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水私立女子小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ORY OF YANTAI
老烟台·旧居076走向世界 仙境烟台 “女子无才便是德”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
句老话。
它以“德”为由,剥夺女性受教育的
权利,将她们置于愚昧无知的境地。
随着近代
西方文化的传入及中国社会变革,我国很多地
方都开办了女子学校,女子教育开始引起社会
重视。
最初在胶东兴办女学的是美国教会组织。
1862年,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倪维思夫妇在登
州(今蓬莱)开办了一所女童寄宿学校,这是
山东历史上第一所女子学校。
1917年创办的
烟台崇德女子中学,原为师范班,校址设在爱
德街,仅有学生18名。
1920年创办的真光女
子中学是烟台第一所女子中学。
1912年,福
山县(今福山区)西关村开明士绅谢子衡在自家南厅创办了福山最早的女子小学——端华女校。
以后相继成立的几所女校,在规模和学生人数、教学成绩等方面为全县之冠的,首推我们今天要说的芝水村私立淑仪女子小学。
芝水村有一位在大连经商的士绅,名叫鹿香亭,他重视教育,热心公益,曾筹资在村里创办了一所“公益学校”,又称“鹿家学校”,有女生一班,入学者皆为村中大家闺秀。
1922年,鹿香亭又和儿子鹿绍京筹措经费,倡办女校,并以夫人的名字命名为“私立淑仪女子小学”。
这座普通犹如民居的小学校,保留有完整的校门,表现出典型的民国折衷主义风格:拱形木门,两边的柱子为上圆水泥柱础,柱身用芝水私立女子小学文/解焕新 图/
王遥驰
Zhishui Girls’ Private Primary School 芝水私立女子小学现状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水泥砂灰做鱼鳞片处理,柱子上面为两层木梳被青砖拱券,紧接着一圈青砖起线外框。
上面左右各一个正方形砖框,白灰素抹,右边可见灰塑楷书“私”字,左边为“立”字,中间扁长方形里亦是白灰抹面,揣测以前当为校名,惜现已不见。
最上端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正三角形青砖起框,里面为砂灰做鱼鳞片处理。
中间则是拱形,鱼鳞片中间部分,用鹅卵石镶嵌为一朵花。
整个门楼厚约一米,里外两面处理基本类同。
整栋建筑中西结合,繁简有度,朴素而不失大气。
女校建成后,招收一般家庭的女孩上学,交不起学费的则减免。
建校之初,鹿绍京挨门逐户到村中有女孩的家庭,宣传女子读书识字的好处,动员家长送孩子上学。
当时,学校拥有女生40余人,分初、高两级。
授课教师先后有栖霞清末秀才林敬轩、铁口村的牟老师和本村的安德容老师等。
课程皆按当时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设置,男女两校的老师互相串课,各门课程皆由胜任工作的教师担任。
当时的女生多缠足,都穿着内塞棉花的圆头鞋来上学,上体操课甚感吃力。
课余,女校组织军乐队,每年春秋两季,男女生吹号打鼓,同到奇泉寺赏梨花或者郊游。
女生的学习成绩均高于男生,颇受社会好评。
这所私立女校曾多次受到教育部门的嘉奖。
后来,随着村人思想逐渐解放,加之鹿绍京因常年卧病,无力管理,女校遂于1926年与男校合并。
芝水村向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这个村曾有过7座祠堂,出过3个进士、5个举人、11个贡生。
而私立淑仪女子小学的创立,走在时代前列。
它冲破了千年封建陋习,使本村的女性得以走出家门学习文化,这对于90多年前的一
个乡村来说,殊为可贵。
芝水村后街69号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077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