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百合“索蚌”、“西伯利亚”扦插繁育及种球冷藏处理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百合“索蚌”、“西伯利亚”扦插繁育及种球冷藏处理技术
摘要对东方百合“索蚌”、“西伯利亚”2个品种的鳞片扦插技术进行了总结, 介绍了扦插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同时对种球培育技术和种球采后冷藏处理技术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东方百合;鳞片;扦插;繁育
自2005年至2007年12月,笔者从已引进的百合品种中选择了“索蚌”和“西伯利亚”2个东方百合品种,进行了扦插繁育技术研究,开发了相关技术并进行了推广,有效降低了百合种球的成本,提高了种植收入。

国内有关鳞片扦插的研究较多,但是对相关技术的具体操作过程的叙述较少。

为此,笔者对相关技术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

1 选取种球
选择东方百合“索蚌”、“西伯利亚”2个品种的优质、健壮、无病虫害、周径为16~18 cm的进口种球。

2 鳞片催芽
2.1 鳞片制取与处理
首先将种球从恒温库-1.5℃的环境中取出,在阴凉处缓慢升温,用软毛刷将表面的基质扫净,晾干备用。

把已准备好的种球鳞片由外到内依次掰下,一个16~18 cm的种球可分成18个左右的鳞片。

5℃恒温下平摊在浅木盒中,分层存放保持5 d,让新掰的伤口尽快愈合,减轻消毒剂对伤口的强烈刺激,然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消毒15 min,再在5℃下保持5 d晾干,5 d后与基质混合[1]。

2.2 基质处理
选用东北泥炭与珍珠岩作基质,按照2∶1的比例混合均匀,拌入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消毒,基质的含水量约为20%,手感判断指标为用手抓一小把拌好的基质紧握,不出水、不黏手为度[1]。

2.3 鳞片与基质混合
将准备好的鳞片和基质按照2∶1的比例混合,用长×宽×高为60 cm×40 cm×22 cm塑料筐盛放,先在塑料框内铺上1层消毒好的塑料布,塑料布大小要能够将基质和鳞片包裹,塑料布上打小孔以便于通气,然后分层放入催芽室。

2.4 变温处理
进入催芽室的鳞片要进行变温处理[2]。

前期将温度恒定保持在5℃,时间为4周,后期温度升高到20℃进行处理,从5℃升温到20℃控制在3 d以内,避免升温过快对鳞片造成损伤,该段时间在3周以内,期间湿度保持在80%左右,适当通风。

3 小球培育
在催芽室变温处理7 周后,鳞片基部形成的愈伤组织逐渐长成小球体。

这时在育苗床上将鳞芽播种,培育小球。

3.1 整地
选取的地块要求排水良好,土地平坦,适于机械操作,土壤呈微酸性,pH 值为6~6.5。

地块犁深25 cm以上,打细整好。

伴随整地均匀撒施腐熟农肥3万kg/hm2,播种前2 d根据土壤墒情可浇透水1次,再按宽1.2 m、高20 cm做畦。

在生产中,可以采取做高畦的方法,增强排水性能,也可以在土壤中加沙改造土壤以提高透气性能。

在地块上设置遮阴设施,便于夏季遮阴。

3.2 播种
先在畦面上开沟,沟深4~5 cm,按行距10 cm、株距5 cm播种,每平方米平均播种鳞片约200个。

播种时,鳞片腹面向上平放,播后覆土3 cm。

3.3 田间管理
3.3.1 催芽。

在鲁南地区,9月份催芽,11月份上旬播种于育苗床的鳞芽,一般到第2年4月份才发芽。

3.3.2 追肥。

出芽后,可适当追肥。

追肥可配合浇水进行,每立方米水中可加入硝酸钙80 kg、尿素3 kg,同时适当加入钾、硼、镁等肥。

3.3.3 水分管理。

百合性喜冷凉气候和较湿润的环境,需要保持田间湿润,这是百合种球繁育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出苗后,可以采用滴灌、微喷和水渠灌溉的方式进行。

3.3.4 遮阴。

在夏季光照强烈的季节,需采取遮阴措施。

一是可采用与玉米等高秆作物间作的方式,利用高秆植物遮阴。

二是可采用遮阳网等设施遮阴。

3.3.5 病虫害防治。

病虫防治主要是根据实际发生情况进行。

常见的病害有鳞片腐烂、立枯病、叶焦病等。

通常采用鳞片消毒、土壤消毒等方法防治,种植后发生病害时通常采用百菌清等杀菌剂处理。

常见的虫害有蚜虫、线虫等。

百合繁殖过程中最怕的是蚜虫[2],它是传播病毒的媒体,需重点防治,主要防治方法一是消除杂草,消灭寄主;二是药剂喷杀,可用10%的吡虫啉1 000倍液或
20%的杀灭菊酯2 000倍液喷雾防治[3]。

线虫也是百合常见虫害,常用的药剂有铁灭克、灭克磷[4-5]、神农丹等。

3.4 收获、贮存
11月份,百合叶片变黄,茎秆未枯死,用手很容易拉出小球[2]。

小球收获贮存前,先用清水清洗,然后进行消毒、包装和贮存。

生产中通常将种球收获后,在整好的地块中直接播种培育成品球。

4 成品球培育
11月份收获小球以后,在整好的地块中播种。

种植密度为50~60粒/m2,行距20 cm、株距10 cm、覆土厚度5~6 cm。

整地、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同培育小球部分。

不同之处是在成品球培育中,夏季植株能孕蕾开花,需要摘除花蕾,减少营养物质消耗,方法是:当花蕾可见、用手掰下又不伤害叶片时,及时将花蕾去除。

百合叶片变黄、茎秆未枯死时即可收获。

收获后要将种球周径≥12 cm的进行清洗、消毒、分级、包装,周径<12 cm的种球继续培育1年。

4.1 采收
自繁的东方百合种球的采收不宜太早,也不能太晚。

采收太早,鳞茎的养分积累与后熟过程尚未完成;采收太晚,则易造成地下鳞茎受冻或因雨水出现萌芽现象。

鲁南地区自10月中下旬开始降温,为防止种球受冻,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11月中旬左右收球。

收球时,要小心挖掘,尽量避免碰伤鳞茎。

4.2 清洗消毒
鳞茎收获后,要及时将种球清洗消毒。

可用自来水将装在筐里的鳞茎反复冲洗,除去附泥和小沙石。

同时,为减轻贮藏期间病菌的危害,可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扑海因1 000倍液混合均匀作为消毒液。

将筛选、清洗、控水干净的百合鳞茎放入其中消毒20 min。

消毒完成后,沥干种球表面的水分,分级包装。

4.3 分级包装按照周径12 cm以下、12~14 cm、14~16 cm、16~18 cm及以上4个规格进行分级。

分级后的种球进行装箱。

①介质。

装箱时,要选用合适的介质,保持良好的持水性和透气性,化学性质接近中性,无酸、碱及其他有害物质释放;取材方便,价格合理;质量轻。

在本项目中采用东北泥炭和珍珠岩作介质。

东北泥炭和珍珠岩采用福尔马林熏蒸后备用。

介质的含水量中等,约50%,这样既可保持种球饱满度,鳞茎贮藏期间不易因介质材料而使鳞茎外部鳞片失水萎缩,又可控制百合鳞茎贮藏期间的细菌性及真菌性腐烂。

②密度。

种球装箱时,采用标准冷藏箱。

在箱底铺1层高温消毒的薄膜,并在薄膜打孔,以利于种球通风透气。

在薄膜上铺放介质,然后在介质上将种球放入冷藏箱中,摆好1层鳞茎后再覆盖1层介质。

这样22 cm高的冷藏箱可放2层鳞茎。

实际操作中,16~18 cm的鳞茎放置200个鳞茎,14~16 cm的放置300个,18~20 cm的放置160个,
12~14 cm以下的放置400个左右。

4.4 打破休眠和冷藏
东方百合在进行促成栽培时,需要进行低温处理,以提前打破休眠,故需要对冷藏室进行温度一致性处理,确保百合不致受到冻害或提前发芽。

一般情况下,要求不同位点的库温差异在0.5℃以内,因此冷库温度控制中必须通过风机运行。

通常打破东方百合休眠的适宜温度为2~4℃。

需要进行长期储藏者,温度保持-2~-1℃。

在实际操作中,首先将冷库的温度调至8℃,冷藏7 d后,再将温度调至2~4℃。

经过8周的打破休眠处理后,再将冷库的温度调至-1.5℃,进行长期冷藏。

冷藏过程中,要注意尽量避免停电、保持温度恒定,防止温度发生剧烈变化[6]。

参考文献
[1]朱旭东.东方百合主栽品种优质种球繁殖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5.
[2]宁景华.东方百合鳞片快繁及采后处理[N]. 中国园艺花卉,2006-05-15(10):18-21.
[3]蔡素炳,沈赞坤,林汉武,等.“索蚌”百合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5(9):50.
[4]叶世森,林芳,宋建英.百合病害的研究综述[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5,25(3):84-87.
[5]李笃肇.百合茎腐线虫病的防治[J].西南园艺,2002,30(1):36.
[6]何桂芳.东方百合鳞茎打破休眠和低温冷藏技术研究[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