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
胃癌早诊早治项目在山东省临朐县和辽宁省庄河市进行。

在40-69岁的人群中,应用血清生物标志物(胃蛋白酶原)检测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手段作为初筛,进一步以胃镜活检/病理学诊断方法确诊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

所有的胃癌诊断均以组织病理为标准。

对确诊的癌症病人及癌前病变患者进行治疗。

所有覆盖的人群建立观察队列,并设立对照组。

同时开展绩效评价及独立的卫生经济学评价,进一步完善筛查方案。

具体筛查人数:每个项目点各筛检1500人。

工作指标要求:筛查任务完成率≥100%;顺应性≥70%;早诊率≥50%;治疗率≥80%;诊断及治疗时效达标率≥9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
任务完成率=实际筛查人数/筛查任务数;
顺应性=目标人群中实际筛查人数/当年目标人群数;
早诊率=(重度不典型增生+早期胃癌)/(重度不典型增生+癌);
治疗率=实际治疗人数/应治疗人数;
诊断时效达标率=实际达标数(活检至病理报告≤1个月者)/应达标数;
治疗时效达标率=实际达标数(病理报告至治疗≤1个月者)/应达标数。

注:早期胃癌:见附件6-8
一、人群的选择
(一)队列的建立。

本项目是以人群为基础的胃癌早诊早治工作,项目开展前要明确筛查人群以及对照人群,以便对方案进行评价。

建议从当地公安机关户籍部门获得目标人群、对照人群的总人口并建立数据库,随之开展项目覆盖的县(区,乡)全人群的全死因监测。

在全死因监测的基础上,重点做好肿瘤发病及死亡登记。

肿瘤的发病及死亡登记按照《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的各项标准进行。

(二)筛查人群的选择。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确定胃癌发病率较高的乡或村人口作为筛查人群,完成全人口注册登记。

开展胃癌防治知识宣传,提高胃癌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筛查人群中符合项目标准的对象参加筛查的顺应率不低于70%,治疗率不低于应治疗人数的80%。

如果40-69岁的高危人群约占总人口的33%,按照人群
依从率为70%计算,如每个现场每年筛查1500人,3年共4500人,筛查组覆盖的总人口至少应为19480人。

(三)对照人群的选择。

对该地区全人口进行以肿瘤发病及死亡登记为主的全死因监测,以便最终评价早诊早治的绩效。

此外选取小样本对照人群进行危险因素的监测,用以质控目标人群与对照人群的可比性。

对照人群的自然情况(饮食习惯、社会经济状况等)应尽可能与目标人群一致。

对照人群应该与干预人群同时开展基线调查和危险因素的监测,内容包括人群的基本特征以及常见危险因素等。

对照人群的选取可按村分层随机抽样。

样本的大小根据各现场的实际情况决定,但原则上不少于600人,每个年龄组(5岁一个年龄组)不少于100人。

对照人群和目标人群在地理上要有一定的缓冲距离,以避免对照人群中有人参加早诊早治项目而造成偏倚。

二、筛查程序
(一)知情同意。

所有筛查对象都必须履行知情同意程序。

该程序包括两部分:首先召集筛查对象,集中宣讲筛查的目的、意义以及参加筛查的获益和可能带来的危险,宣读知情同意书,回答问题。

然后由专人单独向每一个筛查对象说明筛查的相关情况,进一步回答不明白的问题,最后在自愿的原则下签署知情同意书(附件1)。

(二)流行病学调查。

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的筛查对象接受基线信息调查。

基线信息调查包括健康知识调查、胃癌危险因素调查、以及医院诊治情况调查三部分,统一由事先完成专业培训的调查人员进行。

所有正式调查进行之前,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预调查,以便熟悉调查项目,了解调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其他问题,及时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专家组反映。

基线信息调查是评价项目绩效的基准,十分重要。

健康知识调查主要包括癌症的综合知识和胃癌的防治知识两部分。

癌症防治知识基线调查应该在早诊早治工作正式开展前完成,以便准确了解开展早诊早治前当地群众的健康知识情况。

健康知识调查表见附件2。

危险因素调查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胃病史和胃癌家族史、相关危险因素以及简单的健康体检。

危险因素调查表见附件3。

具有下列两种情况之一者可直接进行胃镜检查:
①有明显的上消化道症状或病史(例如有经常性上腹疼或不适、反酸、嗳气、呕吐、体重减轻等)。

②有胃癌家族史,并自愿接受胃镜检查者(见第八节:胃癌早诊筛查技术流程图,问询调查及体检表见附件3)。

以上基本信息基线调查表中的每一个项目,严格按照编码说明进行调查和填写。

每天完成的调查表,要求随机抽取10%进行复查,复查参加各项目检查的符合率不得低于90%
(见附件4-现场质量控制表)。

资料要求两遍录入,然后以原始调查表为标准,校对两遍录入的数据后,整理成最终数据库。

数据库上报时要求同时上报字段及编码说明文件。

(三)血清学初筛。

采用胃蛋白酶原法(PG法)对胃癌进行初筛,即以血清PG I/II比值为指标筛查胃癌高危人群。

PG法筛查的说明及问诊单见附件5。

血清PG I/II比值具体判别值如下:
<50岁人群,PGI≤70ug/L,PGI/II比值≤9;
≥50岁人群,PGI≤70ug/L,PGI/II比值≤7.5。

上述判别指标阳性者进入胃镜检查(见第八节:胃癌早诊筛查技术流程图)。

下列人群不适合用胃蛋白酶原法筛查可直接进行胃镜检查:
①食管、胃或十二指肠疾病治疗中,或患有可影响PG 值的各种疾病者。

②服用抑酸剂-PPI阻滞剂者(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返流性食管炎药物可引起PG值升高)。

③胃切除术后患者(PG值降低)。

④肾功能不全患者(PG值升高)。

(四)胃镜检查。

胃癌筛查最终依靠胃镜/活检病理诊断。

胃镜医生必须经
过严格训练合格后才能胜任筛查工作。

胃镜检查中,胃镜医生应在全面观察胃部并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06,上海)及2002年巴黎早期胃癌分型进行诊断,活检,可疑病变处要适当加取活检。

胃内窥镜器械消毒工作十分重要,其清洗消毒必须严格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卫医发〔2004〕100号)规定进行。

胃镜检查技术要求见附件6(胃镜检查程序)和附件7(胃镜检查记录表)。

(五)现场质量控制。

现场每个筛查对象的检查项目都要通过质量控制表来反映,质量控制表及其填写要求见附件4。

三、标本处理
活检标本处理方法:要求活检标本取出时,立即将活检组织展平,使粘膜贴附在滤纸上,置于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中,固定时间大于10小时,去除滤纸,将组织片垂直定向包埋,连续切片6到8个组织片,常规HE染色,封片。

四、胃癌的诊断
(一)胃镜诊断。

见附件8(早期胃癌的胃镜下观察)。

(二)病理学诊断。

见附件9 (胃癌的病理学诊断标准)。

五、早期胃癌和重度异型增生的治疗原则
胃粘膜重度异型增生的病人有60-80%可能发展为浸润性胃癌,需要进行胃镜下治疗。

早期胃癌在治疗后的五年生存率很高,为80.6%-97.6%。

早期胃癌且无淋巴结转移可采用胃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或胃镜下黏膜剥离术(ESD)进行治疗。

一般早期胃癌病人在外科手术后预后都较好,只有少数有淋巴结转移的中期胃癌病人需要接受辅助化疗。

六、高危险人群的随访原则
PG检查结果为阴性者,下次PG检查间隔可为3年。

PG检查为阳性、胃镜检查无异常者,1年后复查PG。

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粘膜重度萎缩/重度肠上皮化生/轻度异型增生病变者,建议每年接受1次胃镜检查。

七、队列随访
(一)队列的随访包括目标人群的随访和对照人群的监测两部分。

随访的主要工作是做好两组人群的肿瘤发病及死亡登记报告,减少漏报和错报,特别是对照人群的漏报和错报。

肿瘤发病及死亡的分类和编码应使用ICD-10;诊断依据中组织学诊断的比例不低于70%;无其他明确诊断仅有死亡医学证明的比例不高于2%。

(二)两个胃癌早诊早治现场分别计算当地胃癌粗发病率、死亡率外,还应计算中国标化率和世界标化率,结果写
入年度报告中。

中国标化率统一使用中国1982年人口构成数据,世界标化率统一使用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世界人口年龄构成(见附件10)。

八、胃癌早诊筛查技术流程图
附件6-9 病理学检查和诊断
一、活检取材、病理切片制作、病理诊断报告及处理建议
(一)活检取材。

1.每个受检者常规取5块标本,胃窦2块取自距幽门
2-3cm处的大弯和小弯;胃体2块取自距贲门8cm
除的大弯和小弯(约距胃角近侧4cm);胃角1块。

2.对特殊病灶要另取活检。

3.标本要足够大,达到粘膜肌层。

4.不同部位的标本要分开装瓶。

5.须向病理科提供取材部位,内镜所见和简要病史。

(二)病理切片制作及病理诊断报告
1.每块组织要分别包埋、制片。

2.每块组织要分别作病理检查及诊断。

3.对每个病例要作出全面诊断,包括最重的病变、病变
分布及范围等内容。

4.病理诊断可填写统一印制的表格,必要时附以简要的
文字评述。

5.对送检标本及切片制作质量主要包括取材大小、深度
及标本石蜡包埋方向等应作出评价,可以统一的格式
标记满意、不满意,以有助于分析病理检查诊断报告
的可靠性及考虑是否需要重复取材。

6.临床医师应根据病理检查结果结合内镜所见,作出关
于病变程度及范围的综合诊断。

(三)处理建议。

根据病理检查诊断和内镜检查所见,由临床医生对每个病例的处理提出建议,如是否需要做相应治疗或重复检查及随访和随访的间隔时间等。

主要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Chin J. Gastroenterol. 2006 11(11):674-684)和新悉尼系统(the updated Sydney system, 1996 Dixon, MF. et al: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of gastritis. The updated Sydney System. Am. J. Surg. Pathol. 1996, 20: 1161-1181)
二、异型增生(上皮内肿瘤)的诊断和分级及早期胃癌
异型增生(上皮内肿瘤)可以源自胃上皮自身或肠化的胃上皮。

幽门腺腺瘤是上皮内肿瘤的一种形式,源于胃黏膜自身。

在胃癌发生的多阶段理论中,上皮内肿瘤介于萎缩化生性病变与浸润性癌之间。

与胃上皮内肿瘤诊断有关的问题包括:如何区别活动性炎所伴的反应性或再生性改变,以及如何区别上皮内肿瘤和浸润性癌。

不确定的异型增生(上皮内肿瘤)
有时对确定一个病变是肿瘤还是非肿瘤(即反应性的或
再生性的)产生困难,尤其是一些小的活检标本中。

对于这些病例,通过对组织进行深切,再获得更多的活检材料,或祛除造成细胞过度增生的可能根源,常可以得到明确的诊断。

再生与NSAID引起的损伤或胃酸引起的浅表糜烂/溃疡相关。

对于那些缺乏所有特性以明确诊断为上皮内肿瘤的病例,应诊断为“不确定的上皮内肿瘤”。

在胃固有黏膜,小凹过度增生可出现不确定的异型增生,表现为不规则和扭曲的管状结构,缺乏上皮内黏液,核浆比增大且细胞丧失极向。

卵圆形或圆形深染的大核可见明显的分裂象,常位于黏膜颈部区的增生带。

肠上皮化生区域的不确定的异型增生表现为过度增生的化生性上皮,腺体紧密排列,组成腺体的细胞的胞核大且深染,呈圆形或棒状,位于细胞基底部。

核仁并不总能见到。

从腺体的基底部到浅表区,细胞结构的改变逐渐减轻,即“梯度成熟”。

异型增生(上皮内肿瘤)
大体形态可呈扁平形、息肉样或轻度凹陷状。

扁平状病变在内窥镜下可能缺少特征性变化,但内窥镜染色方法可表现出不规则外观。

病变呈隆起型者,用腺瘤一词来表示。

腺瘤在组织形态上可为管状(最常见)、管状绒毛状或绒毛状;后两者也被称为管状乳头状和乳头状。

大部分肿瘤上皮为肠型,有些具有胃小凹上皮特征。

轻度异型增生(低级别上皮内肿瘤)
表现为黏膜结构轻度的改变,包括芽状或分支状的管状结构,管腔内可见乳头,隐窝延长呈锯齿状,并有囊性变。

腺体由增大的柱状细胞组成,无或有极少黏液。

相同蓝染的胞质,圆形或卵圆形的核常排列成假复层,位于粘膜增生带的浅表部。

重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肿瘤)
腺体密集且扭曲增多,细胞也有明显的不典型性。

腺管形态不规则,常可见分支和折叠,无间质浸润。

黏液分泌缺乏或仅有极少量。

形态多样的、深染且一般为假复层的的细胞核常呈雪茄形。

常见突出的双嗜性核仁。

增生活性增强可见于整个上皮层。

腺瘤
腺瘤是一种良性局限性的病变,由管状和(或)绒毛状结构组成,表现为上皮内肿瘤。

恶变频率与腺瘤的大小和组织学分级有关。

<2cm的腺瘤恶变率大约为2%,>2cm的腺瘤恶变率为40%-50%。

扁平状腺瘤较易发展成癌。

异型增生(上皮内肿瘤)进展为癌
当肿瘤浸润至固有层或穿透黏膜肌层就可以诊断为癌。

一些胃活检中存在具有提示意义的浸润(如独立的细胞、腺样结构或乳头状隆起)。

当对一个浸润性恶性肿瘤的组织学标准还存在疑问时,就适宜用“可疑浸润”一词。

80%以上的上皮内肿瘤可进展为浸润性癌。

事实上,已存在高级别上皮内肿瘤但无明确肿块的患者可能已经存在浸润性癌。

上皮内肿瘤的发生与肠化范围大小有关,也和肠化黏膜(Ⅲ型肠上皮化生)的硫酸黏液分泌表型有关,这两个因素并与进展为癌的危险性增加有关。

早期胃癌
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仅限于黏膜层或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不管淋巴结是否有转移。

对无症状患者进行筛查的国家,其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为30%-50%,西方国家与它们相比则较少,为16%-24%。

对异型增生病变进行随访似可增加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组织学上,大部分早期胃癌的亚型呈单一性或混合性。

隆起性癌呈红色乳头状、颗粒状或结节状,常为高或中分化,管状或乳头状肿瘤具有肠型特点;有时可看到先前曾存在的腺瘤。

呈扁平状及凹陷型的低分化癌可能还有残存的或再生的黏膜岛。

溃疡型病变可能是肠型也可能是弥漫型。

深度仅局限于粘膜层的腺癌可分成小黏膜癌(<4cm)和浅表癌(>4cm)二个亚型。

两者均严格限定于粘膜层(小黏膜M和浅表M)或灶状浸润黏膜下层(小黏膜SM和浅表SM)。

在穿凿亚型(包括2个亚型:PenA和PenB),浸润黏膜下层的范围比上面提到的2个亚型更广泛。

PenA型的浸润前沿呈挤压状,它比PenB少见,PenB呈多点浸透黏
膜肌层。

PenA癌的预后差(与结肠腺癌相反,结肠癌如果边缘呈挤压式则预后较好)。

上述的多种方式共存者为混合型。

主要参照WHO(2000年版)分类第51页-56页及Padova国际分类(Rugge, et al: Gastric dysplsia: the padova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Am J Surg Pathol, 2000, 24:167-176)
三、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的病理诊断及分级
(一)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及分级。

1.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定义
胃固有腺体减少,组织学上有两种类型:1. 化生性萎缩:胃固有腺体被肠化腺体或假幽门腺化生腺体替代;2. 非化生性萎缩:胃固有腺体被纤维组织或肌性组织替代或炎性细胞浸润,引起固有腺体数量减少。

胃窦部粘膜出现少量淋巴滤泡,不能诊断萎缩性胃炎,但胃体部粘膜层出现淋巴滤泡要考虑萎缩。

2.伴活动性炎
慢性胃炎(包括萎缩性胃炎)背景中有中性粒细胞浸润
3.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级
①轻度:固有腺体数量的减少不超过原有腺体的1/3,大部分腺体仍保留;
②中度:固有腺体数量减少超过1/3但未超过2/3,残存腺体分布不规则;
③重度:固有腺体数量减少超过2/3,仍残留少量腺体,甚至完全消失;
活检标本取材过浅,未达粘膜肌层者不诊断萎缩性胃炎,亦不能分级。

(二)肠化生及其分级。

1.定义:肠化腺体取代胃固有腺体
2.分级:肠化腺体占胃粘膜腺体和表面上皮总面积的1/3以下为轻度;1/3-2/3为中度;2/3以上为重度
(三)Hp感染的分级。

1.仔细观察胃粘膜粘液层、表面上皮、小凹上皮和腺管上皮表面查找Hp。

对炎症明显而HE染色片上未见Hp的标本,要做特殊染色仔细寻找。

可用较简便的Giemsa染色或Warthin-starry染色。

2.分级:
①无:特殊染色片未见Hp;
②轻度:偶见或小于标本全长的1/3有少数Hp;
③中度:HP分布超过标本全长1/3而未达2/3或连续性、薄而稀疏地残在于上皮表面;
④重度:Hp成堆存在,基本分布于标本全长。

肠化生粘膜表面通常无Hp定植,故肠化生不计入标本全长。

*主要参考文献同(1)
附件6-1
姓名______________ I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胃癌早诊早治项目”知情同意书
胃癌是本地区的常见病,患病后死亡率很高,其主要原因为胃癌一经发现已进入中晚期晚,治疗效果极差。

这次检查的目的就是要早期发现胃癌并及时治疗,使病人取得长期生存的好效果,降低胃癌死亡率。

检查和治疗过程
我们邀请您参加本次胃癌早诊的内镜检查,在检查时先进行问卷调查和抽血,一部分被调查者要接受胃镜检查,还要在规定部位取活检,用以病理学诊断。

如果发现患有胃癌或癌前病变(如重度异型增生等)我们会帮助您联系医院,安排必要的治疗。

参加检查和治疗的危险性
内镜检查是安全的。

但也有个别情况,会发生出血、胃穿孔等合并症,但发生机会仅为千分之二。

即使发生合并症经及时处理不会造成危害和累及生命。

但在极少数情况下也会出现严重后果。

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情况,请与检查小组的医生联系。

参加检查的好处
如果您参加检查,可全面了解您的食管、胃和十二指肠功能和形态的改变,如发现肿瘤可及时治疗。

保密原则
您的检查结果,依照相关法律会被严密保存。

我们将储存本项目所取的血液及活检标本,并可能在以后的研究中使用,血液及活检标本上贴有带编码的标签,不会出现您的姓名,您的其他相关所有信息将会保密。

自愿原则
本次检查是完全自愿的,您可自愿决定是否参加。

在检查期间,您有权利随时退出检查。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可与检查小组对工作人员联系。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声明
我已阅读或听懂本知情同意书的讲解,理解了全部情况。

一些问题已同检查小组人员讨论,并得到满意解决,我同意参加此次内镜检查和治疗。

参加人员签字_________________ 日期年月日
证人声明
我已经向受检对象宣读和解释了这份知情同意书。

受检本人已经理解并同意参加本项目。

附件6-2
“胃癌早诊早治项目”
-----癌症防治知识调查表
第一部分(癌症综合知识)
ID#:|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对象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调 查 时 间: ______年 月 日
第二部分(胃癌防治知识)
调查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附件6-3
“胃癌早诊早治项目”基线调查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对象顺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别:(男--1,女--2) |__| 出生日期: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员姓名:___________
调查日期:|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胃癌危险因素调查
临床检查
体检医生签字:_________________
“胃癌早诊早治项目”调查表编码说明
一、表头部分
(一)ID编码。

ID编码共有11个空格,其中第一位为市或县编码,第二位为乡编码,第三、四位为村编码,第五、六位为小组编码,第七位为备用码,第八位到第十一位为顺序号。

每一空格填写一个数字,实际数字前的空格用“0”补齐。

ID编号填写示例如下:临朐县、蒋裕镇、南店村、第九小组、第85位检查者的ID号为
早诊早治现场统一编码如下:
山东临朐——1;辽宁庄河——2。

(二)乡编码。

各现场根据实际选点情况依次编码,如选择了3个乡开展工作,这三个乡依次编码为: A乡——1; B乡——2;C乡——3。

最终编码上报卫生部专家组备案。

(三)村编码。

各现场根据实际情况依次编码,有多少个村依次编写多少个代码. 最终编码上报卫生部专家组备案。

(四)各村小组编码。

按照研究对象实际所在小组编码。

例如研究对象在12小组,则其小组编码为“12”。

(五)顺序码。

按照研究对象参加检查的实际顺序编码。

例如该研究对象是第50位参加检查的研究对象,则其顺序号为“50”。

各现场点的顺序号要求连续编号,不得有重号或断号。

(六)姓名。

研究对象姓名。

要求统一使用身份证姓名。

(七)性别。

1——男;2——女
(八)出生日期。

研究对象出生日期统一使用阳历。

每一空格填写一个数字,月、日不足两位的,第一位用“0”补齐。

填写示例:2000年8月19日填写如下
(九)身份证号码。

共18位,每一空格填写一个数字。

(十)调查员姓名。

调查者姓名,如实填写。

(十一)调查日期。

日期统一使用阳历,每一空格填写一个数字。

月、日不足两位的,第一位用“0”补齐。

填写示例见“出生日期”项。

二、一般情况:
(一)婚姻状况。

0—未婚;1—已婚;2—离异;3—丧偶
(二)教育状况。

0—未正式上过学;1—小学;2—中学;
3—大专及以上
(三)从事工作。

0—农民;1—工人:2—教师;3—医护;4—干部职员;5—商业服务;6—其他
(四)人口及收入。

首先询问调查对象现在家里有几口人,填写在相应空格内。

每一空格填写一个数字,人口不足10人的,第一个空格用“0”补齐;然后询问全家年收入,填写在相应空格内,每一空格填写一个数字。

填写示例如下:
/
三、饮水情况
饮水来源:1—地窖水、池塘水、浅井水;
2—湖水、河水、泉水;3—深井水;
4—自来水(经过消毒灭菌处理)
四、吸烟情况
首先询问研究对象是否吸烟,如果吸烟,再进一步其次询问吸什么类型的烟(纸烟或/和烟叶),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完成问题3.1或/和3.2;如果不吸烟,则进入下一个问题。

(一)纸烟。

1.每天吸多少:填写每天吸纸烟支数,每一空格填写一个数字,实际数字前的空格用“0”补齐。

2.共吸多少年:吸纸烟年数,每一空格填写一个数字,实际数字前的空格用“0”补齐。

(二)烟叶。

1.每月吸多少:每天吸烟叶数量,每格填写一个数字,实际数字前的空格用“0”补齐。

2.共吸多少年:吸烟叶年数,每格填写一个数字,实际数字前的空格用“0”补齐。

五、饮酒情况
首先询问研究对象是否饮酒,如果饮酒,询问饮什么类型的酒(啤酒、白酒、果酒、其他酒),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完成问题4.1到4.4。

(一)啤酒。

1.每天喝多少:每天喝啤酒的数量,每一空格填写一个数字,实际数字前的空格用“0”补齐。

啤酒的数量单位统一使用“毫升”。

统一规定为:瓶装啤酒每瓶为750毫升,听装啤酒每听为355毫升,扎啤每扎为1000毫升。

2.共喝多少年:喝啤酒年数,每一空格填写一个数字,实际数字前的空格用“0”补齐。

(二)白酒。

1.每天喝多少:喝白酒的数量,每空填写一个数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