坚强和自信地面对眼前的一切.教学目标:1.能借助注释、课后译文、字典读懂古文的内容, 把古文译成白话文并初步体会古今义的异同.2.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古文学习的根本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古文, 做到停顿正确, 会背诵三那么古文.4.懂得遇事要感于实践, 抓紧时间不拖拉, 在实践中学会本领的道理以及体会学习、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教学重难点:1.读懂古文的内容, 并能译成白话文., 初步体会古今义的异同.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准备:搜集资料、PPT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对名言. 要求说出下句, 并说说名言的意思. 多媒体出示:书上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中国古代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最灿烂的文化之一, 许多名句佳篇为后人广为传颂. 以上的名言, 大家并不陌生, 它们都是摘自文言文, 也就是古文. 下面请几位同学读一读〔配乐〕, 谈谈读后的感受〔朗朗上口, 语言精练且深刻. 〕二、提出问题, 自主学习.1.自由读课文, 有不懂的生字词圈出来.2.出示学习古文的根本方法:读通全文、字字明了、连词成句.三、相互学习, 合作交流.1.检查生字学习情况.2.说说你知道《论语》中的哪些名句?相互交流.四、初学课文, 整体感知.1.多媒体出示:根据班固《汉书·艺文志》的记载, “论〞是“论纂〞的意思, “语〞是“语言〞的意思. 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 提出了许多教育主张. 在教育方法上, 他提倡因材施教;强调“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老老实实地学习. 《论语》所载, 不限于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 也包括了他们不少的社会实践活动. 也就是说, 书中既记言, 又载行.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 《论语》是在孔子死后, 由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在不同时期撰辑而成的. 今天, 不管是研究孔子, 还是研究中国历史, 都离不开《论语》.2.请几个女生朗读该文, 结合注释, 然后请几个同学翻译, 教师适当的引导.(1)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 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2)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3)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 勤奋学习而不满足, 教导别人而不倦怠.五、精读课文, 深入研究.1.通读全文〔配乐〕, 从这三那么语句中哪些读书方法对你有启发?自由交流.2.联系实际, 说说你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六、课后作业.1.背诵古文.2.课外搜集《论语》中一些其它的名言.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全班齐背诵《论语》中读书方法三那么.二、相互学习, 合作交流.媒体出示:《读书有三到》引自朱熹的《训学斋规》, 朱熹〔1130-1200年〕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家, 又是著名的教育家. 他一生大局部时间都在读书和教书, 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 对于今人, 仍有启示和借鉴的作用.2.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 不添字, 不漏字.3.再读课文, 了解古文意思.〔1〕教师范读〔配乐〕, 学生在心中默默跟读.〔2〕对照译文, 想一想读书要做到哪“三到〞?交流板书:心到眼到口到〔3〕同桌合作逐句朗读古文和译文, 深入理解句意.〔4〕齐读古文.三、精读课文, 深入研究.1.通读全文, 了解古文的表达方式.〔1〕师:既然古文的语言精炼且深刻, 至今为世人学习, 除了它们本身语言的精辟, 语调的古朴之外, 其表达方式也可谓堪称一绝. 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作者朱熹是中国南宋著名哲学家, 其逻辑推理能力非同一般. 请问该文是怎样得出“读书有三到〞, 且“心到最急〞?细读课文, 思考.〔2〕重点比拟译句, 哪一句更适合原文?为什么?原文:心既到矣, 眼口岂不到乎?译文:思想已经集中了, 难道眼会看不仔细, 嘴会读不正确?专心了, 就能看仔细, 读正确.〔3〕小结:作者很好的运用了假设, 准确而有力地推断出“读书有三到, 且心到最急〞.2.配乐朗读古文并背诵.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全班齐背诵朱熹的“读书有三到〞.二、相互学习, 合作交流.在读书, 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 对于今人, 仍有启示和借鉴的作用.2.请同学们用学《读书有三到》的方法学曾国藩语录.三、精读课文, 深入研究.1.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 不添字, 不漏字.2.请几个女生朗读该文, 结合刻下注释, 然后请几个同学翻译, 教师做适当的引导.3.对照译文, 想一想作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哪三样东西是缺一不可的?交流板书:有志有识有恒4.同桌合作逐句朗读古文和译文, 深入理解句意.5.配乐朗读古文并背诵.四、拓展延伸:1.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 读书体会, 说说课文中哪些读书方法对你有启发?2.除了课文中提到的读书方法,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业精于勤, 荒于嬉;行成于思, 毁于随. ——韩愈学而不思那么罔, 思而不学那么殆. ——孔子立身以立学为先, 立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刘彝读书忌死读, 死读钻牛角. ——叶圣陶读书百遍, 其义自现. ——三国志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读活书, 活读书, 读书活. ——郭沫假设鸟欲高飞先振翅, 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苦禅养心莫假设寡欲, 至乐无如读书. ——郑成功五、课后作业.1.朗读三那么古文, 并根据注释说说古文的意思.2.背诵三那么古文.3.积累5句关于读书的名言, 了解意思.《古人谈读书》课后反思《古人谈读书》中三篇文章是流传至今的文言文, 布局严谨, 行文简洁, 气韵生动, 蕴涵深厚的道理. 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一些尝试:一、充分利用配乐范读、学生诵读以及多媒体再现古汉语的古朴典雅由于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有所限制, 以及古文对现代学生来讲除了枯草乏味还是枯草乏味的特点, 决定了教学这三篇文章的时候决不能用常规教法, 环境的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一开始,教师富有古朴韵味的配乐朗读让在座的学生不知不觉地把学习古文的枯草乏味的念头给抛到了脑后, 师读完, 学生还意犹未尽, 从学生的神情中可看出他们此时急于想揭开古汉语神秘的面纱.作者的头像及表现该文意思的插图带着学生一层一层地深入了解古文二那么所蕴含的深厚道理. 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始终处于寻秘探索感悟其古汉语的神韵. 思维极其活泼. 让学生诵读时也积极提出配乐读, 学生读得抑扬顿挫、摇头晃脑, 有滋有味的.二、抓古汉语的特点, 学习其精髓, 提升语文能力文章表达方式, 提高写作水平如:《读书有三到》一文, 行文简洁, 但布局严谨, 使得文章气韵生动, 蕴涵深厚的道理, 所以弄懂文章的表达方式也就成了学习该文的重点和难点了. 我带着学生从作者朱熹是一个被称为中国南宋著名哲学家, 其逻辑推理能力当然非同一般入手比拟译句, 哪一句更适合原文?为什么?原文:心既到矣, 眼口岂不到乎?译文:思想已经集中了, 难道眼会看不仔细, 嘴会读不正确?专心了, 就能看仔细, 读正确.通过学习, 学生明白了文章作者很好的运用了假设和因果以及反问句式, 准确而有力地推断出“读书有三到, 且心到最急〞. 其实小学阶段语文的教学不应该脱离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此时学生还处与似懂非懂, 所以, 让学生运用了假设和因果以及反问句式说一段话, 教师做适当的引导, 学生虽往成较困难, 但在教师的引导下, 总算到达预期效果, 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得以锻炼.三、课后扩展, 增强素质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稳固提高学习古文的能力, 可以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代寓言故事、文言名句, 以拓宽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还可以鼓励优秀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改编课本剧, 创设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一封信备课笔记
![一封信备课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3dea17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12.png)
一封信备课笔记一、教学目标1. 认识“信、封”等12个生字,会写“体、亮”等12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信的内容,体会露西对爸爸的思念之情。
3. 懂得在信中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有困难要勇敢、乐观地面对。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信的内容,体会露西对爸爸的思念之情。
教学难点:懂得在信中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有困难要勇敢、乐观地面对。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表格式读书笔记,以读为主线,注意读思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在读中感悟、积累的习惯。
在教学方法上力求避免逐词逐句地分析,而是以读带讲,以读代讲,把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同学们,你们写过信吗?给谁写过信?都写了些什么内容?2. 同学们的信件真是五花八门啊!今天我们要来读一封信,这封信是女儿写给爸爸的。
同学们读了这封信一定会深受启发的。
这封信是谁写的呢?一起来看课题吧。
指名读题——再读题。
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呢?3.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解决你们刚才提出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好后请坐端正。
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去掉拼音还认识这些生字朋友吗?咱们来开火车读一读(生字火车)。
(注意正音“冷”是后鼻音,“照顾”是三拼音节,“信封”是轻声。
)2. 再读课文,思考:这封信是谁写的?写给谁的?还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答)3. 再读课文第4—7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同桌听一听。
再把有关的段落多读几遍。
自己再找一找重点的词句读一读。
4. 谁来把你找到的重点词句找出来说一说?(学生回答时,相机出示相关的句子让学生反复朗读。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5. 这封信一共写了几件事?都是什么?谁来试着说一说?(学生回答时相机出示相关的句子让学生反复朗读并体会“逗号”、“甚至”的意思。
)6. 多么逗人的爸爸!多么懂事的孩子!你们喜欢他们吗?请带着你的喜爱之情再读一读课文吧!(自由练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7.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露西开始给爸爸的信里写了什么?后来又加了什么内容?爸爸收到露西的信会怎么样?露西收到爸爸的回信会怎么样?……)同学们想知道这些问题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好吗?(三)书写指导:1. 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词语:体、照、亮、完、全、见、爸、妈、带、回、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奶奶, 您好!”
生:“奶奶, 您好!”
师:狗熊奶奶听了浑身舒服。
生:“小孙孙你好,虽然 你没用‘亲爱的’,可是我从语气中听出来了,这比加
‘亲爱的’还要亲爱……”
师:当念到小孙孙想吃奶奶做的甜饼时,狗熊奶奶的眼眶湿润了。
生:“这多好,我可爱的小孙子,他没忘记我,连我做的蜂蜜甜饼也没忘记,他
是一个有良心的孩子……”
自学提示
自读课文,用“
”标注出课文中露西在给爸
爸的后一封信里都写了什么?
分享提示
露西在给爸爸的第二封信写了内容有
师:第二封信的内容是怎样的?
师生承接读
生:亲爱的爸爸……,我们过得挺好。
师:露西写完这一句,想到了小狗希比希,写道:
生: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
师:接着又写到了什么?
师:亲爱的爸爸,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
对比感受读
生:亲爱的爸爸……,我们过得挺好。
师: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
生: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请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了?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
师: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
6 《一封信》 ——以文带文课型
我学会了写信,
信
替大海给小船写,
用笔和纸,用手和心。
快去航海吧,海面上风平浪静.
我多么想写啊,
替云给云写,
写许多许多的信——
愿变成绵绵春雨;
替雏鸟给妈妈写,
替树给树写,
让妈妈快回巢,天色已近黄昏。愿连成无边的森林。
替花朵给蜜蜂写,
给自己,我也要,写一封封信,
《你读我诵》中的《给妈妈的第一封信》
师:给谁写信?
你问我答读
生:给妈妈写的第一封信。
师:这封信送给妈妈的时候要放在哪里呢?
生:我想好了:把信贴在镜子上,要不——放在针线筐里。
师:信的内容写好了吗?
生:可是真糟糕,我这会儿还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从哪儿说起。“亲
爱的妈妈,”我含着笔杆,使劲地想啊想,空白的纸在等着我的字行。
请快来采蜜,花儿已姹紫嫣红。让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紧紧……
你读我诵:《信》
师生承接读
信
师:替大海给小船写,
师:我学会了写信,
生:快去航海吧,海面上风平浪静.
生:用笔和纸,用手和心。
师:替云给云写,
师:我多么想写啊,
生:愿变成绵绵春雨;
生:写许多许多的信——
师:替树给树写,
师:替雏鸟给妈妈写,
对比感受读
师:当河马张开大嘴,高声地读了一句: 生:“奶奶您好!” 师:夜莺姑娘喝了点露水润润嗓子,当她念了第一句: 生:“奶奶, 您好!”
情境赏析读
读:给妈妈写一封信,用文字表达我对妈妈的爱—— 诵:“亲爱的妈妈,”我含着笔杆,使劲地想啊想,空白的纸在等 着我的字行。 读:妈妈的节日,用书信祝福妈妈—— 诵:今天是您的节日,我祝您幸福、健康。 读:信写不下去,我急中生智摆脱困境, 飞奔到妈妈身边—— 诵:妈妈把我搂在怀里,她用眼睛默默地询问我,又用沾满面粉的 双手,把我从地上高高举起。
露西在给爸爸的第一封信写了内容有
学习小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凡事都往好处想,这样生 活才能过得更美好的道理。
师生承接读
师:信的开始是怎样的? 生:亲爱的爸爸,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 师:接下来,露西写到了什么? 生: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 师:后来,又写到了什么? 生: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师:这时,妈妈回来了。问:“是在给爸爸写信吗?” 生:“是的,可是我写得不好。”
生:愿连成无边的森林。
生:让妈妈快回巢,天色已近黄昏。
师:给自己,我也要,写一封封信,
师:替花朵给蜜蜂写,
生:让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
生:请快来采蜜,花儿已姹紫嫣红。
紧、紧紧……
你读我诵:《信》
你问我答读
读:写信要用什么? 诵:用笔和纸,用手和心。 读:你想给谁写信? 诵:替雏鸟给妈妈写,让妈妈快回巢。 读:你想给谁写信? 诵:替花朵给蜜蜂写,请快来采蜜。 读:你想给谁写信? 诵:替大海给小船写,快去航海吧。
生:爸爸请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了?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
师:接下来,又写到了什么?
生:“啊,太好啦!妈妈说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
师:最后,露西说到了什么?
生:“爸爸,我们天天想你。”
生齐读
亲爱的爸爸: 我们过得挺好,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 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爸爸请告诉我们,螺丝刀 放在哪儿了?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啊, 太好啦!妈妈说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爸爸, 我们天天想你。
师:你要送给妈妈什么样的祝福呢?
生:今天是您的节日,我祝您幸福、健康。
师:字歪歪斜斜写不好,怎么办呢?
生:我急中生智摆脱困境——飞奔到妈妈身边。妈妈把我搂在怀里,她
用眼睛默默地询问我,又用沾满面粉的双手,把我从地上高高举起。
《你读我诵》中的《给妈妈的第一封信》
此时此刻,你有话想对你的亲人 说吗?现在请你们来给远方的亲人写 一封信吧!
你问我答读
读:你想给谁写信? 诵:替云给云写,愿变成绵绵春雨。 读:你想给谁写信? 诵:替树给树写,愿连成无边的森林。 读:你还想给谁写信? 诵:给自己,我也要写一封封信,让自己的心, 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紧紧……
自学提示
自读课文,用“ 信里都写了什么?
”标注出课文中露西在给爸爸的第一封
分享提示
生:“啊,太好啦!妈妈说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
师:可是,我给爸爸写的信不好。
生:“爸爸,我们天天想你。”
自学提示
自读课文,用“
”标注出课文中第一次给狗熊
奶奶读信,狗熊奶奶不开心的原因。
分享提示
第一次给狗熊奶奶读信,狗熊奶奶不开心的原因是
。
师生承接读 师:狗熊奶奶来到河边,请河马先生帮她念一念信。 生:当河马张开大嘴,高声地读了一句: 师:“奶奶您好!” 生:“奶奶您好!” 师:这时,狗熊奶奶就不那么高兴了。 生:“他是这样粗声粗气地称呼我吗?连‘亲爱的’也不加。 这个没 礼貌、不懂事的小东西。” 师:当信中说到他想吃奶奶做的甜饼时,狗熊奶奶更不高兴了。 生:“他就这样用命令的口气, 叫我给他捎甜饼吗?这办不到!”
自学提示
自读课文,用“
”标注出课文中第二次
给狗熊奶奶读信,狗熊奶奶感动的原因。
分享提示
第二次给狗熊奶奶读信,狗熊奶奶感动的原因
。
《新主题阅读》中的《给狗熊奶奶读信》
师:走到半路上,她越来越想小孙子了。
师生承接读
生:正巧,夜莺姑娘在树上唱歌。
师:她请夜莺姑娘把信再读一遍。
生:夜莺姑娘喝了点露水润润嗓子,当她念了第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