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名著阅读《儒林外史》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名著阅读《儒林外史》综合测试卷及
答案
1.吴敬梓,清代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东篱,安
徽全椒人。

其作品包括《文木山房诗文集》《文术山房诗说》等。

2.吴敬梓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是一部讽刺小说,全书
共56章。

它揭露了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假名士的庸俗不堪,贪官污吏的卑鄙刻薄。

3.宋神宗下诏表彰的贤人中,唯一的女子是李清照。

4.袁枚,元朝末年人,好读书、善画画,虽被赏识,但拒
绝入朝为官。

后隐居于会稽山中,以此自终。

5.在《儒林外史》中,足以和范进媲美,被科举制拨弄得
神魂颠倒的可悲可怜可笑的人是秦桧。

6.贾仁和,五河乡下人,是一个秀才,当了兴贩行的行头。

因说假话,在虞华轩家饿了一顿肚子。

7.在《儒林外史》中,秦桧是以一个巧取豪夺、横行乡里
的奸诈、卑鄙小人的形象出现的,围绕这点,作者记叙了好几件事情,其中描写最为生动传神的是秦桧和范进的对话。

8.张铁臂,曾在娄家借钱事件中骗取娄氏兄弟钱财。

此后,他以富商的身份,出入天长县府,后被范进“看破了相”。

9.范进原本与祖父相依为命,后隔壁开米店的卜老做主把
自己的外孙女嫁与他做妻。

后来却恩将仇报,撇下妻子。

为了结交官府,追求名利,他竟冒名顶替,到处招摇撞骗。

10.《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刻画了范进、秦桧、张乡绅等人物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当时社会热衷功名、趋炎附势的丑态。

11.在《儒林外史》中,传主具体描写的四位“奇人”是在
寺院里安身的李铁嘴、卖纸火筒的王九儒、开小茶馆的盖宽、做裁缝的李红袖。

12.书中曾提到有一个书呆子游西湖,指的是袁枚。

13.帮娄家看守祖坟的是赵天监。

24.人物连线题:
腐儒的典型:汤奉、王惠
八股迷的典型:周进、范进
正面典型:王冕、杜少卿
贪官污吏的典型:马静、鲁编修
25.人物情节归纳:
1)“隐括全文”的“名流”——郑光祖
2)“暮年登上第”的老童生——杨继盛
3)中举前后对比鲜明的疯子——范进
4)“忝列衣冠”“胆小有钱”的兄弟俩——崔宗之、崔宗伯5)“铮铮有名”的禀生——吴敬梓
6)“穷翰林”——李梦阳
7)庸中佼佼的制义选家——杨时
8)从拆字少年到内廷教——杨维垣
9)由“风流才子”到“铨选部郎”——刘宗敏
10)由“豪杰”堕落为败家子弟——曹雪芹
11)谦逊恬适的学者——纪君祥
12)“渐渐销磨”的“真儒”——王夫之
13)“为人以忠孝为本”的父子——田忌、田忌庸
14)孝悌君子——孟子之父
26.阅读分析:
1)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作者并没有称赞《水浒》为野史小说之冠。

2)自古以来,我国不乏这样的高士,其中有不慕富贵,以田忌为代表;有谦逊恬适,以学者纪君祥为代表。

本段内容描述了严监生临死前的情景,他的亲人们纷纷前来探望,但他却一直伸着手指,不停地摇头,似乎还有未了的心事。

最后,赵氏揭开了他的心事,他才安然离世。

严监生是一个细心、谨慎的人,对细节非常在意。

描写方法上,通过他临终前的手指不停指向某个方向,以及赵氏揭开他心事的情节,来突出他的细心和谨慎。

同时,也通过他亲人们的探望和问话,展现了他在家族中的地位和影响。

32.上文采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对范进中举后过度兴奋的
丑态进行尖锐的讽刺。

33.这段文字通过生动的语言、夸张的动作和丑陋的外表
描绘了范进中举后发疯的丑态。

①语言:喊叫、咆哮、胡言乱语。

②动作:手舞足蹈、挥舞着帽子、乱跳乱撞。

③外形:面容扭曲、口吐白沫、衣着凌乱。

34.描写范进发疯的过程,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侧面烘托的
手法,突显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老太太表现出惊恐和无助,胡氏则显得冷漠和嘲讽,众邻居则表现出惊慌和不知所措。

匡超人看了款单,脸色顿时变得苍白,他心中想:“这些
事情中,有两件是我参与其中的。

如果被审查出来,后果将不
堪设想!”于是他和景兰江告别了刑房,回到了街上。

匡超人
在家里犹豫了一夜,没有睡觉。

他的妻子问他怎么了,他不好意思说出实情,只是说:“我现在要去京城做官,你一个人在
这里不方便,我只好把你送到乐清家里去。

我会在母亲那里照顾你,如果我做得好,再来接你过来。

”妻子说:“你去做官吧,我会在这里等你的。

我不想去乡下,那里不适合我。

”匡超人
解释道:“你不知道,我在家里每天都有一些零花钱。

但是我
去了之后,你的生活怎么办?我家里也很困难,我父亲没有多余的钱来养活女儿。

如果你去住在娘家,那里的房子很小,而且你是我的夫人,不适合住在那样的地方。

还是在家里好。

现在这个房子可以卖出四十两银子,我会拿几两去京城,剩下的钱你可以拿去我哥哥的店里,每天使用。

我们家里有鸡、鱼、肉、鸭等食物,每天都有,你会过得很开心的。

”妻子一再拒绝,但是匡超人一直在逼迫她,甚至哭闹了几次。

他不管妻子是否同意,都让书店的人把房子卖掉,然后拿回了银子。

最后他请来了妻子的父母来劝说,经过一番争执,妻子才同意去乡下。

他们搬运了家具和物品,坐船前往乡下。

匡超人收拾行李来到京城,见到了李给谏,给谏非常高兴,因为他已经补了廪,成功进入太学。

给谏对他说:“贤契,现在朝廷正在选取教,
我相信你一定能中选。

你可以暂时在我这里住几天。

”匡超人
答应了,搬了行李过去。

过了一段时间,给谏问他是否结婚了,匡超人心想,老师是位大人物,如果在他面前说出妻子的父亲是抚院的差,恐怕会引起他的不满,于是回答道:“还没有。

”给谏说:“你这么大年纪了还没有结婚,真是‘摽梅之候’。


是这个问题也曾经困扰过我。


次晚,一位老成的管家前来匡超人的书房,代表家老爷向他恭喜并提出一门亲事。

家老爷有一位十九岁的外甥女,才貌出众,想要将她嫁给匡超人。

一切费用都由家老爷承担,不需要匡超人操心。

匡超人思考着要如何回应,因为他已经结婚了,但又不想得罪家老爷。

最终,他决定接受这门亲事。

匡超人的妻子也同意了,于是他们在隆重的婚礼仪式中迎娶了这位外甥女,共度了几个月的新婚生活。

在《甲》文中,匡超人在得知家老爷的提议后,经历了一番思考和犹豫,最终接受了这门亲事。

他在婚礼上心情愉悦,对新娘子产生了强烈的好感。

而在《乙》文中,祥子进城之初还保有一些希望和憧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沉沦于各种恶中,失去了自我。

他变得堕落,甚至杀人,最终只剩下一个行将就木的肉体。

本题要求结合原著,分析匡超人和祥子在小说中前后的巨大变化原因。

匡超人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在小说中的变化非常明显。

一开始,他是一个聪明能干、富有正义感的年轻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变得越来越贪婪、冷漠,最终堕落成了一个无情的商人。

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当时的社会中,商人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士人的地位则越来越低。

匡超人为了追求财富和地位,逐渐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和,最终走上了堕落的道路。

祥子是另一个在小说中发生巨大变化的角色。

他最初是一个贫苦的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来到城市打工。

在城市里,他经历了许多磨难,但最终却变得非常成功。

他成为了一名富有的老板,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

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祥子自身的努力和不断研究。

他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积极适应城市生活的规律,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的来说,《儒林外史》通过匡超人和祥子这两个角色的变化,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

这也是这部小说至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因之一。

四、(一)
这篇短文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的故事,他因为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而伸着两个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灯草,才一命呜呼。

这个故事刻画了一个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严监生非常吝啬贪财,是个要钱不要命的人。

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来写,尤其是严监生伸出两个手指的细节,生动地描绘了这个形象。

二)
这一段描述了一系列夸张的动作,包括昏厥、疯跑、跌倒、疯走等等。

这种夸张的手法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情感和状态。

接下来是一个人物的台词,他说“噫!好了!我中了!”,然后拍了拍,笑了起来。

他的头发散乱,两手沾满了黄泥,一身湿漉漉的。

这个人物似乎很高兴,但是他的状态却很狼狈,这种矛盾的感觉让人印象深刻。

在另一个段落中,人物感到悲观和担心,不知所措,需要劝说和帮助。

这种情感的描写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
这一部分列举了几个著名的小说和作家,包括《儒林外史》、吴敬梓、《骆驼祥子》、老舍等等。

接下来是对两个人物的描述。

匡超人最初是一个手脚勤快、心地善良、事亲孝顺、勤学上进的人,但后来变得寡情薄义、虚伪透顶、狡诈至极、毫无廉耻。

祥子在文中最初是一个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人,但到文末时已经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这些人物的性格变化是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儒林众生的熏染、腐蚀导致了匡超人的变化变质;祥子变化的原因一是当时的社会战乱频繁、黑暗混乱;二是祥子只靠个人的力量奋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