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学中国古代史考研参考书
中国史研究生参考书目
![中国史研究生参考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ace0d06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2e.png)
中国史研究生参考书目摘要:一、前言二、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1.通史类2.断代史类3.专门史类三、中国近现代史参考书目1.通史类2.断代史类3.专门史类四、结语正文:【前言】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作为一门学科,中国史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
对于中国史研究生来说,选择合适的参考书籍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推荐一些中国古代史及中国近现代史的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通史类】1.《史记》:司马迁著,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通史之一,涵盖黄帝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2.《汉书》:班固著,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主要记录了西汉至新朝的历史。
【断代史类】1.《春秋左传》:左丘明著,是对《春秋》的解释和补充,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
2.《战国策》:刘向编订,记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策略和言论。
【专门史类】1.《中国思想史》:钱穆著,系统梳理了从先秦至清末的中国思想发展历程。
2.《中国经济史》:侯家驹著,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政策及经济发展状况。
【中国近现代史参考书目】【通史类】1.《中国近代史》:徐中约著,叙述了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
2.《中国现代史》:王桧林著,主要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历史。
【断代史类】1.《民国史稿》:赵武光著,记录了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
2.《新中国史》:逄先知著,详细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历史。
【专门史类】1.《中国革命史》:郭德宏著,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
2.《中国改革开放史》:张海鹏著,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变革。
【结语】本文为您推荐了一些中国史研究的参考书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e11acc0ec5da50e2524d7f58.png)
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导言1、顾颉刚口述、何启君整理《中国史学入门》,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
2、李学勤等《中国古史导读》,文汇出版社,1991。
3、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4、(日)山根幸夫《中国史研究入门》(上、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朱天俊、陈宏夭《文史工具书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
6、孟宪恒《史学文献检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先秦部分(第一章至第三章)【基本史料】1、[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73。
2、[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3、[战国]左丘明《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战国纵横家书》(马王堆汉墓帛书),文物出版社,1976。
6、《二十二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7、《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
8、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新知识出版社,1956。
9、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一册,中华书局,1962。
【史学著作】1、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人民出版社,1983。
2、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8。
3、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6。
4、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至四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4。
6、西安半坡博物馆《中国原始社会》,文物出版社,1977。
7、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8、吴汝康、吴新智、张森水合著《远古中国人类》,科学出版社,1989。
9、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10、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11、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73。
12、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2016年人大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复试真题,考研重点,考研大纲,考研经验,考研规划
![2016年人大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复试真题,考研重点,考研大纲,考研经验,考研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71d3d92c192e45361166f506.png)
人大考研详解与指导古代史是:1、论述从秦汉到元代中枢机构的演变2、论述中国17世纪政权的变动近现代史是:1、论述清末经世致用思潮1、汉赋的流变2、水浒的成书过程及版本3、南戏的体制及其代表作4、陈子昂《脩竹篇序》中的一段话,结合文学史的知识分析1、汉赋的流变2、水浒的成书过程及版本3、南戏的体制及其代表作4、陈子昂《脩竹篇序》中的一段话,结合文学史的知识分析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间,又到了一年考研学子复试的时间了,在感慨时间飞逝的同时,回想起自己去年复试的种种情景,想想自己那段时间的经历,心中不免又多了几分感想。
记得去年自己是在最后才确认知道进了复试(分数靠后,靠着复试比例才进的复试),一切都很仓促,来不及准备。
但是不幸中的万幸的是,至少有了复试的机会,我一直喜欢温总理说的一句话:只要有一分希望,我们就要付出百倍努力。
虽然这一去可能会以悲剧收场,但是如果不去,我想这会是我一生的遗憾,所以我还是选择参加,因为我一直是个不服输的人,不到最后,你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所以我想告诫那些成绩靠后的同学:机会都是自己把握的,不试试,谁都不知道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所以,请不要轻言放弃,有机会就勇敢的上吧。
和大多数人一样,研究生考试之后的复试是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看谁能够扛得住,耐得住时间,好好准备复试,在等成绩的时候,能够静下心来看书。
这段时间的努力,足以扭转你落后的局面。
等完成绩,等排名,等复试名单,反正在复试名单出来之前,基本没什么心思看书,但是,恰恰相反,那些牛X的人正是抓住了这些时间,挑灯夜读,和你们的距离越拉越大。
所以,只要觉得自己有希望,就要玩命的准备复试,玩命的看书,因为复试可以改变很多很多……记得那段时间,自己有点颓废,没怎么看书,其实分一出来,很兴奋,慢慢的才知道,辽宁今年又发大水了,所以我是在半看半等过程中度过这一段时间的,我的分数进不进复试,谁也说不定,我还是照例的复试,尽力的去压制自己的浮躁,告诉自己,说服自己静下心来好好看书,因为,这个时候,只有看书才是最重要的,也是当下必须做的,因为一旦你进了复试,如果你还没看书的话,结果只有失败,所以,你不得不整天整天玩命的看,希望犹如救命稻草,抓住了就不要放。
人大历史学院考研参考书目推荐哪些
![人大历史学院考研参考书目推荐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a961c227a32d7375a4178054.png)
人大历史学院考研参考书目推荐哪些北京大学没有指定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凯程老师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及学员反馈,推荐北京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参考教材如下:633历史学综合参考书:《中国古代史》(上、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中国现代史》(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桧林副主编:郭大钧《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李侃等李时岳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共四册。
世界通史参考书:《世界史·近代史编》(上、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吴于廑、齐世荣考古学综合参考书:《考古学概论》马利清,人民大学出版社《考古学理论》陈淳,复旦大学出版社《中国考古学通论》张之恒,南京大学出版社以上参考书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本文系统介绍人大历史学院考研难度,人大历史学院就业,人大历史学院学费,人大历史学院考研辅导,人大历史学院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人大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人大考研机构!一、人大历史学院考研难不难,跨专业的学生多不多?最近几年人大历史学院考研很火,特别是人大这样的名校。
北京大学2015年历史学院研究生共录取37人,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人大历史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较为容易,考研难度不大。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
其次,考试科目里,历史学综合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
即使本科学历史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
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人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
![人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https://img.taocdn.com/s3/m/7f48812ceefdc8d376ee3282.png)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复习必备资料-育明考研考博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招生报考统计(点击咨询张老师)专业招生人数初试科目复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年份录取人数复试人数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6中国文学基础④851中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论)外语面试2016年6人12人2017年8人14人人大考研辅导点击咨询张老师育明考研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1、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的报录比平均在9:1左右(竞争较激烈)2、复试中:专业课笔试100分,外语笔试50分。
外语口语和听力测试50分。
面试150分。
3、专业综合课(笔试):按照文学院二级学科,由院复试领导小组统一命题,给考生留有一定的选择余地,主要考察考生关于学院以及学院下属各个学科的一般性的基础知识。
4、外语口语、听力测试由本院各专业外语口语测试小组制订方案统一命题,主要测试考生基本的口语对话能力。
5、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的主要内容为各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6、初试公共课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
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
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育明教育针对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开设的辅导课程有:专业课课程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
每年专业课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80%以上。
根植育明学校从2006年开始积累的深厚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研成功的基础保障。
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复试分数线(点击咨询张老师)年份政治英语626851总分2016年58分58分90分90分365分2017年58分58分90分90分360分人大考研辅导点击咨询张老师育明考研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1、复试比例为1:1.42、初试成绩权重60%,复试成绩权重40%。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参考书目及考试科目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参考书目及考试科目](https://img.taocdn.com/s3/m/ce15b1dab14e852458fb57d0.png)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参考书目及考试科目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复试参考书目(20 15年版)1、招生简章已经说明:我校专业课考试不举办考前辅导班、不提供历年试卷、不指定参考书目。
2、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和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的硕士生基本学习年限为2年,试行全员硕博连读的哲学院、财政金融学院、统计学院、汉青研究院、商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的硕士生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其他院系、学科、专业,除招生专业目录特别说明外,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3、硕博连读学习年限为五年。
在第二年年末有一个考核筛选,通过考核的则继续修读三年,做博士论文,取得博士学位;没有通过考核的则继续修读一年,做硕士论文,取得硕士学位。
即不强制要求读博士,可以提前硕士毕业。
4、我校各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学习年限详见相应专业学位招生简章。
5、一般科目一和科目二主要是政治和外语,初试专业课科目主要指科目三和科目四,部分学术硕士只考察一门专业课,少数专业硕士初试科目总共只有两门。
6、复试专业课内容主要指专业课笔试考察内容,专业综合面试主要考察基础知识、扩展阅读、应用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等情况。
7、考试科目代码变化与考试内容无直接关联,考试科目名称变化要与考试备注内容对应来看,科目名称变化一般会影响考试内容,考试备注内容也会有相应说明。
8、书目版次若有更新选择更新版本,同时也要对比旧版查阅更新内容,一般为最新版次为截止到本年6月份出版的。
9、相同内容不重复说明,后文参见前文。
10、复试参考书目只是根据复试内容提供的建议书目,初试参考专业书目也可备用复试,还要根据兴趣爱好多涉猎多思考。
院系名称代码专业名称方向初试考试复试考试初试专业课科目初试考试科目备注初试参考书复试专业课内容复试参考书目100—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622-中西哲学史801-哲学专业综合哲学专业综合科目包括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肖前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史研究生参考书目
![中国史研究生参考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64135cc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1.png)
中国史研究生考试科目:一、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上册)晁福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史》(下册)宁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二、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代史》郑师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史》王桧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史》郭大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三、世界古代史《世界上古史》周启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中古史》孔祥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四、世界近现代史《世界近代史》刘宗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现代史》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博仁教育的林老师推荐的以上历史学考研参考书主要几点原因:1、与考试大纲的基本吻合。
以上所推荐的历史学考研参考书基本上与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基本吻合,包含了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对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点进行了全面,准确的阐述。
比如“中国古代史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这个考点,对应在北师大晁福林老师编写的《中国古代史》春秋时期各国的变法和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
当然,从近两年的命题来看,有一些所谓超纲的知识点,这里建议同学们多看一些历史学专业本科阶段的课程书籍,拓展知识面,另外,在博仁的辅导班上,老师也会介绍相关的历史常识。
2、参考书结构清晰,条理清楚,内容详细。
从这9本书的编写来看,编写结构合理,知识点结构清晰,条理清楚,内容详细,框架突出。
比如高教版世界史六卷本来说,写的也挺好的,但是编写的比较有深度,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看这套书是有一定难度的。
3、参考书的观点代表了历史学学术界的主流观点。
在考生备考的过程中,很多考生看了其他参考书,有些观点是不一样,让考生很棘手,特别是在做题的时候,不知道该答哪个观点。
推荐历史基础参考书,代表了历史学的主流观点,考生可以以这些观点为主,进行答题。
最后,建议同学们在历史书的时候,买一本地区,边看书边看地图,通过地图的直观性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特别是世界史部分,首先要搞清楚各个地区和国家的地理位置,能够更容易理解世界史的知识点。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历史学参考书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历史学参考书](https://img.taocdn.com/s3/m/b559d25fad02de80d4d84027.png)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历史学参考书
古代史:
1、论述从秦汉到元代中枢机构的演变
2、论述中国17世纪政权的变动
近现代史是:
论述清末经世致用思潮
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招收内地学术型硕士生报名、录取情况统计
录取人数
学院报名总人数
统考推免合计哲学院266453277
国学院4113233
经济学院11709684180
财政金融学院839265985
劳动人事学院7697851129
统计学院240392867
法学院14449586181
国际关系学院4805754111
文学院319335386
外国语学院372514192
新闻学院5614163104
历史学院283322658
艺术学院138171431
信息学院277294372
环境学院227343569
化学系9032335
物理系3015217
心理学系24291120
商学院7824373116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248293968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226442569
汉青研究院6006060
马克思主义学院215412667
社会与人口学院283354176
公共管理学院853*******
教育学院73221436
合计10528101510492064
注:1、报名数据以上报教育部的准考数据库为准,录取数据以上报教育部的录取数据库为准;
2、统考、推免人数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2016年人大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复试真题,复试经验,考研经验,心得分享,考研流程
![2016年人大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复试真题,复试经验,考研经验,心得分享,考研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2f1d94ebe1e650e53ea9907.png)
人大考研详解与指导古代史是:1、论述从秦汉到元代中枢机构的演变2、论述中国17世纪政权的变动近现代史是:1、论述清末经世致用思潮1、汉赋的流变2、水浒的成书过程及版本3、南戏的体制及其代表作4、陈子昂《脩竹篇序》中的一段话,结合文学史的知识分析1、汉赋的流变2、水浒的成书过程及版本3、南戏的体制及其代表作4、陈子昂《脩竹篇序》中的一段话,结合文学史的知识分析考研复试中,面试不仅考查专业知识,还涉及相关的语言表达、修养和谈吐。
有的考生在笔试中很占上风,但是遇到面试就偃旗息鼓,如何克服这尴尬的境况?如何在复试的面试中取得好成绩?咨询专家在此倾情奉献,给大家解释一二。
一般专业课面试过程中,考查考生的角度有:专业知识、研究方向、毕业论文、发表论文等,因此对考生的点拨也按照这几个方面进行。
一、专业知识考研面试中对专业知识的考察更灵活,例如老师可能会问一些行业内的一些热点新闻,要求你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谈谈对这些热点事件的理解。
对策:由于研究生教育避免的是纸上谈兵这样,因此考生一定要避免就事论事,仅仅局限于事件本身,也不能空谈理论,而是要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或将实践总结提升为理论。
二、研究方向很多专业在研究生阶段对于研究方向分的非常明确,考查的内容也大相径庭,对于研究方向上的准备,考生最好的参考就是导师的研究方向。
导师的研究方向反映了这阶段他关注的焦点,面试的时候他的兴趣点,也很可能与他的研究方向有关。
对策:对此,考生平时要多看相关专业领域的一些权威期刊,对所报考导师的学术观点、论文、专著应有较深的了解。
特别提醒:如果你的观点和导师的一致或者可以在他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那他一定会对你留下不错的印象。
三、毕业论文如果是考大学本科专业的研究生,那么很多老师都会问及考生本科的毕业论文。
因为它是大学4年专业学习的一个总结,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考生的研究能力。
对于跨专业考生,本科毕业论文方向的选择会反映考生在论文上的敏感和专业上的偏好,也是导师关注的重点。
中国人民大学2016年历史学考试科目
![中国人民大学2016年历史学考试科目](https://img.taocdn.com/s3/m/917789c184254b35eefd348f.png)
权威师资 优质教学
第 1 页 中国人民大学2016年历史学考试科目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考研为自主命题,考生应提前了解好院校考试科目确保复习准确,以免造成复习内容错误延误同学复习进度。
博仁教育老师整理中国人民大学2016年历史学考研科目便于同学了解信息。
中国人民大学有中国史和世界史,考试科目不同,同学要针对自己报考的方向进行复习。
一、中国史
中国史专业方向: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
考试科目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③633-历史学综合。
中国人民大学没有指定参考书,院校没有指定参考书博仁教育老师为方便同学进行复习,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历年真题以及多年辅导经验推荐一下参考书目供同学参考:
朱绍候《中国古代史》(上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
李侃《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第四版;
王绘林《中国现代史》北师大版(高教版);
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高教版。
二、世界史
世界史考试科目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③634-世界通史(截止到1990年)。
中国人民大学世界史同样没有给出参考书,同学可以参考一下书目:
齐世荣《世界史》六卷本,高教出版社。
了解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考研考试科目和参考书只是复习准备的第一步,应该如何看参考书呢?没本参考书有复习重点吗?每本书应该话多长时间学习呢?复习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呢?需要制定复习计划吗?不要让这些问题成为你复习的阻碍,博仁教育老师将根据你的问题给予帮助,让考研复习事半功倍!
关注博仁教育微信:。
2016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书
![2016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书](https://img.taocdn.com/s3/m/8af6c9c5b9f3f90f77c61b03.png)
2016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书勤思考研多年以来,一直从事着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以及中文考研。
历年来深受广大学子的支持,得到了一致好评!为了更好地帮助广大有志青年实现你们的考研梦想,勤思教研室的老师们为大家整理了历史学考研复习参考书,从而更好的为大家的复习提供指导!一、学校简介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干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中管副部级高校,设有研究生院。
中国人民大学前身为1937年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陕北公学;历经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华北大学多个历史阶段,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正式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
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新中国第一所新型大学由此诞生[2] 。
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被确定为全国首批6所重点大学之一。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实践中,中国人民大学已然发展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一面显著的旗帜;眺望缓缓铺开的崭新世纪,中国人民大学将秉持“实事求是”精神,弘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为建设“人民满意”的世界一流大学继续奋勇前进。
二、历史学考研方向全面解析历史学作为社会学领域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哲学、民族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尤为接近。
按照教育部的规划,历史学主要设有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8个二级学科专业。
其中,每一个专业都需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与长时间的专业知识的积累。
三、历史学考研参考书历史学考研分为统考和自命题,大部分院校在以考研为主的方式选拔人才的过程中,不指定任何参考书目,这就给广大考生的考研复习备考带来很多不便。
新祥旭名师:中国人民大学2016年中国古代文学方向考研专业指导
![新祥旭名师:中国人民大学2016年中国古代文学方向考研专业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7343830ba76e58fafab003d5.png)
新祥旭名师:中国人民大学2016年中国古代文学方向考研专业指导一、国学(中国古代文学方向)专业介绍本专业是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
所属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国学是中国固有学术与外国学术的有机融合。
中国人民大学于2005年5月宣布成立国学院,同年10月16日正式举行挂牌仪式暨成立大会,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人大国学院秉承中国优秀学术文化蕴涵,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学术明德博学的精神,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着力培养将人格精神与学术研究融为一体的人才。
创办七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12年,为进一步推进国学学科建设,中国人民大学自主设立交叉二级学科国学,所属相关一级学科为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
国学院原有的博士点中国哲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史、专门史专业在2013年,纳入交叉学科国学目录下进行招生,培养方案依据现有学科门类与专业性质而制订;在学位授予上,依托现有学科目录,根据相关学科门类授予学位。
例如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一级学科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门类为文学,授予学位仍为文学博士。
其他以此类推。
招生专业介绍如下:专业研究方向:1、魏晋南北朝文学;2、唐宋文学;3、中国古代文论;4、集部与中国文学。
研究内容:主要研究相关的作家与作品、文学思潮、文学流派等等。
古代文论研究方向的研究对象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研究方法重在文献与义理的有机结合。
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从事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相关的文博、编辑出版、行政管理、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人才。
专业背景、专业概况: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是中国人民大学重点发展、具有相当学术实力的学科之一,目前也是国学院的主要学科之一。
前辈著名学者谢无量、冯其庸、吴文治、蔡钟翔、朱靖华等曾辛勤耕耘,为学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通过自身建设、大力培养和积极引进,古代文学专业已经建设成一支学术结构合理、研究实力雄厚的学术队伍。
国学院目前的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正在原来的基础之上,努力增强自身的学术实力,发挥自己的学术特长与优势,培养优秀人才。
历史学(中国史)考研必看书目
![历史学(中国史)考研必看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33c8f705fc4ffe473368abb8.png)
一、建议必买。
(教材除外)(最好全买,尤其是参考教辅,有电子档也可,但最好买纸质的)1、长孙博系列: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名词解释;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论述题;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名校真题解析。
2、范无聊:2017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统考+自主命题论述题高分解析(目前还未出版)3、荣新江:《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4、桑兵:治学的门径与取法5、罗志田:胡适传;权势转移6、张昭君,孙燕京:中国近代文化史7、蒋廷黻:中国近代史8、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9、陈恭禄:中国近代史或中国近百年史亦可。
10、沈艾绨:《梦醒子》11、茅海建:天朝的崩溃12、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13、李文杰:《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三联书店14、张仲民:《种瓜得豆:清末民初的阅读文化与接受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
二、建议选买(只需选购部分即可)1、长孙博系列: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真题模拟30套;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中国史大纲解析2、仝晰纲: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考必备历史学辅导全书3、严耕望:《治史三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4、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5、王健:中国史理论前沿6、王汎森:权力的毛细管作用: 清代的思想、学术与心态;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执拗的低音7、郭廷以:中国近代史8、钱穆:中国史学名著9、柴德庚:史籍举要10、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11、罗志田:经典淡出之后: 20世纪中国史学的转变与延续;乱世潜流: 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道出于二: 过渡时代的新旧之争12、罗新:黑毡上的北魏皇帝13、葛兆光:宅兹中国: 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14、杨奎松:西安事变新探15、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16、陆扬:清流文化与唐帝国17、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18、魏斐德:大门口的陌生人: 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19、杨奎松:西安事变新探20、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商务印书馆,2016年。
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
![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40cce775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4.png)
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一、中国古代史1.《中国古代史纲要》(花寿辉著)该书是对中国古代史的综合性梳理和总结,对于考研学生来说,是一本必备的参考书。
作者以时间为主线,将历史事件、人物及其背后的社会背景进行系统性梳理,让读者能够全面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2.《中国古代文化史》(黄仁宇著)该书以文化史的角度来诠释中国古代历史,深入解析了中国古代社会、思想、艺术等方面的变迁和发展,对于考研学生来说,是开阔视野、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读物。
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顾颉刚著)该书以政治史的视角,深入剖析了中国历代政治制度的得失,并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进行了批判性评价。
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拓宽对中国古代政治的理解,提高对政治制度演变的把握能力。
二、世界史1.《人类简史》(尤瓦尔·赫拉利著)该书以全球历史的维度,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行了概括和解读。
作者用鲜活有趣的语言,阐述了人类的进化、农业革命、科技发展等重要事件,引发读者对世界历史的思考。
2.《世界通史(上、下)》(吕思勉著)该书是一部经典的世界史读物,通过对世界历史的系统性梳理,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纳入到一个整体框架中。
从古代文明的兴起到现代社会的演进,都得到了详实的叙述。
3.《国家简史》(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该书是一部精简的世界史读物,通过扼要的篇幅,对各个国家的历史进行了概括和解读。
这本书对于考研学生来说,是掌握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综合性参考书。
三、历史学理论与方法1.《世界史的观念》(吕思勉著)该书是一本经典的历史学理论著作,作者通过对历史学的思考和反思,提出了“历史观念”的概念,强调历史研究的价值和方法。
2.《历史学方法论》(刘翔著)该书系统介绍了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历史事实的判断和解释等方面,对于考研学生来说,是提升历史研究水平的必读之作。
3.《历史学导论》(杨启中著)该书是对历史学发展演变历程的综合性阐述,通过对历史学的起源、发展和方法论进行梳理,帮助读者理解历史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框架。
2016中国人民大学专门史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2016中国人民大学专门史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d1a642dbcd126fff7050ba1.png)
考研论述题答题攻略:论述题“3w 答题法”,即 what,why,how。是什么, 为什么,怎么办。答题结构上“总—分—总”,开头要阐述背景,解释相关的名 词,然后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必要性,罗列要点,最后要做总结,还是那句话,不 要给人留下突兀的感觉。
考试科目
政治
外语
专业一
专业二
总分
专门史
50
50
180
310
三、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专门史专业考研参考书
科目名称 633 历 史 学 综合(常用 版)
书名 中国古代史(上、下册)(新版)
633 历 史 学 综合(常用 版)
中国现代史(第 2 版)(上、下册)
633 历 史 学 综合(常用 版) 633 历 史 学 综合(北师 大版) 633 历 史 学 综合(北师 大版) 633 历 史 学 综合(北师 大版) 633 历 史 学 综合(北师 大版)
(一) 名词解析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名词解释最简单,最容易得分。在复习的时候要把参考书中的核心概念和重 点概念夯实。 近 5-10 年的真题是复习名词解释的必备资料,通过研磨真题你可以知道哪 些名词是出题老师经常考察的,并且每年很多高校的名词解释还有一定的重复。 我们的考研专业课对每个科目都收集了重点名词,不妨作为复习的参考。 专业课辅导名师解析:名词解析答题方法上要按照核心意思+特征/内涵/构 成/案例,来作答。 回答出名词本身的核心含义,力求尊重课本。这是最主要的。 简答该名词的特征、内涵、或者其构成、或者举一个案例加以解释。如果 做到,基本上你就可以拿满分。
2016 年中国人民大学专门史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 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2016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参考书目、复习指南、知识点、重难点
![2016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参考书目、复习指南、知识点、重难点](https://img.taocdn.com/s3/m/06afd69fcc22bcd126ff0c50.png)
2016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参考书目、复习指南、知识点、重难点参考书目:古代文学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现代文学程光炜《中国现代文学史》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这两种教材都可用于人大文学院大综合复习,两者以钱理群的这本为最流行,体例也很严谨,复习起来按照章节进行很容易理解。
人大的这本教材很多章节都是人大的老师编写的,如程光炜、孙民乐,其他章节也都是各个方向优秀的学者编写汇集而成,读起来觉得容量比钱理群编写的要大,因为书中的对作家的作品分析比较多,像钱理群本那样主要精力是集中在代表作家最重要作品上。
这两本如果时间比较充足,有必要都拿来读一读,毕竟不像古代文学那样多选一个版本就多读四册书。
当然,一门心思投入一本教材也完全可以把初试做得很好。
当代文学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郑克鲁《外国文学史》黄晋凯《外国文学简编》文学理论(及西方文论)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语言学叶蜚声《语言学纲要》现代汉语北大教研室《现代汉语》黄伯荣《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殷国光《古代汉语》4.试分析建安诗歌创作的时代特征。
(或简述建安风骨的内涵)(1)政治理想的高扬。
东汉末年的动乱,使建安文人饱受乱离之苦,也激起他们的政治热情,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成为他们共同的追求。
曹操以天下为己任,其政治理想最具代表性,对同时代的文人有着很大的影响。
曹丕、曹植也有着“救民涂炭”之志,而“七子”更是都有卓尔不凡的气质。
建安文人政治热情的普遍高扬,造成了当时诗歌雅好慷慨、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特点。
建安诗歌这种悲凉慷慨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2)人生苦短的哀叹。
当时社会动乱,生灵涂炭。
面对短促而又多艰的人生。
建安诗人采取了三种不同的态度:第一种是单纯的哀叹。
如徐干《室思诗》中的“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
第二种是慨叹岁月短促、功名未立,却仍努力追求,曹操的《短歌行》是这方面的典型。
第三类是努力突破天命的限制,在有生之年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这在曹操的《龟虽寿》等诗中得到充分体现。
中国史考研参考书目
![中国史考研参考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3da3a70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63.png)
中国史考研参考书目中国历史是一个源远流长的话题,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文化传承,都离不开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作为考研学习的必修科目,中国史的相关书目也备受考生关注。
下面将对中国史考研参考书目进行重新整理,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史学基础类书目1.《中国古代史学通论》(唐代史学)鲁迅著2.《史学理论》(历史学理论)胡适著3.《史记》(中国古代史)司马迁著4.《三国志》(中国三国史)陈寿著这些书目是考研中国史学习的基础,在备考过程中必不可少。
《中国古代史学通论》是鲁迅探讨中国古代历史学的名作,对于理解中国史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帮助。
《史学理论》是胡适对于历史学理论的探讨,可以帮助考生掌握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史记》和《三国志》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史料,通过阅读这些史料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二、历史纪事类书目1.《中国历史大事记》(简明中国历史纲要)李君如编2.《中国近现代史纪事》(中国近现代史)梁启超著3.《中国通史》(中国历史)吴晗编4.《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政治)熊启光著这些书目主要是通过历史纪事的形式对中国史进行概括性的介绍,能够帮助考生快速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和相关人物的思想。
《中国历史大事记》是整理了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条理清晰,能让考生更加系统地了解中国史。
《中国近现代史纪事》关注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对于掌握近代中国历史有很大的帮助。
《中国通史》和《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则更加注重对中国历史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解读和总结。
三、名著选读类书目1.《资治通鉴》(中国历史综合性著作)司马光纂2.《古文观止》(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选读)宋代许渊冲等著3.《红楼梦》(中国古代长篇小说)曹雪芹著4.《左传》(中国春秋时期史书)这些书目代表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经典之作,作为名著选读类书目,他们不仅仅是为了考研而读,更是在中国古代文化传承中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综合性最强、历史年代最长的著作之一,对于中国史的全面理解有着很大的帮助。
中国史考研书籍
![中国史考研书籍](https://img.taocdn.com/s3/m/2d411cf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98.png)
中国史考研书籍
准备中国史考研的书籍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需求和考试要求选择。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国史考研书籍推荐:
《中国古代史纲要》(作者:陈寅恪):这本书是中国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对中国古代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概述,是考研学习的重要参考书。
《中国近代史纲要》(作者:陈寅恪):这本书对中国近代史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包括晚清时期、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发展。
《中国史纲要》(作者:王汉民):这本书是中国历史的综合性教材,内容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个历史时期,适合对整体中国历史有一个全面了解的考生。
《中国历史大辞典》(主编:陈寅恪):这本书是一部权威的中国历史参考书,收录了大量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术语,对于查找和深入了解特定历史内容非常有帮助。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辞典》(主编:陈寅恪):这本书收录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对于了解历史人物的生平、思想和影响力非常有帮助。
此外,还可以参考一些考研辅导书籍和历年真题,如《考研中国史真题精析》、《中国史学名著导读》等,这些书籍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考研内容和题型。
请注意,以上仅是一些建议,具体选择还需根据个人情况和考试要求来决定。
建议您在选择书籍时,结合自己的学习需求和考试大纲,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考书籍。
2016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古代史专业考博历年真题复习策略参考书考试内容报录比-育明考研考博
![2016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古代史专业考博历年真题复习策略参考书考试内容报录比-育明考研考博](https://img.taocdn.com/s3/m/187571fc4afe04a1b071de4f.png)
人大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考博真题招生人数报录比复习指导一、人大历史学院考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招生考试内容(育明课程中心)招生专业初试考试科目复试考试科目0602Z6中国古代史1、初试考试科目:①中国通史;②断代史;③外语;2、跨一级学科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古代汉语;⑤历史学综合(含史学理论、中国通史);3、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古代汉语;⑤历史学综合(含史学理论、中国通史);⑥政治理论。
一:外语听力水平和口语水平测试(满分50分,其中听力测试20分,口语测试30分)二: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满分150分)育明考博陈老师解析:1、人大考中国古代史专业考博的报录比平均在6:1(历年缺考率在20%左右)2、初试英语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
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
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3、总成绩=初试总分/3*50%+复试总分/2*50%(初复试各占50%)。
录取中导师比较看重初试的成绩,历年初试的排名顺序与最终排名顺序相差较小。
4、满足相应外语等级要求的考生可以申请初试外语免试,初试外语中不含听力。
5、人大经济学各专业初试专业课一考试内容相同,学院并不指定外语和专业课复习的参考书。
育明教育针对人民大学考中国古代史专业考博开设的辅导课程有:考博英语课程班·专业课课程班·视频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
每年专业课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80%以上。
根植育明学校从2006年开始积累的深厚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人大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陈老师扣扣:伍四七.零六叁,捌六贰)二、人大历史学院考博部分参考书(育明考博课程中心)专业参考书作者出版社中国古代史《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人民出版社《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历史》张岂之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文选》张衍田北京大学出版社育明陈老师解析:1、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初步将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对应到答题中,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学中国古代史考研参考书
一、国学(中国古代史方向)专业介绍
专业研究方向:
1.秦汉史
2. 隋唐史
专业研究内容:
中国古代史以中国古代的历史为研究对象,近代以前的中国史都属于研究范围。
中国古代史一般以朝代为段落,如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辽宋金元史和明清史等。
同时,也可以进行专题研究,如政治史、制度史、经济史、文化史、军事史、社会史等。
培养目标:
中国古代史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具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遵纪守法,品德高尚,热爱祖国。
在专业上勤奋学习,掌握历史学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研究工作的能力,并能够在本学科与相关学科做出有理论及实践意义的成果。
中国古代史专业学制两年,在掌握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同时,适当参加一些科研工作,以培养独立研究工作能力及严谨的工作作风。
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毕业后,能够从事中国古代历史及其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也能胜任新闻出版、方志编修等方面的工作。
专业背景、专业概况:
中国古代史是一个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专业,中国古代史研究由中国学者引领世界潮流,长期以来国外学者们难以企及。
五十多年以来为国家建设贡献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古代史,是中国历史诸专业中最具有传统的学科,学科积累深厚,优秀学者众多,是中国历史学屹立世界学术之林的代表性学科。
对外交流及其他:
中国古代史专业对外学术交流频繁,主要有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方式,至于参加国家学术会议,与中外学者进行学术探讨则属于常见的交流形式。
主要开设课程:
中国古代断代史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历史典籍研究;
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等。
毕业生就业去向:以从事文职为主的企事业单位。
二、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32-中国历史综合
初试参考书目:
632-中国历史综合
常用版:
中国古代史(上、下册)(新版)福建人民出版社作者:朱绍侯、张海鹏、齐涛
中国现代史(第2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主编:王桧林副主编:郭大钧
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作者:李侃等李时岳
北师大版:
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宁欣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郭大钧主编:中国当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古代汉语:
王力:《古代汉语》,共四册。
复试参考书:
国学经典:十三经、二十五史、通鉴、楚辞等
《国学论坛》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三、专业课复习凯程内部指导
(1)零基础复习阶段(3月-6月)
第一遍看书。
先把指定参考书买回来开始一本一本阅读。
此时看书应注意不分重点难点,甚至是绪论也要看。
书中肯定会有看不懂的地方,但是不要灰心,不要着急,多看几遍就可以了。
在看书的同时要注意条理性,根据目录看书,会更清晰。
把自己认为是重点难点的内容划下来,可以稍稍做简单的笔记,不建议大篇幅做读书笔记。
(2)基础复习阶段(7月-9月)
在第一遍看书的基础上开始看的更加深刻,进入理解阶段。
这三个月争取做到掌握每本参考书的框架结构。
看书时注意结合目录看,把目录和内容紧紧结合在一起。
此时看书还是坚持全面完整的方式,把书中内容尽可能多的掌握。
可以在书中稍做笔记以辅助阅读。
此时也属于打基础的阶段,基础很重要,所以要踏踏实实看书,不浮躁,不着急。
(3)强化提高阶段(10月-11月)
在之前看书的基础上,进入记忆背诵阶段。
看书速度加快,并结合真题看。
争取这一阶段看书在2遍以上。
尤其是到了11月,进入全方位背诵阶段。
背诵有两个方向,一是根据真题来找到书中重点,二是自己要相信自己的感觉,有些内容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就记忆。
如果报考学校有认识的学姐学长,可以多多向他们咨询相关信息。
这一阶段比较辛苦,但是却是最关键的阶段,所以一定要相信自己,坚持住。
可能背诵后会忘,这是很正常的,但要坚持背下去。
(4)冲刺阶段(12月-考前)
这一阶段分为两个时间段:第一是12月份,进行专业书的最后一轮复习,全方面背诵,背诵速度加快,然后再把书中的重点难点背一遍。
第二是12月底到考试前,自己将之前找到的重点罗列出来,自己出题目,然后背诵。
也可以找到别的学校的真题,看看其他学校的出题思路,切忌多找,一两份即可。
最后的阶段也是查缺补漏的阶段,坚持背书,争取合上书背诵和打开书阅读是一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