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大丰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大丰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大丰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大丰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江苏省大丰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一题5分,共40分)
1.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人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

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A.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
2。

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3。

小明对自动感应门很感兴趣,想了解其原理.他查阅有关资料后得知,自动感应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感应装置接受到人所发出的红外线,将门打开;另一种是感应装置发出微波来感知向门移动的物体,将门打开.以下设计方案能探究某自动门是哪种类型的是( )A.速度相同的两个人分别向门靠近,观察门的反应
B.人以两种不同速度分别向门靠近,观察门的反应
C.门打开后,人在门前静止一段时间,观察门的反应
D.白天和黑夜让人向门靠近,观察门的反应
4.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6cm B.10cm C.16cm D.20cm
5.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在凸透镜前放一燃着的蜡烛,移动光屏并在光屏上找到清晰
的像。

然后将蜡烛远离透镜,调节光屏再次找到一个清晰的像,比较两像
A. 像距增大,像增大B。

像距减小,像增大
C。

像距减小,像减小D。

像距增大,像减小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雨后彩虹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电影幕布选用粗糙布料,目的是让光发生漫反射
D。

电影幕布选用粗糙布料,目的是让光发生镜面反射
7。

能自由行发光的物休叫做光源,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A太阳B.地球C.月亮D.房屋
8。

下述事例中,利用了红外线的是()
A。

验钞机验别钞票 B.自行车的红色尾灯提示后面车辆C。

光缆传递信 D.电视遥控器遥控电视
9。

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若入射角为45°,则折射角约为()
A 0°
B 32°
C 45°
D 58°
10. 下列几个现象中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是()
A.利用激光给隧道准直 B. 阳光下物体有影子
C.看到了不发光的物体 D。

晚上看到大街上五颜六色的霓虹灯11. 以为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并向平面镜靠近,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
A.远离平面镜,且大小不变 B. 靠近平面镜,且大小不变
C.远离平面镜,且越来越小 D。

靠近平面镜,且越来越大
12. 人眼看到的下列现象中,不是虚像的是( )
A.阳光穿过树叶缝隙在地面上形成清晰亮斑
B.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
C.从侧面看到的圆形鱼缸中的鱼
D.海市蜃楼
13。

为了在雨后晴朗的夜晚不会踩到地面上的水,以下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
C.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都应是水
D.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都应是水
14。

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如果入射角逐渐增大,折射角将()A.逐渐减小,且总小于入射角 B.逐渐增大,且总大于入射角
C.逐渐减小,且总大于入射角 D.逐渐增大,且总小于入射角
15。

如图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柱子在镜子前欣赏自己的像,它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应该是( )
16。

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 ) A.一定是实像 B.一定是虚像
C.一定是放大的像 D.一定是缩小的像
17。

一简易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6cm,则该相机中胶片离镜头的距离应为( ) A.小于6cm B.大于6cm,小于12cm
C.大于12cm,小于24cm D。

大于24cm
18.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30cm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cm处,则( )
A.像逐渐变小,相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增大,相距逐渐增大
C.像先小后大,相距逐渐增大 D.像逐渐增大,相距逐渐变小
19.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则透镜的焦距为()A.f=10cm B.f=20cm C.f<10cm D.f〉20cm
20.在做“凸透镜成像”实现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接着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
二、填空题(一空1分,共28分)
16. 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
“池水照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_现象
17。

桥在河里的倒影和“立竿见影”的影,从它们的成因来看原理不同。

前者遵循的是光的_________定律,后者是由光的___________规律决定的
18. 光在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不同的物质里传播的速度不同,光在中的速度最大,是
19. 舞台上的演员穿着白上衣、蓝裤子,在红色的舞台灯光的照射下,他的上衣呈现_________色,裤子呈现________色。

20.2010年5月17日中午,宁波市部分市民看到了太阳周围出现—个七彩“光环”,这就是“日晕”。

这种天象形成的重要原因是阳光通过无数小冰晶后发生了色散,其中各色光按、橙、黄、、、靛、紫的顺序依次排列,说明了阳光是 (填“单色光”或“复色光”)
21。

同学们在中考考试里,能从不同方向考到监考老师在黑板上所写的“本堂考室科目:XX、考室时间:XX”等提示语,这是因为光发生了反射的缘故。

把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上折断,这种现象是由于光的现象引起的
22。

如图所示,太阳光穿过树林形成光柱是光的现象;雨过天晴,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是光的
现象.将放大镜正对着太阳,调整它与地面的距离,地面上会形成很小很亮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__ ______形成的。

23. 一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15cm,拍照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为,底片到镜头的距离应。

若要使底片上的像大一点, 景物应该镜头,底片应该镜头。

24。

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节它的凸透镜,在天花板上得到清晰的像,这个像应当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选填“放大"或“缩小”)
的(选填“实像”或“虚像”)
25。

将一墨水瓶放在镜前6cm处,墨水瓶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为___ __cm,像与墨水瓶间距离为________cm.若使墨水瓶向镜面靠近,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 .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12分)
25。

如图是一束平行与主光轴并射向凹透镜的入射光线,请画出穿过透镜的折射光线。

26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在图上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光路。

第25题第26题
27。

在水池的一角有一块平面镜,现有一束光线从水中射向平面镜,如图,请完成光路图,并标出反射角(用“α”表示)和折射角(用“β”表示)
28.如图所示,B为隧道中的一堵墙,墙的左侧有一激光器S,发出一束徽光经平面镜MN反射后恰好经过A点,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符合要求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第27题第28题
四、探究题(每空一分,共20分)
30。

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便于观察,实验最好在(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下进行。

用玻
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刻度尺的作用的便于比较像与物
(5)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6)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个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

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某小组同学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试验中,选用不同颜色的光(红光,黄光和紫光),分别以不同的入射角i从空气中射入玻璃中,如图所示,每次的入射点均为O点,然后测出折射光线对应的折射角r并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过程中,他们通过网上查阅相关物理资料发现不同颜色的光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对于红、黄、紫三种颜色的光,红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最快,黄色次之,而紫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最慢。

(1)初步分析三个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时,光的传播方向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发生改变。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到初步结论:不同颜色的光从空气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在这种介质中传播速度越慢,折射角越小。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①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出结论:同种颜色的光从空气斜射入同一种介质中时,

②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出结论:不同种颜色的光从空气斜射入同一种介质中时,。

32。

小强用一个焦距为8cm的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首先,他们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标尺上50cm的位置.再将蜡烛放在38cm的位置,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1)此时的像是的实像(填“放大”或“缩小”)。

向左移动蜡烛,像
变(填“大"或“小") ;
(2)将蜡烛放在20cm刻度线处,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移到____________的刻度范围内,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这种成像规律相同的是_________。

(3)此时,若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则屏上
成完整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
(4)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上45cm处,此时小强应站在侧(填“蜡烛”或“光屏”),观察蜡烛的像
(5)如果无论光屏怎样移动,光屏都收不到像,原因可能是(写出两个即可):
①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