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龙——以文带文课型《难忘的一课》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6f8780a360cba1aa911da6d.png)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难忘的一课》(第十册)是一篇讲读课文。
许多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紧紧抓住贯穿全文的关键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指导学生阅读,并获得了成功。
但我想。
假如学生靠着自己的直觉思维,对课题产生了浓厚的爱好,且情愿带着课题走进课文呢假如学生确实有了这种需要,我们不防就此一试,即从课题入手,就学生的阅读过程而构建教学过程。
先分析课题:中心词“一课”——言事;题眼“难忘”——传情。
由课题可知,课文集叙事抒情于一体。
再从教与学方面来分析:教者看到课题会估量,文章叙述了什么事抒发什么情学生读了课题,至少会产生如下猜想:这“一课”讲了哪些事什么缘故这“一课”令作者终生难忘综上所述,依据文情和学情,能够形成如此一条教学思路:紧扣课题,构建三个板块,指导学生阅读。
[点评:阅读教学从何处入手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要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走进文章中去,有利于学生快速有效地开展阅读实践活动。
上文提出的“指导学生阅读”,其用心也在于此。
]一、感知难忘事1.检查预习后提问:故事发生在什么时什么地点作者经历了什么事2.让学生速读课文,分别找出“上课”和“下课”的有关段落,并想想这两部分各讲了什么事(学习祖国文字和参观小礼堂)3.让学生再读这些段落,然后讲讲这两件事。
[点评:第一个板块的教学,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重在让学生“感知”难忘的情况。
环节2的教学,渗透了篇章结构训练,同时也为落实本组训练重点“详写和略写”埋下了伏笔。
]二、揣摩难忘心1.探情源:“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显现了三次,每一次显现都相伴着一段故情况节。
让学生默读3-16自然段,找出这些故情况节的有关重点句段,然后说说这些故情况节的要紧内容。
[点评:这一环节看似是在第一板块基础上的回复,实则是在把学生的视点引向作者的情感生长点,把学生的视线引向作者的情感变化线。
有了那个环节的铺垫,学生方能顺畅地入境动情。
]2.溯情思:紧扣文中的三段故情况节,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发觉,自己去探求,从中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
2024年北师大版秋季五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课》教案
![2024年北师大版秋季五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09062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17.png)
16.对学生进行书写指导,强调规范书写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
17.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包括学习收获和改进建议,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教学内容(续):
18.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道德教育意义,如爱国情怀、集体荣誉感等,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7.设计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互动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8.通过课堂小结,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到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
9.布置课后作业,包括课文背诵、写一篇关于自己难忘一课的短文,以及查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资料,以巩固课堂所学。
10.通过课堂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19.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冲突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设计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模仿课文风格,创作一篇以“难忘的一课”为主题的作文,加强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情感表达。
21.引入跨学科学习,如结合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课文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识。
26.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发现和创意,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7.通过课堂问答,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28.设计一份小测验,涵盖生字词、课文理解、写作技巧等方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29.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推荐与课文主题相关的书籍或文章,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难忘的一课》教案: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难忘的一课》教案:学以致用,知行合一](https://img.taocdn.com/s3/m/4b59929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d2.png)
《难忘的一课》教案: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知行合一
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一课,这一课或许是我们的启蒙老师所讲授的,或者是我们的初恋教给我们的,或者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一位传奇人物带给我们的。
当我们想起这一课的时候,总会感到一阵阵的感动和震颤。
那么,这样的一课,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教授呢?如何让学生学以致用,让知行合一呢?
教师要先做好自己的准备工作。
教师需要对自己所要讲授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掌握好知识点,明确目的和目标。
同时,教师也需要关注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学习能力等因素制定出合适的教学计划。
为了让学生对所要讲授的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我们可以引入一些生动的故事或实例,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吸收知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学生作为主体,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们在交流中掌握知识,发扬创新思维,学以致用。
同时,教师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让学生们感到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实践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教学需要将“知”同“行”合一,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体验、加强理解、增进自己的实践能力。
学生在操作实践中,不仅能逐步领会相关
知识和技巧,更能在亲身体验之中,发现问题,寻找突破口,不断创新。
在教授难忘的一课时,我们需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实践的指导,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技巧、开发创新。
只有知行合一,才能使得学生们在未来的日子里面更好地发扬所学所用,变成更加优秀的自己。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d77837b58fb770bf78a559d.png)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说课稿一、说教材《难忘的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原六年制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的一篇阅读课),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见到一位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这篇课文处在第七单元中。
单元训练重点是“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学习本组课文,要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了解并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述内容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进一步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
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学习作者抓住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事进行具体叙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真挚”、“意外”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句话。
课文中反复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贯穿全文,每一次出现都伴随着一段故事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它既是串联内容的主线,又是表达情感的主线。
所以,我把理解“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又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和大纲的要求,把“学习作者抓住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事进行具体叙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作为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本文主线清晰,叙事生动,感情充沛,很适合感情朗读。
因此,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学习祖国文字”、“参观礼堂”这两个场面和“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条主线,以读为主,运用“教——扶——放”的方法,通过“朗读——理解——朗读”这种教学手段教学本课。
三、说学法因为教是为学服务的,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引导学生运用“朗读——理解——朗读”的方法来读懂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情实感,并从中领悟到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2024年北师大版秋季五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2024年北师大版秋季五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71b115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59.png)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1.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
2.1理解课文中的描写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
1.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1.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十七、家长沟通与合作
1.教师应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寻求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2.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和活动,如一起完成家庭作业,参与学校的主题活动等。
3.提供家长教育资源,帮助家长了解如何在家中支持孩子的学习,特别是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十八、教学后续活动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习,培养爱国情怀。
3.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促进家校合作。
十一、教学注意事项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的引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2.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提问,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3.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1.在本节课后,教师可以继续开展一系列与《难忘的一课》相关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鼓励学生记录自己的学习日志,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所思所感,培养自我管理和反思的能力。
3.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分享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十九、教学总结
3.设计手抄报或绘画活动,让学生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课》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30836da0116c175e0e48cf.png)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课》教案教学要求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剧烈的民族肉体和深沉的爱国心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
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积聚常用词语。
会用〝真诚〞、〝不测〞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预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说话,激起兴味,引入课文审题:难忘的一课。
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这些效果大家想不想知道啊?请大家赶快翻开课文。
二、范读课文,初识文意教员范读,先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说一说讲了一件什么事?(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时节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三、先生自先生字、词和课文1.按生字表自先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查字典并结合课文了解词语。
读课后词语。
2.读通课文,思索:①故事发作在什么时分?什么中央?四、反省掌握状况1.字音:指名拼读,直读生字,留意纠正。
2.字形:说说易错的字,易错的中央。
如:〝葛〞留意笔顺,与〝蔼〞区别。
〝崇〞与〝祟〞的区别。
3.词义:结合课文了解。
4.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不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5.指名读课文,回答刚才的效果。
五、朗诵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发作、开展和结果再问: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那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七、布置作业1.誊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质疑,做标志。
第二课时一、温习提问,引入本课时先生提出不明白的效果。
(一)谁来说说〝难忘的一课〞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时间、地点。
)那么这节〝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3次)(二)三次出如今什么中央?请同窗们朗诵课文划出来。
《难忘的一课》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难忘的一课》第一课时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75c3f291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9.png)
《难忘的一课》第一课时教学实录记忆中,总有一些特别的课堂让人难以忘怀。
在我教学生物学的过程中,有一个第一课时的教学实录特别深刻,让我至今难忘。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期待着与学生们一起探索生物的奥秘。
当第一堂课开始时,学生们神情各异,有的抬起头聚精会神地听讲,有的低头玩手机,还有的打着瞌睡。
我决定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抓住学生的眼球,引起他们对生物的兴趣。
于是,我拿出一只小瓶子,里面装着一只死去的蝴蝶,让学生们仔细观察它的翅膀、触角和腿部,引导他们猜测这只蝴蝶属于什么种类。
随着学生们的热情逐渐被激发,我开始向他们介绍蝴蝶的生命周期。
我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图片和动画,向学生们展示蝴蝶从卵、幼虫、蛹到成虫的完整过程。
我还借助实物模型,让学生们亲自体验触摸蝴蝶翅膀的感觉,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而真实。
接着,我带领学生们一起进行实验,观察植物的叶子下面有哪些微小的生物。
每个学生都拿着放大镜,认真地搜索着,发现了一些小昆虫和微生物。
通过实验,学生们不仅对植物的微观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在课堂的最后,我放映了一段生物纪录片,展示了大自然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学生们被屏幕上精彩的画面和生动的解说所吸引,纷纷表达了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
通过这一节生物课,我不仅传授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对生物的热爱和求知欲。
我深刻地感受到教育的力量,每一个学生都是如此独特而美丽,我愿意用我的知识和爱心,去启发他们的思维,引领他们的成长。
这堂难忘的一课,让我明白了教育的意义,也让我更加热爱教育事业。
我希望能够继续与学生们一起探索生命的奥秘,共同成长,共同努力,让教育之光照亮前行的道路。
愿我们的教育之旅,永不停歇,永不磨灭。
《难忘一课》读后感
![《难忘一课》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20217f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5.png)
《难忘一课》读后感《难忘一课》读后感1课文《难忘的一课》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亲眼看到教师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感人情景。
以及在学校里看到有关祖国历史文化的人物画像等。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朗读声一遍又一遍地激荡着作者的心灵。
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少深厚的爱国情啊!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台湾五十年,在五十年中强制台湾学校教日本的语言,想把台湾变成日本。
可是侵略者野蛮的行径,永远改变不了台湾同胞火热的爱国心。
地理教师教过我们:台湾是祖国最大的岛屿,是东海之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那里资源丰富,景色迷人。
那里有波光粼粼,水清如镜的日月潭;那里有满目苍翠,鸟语花香的阿里山;那里有高耸入云,终年积雪的玉山;那里还有勤劳朴实,热情好客的少数民族——高山族。
记得老师跟我们讲过,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事。
荷兰殖民统治者,侵占了台湾。
是明朝将领郑成功率领军队,千帆竟发奔向台湾,与台湾民众一道把荷兰侵略者赶出了台湾,解救了受苦受难的台湾同胞,实现了祖国的重新统一。
由于近代历史的原因,小小的台湾海峡成了阻隔两岸同胞想见的屏障;小小的海峡成了两岸亲人不能跨越的鸿沟。
两岸的亲人只能隔海相望,望穿秋水,肝肠寸断!可是海峡又怎能隔断两岸同胞心中的那座桥呢?日历又翻开了新的一页,走进崭新的新世纪。
春回大地,生机盎然。
在祖国的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祖国建设日新日异,在这大好形势之下,它犹如时代的春燕,在台湾海峡上空来回传播着春天的信息。
两岸同胞拨开海峡中的迷雾,看到了灿烂的阳光,看到了两岸和平统一的美好前景。
心中的祖国把两岸人民的心更加地紧紧连在一起,祖国的繁荣兴盛把两岸同胞心紧紧地连在一起,过去的一切将烟消云散。
亲人相会的时刻将很快到来。
难忘的一课课文原文读了《难忘的一课》这篇课文,我清楚地知道两岸同胞都是炎黄子孙,都是骨肉相连的亲兄弟,亲姐妹。
都属于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实现祖国的重新统一是我们炎黄子孙的共同责任。
《难忘的一课》
![《难忘的一课》](https://img.taocdn.com/s3/m/d9442af7f8c75fbfc77db277.png)
(zhū)
(诸侯)
闽南语—福建南方的方言。 国语— 指中国人民共同使用的语言。 这里指 汉语普通话。 光复—收复,本课指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 回到祖国的怀抱。
主要内容
他用粉笔在黑板上 一笔一画地写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
(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台湾的时期,不准中国人学 习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他们企图让中国人民忘 掉自己的祖国。所以台湾“光复”后,师生们就 怀着真挚的感情认真地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体现 了对祖国的爱。)
小结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课文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中心,详写了__________ 学习国语 、___________ 参观小礼堂 这两件事。特别是把__________ 学习国语 的过程作为重 点,进行了详细地叙述和描写,给人留下难忘 中心 关系特别 的印象。由此可见,凡是和________ 详细 , 密切的材料,就是重点材料,应该写得______ 简略 。这就是 其余的次要材料,可以写得________ 详写和略写。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台湾“光复”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而 战败,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 给日本。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接收 台湾,台湾自清朝割让日本后又回归中国领土。 “光复” 就是“把失去的收回”的意思。
闽 诸
(mǐn)
(闽南)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中国。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每一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我都 有怎样的感受?
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 从后门走进教室,在最后一 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 跟着那位老师,大声地、整齐 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d83d35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4.png)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次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沉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遭到爱国主义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意思和领会出的感情经过朗读表达出来,在感情朗读中感遭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与感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遭到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沉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遭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次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每一次感受。
感受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沉的爱国情意。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每一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时,“我”的感受教学过程:一、说话导入狼牙山顶峰响起的壮烈的口号声,让我们感遭到了日寇的的残暴和中国人民的坚强不屈; 1945年台湾“光复”后,从小学校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又让我们感遭到了甚么呢?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难忘的一课》。
(板书课题)二、引导自学,全体把握1、质疑经过你的预习,你认为这一课要学习甚么?怎样学?【--经过读课文了解课文次要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为甚么回让作者那么激动;要从小学校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中找到本人的感受。
】(设计意图:让先生知道课文前引言就是自学的目标,学会本人自动按照提示进行自学。
)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等解决字词妨碍;找重点句子和不明白的地方和伙伴交流、查找材料学习;说出本人的感受。
(设计意图:明确语文学习的方法,)2、导学(1)考虑文题看到课题你能想起甚么呢?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谁上课)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甚么呢?(内容)为甚么这么令人难忘呢?(难忘)(2)提示课文中作者多次提到的一句话是甚么?(这类学习方法是刚开始,因而,提示孩子本课的学习方向和学习重点。
)(3)读课文、交流带着成绩读本人认为重要的段落,然后和小组的伙伴交流。
浏览课文,组内交流。
(4)班内交流,教师引导、点拨。
捉住多次出现的句子,理解分析a、文中哪个句子多次出现? 出如今文中甚么地方?b、每次出现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三、引导学习:第一次出现导:这句话出现的地方;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浓浓爱国情,莘莘学子意《难忘的一课》
![浓浓爱国情,莘莘学子意《难忘的一课》](https://img.taocdn.com/s3/m/c20619c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5.png)
浓浓爱国情,莘莘学子意《难忘的一课》文章:本文章的要紧内容是关于浓浓爱国情,莘莘学子意《难忘的一课》,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浓浓爱国情,莘莘学子意──《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一、文本解读一、《难忘的一课》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所见到的动人情形,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浓浓的爱国情意在本课多次显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几个字上表露无遗。
第一次是在课堂上,老师一笔一画地写,然后和小孩们一遍一遍地读,读得是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看起来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反映了这些刚刚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下回到祖国怀抱的台湾师生强烈而真挚的爱国之情。
第二次也是在课堂上,不同的是,这是作者在师生爱国之情的鼓舞下,不由自主地走进教室,跟着老师一起读这句话。
反映了作者跟这所学校的师生有着共同的爱国之情。
第三次是作者参观了学校里的中国伟人像之后说的,现在,作者内心无比兴奋和感动,他为祖国历代伟人像重新显现在礼堂而兴奋;为教师和小孩们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而感动。
二、设计思想《难忘的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
我在设计这篇课文时,我从课题入手,先简要交流学生搜集的信息,然后介绍历史背景,紧扣“难忘”让学生自读探究怎么说作者什么缘故“难忘”,勾画有关语句作批注,最后全班交流。
学生会靠着自己的直觉思维,围绕难忘一词,对课题产生浓厚的爱好,情愿走进课文去学习课文。
因此,我就学生的阅读过程而构建教学过程。
我一开始就让学生带着课文什么缘故说这一课令作者终生难忘,依据文情和学情,能够形成如此一条教学思路:紧扣课题,构建:“走进课堂”和“走进礼堂”2个板块,指导学生阅读。
三、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要紧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3. 培养学生发觉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搜集、整理资料的适应和能力。
《难忘的一课》教案设计
![《难忘的一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11b151b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9.png)
《难忘的一课》教案设计•相关推荐《难忘的一课》教案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难忘的一课》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难忘的一课》教案设计篇1【文本解读】浓浓的爱国情意在本课多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几个字上表露无遗。
文本看似浅显,但其实内蕴的那股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意如果无法得到彰显,那么,整堂课的教学必然走向失败。
本课的教学不仅有了优秀的课堂设计,而且教师的激情显然每时每刻都在牵动着学生的心,引领着学生真正走进了一个爱国的殿堂。
【教学实录】一、课前“知识快餐”,介绍背景(著名爱国将领和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在美国考察期间,有一次,他和一名使馆人员去邮局往国内寄东西。
邮局职员看了邮单后故意问:“你是哪国人?”吉鸿昌理直气壮地回答道:“我是中国人!”那职员冷笑道:“地球上已找不到中国了。
”吉鸿昌异常愤怒,同行的使者却低声劝道:“吉先生,你为何要说自己是中国人呢?你可以说自己是日本人,这样就能受到礼遇。
”吉鸿昌怒不可遏,大声斥道:“你觉得中国人丢脸吗?我却觉得当中国人很光荣。
”回到寓所,吉鸿昌越想越气,当即找到一块半尺来长的硬纸板,亲自用毛笔在上面用英文写了5个大字:“我是中国人!”无论是外出,还是出席宴会,他都把它佩戴在胸前。
)师:看完了这个故事,我想,一定有很多同学,深有感触地对自己说道:“一定要做个豪迈的中国人”吧?但大家可曾思索过,在这个故事的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是一个多么可悲的时代啊!身在异国他乡的中国人,竟到了连自己的国籍都不能堂堂正正说出口的境地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上海外滩公园“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的牌子、不能忘记“圆明园”那场空难性的烈火与洗劫,更不能忘记日本侵略者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这种种的种种,让无数的百姓颠沛流离,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当时,在我们的台湾,那里也正经历着一次空前的大劫难。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课》课文原文及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课》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aa84cb312b3169a551a414.png)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课》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语】《难忘的一课》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WTT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课文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在台湾一家航业公司的轮船上工作。
有一次,我们的船停泊在高雄港口。
我上了岸,穿过市区,向郊外走去。
不记得走了多远,看到前面有一所乡村小学,白色的围墙,门外栽着一排树。
校园里很静。
我走近一间教室,站在窗外,见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正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的文字。
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
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接着,他先用闽(mǐn)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
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又那么富有感情。
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
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从*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我,但是,好像谁也没有感到意外。
从那一双双眼睛里,可以看出对我是表示欢迎的。
教学继续进行着,大家朗读得更起劲了。
下课了,孩子们把我围了起来。
老师也走了过来。
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
你知道,在日本统治时期,我们上的都是日本人办的学校,讲国语是不准许的。
”“我觉得,你今天这一课上得好极了!你教得很有感情,孩子们学得也很有感情。
”接着,这位老师一定要领我去看一看他们的小礼堂。
说是礼堂,不过是一间比较宽敞的屋子。
这位老师指着礼堂两面墙上新画的几幅中国历代伟人像,说:“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课》课文原文及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课》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827597aef8941ea76e05f7.png)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课》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语】《难忘的一课》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课文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在台湾一家航业公司的轮船上工作。
有一次,我们的船停泊在高雄港口。
我上了岸,穿过市区,向郊外走去。
不记得走了多远,看到前面有一所乡村小学,白色的围墙,门外栽着一排树。
校园里很静。
我走近一间教室,站在窗外,见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正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的文字。
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
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接着,他先用闽(mǐn)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
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又那么富有感情。
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
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从*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我,但是,好像谁也没有感到意外。
从那一双双眼睛里,可以看出对我是表示欢迎的。
教学继续进行着,大家朗读得更起劲了。
下课了,孩子们把我围了起来。
老师也走了过来。
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
你知道,在日本统治时期,我们上的都是日本人办的学校,讲国语是不准许的。
”“我觉得,你今天这一课上得好极了!你教得很有感情,孩子们学得也很有感情。
”接着,这位老师一定要领我去看一看他们的小礼堂。
说是礼堂,不过是一间比较宽敞的屋子。
这位老师指着礼堂两面墙上新画的几幅中国历代伟人像,说:“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
”我看到上面有孔子,有诸(zhū)葛亮,有郑成功,还有孙中山。
小学五年级语文《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教案优秀16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教案优秀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e0364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24.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教案优秀16篇《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1《难忘的一课》教学反思《难忘的一课》是五年级的一篇略读课。
这篇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中国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看到老师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场面,表达了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回顾课堂,我谈谈自己的感受:一、激趣导入,可以激发学生情感由于特定的历史与现实存在天然的沟壑,学生一时难以走进课文、进入主题。
因此,我首先播放了中国台湾的美丽风景,配以优美的解说,这样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感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祖国拥有如此美丽的祖国宝岛台湾,是多么的自豪。
然后通过了解中国台湾有关历史,弥补了他们对中国台湾感知的不足。
这样的课堂开端,可以调动学生的感情,为全文的学习定下一个感情的基调。
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多媒体的合理、有效运用的确能帮助课堂确定感情基调。
这种初感,也为下面的深悟做了铺垫。
二、学生质疑,紧抓主问题略读课文主要是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跟精读课文有截然不同的教法,一般安排一个课时。
在这仅有的四十分钟里,只有紧抓住课文的主问题,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我课前让学生先预习课文,由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并拎出本课的主要问题“为什么说这是‘难忘’的一课?”供大家到课堂上来研究。
课前学生还提出了很多问题,如:“谁上了这一堂难忘的课?”“难忘的一课上的内容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比较简单,就让学生的自学的过程中解决,并马上反馈。
这篇课文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贯穿全篇,前后三次出现,实际上是本文的抒情脉络,一层进一层地叩击读者心扉,这是文章的主线,也是难忘的根本原因。
因此,我在教学时抓住“难忘”,紧扣三次出现的同一句话,通过对三次出现这句话时的不同情感的理解,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赏、在读中化,让学生感受中国台湾师生那严肃认真、富有感情、火热而真挚的心;明白了中国台湾人民对祖国的深厚而浓郁的爱;更让孩子体验到了中国台湾与祖国之间永远也割舍不断的亲情;学生自己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难忘的一课》课文内容
![《难忘的一课》课文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749619e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d.png)
《难忘的一课》课文内容《难忘的一课》课文内容《难忘的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难忘的一课》课文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难忘的一课》课文内容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在台湾一家航业公司的轮船上工作。
有一次,我们的船停泊在高雄港口。
我上了岸,穿过市区,向郊外走去。
不记得走了多远,看到前面有一所乡村小学,白色的围墙,门外栽着一排树。
校园里很静。
我走近一间教室,站在窗外,见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正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的文字。
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
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接着,他先用闽(mǐn)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
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又那么富有感情。
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
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我,但是,好像谁也没有感到意外。
从那一双双眼睛里,可以看出对我是表示欢迎的。
教学继续进行着,大家朗读得更起劲了。
下课了,孩子们把我围了起来。
老师也走了过来。
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
你知道,在日本统治时期,我们上的都是日本人办的学校,讲国语是不准许的。
”“我觉得,你今天这一课上得好极了!你教得很有感情,孩子们学得也很有感情。
”接着,这位老师一定要领我去看一看他们的小礼堂。
说是礼堂,不过是一间比较宽敞的屋子。
这位老师指着礼堂两面墙上新画的几幅中国历代伟人像,说:“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
”我看到上面有孔子,有诸(zhū)葛亮,有郑成功,还有孙中山。
看着看着,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
应用文 振兴中华,刻不容缓—《难忘的一课》读后感-精品
![应用文 振兴中华,刻不容缓—《难忘的一课》读后感-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ac257b0f2b160b4e767fcfb8.png)
振兴中华,刻不容缓—《难忘的一课》读
后感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今天,我读了,《难忘的一课》,合上书本,这句话
还一直久久地回荡在我的耳际。
《难忘的一课》讲了作者在台湾工作期间进入一所乡村小学听课,孩子们跟着老师
认真地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尽管说得不好,但感动了作者。
作
者还参观了他们的小礼堂,墙上挂着中国历代的名人肖像。
读到这里,我的脑海里浮现了一个个历史名人:坚强不屈的杨继盛、忠肝义胆的曹
文诏、一心报国的孙承宗……他们都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宁可赴汤蹈火,也没有屈服。
台湾虽然被日寇占领达五十年之久,可还是忠于祖国,认真地学习祖国文字和语言。
闻一多的《七子之歌》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香港、澳门不也是这样熬过来的吗?
我的姐姐在台湾上学,去年暑假,她回来的时候,曾在闲谈中说过一句话:“台湾
那里的人说普通话很奇怪。
“这不正说明了曾经的屈辱吗?曾经的屈辱已留下了永久
的伤痕,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夺下的台湾将永远被世人所铭记。
一件件鲜活的例子展现了旧中国所受到的耻辱,南京大屠杀、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日寇大举进犯……我们能忘记国耻吗?不能!振兴中华不容缓,勿忘国耻报祖国。
我
们要牢记国耻,振兴自己的祖国!
2019年03月02日。
教育教学设计:《难忘的一课》以文代文
![教育教学设计:《难忘的一课》以文代文](https://img.taocdn.com/s3/m/0e973f32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90.png)
招远市魁星路小学教学案这时是怎样的感受?(“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表达了对祖国的 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三)、读讲第二次出现1 .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 .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3 .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 . “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感动)5 .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四)、按刚才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1 .指名读。
2 .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3 . “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所深深感动。
)4 .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问:“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 族精神。
)5 .朗读训练。
(五)、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 .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 2 .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拟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为了突出 中心。
) 3 .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六)、总结深化“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 12月20日回归祖国。
我想,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
因为我 们都是中国人。
(七)主题阅读:《七子之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感受盼归的心情和对祖国 深沉的爱。
(三)2补充: 如(严肃认真, 富有感情,大声 地、整齐地、一 遍(五)1补充: 此处点明这是 本文的中心思想。
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感知情感上节课我们感受了台湾人民的爱国热情,感受了闻一多、舒婷对祖国每一寸土地深沉的爱,今天就让我们继续感受郑振铎、吉鸿昌对祖国这份深深地爱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滨实验小学(愉康部)个性化教育备课课时计划
第1时第周
1 / 3
个性化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流程]
一、学习《最后的一课》(方法:读一读,画一画,写一写)
1.师:“台湾,中国的宝岛,中国唯一没有回归的国土。
然而,即使没有回归,但是台湾的人民却始终牵挂着祖国母亲。
”出示PPT 闻一多的《台湾》“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师:台湾的人民没有忘却祖国,没有忘却他们是中国人。
让我们来读读这篇《难忘的一课》,倾听着台湾人民对祖国的深切的呼唤。
2.文章历史背景介绍
台湾,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的抗日战争,终于收复了台湾。
1949年后,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
50多年来,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发生了巨大变化。
台湾岛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
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3.出示学习目标。
(出示课件)
(1)学习《最后的一课》一文,认识并理解词语,感受台湾人民对祖国深厚的、强烈的感情。
(2)阅读《新语文主题阅读》文章:《我是中国人》进一步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自豪的民族精神。
(3)阅读《主题式.经典诵读》:《一句话》感受诗人闻一多那奔放热情的爱国主义情感。
4.采用批注式阅读方法自读课文。
出示阅读要求:
(1)初读课文,画出你认为难懂的字词,通过查字典、询问老师或同桌等方法自行解决。
(2)课文的大意内容是什么。
2 / 3
个性化教学思路设计5.检查初读情况:
(1)进行小组接龙读课文,全班齐读,开火车读词语。
(2)采用全班读,男女生分角色读形式诵读课文。
(3)交流并进行质疑遇到的问题。
6.师:“请同学们结合刚刚读课文时的感受,拣选最能打动你心灵的句子去读、去感受。
并把你的感受随时记录下来。
学生自主批注式阅读课文。
”
7。
互相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词语、句子。
教师随机出示课件引导,并对关键句子进行解读和引导。
教师指导: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出现了几次?每一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每一次我都有怎样的感受。
谈谈自己的体会。
(1)“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写的很认真,也很吃力。
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接着,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又一遍地读。
老师和孩子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有那么富有感情。
”(第一次出现,是我看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在叫学生学习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一笔一画的写,说明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
“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又一遍地读”也说明他教的很认真。
)学生可能会质疑:为什么教师鞋子很吃力,国语不熟练呢?
(从文章中教师的话中可以看出,台湾在收日本帝国主义统治的时候,中国人连自己的祖国的语言都不能学,他们企图让中国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
但是不甘被奴役的台湾人民并没有忘记祖国,没有忘记祖国的文字。
)
(从孩子们身上“一笔一画地写”“严肃认真”“富有感情”“一遍一遍地读”这些词语都充满了对祖国的浓厚情感,反映了台湾人民的爱国热情,作者还感受到了师生们怀着对祖国热烈真诚的感情去读着每个字音,颂扬了师生诚挚的爱国之心)
(2)“我被这动人的情境吸引住了。
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
(解读:吸引作者的是他们学习这句话的认真态度和真挚感情,所以作者“怀着崇高的敬意”与师生一起朗读,说明作者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共鸣】让作者和他们之间彼此更亲近,更融合。
)
(3)“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机动地重复着她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全部感情呢?”
(解读:作者在礼堂里看到中国伟人画像后激动地说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内心情感的句子是最后一话。
最后一句话是反问句,意识是说没有别的话……感情了。
反问句的表达,更加强调了只有“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最能表达作者此时的情感。
)
8.小结:一百年的岁月,镌刻怎样的历史长廊;一百年的风霜,染就怎样的路途漫长;一百年的呼唤,有着怎样的世纪怀想;一百年的血泪,倾诉怎样的母女情长。
归来!归来!这个声音,正在神州传唱。
一群天真的对祖国充满热爱的孩子,一位对祖国有着强烈的深厚感情的台湾年轻教师,努力而又认真学习着祖国的汉字,思念着祖国。
9.学生交流,教师出示课件。
齐读句子。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