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市政管线综合管沟施工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刍议市政管线综合管沟施工要点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也在较大程度上推动了市政基础设
施建设的发展。

在当前市政基础建设中也开始广泛应用综合管沟技术,该项技术
可以充分应用地下空间,全面促进城市化建设的长久稳定发展。

此次研究主要是
研究分析市政管线综合管沟施工要点,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起到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市政管线;综合管沟;施工要点
为了确保城市稳定运转就必须扩大建设基础设施,并且实现全面现代化建设。

在敷设市政公用管线期间通常都是应用直埋方式。

公用管线要求在路面施工期间
需要多次开挖路面,此施工建设过程会严重破坏路面完整性和美观性,也会相应
破坏道路结构。

1、综合管沟技术的优势
1.1缩短建设工期,控制工程成本
在市政工程中开展主干道路施工时若应用非开挖式综合管沟技术,将会在较
大程度上减少地面拆迁工作,能够有效降低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还会避免交
通道路堵塞情况。

1.2利于对地下管线进行维护和管理
在地下管道施工期间常用的施工方法就是直接埋设管线,此种施工方式会使
土层直接接触地下管线,管道在受到氧气作用之后会产生严重腐蚀问题,降低了
地下管道的使用年限。

若在地下管道处理期间应用综合管沟技术,不管是将地下
管线吊装在顶板上,还是固定在托架上,都会在较大程度上保护管道运行环境,
还会相应延长管道的使用年限,便于维修和更换管道。

1.3充分应用地下空间
由于一般类型的城际间公路的特点都是规模小且人口基数小,因此地下管线
的埋设量比较少。

但是对于城市规模大的情况来说,需要将大量管线埋设在地下
空间中。

在布设地下管线期间使用市政综合管沟技术能够统一布设地下管道。


仅可以在有限的地下空间埋设和排布多条城市管线,还可以将地下商业街以及停
车场建设在综合管沟顶部空间内,这样既实现地下空间的扩展和延伸,还能够充
分利用地下空间。

2、市政综合管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综合管沟的结构与防水
由于钢筋混凝土箱型属于明挖式综合管道的主要结构,其所承载的荷载力包
含热力大推力支架的支反力与地面重交通,因此在外部做好防水工程能够加强其
稳固性,还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

针对其他综合管沟技术来说则主要应用盾构式
圆形管沟,由于在防水性能以及结构强度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因此在施工期间应
当在内壁做好防腐处理。

2.2地下管道的布设和维修空间
按照相关要求能够看出,在综合管沟内需要预留热力管道、上水管道以及天
然气管道的维护和更换空间。

此外,还应当在各个管道内部预留相应的运输管道,并且确保管道的宽度满足相关技术要求,这样才能够为管道的运输和更换提供便
利性。

与此同时,在电缆小室还应当预留部分托架,这样便于后期维修和操作电缆。

2.3综合管沟的排水和通风技术
将综合管沟技术应用在地下管道施工中,首先应当确保所有管沟的小室内均具有对应的集水沟,该集水沟的功能在于冲洗管道,检修排水管以及收集结露水等。

此外,对于各个小室低洼部位应当设置集水井以及自动化控制排水泵。

并且在各个室内内部设置相应的通风系统,若属于煤气管道,则必须确保其具备独立的通风系统,这样能够确保煤气管道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

2.4修建检查井和下料口
为了便于地下施工,在实际建设期间需要相隔50-100m设置一个综合管沟检查井,可以将井设置在方沟侧。

在管沟井中修建折梯,便于上下井。

在综合管沟上方对应位置横向设置支管接出口,并且相隔150m修建一座下料口,该下料口需要设置便于开启的混凝土盖,其作用在于为金属管道,电缆和光缆提供进出和更换使用管道。

此外,为了便于后期使用便利性,可以将下料口设置在人行步道下方。

2.3综合管沟的内部安全监控
由于综合管沟内部存在较多种类设备,管线密集度也比较高。

在综合管沟内部也具备较多有毒物质,高电压,强电流,易燃易爆产品以及高温度区域等。

为了全面确保综合管沟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不断建立和完善内部安全监控系统。

对于市政综合管沟来说,其安全监控系统可以有效监测毒害气体,含氧量;检测照明和通风效果以及环境温度和湿度等;除此之外还可以监测通信系统和烟雾排除效果,加强水灾监测,自动化启动排水泵等,当综合管沟内存在积水时能够及时报警。

此外,在实际施工期间还需要充分考虑综合管沟的实际情况,设置适宜的控制中心。

2.6综合管沟的埋设设置与支线接入
通常情况下,在埋设电力管线、通信管线以及上水管道时应当将其埋深控制在2m以内,对于综合管沟顶部来说,埋设深度应当控制在2m左右。

在对各类管道支线进行布设时应当将其深度控制为小于2m,这样能够确保综合管沟在管道的投影区能够直接转折到下部,这样能够有效接入到综合管道内。

在接入时需要按照自上而下原则,这样能够给予线管与电缆联接便利,缩小埋设深度有利于控制工程施工成本。

3、应用市政综合管沟技术的有效措施
3.1实现统一部署和多方协调
在实际施工期间应用市政综合管沟技术既要做好技术工艺问题,还需要注重各类管理制度和机制的创新性,能够从根本上改进和完善管理体系,全面应用现代化管理措施。

为了实现以上建设目标,首先需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与习惯,并且适当改变经济体制及投资主体,因此在市政工程中应用综合管沟技术时常常会面临较多问题和阻碍,因此施工方必须获得政府部门以及投资方的政策与资本支持,建立和完善相关机构组织和法律标准,全面控制和协调好投资、规划以及管理等方面关系,从根本上保障综合管沟技术的安全性和统一性,全面促进我国城市建设的现代化发展。

3.2制定和完善综合管沟施工方案
尽管我国市政工程中应用综合管沟技术的成功案例比较多,然而由于不同地区对市政管线埋设具有不同的要求,不同区域环境以及工程施工要求也会使综合管沟设计方案存在差异性。

所以在实际建设期间需要充分考虑施工环境和条件,并且按照因地制宜原则选择最适宜的综合管沟施工方案。

在分析不同方法的工程
造价时能够发现,明挖式管沟施工方法的成本最低,并且施工技术工艺难度较小,因此在施工条件允许情况下推荐使用明挖式施工方法。

但是对于开挖难度大的路
面施工来说则应当采用浅埋暗挖法以及盾构法进行施工。

在施工建设工作开展之前,施工单位需要综合考虑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出多种施工方案,在对比不
同方案的经济性与技术可行性之后,甄选出最佳施工方案。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路面施工期间由于多次开挖建设浪费较多资源,对城市市容造
成极大影响,与此同时也会导致道路交通出现较多堵塞情况,严重影响城市居民
的出行便捷性。

对于大中型城市来说,应用其表现出人口密度大以及地下管线密
集等特点,会增加建设影响程度和范围,因此需要推广使用综合管沟技术,全面
促进施工现场各项建设技术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宋金岭,杨鹏伟.城市综合管廊现浇结构变形缝复合防水施工技术研究[J].价
值工程,2018,37(10):131-133.
[2]陈云钢,丁吉祥.基于BIM技术的综合管廊设计施工一体化协同机制研究[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8,10(04):56-63.
[3]刘超,陈胜.BIM技术在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全过程中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标
准化,2018,23(14):61-62.
[4]师凯峰.BIM技术在玉溪地下综合管廊展示段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
信,2018,20(10):173.
[5]孔屹松.井点降水在市政工程综合管廊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18(05):157-158.
[6]李立.盾构法施工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安全技术解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6(12):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