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及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及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教育行业的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教师群体也在新的
浪潮中受到了各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影响。
尤其是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在有限的职
业生涯内,要处理各个层面的问题,要解决各个方面的矛盾,职业压力可想而知。
以中小
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从教师职业发展的视角以及教育心理理论的维度分析中小学教师职业
压力的有关问题。
旨在探索应对职业压力的措施,保障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生存空间,促进
中小學教师健康成长。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策略
教师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因为这个行业涉及教育发展的层次,也影响到学生身
心成长与人格完善等关键性问题。
我们探讨教师职业压力主要从大环境、大视野、大角度
进行思考,探究中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的压力,尤其是要分析产生这类压力的现实原因和
心理机制,以总体压力状态深究教师的职业发展状态和生存状态,这是在实践探究和调查
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期望对现阶段中小学教师行业的改善和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现状分析
1.职业压力高于认同感
职业认同感是指从业人员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通过对本职业的各方面的分析和体验,包括薪水、工作强度、社会认可度、成就感、归属感以及职业地位等因素。
现阶段,
小学生教师的职业压力远高于职业认同感,这是有数据支撑的。
据“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研
究会”对全国10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的数据,76%的中小学教师认为教师工
作压力大,工作任务繁重,有很多琐事要处理,还要应付各项检查,经常感到心力交
瘁;56%的教师认为教师的工资低于预期,生活压力大;有80%的教师认为教师职业的社会认同感太低,社会各界对中小学教师的误解太深。
由此可见,在中小学教师群体中,远远超
过半数的教师认为职业压力高于职业认同感,而且教师的职业压力是来自各方面的,包括
教学工作压力、上级领导和机构各项检查的压力,生活压力,以及社会上给教师带来的压力。
2.职业压力引发职业倦怠心理
教师行业的职业倦怠心理非常严重。
在中小学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职业倦怠心理。
据报道,教师职业倦怠心理高发阶段主要集中在教师从业5到10年之间,这个时期的教
师已经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角色转变正处于关键期。
而产生职业倦怠心理的
重要原因就是教师职业压力巨大。
我们知道中小学教师是基础教育的工作者,他们面对的
中小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个性比较张扬,自律性比较差,各种小问题接连不断。
教师在教
学工作中要和学生斗智斗勇,处理教学上的问题,同时还要应对上级领导的各项检查和指标。
在职业生涯中,身体和心理都处于透支状态。
此外,中小学教师还必须面对现实的压力,那就是工作强度与工资收入不匹配的压力。
中小学阶段的教师每天有基本的教学工作,还要接受继续教育,同时还要管理学生,
参加各项社会实践,如此繁多的任务,而教师的薪水却长期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
而毕业
年级的教师还要面临学生的升学压力。
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教师的职业周期与发展空间
的矛盾。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周期比较长,从刚加入教师行业到退休至少有30年,可是教
师的发展空间却很狭窄,很多教师一面应付教学压力,一面还要面对职称评级的压力,多
种苛刻的条件都给教师带来了多方面的压力。
二、教师职业压力的应对策略
1.推进体制变革,提高教师地位
2018年9月中央领导人在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让教师成为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让全社会对教师行业产生高度的认同感,形成尊师重教的优良风气。
”这表明,几年来,
我们政府对教育和教师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教育行业的各项问题也越来越关注。
根据
教师职业压力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从教育体制角度入手,从大的层次化解教师的压力。
例如,政府要加快对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优化教
师职称评定机制。
传统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要求中小学教师有论文发表数量和科研成果,
初衷是好的,可是在实施过程中却变了样,这也使得很多教师对本职业缺乏信心,缺乏成
就感。
在新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下,应该更加关注教师的教学成果和业务水平,关注教师
的职业健康发展层次。
二是要适当提高教师的待遇,让教师不再为生活而奔波,解决教师
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这一点,国家也正在进行调整,2018年,全国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普遍有所提高,政府也多次强调“教师待遇不低于公务员待遇”,可见,在不久的将来,教
师的生活压力将会大大降低。
2.优化管理制度,完善培训机制
教师需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和理念。
从学校的角度分析,教师压力很大程度
也与学校管理有关。
当我们探讨应对教师压力这个问题时,就必须从学校这个角度剖析。
教的工作场所是学校,学校的管理和培训制度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学校应该优化管理制度,完善培训机制。
例如,在教师工作评价机制上,学生应该更加关
注教师的教学工作成果,尽量减少形式主义的任务,为教师创造安静的教学环境,让教师
更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此外,学校还要体现人文关怀,进行人性化管理,实
施柔性管理方式。
同时,还需要重视办公室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平等、融洽的工作环境。
3.教师加强学习,树立正确观念
心态对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教师如果长期处于压力之中,就会产生强烈的倦怠心理,对工作的热情也会大大降低。
教师在工作中,也要加强学习,提高工作效率。
一方面,要学习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例如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翻转
课堂等新理念,这样才能在新的教育环境中得心应手,应对各项考验。
此外,教师也要及
时调节心理状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精神价值,提升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这对于缓解教师的职业压力也有巨大的帮助。
总而言之,我们要认识到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是来自各方面的,针对不同的压力来源,对症下药,制定良好的应对方案,包括国家、学校以及教师个体都要正确应对教师职业压力,促进教师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坚.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及其激励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3(17).
[2]刘甜甜,张博.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研究与走向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6).
[3]马洁,佟丞.论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困境与转型[J].教育与职业,2013(14).
注:本文系甘肃省2018年度规划课题《贫穷地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与健康状况相关性分析及干预模式探索和效果评价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8]GHBY008。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