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材全解 必修3
高一数学必修三教材全解
![高一数学必修三教材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bd60180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e.png)
高一数学必修三教材全解一:必修3的主要内容与结构框架。
(1)主要内容。
本书的玉要内容是算法、统计和概率的基础知识和苯本思想,算法思想和统计思想也是货穿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的数学思想,(2)内容与误,全l5分为二章,共36课时.具体内容是:第一章算法初步。
12课时;第二章统计,16课时:第三章松率,8课时,二:分单元解读教材第一爷,是算法的初步知识。
1.l教学内军及误时分配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3必修》A版教材中,《算法初步3一章由三小节构成,配的教师用书中姓议讲授12课时:第一节:法与程序框图算法的概念1误时:程序框图、算法的三种逻辑结构和框图表小3误。
第一节:基术算法语句赋住、输入和输出语句1课时;条件语句l课时:循环语句l课时。
第一节:算法案例算法案例4课时;小结复习1以时。
1.2絮课标对算法的驶求1.2.1识程日标算法模块中,学生的算法学习应达到以下日标;在学牛义务教育阶段初步感受算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对其体数学实例的分析,体验得序框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通过模仿、操作、探案,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约过程:学生.能体会算法的基本感想以发算法的宜要件和有效性,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提高逻排思维能力。
1.2.2教学日标第一:穿法与程序框图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和与步费的分析(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体会算法约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
通过模仿、操作、荣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这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具依问题的锋认过荐中(如三元一次方释细求解等问题),理解程序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分支结沟、循环结构。
第二节:恭本算法语句经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过程,理解儿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木思想:第二节:算法案词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1.3在教学中贯彻算法思想对于算法而言,一步一步的程产化按骤,即“算则”州然重要,但这些步骤的依据,即“第理“有着更基本的作用。
必修3教材内容解析1-word
![必修3教材内容解析1-word](https://img.taocdn.com/s3/m/93fdb9fdd15abe23482f4da7.png)
必修3教材内容解析1必修五概述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必修五整体分析(一)必修五内容在全套教科书中的位置分析1. 必修模块间的勾连打通要想了解必修五在全套必修教材中的位置,首先应了解全套必修教材的内容。
从纵向看,必修一的四个单元分别为现代诗鉴赏、古代记叙散文、写人记事散文和新闻与报告文学。
整册书以叙事为主,注意了初高中衔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而在写作训练中侧重训练记叙文。
必修二的四个单元分别为写景状物散文、先秦至南北朝诗歌、古代写景记游散文和演讲辞,以抒情为主,兼有与记叙的融合,因而写作训练则是以抒情为主,兼顾记叙。
其中第四单元的演讲辞正好与下一册书中的议论文写作相勾连。
必修三、必修四重点是表达交流,同时学习议论文写作。
必修五是对前面四册书的整体总结。
以必修五的文言文为例,四篇文章《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文体不尽相同,朝代跨越很大,是对前四册书的一个回顾。
在表达交流方面,不再侧重于文体的训练,而是在文章的深刻、充实、有文采、新颖上下工夫,体现了高中写作训练的系统性。
先进行横向比较。
全套必修教材第一单元的排列内容分别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小说,各种文学类型均有专项设置,可见编者的用心。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因而从必修二到必修四的第二单元都成了诗的舞台,打破之前内容上脱节与割裂的现状,从文学史的角度展现诗歌文化的发展脉络,从南北朝之前的诗歌到唐诗到宋词,让学生对诗的发展有了整体认知。
必修五则借助第三单元文艺学论文中的大量诗例进行了呼应与提升。
全套必修教材第四单元是各种应用文体的呈现。
从新闻和报告文学起笔,接着是演讲词、科普文章,还包括了人物传记、自然科学小论文等,从各角度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梳理探究”部分呈现出两条线索。
一条是语言,从必修一的汉字、对联,到必修二的成语、修辞,必修三的交际语言运用,再到必修四的逻辑与语文学习,最后落脚在必修五的文言词语、句式及翻译。
一条是文化,从流行文化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必修三对文学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必修四走进文学大师及影视文化,最后以古代文化常识作结,一路为学生呈现不同的文化景观。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教材解读与教学分析高中数学新教材培训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教材解读与教学分析高中数学新教材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5eca620d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6.png)
题.
4. 为什么对组合数规定C0 = 1,而没有规定A0 = 1 ?
17
当m=n时,A
= !.
为了使排列数公式第二
种形式在m=n时也能成
立,规定0!=1.
为了使组合数性质在
m=n时也能成立,规定
0 =1.
选择性必修
例 向圆盘随机投飞镖一次,用X表示正中圆心的次数,则X 是离散型随
机变量,其分布列为
X
0
1
P
1
0
7.3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为什么要研究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62
7.3.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
均值是一个度量性概念,一般度量性概念因比较而产生. 通过下面的问
题情境体会均值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及定义,认识均值的意义.
合利用概率运算法则求概率的思路引入学习内容。
41
第一次
第二次
2个子空间
44
= + ҧ ҧ
因为(|A) =0,所以 = ҧ ҧ 。
45
3个子空间
46
47
• (敏感性问题调查)某地区公共卫生部门为了调查本地区学生的吸
烟情况,对随机抽取的2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
公式、组合数公式。
3. 二项式定理
能用多项式运算法则和计数原理证明二项式定理,会用二项式定
理解决与二项展开式有关的简单问题。
作用和定位:主要是为古典概型中概率的计算提供计数工具。
0
1
6.2 排列与组合
从简化运算的角度提出学习任务,通过
具体实例的概括而得出排列、组合的概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材梳理分解共9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材梳理分解共91页](https://img.taocdn.com/s3/m/491398c652d380eb63946d4b.png)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高二政治人教实验版必修3 全册教材精品全解+教案((215页)
![高二政治人教实验版必修3 全册教材精品全解+教案((215页)](https://img.taocdn.com/s3/m/2b036d47be23482fb4da4cfc.png)
高二政治人教实验版必修3体味文化授课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阅读提纲1、在课本找出下列观点: (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2)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文化生活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2、文化是什么?3、文化有什么特点?4、文化有哪些形式?5、在课本找出这一观点: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6、文化有什么影响?一、文化万花筒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2、文化现象:无时不在3、文化现象:无处不在4、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文化生活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林语堂谈南北文化的差异(《吾国与吾民》) 北方的中国人,习惯于简单质朴的思维和艰苦的生活,身材高大健壮,性格热情幽默,吃大葱,爱开玩笑。
他们是自然之子。
他们致使中国产生了一代又一代的地方割据王国。
他们是河南拳匪、山东大盗。
他们也为描写中国战争与冒险的小说提供了人物素材。
在长江以南,人们会看到另一种人。
他们习惯于安逸,勤于休养,老于世故,头脑发达,身体退化,喜爱诗歌,喜欢舒适。
他们是圆滑但发育不全的男人,苗条但神经衰弱的女人。
他们喝燕窝汤,吃莲子。
他们是精明的商人,出色的文学家,战场上的胆小鬼。
在中国正南的广东,我们看到另一种中国人。
他们充满了种族的活力,他们有事业心、无忧无虑,挥霍浪费,好斗,好冒险,图进取,脾气急躁,在表面的中国文化之下是吃蛇的土著居民的传统。
得出结论:一、文化“万花筒”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
2、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3、文化特色: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特色。
二、文化是什么1、文化的内涵:(重点)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1)广义文化:对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统称。
与文明的含义相近。
(2)狭义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中学教材全解:高中地理
![中学教材全解:高中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59e5451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d.png)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本章综合解说 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 情景激趣诱思 引题“探索”揭秘 教材内容详解 课后“复习题”导引 典型误区警示 新理念题剖析 知能整合提升 创新题型演练
二、多看多思,优化学习习惯
平时要注意地理常识的积累,养成用图、读图、析图的好习惯。地图是地理的重头戏,包含大量的学科信息, 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学会看图、析图还能帮助我们从感性的角度更好地学习地理。在地理知识的识记方面, 要注意方法和技巧,在理解的基础上总结,用比较、联想、谐音等方法记忆。
三、联系实际,提升知识层次
一、认真听课,优化学习过程
上课认真听讲,并牢记在心,是学好地理最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实现学习过程的优化,主要应 做到:课前预习,发现问题;课堂听讲,排疑解难;随堂练习,巩固成果;课后训练,提升能力;独立思考,探 究问题;查阅资料,解决问题;总结归纳,力求触类旁通。
二、多看多思,优化学习习惯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一、能源资源的分类 二、资源开发条件 三、能源基地建设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一、流域的整体性 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三、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四、流域的综合开发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谢谢观看
平时要注意地理常识的积累,养成用图、读图、析图的好习惯。地图是地理的重头戏,包含大量的学科信息, 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学会看图、析图还能帮助我们从感性的角度更好地学习地理。在地理知识的识记方面, 要注意方法和技巧,在理解的基础上总结,用比较、联想、谐音等方法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教材全解必修3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1.Marry decided to hold a family party to___her parents’ silver wedding. B
A. memorize
B. celebrate
C.congratulate
D. welcome
2. The United Nations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__at the Bella Centre in Copenhagen,
Denmark, between 7 December and 18 December ,2009. B
A. is taking place
B.took place
C. was taken place
D.had taken place
3. It suddenly ___to me that I should call him up to make an appointment with him. C
A. happened
B. took place
C.occurred
D. came about
4. I like getting up early in summer. The morning air is so good ___. B
A. to be breathed
B. to breathe
C. breathing
D. being breathed
5. In many people’s opinion, that company ,though relatitivity small, is pleasant___. A
A. to deal with
B.dealing with
C.to be deal with
D. deal with
6. A monument will be set up___those dead in the earthquake. D
A. in search of
B. in favor of
C. in place of
D. in memory of
7. When asked about about their opinions about the schoolmaser ,many teachers would prefer to see him step aside___younger men . C
A. in terms of
B.in need of
C.in favor of
D. in praise of
8. The old couple ofen take a walk after supper in the park with their pet dog___them. B
A. to follow
B. following
C.followed
D.follows
9. They had no great belief___Chinese medicine. B
A. on
B. in
C. at
D. about
10.I have a firm___in the power of communication, which will smooth away misundersdanding. C
A. trust
B. choice
C. belief
D.strength
11. On Halloween ,children in America like to____as ghosts to frighten people. C
A.take up
B. make up
C. drees up
D.turn up
12.Don’t___tricks __me just because I’m shorter than you. D
A. make ; of
B. play; for
C.make ; on
D.play; on
13.On April Fool’s Day people often play tricks ___others. B
A. to
B. on
C. with
D. in
14.____at the hotel, the guests received dinner. B
A. When arrived
B.On their arrival
C. At arriving
D.As arri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