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 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1.古诗词名句默写。
(1)相逢意气为君饮,______ 。
(《少年行》)
(2)李商隐在《无题》中表现爱情的坚贞的千古句______ ,______ 。
(3)______ ,锦鳞游泳;______ ,郁郁青青。
(《岳阳楼记》)
(4)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 。
(《过零丁洋》)
(5)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 。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2.下列文言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或置.酒而招之(摆)
B. 不可知其.源(其中)
C. 衔觞.赋诗(酒杯)
D. 自将.磨洗认前朝(拿起)
三、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3.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夜______ (lán)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惟有我彻夜不______ (mèi);
时而歌唱,时而叹息。
呜呼!彻夜不眠让我面容憔悴。
因为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______ (dì)就是清醒。
四、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4.名著阅读和文学常识。
(1)“我爱大海,我的一切都来自大海。
”这句话是谁说的?(《海底两万里》)(2)贝多芬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______ 。
(《名人传》)
(3)“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韩愈、______ ,宋代的王安石、曾巩、______ 、“三苏”。
五、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5.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辛夷坞
唐•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1)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
(2)诗的最后两句非常耐人寻味,请分析其所蕴含作者的心境。
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6.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
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水尤.清冽______
②影布.石上______
③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
④隶.而从者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7.板桥题画三则之画竹余家有茅屋二间。
南面种竹。
夏日新篁初放,绿荫照人。
置
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
秋冬之季,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
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冬冬作小鼓声。
于时一片竹影凌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置.一小榻其中______
②甚凉适.也______
③横安以.为.窗棂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岂非天然图画乎!
(3)从这段文字中,你能读出怎样的生活启示。
七、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19.0分)
8.槐花深一寸
丁立梅
①槐花开的时候,我抽了空去看。
人生的旅途说长也长,说短也短,我们能相
遇到的花期也有限,我不想错过每一场花开。
②槐花也属乡野之花。
它比桃花、梨花更与人亲,那是因为它心怀甜蜜。
记忆中,
花开时节,空气中密布它的香甜,让你不容忽视。
于是乡下孩子的乐事里,就有这么一件,爬上树去摘槐花。
那也是极盛大的场景,树上开着槐花,地上掉着槐花,小孩的脖子上、肩上落着槐花,口袋里还塞着一串串白。
随便摘取一朵,放嘴里品咂,甜啊,糖一样的甜。
巧妇会做槐花饼、槐花糖,吃得人打嘴不丢。
家里养的羊,那些日子也有了口福,把槐花当正餐吃。
③我来赏的这树槐花,在小城的河边。
小城新辟了沿河观光带,这棵槐被当做
一景从他处移植过来。
其他树种众多,独独它,只一棵。
《周礼•秋官》中记载:周代宫廷外种有三棵槐树,三公朝见天子时,分别站在那三棵槐树下。
周代的槐,有崇敬的意思在里面。
槐又通“怀”,是怀想与守望。
我瞎想,我们小城移来这棵槐,是把它当做镇城之树的吧?
④傍晚时分,光的影渐渐散去,黑暗渐渐加深,及至一树的白也没在黑里头,天
便完全黑下来了。
这时候。
⑤仰头望向那树白,心莫名被一种情绪填得满满的。
说不清那情绪到底是什么。
那一刻,时间停顿,风不吹,云不走,仿佛什么都想了,又什么都没有想。
这是人生的态度,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本能,是由不得你的。
⑥微笑。
想起那首出名的山西民歌《我望槐花几时开》.歌里唱:“高高山上一
树槐/手把栏杆望郎来/娘问女儿你望啥子/我望槐花几时开……”盼郎来的女儿家,心焦焦却偏不承认,偏把相思推给无辜的槐花:“哎呀呀,槐花槐花,你咋还没有开?”这里的槐花,浸染上人间情思,惹人爱怜。
⑦一对老夫妻,晚饭后出来散步。
他们唠嗑的声音隐约传来,如虫子在鸣唱。
他
们走过我身边,奇怪地看看我,并没有停下他们的脚步。
却在离我有一段距离后,一个问:“人家在看什么呢?”一个答:“看槐花呗。
”一个说:“哦,槐花开了呀。
”一个笑答:“是啊,开了。
”他们的声音,渐渐融入夜色里,融入槐花的甜
里去,直至无痕。
⑧我喜欢这样的一问一答,不落空,相依为命。
我愿意,老了时,也有这样一个
人陪在我身边,听我说一些可有可无的话,然后一一应答。
这是最凡俗的,而又是最接近幸福的。
⑨风吹,有花落下来。
我捡一串攥手心里,清凉的感觉在掌中弥漫。
白居易写槐
花:“薄暮宅门前,槐花深一寸。
”我以为这是花落景象。
古人尚不知花可吃,或者,知可吃而不吃,是为惜花。
他们任由槐花自开自落,一径落下去,在地上铺了足有一寸深的白。
真是奢侈了那一方土地,埋了那么多香甜的魂。
(选自《瓶子里的春天》,文章有删改)
(1)通读全文,填空。
(A)记忆里,在“我”心目中槐花是:______ 。
(B)而今,赏那一树白,体会到人生的沉静、闲适和美好;
(C)遇到一对老夫妻,“我”悟到______ 。
(2)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他们的声音,渐渐融.入.夜色里,融.入.槐花的甜里去,直至无痕。
(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第①段中“人生的旅途说长也长,说短也短,我们能相遇到的花期也有限,我不想错过每一场花开”一句的理解。
9.肌肉运动的奥秘
【资料一】肌肉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肌纤维”则是组成肌肉最基本的“单元”,肌纤维中,除了有细胞必备的配置外,还有大量的“肌丝”,也就是肌蛋白。
肌丝受神经支配,可以发生形变,造成肌纤维的伸缩,而不计其数的肌纤维发生伸缩,就是肌肉的收缩与舒张。
【资料二】物以类聚,“肌”以群分,肌肉根据“工作需要”,有着不同的类型,其特点如下:
【资料三】人体骨骼肌共有多块,它从一丝纤维开始,到最后组成一块肌肉,并不是简单的堆积、捆绑,而是“逐级累加”--每条纤维的外部,有一层结缔组织膜把它们紧紧裹住,N条肌纤维平行排列在一起集合成纤维束后,又会有一层结缔组织膜把它们紧紧裹住,而这些纤维束再聚到一起,还会再有一层膜来包裹。
如此便形成了肌肉块。
这样一层一层分级包裹,就如同生产钢缆时,从钢丝到钢缆的制作过程,可以让组织的负荷强度最大化。
【资料四】肌肉运动时,如果氧气不足,葡萄糖代谢产物就会变成乳酸,如果肌肉持续强力收缩,导致血流中断,乳酸就无法被快速代谢,量大了就会刺激神经,产生酸痛感。
等停止运动一分钟左右,这种感觉就会消失,而运动过后的肌肉酸痛,其实并非主要由乳酸造成,而是因为肌肉长时间“闲置”,突然大幅用力,造成肌纤维和结缔组织受损,也就是俗称的“肌肉拉伤”,只不过拉伤程度较低,感觉与乳酸堆积类似。
当然,肌肉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自我修复这种“肌肉拉伤”的。
(根
据有关资料改写)
(1)下列说法与上面资料提供的信息不符的一项是______
A.“肌纤维”是组成肌肉最基本的“单元”,其中含有大量的肌蛋白。
B.肌肉根据人体运动的需求,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C.骨骼肌纤维比心肌纤维长度要长,直径要大。
D.肌肉运动时如果氧气不足,葡萄糖代谢产物就会变成乳酸。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资料一的说明对象是肌肉,其基本特征是受神经支配可以发生形变。
B.资料二中运用“大多”“只”等词语,使表达更科学准确。
C.资料三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的介绍了骨骼肌是如何组成的。
D.资料四用并列式结构介绍了运动中和运动后产生酸痛感的不同原因。
(3)阅读链接材料,根据上述资料内容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由于学习紧张,小张同学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进行锻炼了,星期日突然打了一场篮球,结果第二天就浑身肌肉酸痛。
①小张第二天浑身肌肉酸痛的原因是什么?
②为了避免出现第二天肌肉酸痛的现象,小张应该怎么做?
八、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40.0分)
10.按要求作文。
(书写分5分)
生活中,许多人和事的意义不是单一的。
比如,成长,不只是年龄的增长,更是心智的成熟;出发,不只是为了到达,更是为了沿途的风景;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更是精神成长的引路人;家,不只是“港湾”,更是一种责任与义务……
请联系自己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以“,不只是”为题作文。
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文章立意来自材料。
(2)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如写成诗歌,则不少于16行)。
(3)写出真情实感,但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系马高楼垂柳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沙鸥翔集;岸芷汀兰;留取丹心照汗青;欲上青天揽明月
【解析】
(1)系马高楼垂柳边(易错字:垂柳)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易错字:丝、炬)
(3)沙鸥翔集岸芷汀兰(易错字:翔、芷、汀)
(4)佳木秀而繁阴(易错字:阴)
(5)欲上青天揽明月(易错字:揽)
本题考查古诗句的连续性默写.答题时要注意题目提供的上下句,要做到字迹清楚,书写正确.
古诗文背诵是中考考点之一,平时要背过所学的古诗文,还要做到能正确书写,理解意蕴.
2.【答案】B
【解析】
A.正确;
B.“不可知其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其:它的;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本题要结合所积累的文言词语来分析.在积累文言词语时,注意利用好课下注释,尤其里面的一些重点词语必须牢记.尤其注意通假字的积累,原字,所通的字,意思.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主要依靠我们平时的积累.在平时的学习中,对文言词语可以按照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进行分类整理.
3.【答案】阑;寐;谛
【解析】
“夜阑人静”不要写作“夜澜人静”;“彻夜不寐”不要写作“彻夜不媚”;“真谛”不
要写作“真缔”.
答案:阑寐谛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点词要准确辨别读音,
并能结合语境使用恰当.此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的读音书写.
此题考查学生的拼音拼读能力和重点字词的书写,需要学生平时读课文时,
养成细心观察,积累的好习惯.
4.【答案】《欢乐颂》;柳宗元;欧阳修
【解析】
(1)“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七分之一.大海纯净清新、大海充满了生命力、大海具有宽广的胸怀、大海就是永恒.”这句话是尼摩船长说的.(2)名人传》由法国二十世纪的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所作,该
传由三个名人的传记组成: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通过这几部传记,作者试图恢复二十世纪文学崇高的人道主义传统,恢复其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该书描写了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和心
灵之美.贝多芬在生命的最后写出了《欢乐颂》,托尔斯泰被教会宣布为“邪教徒和叛教者”而开除了教籍.
(3)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王安石和曾巩.
答案:
(1)尼摩船长(2)《欢乐颂》(3)柳宗元欧阳修
本题考查学生对《海底两万里》和《名人传》及唐宋八大家的理解与掌握.
名著的考查是综合性学习中常见的种题型.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积累,可以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时时阅读,会对答题有帮助.
5.【答案】(1)本题考查诗眼.诗的后两句写花的“落”.这山中的红萼,点缀着寂寞的涧户,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纷纷扬扬地向人间洒下片片落英,了结了它一年的花期.一个“寂“字既写出辛夷花在无人的山涧自开自落的可悲命运,也影射了自己的命运.所以“寂“字是全诗诗眼.
(2)本题考查赏析诗人感情.诗的后两句写花的“落”.这山中的红萼,点缀着寂寞
的涧户,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纷纷扬扬地向人间洒下片片落英,了结了它一年的花期.短短四句诗,在描绘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时,又写出了一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答案:
(1)(2分)寂
(2)(3分)诗人用“寂”和“落”字,描绘辛夷花在无人的山涧自开自落的可悲命运为意象,表明了他的真实心境:表面上是他悠闲恬静的心境的写照,实际上是寄托自己才能被压抑埋没的感伤情绪.
译文:
枝条最顶端的木芙蓉花,在山中绽放鲜红的花萼.涧口一片寂静杳无人迹,纷纷扬扬独自开了又落.
【解析】
这首《辛夷坞》是王维《辋川集》二十首之第十八首.这组诗全是五绝,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作者很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往往从景物中写出一种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王维写辋川诗时是在晚年,即安史之乱以前.自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张九龄罢知政事,李林甫一派反动势力上台,朝政黑暗,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王维虽然在朝,他倾向于张九龄的开明政治,对现实十分不满而又无能为力,内心矛盾,产生退隐归田的思想而又恋于禄位.他于是先后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和辋川建立别墅,过着亦仕亦隐的生活.
6.【答案】格外;映;像狗牙那样;跟着
【解析】
(1)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潭水格外清凉.尤:格外.
②句意为:影子映在石上.布:映.
③句意为: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犬牙:像狗牙那样.
④句意为:一起去游玩的人.隶:跟着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
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
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可,大约.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皆:都.句子翻译为: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游览顺序是发现小潭一一小潭源流一潭中气氛一记录同游者.
答案:
(1)格外映像狗牙那样跟着
(2)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在空中游动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3)游览顺序.从“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来看,作者的心情开始时是快乐的,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一经凄清的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流露了出来,这从“悄怆幽邃”中可见.课文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
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
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
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古今异义
1.小生:古义:年轻人.(崔氏二小生)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去:古义:离开.(乃记之而去)今义:前往,到某处.
3.闻:古义:听到、听闻.(闻水声)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4.居:古义:停留.(不可久居)今义:住.
5.布:古义:映,显现.(影布石上)今义: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6.许:古义: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数目不确定,等同于现今口语中常说的:“左右”“上下”.(潭中鱼可百许头)今义:允许、准许.
7.佁(yǐ)然:古义:呆呆的样子.(佁然不动)今义:静止的样子.
8.清:古义:凄清;冷清.(以其境过清今义)今义:清晰,清净等.
9.以为:古义:作为(全石以为底)今义:认为等.
7.【答案】摆,放;舒适;作为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在里面放一个小床.置:摆,放.
②非常凉爽舒适.适:舒适.
③横起来安放就成为窗格.以为:作为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此句中重点的词有:岂非:难道不是.句子翻译为:难道这不是一幅天然的图画吗?.
(3)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解答时需要在理解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说明只要留心观察,处处皆有学问并且能自学成才.
答案:
(1)摆,放舒适作为
(2)这难道不是一副天然的图画吗?
(3)说明只要留心观察,处处皆有学问并且能自学成才.
参考译文:
我家有草房三间,屋的南面种有竹子.夏天,新的竹子刚刚长出嫩叶,苍翠碧绿,光亮照人,在里面放一个小床,非常凉爽舒适.在秋冬交替的时节,拿来屏风的架子,去掉两端,横起来安放就成为窗格,然后用均匀洁白的薄纸把它糊起来.在风和日暖的时候,受冻的苍蝇碰在纸上,发出咚咚的像敲打小鼓的声音.在那时,纸上映出一片零乱的竹影,难道这不是一幅天然的图画吗?凡是我画的竹子,没有老师的传授,大多都是从纸窗上、墙壁上、日光下、月影中受到启发而画出来的.
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最关键的是能够翻译出全文.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针对具体题型,采用不同的答题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
8.【答案】心怀甜蜜的;平凡最接近幸福
【解析】
(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二段中的“槐花也属乡野之花.它比桃花、梨花更与人亲,那是因为它心怀甜蜜“可得A处为心怀甜蜜的.根据第八段中的“这是最凡俗的,而又是最接近幸福的“可得平凡最接近幸福.
(2)本题考查赏析词语,需要结合修辞方法和具体的语境或是文章主旨来分析.这句话中两次出现融入,这是反复的修辞.写出了两位老人与一树槐花
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强调了老夫妻的话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让我感动
并且陶醉.
(3)本题考查自由表达.此类题目,不设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即可.作答
本题时,可围绕自己理解中的生活中的那些美好的事,美好的人来表述作答.语意要清晰,语序要合理.不能有病句.
答案:
(1)(4分) A心怀甜蜜的 C平凡最接近幸福
(2)(3分)“融入”,是融解进入的意思.这里作者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
了老夫妻的对话与夜色和那一树槐花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强调了老夫妻朴实的话语让“我”感受到生活美好甜蜜,让“我”感动并陶醉其中.
(3)(4分)示例:在我们的生命长河中会遇到很多美好和幸福,有视我们为生
命的爸爸妈妈,有始终陪在我们身边的朋友,有用目光注视我们前行的老师,他们都是一场场花开,珍惜这一树的繁华,让这清香和记忆充盈在我们的心间.
我去赏槐花,是因为我不想错过每一场花开.在小城的河边,我看到了那树花,我默默的看着,一直到了晚上,两位老人走过,我听到他们平淡的对话.在这份对话里,我感受到生命的美好的安然.
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解答这种信息筛选与整合题,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重组输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1)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
取出所需的信息;(2)合理地概括信息;(3)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在提取
信息过程中要注意,有时如果文段中是几层并列的内容,就需要把几个意思
联结,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如果文段中有结构类似的词语、短语或者句子,
那么这些往往是所要找的几个要点.其次还可以抓住关键的标志词寻找要点,如“除了”“还有”“另外”等.
9.【答案】C;A
【解析】
(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资料二中的表格可知,心肌纤维的直径比骨骼肌粗,所以第三项的表述有误,故选C.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资料一中的“肌丝受神经支配,可以发生
形变,“受神经支配的是肌丝,所以第一项表述有误.故选A.
(3)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和逻辑思维能力.根据资料四中的“因为肌肉长时间“闲置”,突然大幅用力,造成肌纤维和结缔组织受损,也就是俗称的“肌肉拉伤”“可回答第一小题.根据肌肉拉伤的原因可知,要想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应在平时加强体育锻炼或是在运动前做好热身.
答案:
(1)(2分)C
(2)(2分)A
(3)①(2分)因为肌肉长时间“闲置”,突然大幅用力,造成肌纤维和结缔组织受损,也就是俗称的“肌肉拉伤”.
②(2分)应在平时加强体育锻炼‚要在运动前做好热身,不宜突然大幅用力.资料一介绍了肌纤维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资料二介绍了几种不同的肌肉类型.资料三介绍了肌肉块的形成.资料四介绍了肌肉拉伤产生的原因和肌肉
的自我修复.
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解答这种信息筛选与整合题,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重组输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1)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
取出所需的信息;(2)合理地概括信息;(3)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在提取信息过程中要注意,有时如果文段中是几层并列的内容,就需要把几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