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系列高中历史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学案岳麓版必修12017040736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Array【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
1、先根据《自主学习丛书》,认真预习本课相关内容。
“圈点勾画”重要知识,随时记录预习疑
问,牢记:先预习,后作业。
2、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认真完成导作业上的基础知识梳理,疑难处用红笔做好标画。
提前完
成课堂巩固练习。
一、【课标解读】
课标阐述: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重点】三省六部制、选官制、监察和谏议制的演变过程
知识梳理:3历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三、【巩固练习】
1.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
”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 .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 .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 .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 .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2.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
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
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
”该材料
A .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 .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 .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 .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3.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
这体现出
A .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B .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C .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
D .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4.《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
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
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 .中央集权
B .中正有序
C .敬天法祖
D .君权神授 5.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 .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 .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 .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 .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6、三省六部制形成后得以长期沿用,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促进民族融合的需要 B .巩固统一的需要
C.发展封建文化的需要 D.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唐初每事先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
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
尚书省只须填“奉行”而已。
教师评价 批阅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