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吉林省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吉林省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2011年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60周年.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的地点是在()
A. 上海青浦
B. 江苏南京
C. 广西金田
D. 浙江慈溪
2.“时间:1948年9-11月;主要战场:锦州、沈阳;结果: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这是小明同
学对某战役知识的梳理,这场战役的历史影响是()
A. 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
B. 解放了东北全境
C. 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D.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E. 基本解放华北
3.标志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是()
A. 渡江战役的胜利
B. 新中国成立
C. 西藏和平解放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5.周恩来总理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作为新中国的“外交之父”、“外交之魂”,下列哪一项内容体现了
他高超的外交艺术()
A.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 参加重庆谈判
C. 使中国加入APEC
D. 使中国加入WTO
6.小凌同学代表小组发言时说:“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
等地,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
”这个“独特民族”指的是:
A. 古埃及
B. 古希腊
C. 古罗马
D. 古代阿拉伯
7.失聪并没有使他倒下,他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让后人从《命运交响曲》中感受到生命的成长,在《英
雄交响曲》中聆听到正义的力量。
他是()
A. 达利
B. 贝多芬
C. 梵高
D. 毕加索
8.面对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美国采取的措施是()
A. 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B. 发动对外侵略战争
C. 实施罗斯福新政
D. 实行“冷战”政策
9.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是()
A. 德国突袭波兰
B.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攻克柏林
10.有学者指出:20世纪50年代的全球化只是“经济半球化”,只有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世界经济才真
正具有全球性。
下列事件中,突出体现了八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的是()
A. 中美建交
B. 巴以冲突
C. 联合国成立
D. 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7分)
11.有人曾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是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______,他的责任
制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二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______。
12.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1)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推行的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过渡的标志。
(2)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的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3)1868年,日本实行的,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13、1942年1月,二十六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______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成立。
1993年,西欧
国家又成立了______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1.0分)
14、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阅读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的四幅图片,分别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名称。
(2)图2反映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列举两个代表人物?
(3)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什么?简述该运动的历史意义?(4)图4反映的这场运动的性质使什么?它的进步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5、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回忆上世纪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
材料二:见图2.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各举50年代和70年代新中国外交“闪耀着智慧”的一例史实.
(2)阅读材料一的图片,说出从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中国外交呈现怎样的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为出席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领导人在北京的留影.请说出新时期中国外交呈现了一个什么特点?看了此图你可能有很多感受,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同时期的科技发明成果
材料二据统计,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经历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而原子弹从开发到应用只用了6年.
材料三旅客可以乘飞机在24小时内到达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城市;人们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购物、学习和交流等;很多国家利用核能替代日益枯竭的能源发电;但飞机的噪音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网络的滥用严重危害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事故,造成了高达数千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同时迫使数十万人逃离家园,并给无数人造成了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恶劣影响,2011年又发生了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件,再次引起全世界的恐慌.
(1)材料一的发明成果中,属于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分别有哪些?它们是如何“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在哪次科技革命中表现最突出?这次科技革命使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经济出现了什么新特点?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对此,你认为该如何应对?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从1840年到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次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请回答:
(1)清朝与西方列强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次战争?
(2)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史。
请说出对你影响最深的两位民族英雄或爱国将领的名字以及他们的主要事迹。
(3)从这部屈辱史中,你看到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
(4)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学生,为改变中国当时的命运,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18、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 年 3 月 17 日李克强的首场记者见面会,11家媒体获得了提问的机会,3个问题涉及改革;在近两个小时的记者见面会上,李克强提到“改革”的次数多达29次。
材料二: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改革以后,实行政企分开,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这就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李克强提到“改革”,揭开该“改革”序幕是哪次会议?(3分)
(2)深圳被称为“一夜崛起”的城市,当时,与深圳一起获得特殊地位的城市还有哪些?(3分)
(3)依据材料二谈谈改革的本质是什么?(4分)
19、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
在我国对外交往的历史中,既有辉煌
的过去,也饱受过近代的屈辱,如今的中国正在逐渐影响着世界。
阅读材料,
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郑和船队带去了大量的中国瓷器、铜器、铁器、金银和各种精美的丝
织品,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如胡椒、象牙、宝石、香料和长
颈鹿、狮子、鸵鸟等珍贵动物。
郑和所到之处,受到各国的热情接待。
--岳麓版七年级下册
根据材料一,请你概括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中,淸政府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了什么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材料三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依据材料三,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材料四在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收回青岛主权等正义要求。
但被英、法、美等列强拒绝。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根据材料四,概括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材料五新中国成立后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外交,特别是改革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并改变世界。
--摘自人教版普通髙中《历史》必修II
被国际公认的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如图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中国外交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
2019年吉林省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D
2. B
3. C
4. C
5. A
6. D
7. B
8. C9. C10. D
二、填空题
11. 邓小平;袁隆平
12. (1)封建社会;
(2)农奴制;
(3)明治维新
13. 联合国家宣言;欧盟
三、简答题
14. (1)图一“师夷长技”反映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即先进的生产技术,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图二是梁启超的语言,反映的是戊戌变法的历史.戊戌变法中,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图三是“孙中山”,反映的是辛亥革命的历史.辛亥革命中,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图四是“陈独秀”,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新文化运动中,先进的知识分子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这四个事件体现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2)图二是梁启超的语言,反映的是戊戌变法的历史,1898年6月,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3)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国同盟会,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4)中国新文化运动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故答案为:
(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或谭嗣同.
(3)辛亥革命;三民主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5.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0年代: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提出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70年代: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基辛格访华、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
(2)从图片看出,从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中国外交呈现建交国家逐步上升趋势,同我国建交的国家越来越多,这说明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等.
(3)新时期中国外交呈现出开展多边外交或者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故答案为:
(1)50年代: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70年代: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2)建交国家逐步上升趋势;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
(3)特点:开展多边外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6. (1)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包括,瓦特改进蒸汽机,珍妮机汽船,蒸汽机车等.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包括,电的广泛使用,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车、电钻、电焊等.本问简单,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答出即可.
(2)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经历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而原子弹从开发到应用只用了6年.说明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这种现象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表现最突出.结合所学,20世纪90年代,美国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经济进入了新经济时代,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发展速度名列西方国家前列,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3)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内容,我们看到,科技是双刃剑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很多问题,要正确看待.材料三材料分别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说明了科技的影响,归纳概括即可.要趋利避害.充分发挥科技的积极作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尽量避免其消极作用.
故答案为:
(1)工业革命:A、D;第二次工业革命:C、F.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
(2)科学技术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化和全球化.
(3)科技是把双刃剑.应对:趋利避害.
四、解析题
17. (1)为打开中国市场,1840年,英国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这是清朝与西方列强的第一次较量,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林则徐、邓世昌.事迹:林则徐:道光帝派他为钦差大臣到广东禁烟,他去后,严厉禁烟,并于1839年6月3 日进行了著名的虎门销烟,这显示了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勇敢地率中国的致远舰冲撞敌舰“吉野号”,壮烈牺牲,充分显示了敢于牺牲的伟大精神.
(3)在近代,清政府对外战争屡战屡败,对内镇压人民,最后沦为列强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因此清政府的本质是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残酷镇压人民革命.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上,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在当时,要想改变中国命运,作为一名学生,首先应该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然后宣传革命思想,痛斥清政府的卖国行径和帝国主义侵略罪状,组织起最广大的中国人民,发动革命斗争,推翻清朝的统治,赶走帝国主义.
故答案为:
(1)鸦片战争.
(2)林则徐、邓世昌.事迹:林则徐:道光帝派他为钦差大臣到广东禁烟,他去后,严厉禁烟,并于1839年6月3 日进行了著名的虎门销烟,这显示了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勇敢地率中国的致远舰冲撞敌舰“吉野号”,壮烈牺牲,充分显示了敢于牺牲的伟大精神.
(3)清政府的本质是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残酷镇压人民革命.
(4)在当时,要想改变中国命运,作为一名学生,首先应该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然后宣传革命思想,痛斥清政府的卖国行径和帝国主义侵略罪状,组织起最广大的中国人民,发动革命斗争,推翻清朝的统治,赶走帝国主义.(符合题意即可)
18. (1)十一届三中全会(3分)
(2)珠海、汕头、厦门。
(各1分,共3分)
(3)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或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符合题意即可)(4分)
19. (1)据材料一“郑和船队带去了大量的中国瓷器、铜器、铁器、金银和各种精美的丝织品,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如胡椒、象牙、宝石、香料和长颈鹿、狮子、鸵鸟等珍贵动物.郑和所到之处,受到各国的热情接待”可知,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2)据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淸政府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了闭关锁国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3)据材料三“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可知,这一条约是《南京条约》,《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据材料四“在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收回青岛主权等正义要求.但被英、法、美等列强拒绝”可知,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5)据材料五“新中国成立后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外交,特别是改革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并改变世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被国际公认的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图片反映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7)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弱国无外交;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外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
故答案为:
(1)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2)闭关锁国.
(3)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7)弱国无外交;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外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