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CK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UCK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首先介绍BUCK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BUCK电路由一个开关元件(一
般为MOSFET)和一个电感组成。
开关元件用来开关输入电源和电感之间
的连接,以控制输出电压的平均值。
电感是储能元件,在开关元件导通期间,通过电流源向电感储存能量;在开关元件截断期间,储存在电感中的
能量通过二极管和负载传输到输出端。
BUCK电路的工作周期分为两个阶段:导通阶段和截断阶段。
在导通
阶段,开关元件导通,输入电压通过电感和开关元件传递到负载,同时电
感储存能量。
在截断阶段,开关元件截断,输入电压被限制在电感和负载
之间,储存在电感中的能量则通过二极管和负载传输到输出端。
接下来详细分析BUCK电路的工作过程。
在导通阶段,开关元件导通,电感上的电流线性增大。
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电感的电压降等于输入
电压与输出电压之差,即Vi-Vo。
此时,电感积累的能量与电流和时间的
乘积成正比,即E=(1/2)*L*i^2,其中L为电感的电感值,i为通过电感
的电流。
由于电流增大连续的速率相同,可以得到E与i成正比。
在截断阶段,开关元件截断,电感储存的能量被传输到输出端。
此时,电感上的电流开始减小。
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电感的电压降等于输出
电压与负载间的电压降,即Vo。
上述能量传输的过程实际上可以看作是
电感的电能转换为输出电压的能量转移。
BUCK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比由两个决定因素来控制:占空
比和电感的值。
占空比是指开关元件导通时间与一个工作周期的比值。
占
空比越小,输出电压越小。
而电感的值越大,输出电压也就越大。
通过合
理选择这两个参数的组合,可以实现不同的输出电压。
此外,由于BUCK电路的开关频率相对较高,通常在几十kHz至数百kHz范围内,也就意味着它不会引入明显的视觉闪烁或噪音。
同时,由于BUCK电路的输入端接近恒流源,输出端接近恒压源,因此具有较好的抗扰动能力。
综上所述,BUCK电路基于开关原理和电感储能原理,通过控制开关元件的导通和截断,实现输入电压的降压功能。
通过合理选择占空比和电感的值,可以得到所需要的输出电压。
BUCK电路具有设计灵活、电能转换效率高、抗扰动能力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