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测试卷有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
卷有答案
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
1、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B、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C、晶体熔化时不需要吸热,非晶体熔化时要吸热
D、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都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2、下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海波的沸点是48℃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在熔化和液态金属凝固的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
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
C.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
D.任何情况下冰的温度一定低于0℃
4、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下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5、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室温下的酒精中取出,温度计的示数将()
A.先增大后减小
B.先减小后增大
C.一直增大
D.一直减小
6、电灯泡用久了,灯泡的玻璃壁会发黑,这是灯丝的()
A.升化现象B.凝化现象C.凝固现象D.先升华后凝华
7、(2015·泰安)以下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汇成潺潺流水
B.夏天,清晨草叶上出现晶莹的露珠
C.秋天,雨后泰山上出现缥缈的云雾
D.冬天,室内窗玻璃上出现美丽的冰花
8、下面哪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 )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9、炎热的夏天,柏油马路会变软,这是因为()
A.柏油是晶体,受热后达到熔点开始熔化
B.柏油的硬度不够
C.柏油是晶体,受热后未达到熔点开始变软
D.柏油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受热后开始变软
10、某温度计在0℃时,水银柱长5厘米;100℃时,水银柱长25厘米。

当水银柱长12厘米时,所显示的温度为
28℃;(B)35℃;(C)48℃;(D)60℃。

11、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
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
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12、祖国山河美景四季如画,下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春
天,雾
绕群峰
B.夏天,雨笼山峦
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千里冰封
13、图3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14、以下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北方冬季外面冰冻的衣物也能晾干,属于凝固现象
B.浴室的镜子变模糊,属于液化现象
C.人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冷,属于升华现象
D.烧杯的日光灯管两端变黑,属于汽化现象
15、如图是某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由图可以判断()
A.这种物质的熔点是190℃
B.这种物质在CD段已变成气体
C.这种物质熔化过程用了12min
D.这种物质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16、下列措施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A.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B.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
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
D.将新鲜蔬菜装入保鲜袋
17、下列措施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A.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B.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
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
D.将新鲜蔬菜装入保鲜袋
18、在图四个图像中,表示海波熔化的图像是()
二、填空题
(共10道
总分30
分)
19、今年入春以来,我国很多地方遭遇干旱,大量庄稼干枯田地发裂,关于土壤发裂的原因有多种说法,常见的说法是由于温度高,土壤里大量的水份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而造成的。

许多地区气象部门采取人工降雨来缓解旱情,人工降雨时,向云层撒干冰催化剂,干冰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和吸放
热)致空气中的水蒸气▲成小冰晶。

20、寒冷的冬天,在公交车上用手直接抓塑料扶手与直
接抓金属管相比,就热学方面来说,前者感到
________,后者感到________ (选填"凉"或"不凉")。

请你对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来一个猜想:_______ ______。

21、玻璃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他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选填"升高"或"不变")
22、
金庸曾描述一种武功"寒冰掌":发功时伸出手掌,罩在杯口,杯中水即可结成寒冰(假设降到-5℃)。

根据物理知识,此时手掌温度应________(填"低于""等于"或"高于")-5℃,按常理这种武功是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练成的。

23、医院输液室里,有一位年轻护士因粗心,在忙碌中用同一只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的体温。

在测甲体温前,她把体温计用力甩几下,测得数是37.2℃,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结果乙的体温读数均为37.8℃,问两人的体温真实值应为甲℃,乙℃,丙℃。

24、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体温计的测量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当对烧瓶微微加热时,会观察到碘没有,而是直接;停止加热后,气态碘没有,而是直接。

(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新的水纯化技术,可以为世界解渴
(1)通过器件收集到大量的水蒸气,还要经历(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才能变成淡水,这一过程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

(2)人工蒸腾器件在提高光蒸汽转化效率方面的做法有(写出一条即可)。

这项新的水纯化技术,还可以利用在哪些方面?(列举一例即可)
27、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和B,A倒扣着放入盛水的容器中、B中装有一些水,如图所示放置.用酒精灯给各容器中的水加热,使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A杯中的水(填"能"或"不能")沸腾,;B杯中的水(填"能"或"不能’)沸腾.
28、日光灯管用久了两端会发黑,是因为管内钨丝中的钨先▲、后▲(填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

钨是晶体,它的熔点为3410℃,则它的凝固点为▲℃。

三、试验题(共4道总分16分)
29、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小文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
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9
/min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8 98 98 98
/℃
(1)小明观察到同学们测水温的操作有如图中所示四种,你认为正确的是()(2分)
(2)实验中水的沸点是℃;继续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实验中水的沸点低于100℃,你认为可能是造成的.(只需要写出一个可能原因)
(4)水沸腾时,可以观察到气泡上升时______(选填"越来越小"、"大小不变"或"越来越大"),也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30、图18中甲是小明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得到如下数据,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t/min
温度
90 95 98 100 101 102 102 102 102 t/℃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气泡的现象是其中的▲图;
(2)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丙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小明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31、
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
(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_______℃.
(2)小明同学在利用图D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一条)
(3)如图E,是小明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后所绘制的图像,图像中BC段表
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32、如图5所示,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烧杯中水的温度。

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B图中读数时的错误是。

若操作正确,由C图可知水的温度为℃。

A B C
四、简答题(共4道总分16分)
33、炎热的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啤酒瓶放置一会儿后,发现瓶外壁"冒汗"。

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34、
小鹭善于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一天,她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一支冰棍,发现冰棍上附着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冰棍在冒"白气";她把这支冰棍放进茶杯里,过一会儿,茶杯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请你帮小鹭解释"粉"、"白气"和"冒汗"是怎么形成的.
35、冰雹是如何形成的?
36、小明在厨房里帮妈妈煮粥。

妈妈说:待锅里的水烧开后,改用小火,盖上锅盖,让锅内的水微微沸腾,就能将粥煮好。

小明发现,在此过程包含很多热学知识,请你就此场景说出两个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物理现象:
示例:粥(液体)沸腾时有水汽化成水蒸气,这是汽化现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
1、
C
2、
B
【解析】
试题分析:所有金属都是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温度都不变。

晶体在熔化、液体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B选项是错误的。

液体的沸点与液体表面的气压有关,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C选项也是错误的。

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冰在熔化时的温度等于其熔点,温度等于0℃,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

考点:熔化和沸腾的特点
4、
C
5、
B
6、
D
7、
A
8、
D 解析: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降低了温度,同时减缓了水果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减慢了蒸发.
9、
D.柏油是非晶体,非晶体的熔化是一个渐变过程,随着温度的升高,物体由硬变软,由稠变稀,不断变化.故选D.
B
11、
B解: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而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在增加,由于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和物质所处的状态有关,当冰熔化成水后,比热容变大;
故选:B.
12、
C
13、
A
14、
B
【解析】试题分析:北方冬季外面冰冻的衣物也能晾干,是冰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故A错误;浴室的镜子变模糊,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B正确;人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冷是人身上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属于汽化(蒸发)现象,故C错误;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是钨丝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故D错误;故应选B。

【考点定位】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15、
D解:A、由图知:该物质的熔点在210℃左右,故A错误;
B、在CD段时,物质已熔化成液态,是液体,故B错误;
C、由图知:物质的熔化过程属于BC段,共用6min,故C错误;
D、由于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呈固液共存态,因此BC段,该物质是固液共存态,故D正确;
故选D.
16、
D.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加快了蒸发,A错;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和将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加快了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加快了蒸发,B、C错;将新鲜蔬菜装入保鲜袋,减慢了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减慢了蒸发,D对.
17、
D
18、
D
二、填空题(共10道总分30分)
19、
汽化升华吸热凝华
20、
.不凉凉金属易导热
【分析】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的物质是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物质是非晶体;熔化过程中要吸热,对于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上升.
【解答】解:
玻璃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属于非晶体.
故答案为:非晶体;升高.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非晶体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22、
低于;不可能
23、
37.2 37.8
解析:甲是正确方法测量体温,测得温度即为甲体温。

尽管再测完甲后没有甩体温计,由于第二次测量温度高于37.2,所有说明乙体温高于37.2,因此测得的37.8是乙的实际体温。

尽管体温正确,但是为了测量更为规范、准确,在测量已体温前,应将体温计用力甩几下比较好。

24、
液体热胀冷缩35℃—42℃;
25、
熔化升华凝固凝华
(1)液化放热(2)采用伞状结构(采用碳某吸收体)污水处理(答案合理即可)
27、
【考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二者缺一不可,水的沸点会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升高.
【解答】解:都不沸腾,A中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水温不能达到沸点,所以不能沸腾.
B中水温能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
故答案为:不能;不能.
28、
升华,凝华,3410
三、试验题(共4道总分16分)
29、
(1)B(2)98不变(3)气压低等(4)越来越大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
30、
(1)91 A(2)图略(3)不变
(4)烧杯底(或石棉网或铁圈)的温度仍高于水的温度,水能继续吸热
31、
(1)①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了
②视线没有与液面相平③48
(2)水太多(水的初温太低)
(3)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32、略
四、简答题(共4道总分16分)
33、
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外壁液化成小水滴
34、
“粉”是冰箱里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凝华产生的;“白气”是冰棍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而成的;“冒汗”是茶杯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而成的.
35、
如果雨在落下时骤然遇到0℃以下的冷空气,雨便凝固成冰块,冰块若遇地面向上的风暴把冰块向上吹入热空气层中,这层空气中的水蒸气便凝结在冰块四周,下落时又遇有0℃以下的冷空气上升时,冰块外面又结一层冰,如此反复上下,到冰块很大时,形成雹落下,这就是可怕的冰雹。

在夏季,上升气流很强,也很不稳定,小水滴在空气对流中受冷凝固成小冰雹块。

小冰雹块在流动过程中又与小冰晶、小水滴合并,形成大冰块,当这样的冰块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气流无法支持,就降落到地面形成洋冰雹。

36、
(1)粥(液体)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
(2)粥(液体)沸腾后闻到米香,这是扩散现象;
(3)粥(液体)沸腾时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

(只要答对其中任意两条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