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机能:有何特殊性?》述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机能:有何特殊性?》述评
【摘要】豪泽、乔姆斯基和菲奇在生物学范式的语言研究下提出了唯递归性假说及他们的语言机能进化观,对此平克和杰肯道夫提出了语言适应性假设对他们进行批判。

本文是对代表平克和杰肯道夫观点的《语言机能:有何特殊性?》一文进行的述评。

【关键词】唯递归性假说;语言机能;语言适应性假说
1. 引言
平克和杰肯道夫(JP)的论文《语言机能:有何特殊性》是对豪泽、乔姆斯基和菲奇(HCF)在《科学》上发表的论文《语言机能:是什么,谁拥有,是如何进化的》中提出的唯递归性假说的强烈批判。

这两篇文章的作者持有截然不同的语言机能进化观。

本文对能代表JP的语言机能进化观的文章《语言机能:有何特殊性》进行了扼要的述评。

2. 主要内容介绍
对于人类语言机能的研究,最基本的问题是人类语言机能在自然界中所处的位置。

具体说来有三个问题:一、语言机能那些方面是从环境中习得的?哪些方面是大脑中天生存在的?二、人类语言能力中的哪些部分是语言专有的?哪些部分是属于其他更一般的能力?三、语言能力的哪些方面是人类特有的?哪些方面是与其它动物所共有的,是同源同功,还是异源同功?
对于前两个问题几乎没有什么争议,但是针对第三个问题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是渐进论,认为语言机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第二种是突变论:如果语言机能的特点是古灵长类动物的某些能力的延伸,没有经过适应性进化,古灵长类动物没有语言,而人类有语言。

这两种观点也正是JP和HCF的语言进化观的对立基础。

HCF的观点也称为唯递归性假说,主要包含一下三点:第一,语言机能可以分为狭义的语言技能(FLN)和广义的语言机能(FLB)。

FLN只包括“狭义句法和接口对应中核心的运算机制”,这一核心机制即“递归性”。

FLB包括感觉运动系统,概念意向系统和FLN。

第二,“绝大部分FLB的特征都是人和动物共有的,而FLN核心的递归性运算机制是人类语言所独有的。

第三,FLN是新进化的产物,它的进化可能出于语言之外的其他原因,如导航,数字量化或社会关系等其他领域的认知能力。

HCF的观点引起了语言学家们对什么是语言的特殊性的再次探讨。

JP对HCF的观点既有赞同之处也有持异议的地方,他们的评价如下:第一,HCF划分了广义上的和狭义上的语言机能;把广义的语言机能划分为感觉运动系统,概念意向系统和FLN;区分了共有和专有,渐变和突变,连续进化和功能变异;
提出研究其他物种同源同功和异源同功的研究方法,这些概念的区分都其作用,JP也赞成这一点。

第二,JP反对递归性是语言唯一的特殊性;对“FLN的进化不是为了语言而是为了其它功能”这一观点持异议;不同意“只有递归性是新进化的”,因为它将使“语言适应性假设”无效。

与HCF的观点对立,JP认为语言机能像其他生物系统一样,经历了复杂的适应,是经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系统。

语言机能在人类历史中是为了复杂的交际需求而进化而来的适应性产物。

JP从概念结构、言语感知、言语产生、语音、词汇、形态学、句法七个方面对HCF提出唯递归假说的原因提出批判和回应。

,除此之外,JP认为HCF把最简方案作为唯递归性假说的理论依据,但是HCF所忽略的语言学现象问题在最简方案中也没有得到解决。

基于最简方案的经验地位,似乎用其作为总结语言进化观的理论并不可靠。

除了唯递归性假说,HCF还认为,语言的进化不是为了交际并且语言是完美的。

在批判HCF的语言进化观的同时,JP提出了自己的语言进化观,即“语言适应性假设”。

该假设认为语言是为交际需求而适应进化而来。

它是建立在现有的语言学研究和人们已获知的科技知识上,它不会像“唯递归性假说”引起众多的争议性问题。

它有助于促进语言学科和生物科学的统一,而不会让它们处于对以地位。

简言之,语言适应性假说不是无效的,它有其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3.评论
“唯递归性假设”的提出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强烈反应。

平克和杰肯道夫对这个假说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并提出了与之对立的语言适应性假说。

JP认为最简方案是唯递归性假说的理论基石,但是最简方案根本不足以作为其理论依据。

最简方案自身都有无法解释的问题。

最简方案所遵循的原则是“简洁”和“经济”。

最简方案中把语言分为词库和一个抽象的运算机制。

它只是把运算机制不能够处理的问题放到了词库中或这是运算过后的逻辑式中,词库不再是注明语音和语义对应关系的词汇列表,而是重新注入了大量抽象的语素特征,进而增加运算机制的运算效率,因此从根本上说它是不简洁,不经济的。

其次,最简方案仅是一种推测,根据它而得出语言过于简单而不需要经过自然选择而进化,这种观点是一个循环论证,因为这样的结论正是该方案希望得到证实的,而不是它已经证明的。

HCF在语言进化观上其他的三个观点:语言的进化不是为了交际;语言是完美的;FLN的进化是为了其它认知能力而非为了语言。

JP针对HCF的这三个观点一一进行了批判。

JP的观点是语言有着强大的表达人类思维的能力,是为了交际的需求而经过自然选择逐步进化而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语言是连接语音和语义的对应关系,也说明了为什么人类语言的习得离不开社会环境。

同时JP 也认为语言是不完美的,甚至连乔姆斯基自己也承认这一点。

JP批判了HCF的两分法,语言是完美的但却是无用的。

JP也指出从各个领域看,语言是非冗余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除此之外,JP指出语言系统的递归性不是简单地由其它功能突变而来。

语言的递归能力源于其它认知系统的递归性也有很多问题。

其它递归系统正是有语言连接起来,而不简单地是一个递归系统的外化。

JP还进一步指出,语言适应性假设将不会引起诸如此类的争议性观点,它是建立在语言学和生物科学的理论成果之上,不会引起这两个学科的对立。

唯递归性假说和语言适应论假说都是关于语言进化观的学说。

针对语言进化问题的研究至少存在三个理论问题上的对立争辩。

第一,语言是人类独有的还是与其它动物共有的?第二,语言进化是渐变还是突变的?第三,语言是由原交际系统连续进化而来还是功能变异?在第一个问题上,HCF认为FLB是人和动物共有的,FLN是人类独有的;而JP认为大部分都是共有的。

在第二个问题上,HCF坚持突变论,语言是一次性的突变而成,没有中间半发达的语言存在;而JP坚持渐进论,即语言机能后一阶段的特征建立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之上,逐步获得了比先前更合适宜的体系。

在第三个问题上,HCF的观点是功能变异,语言是由其它功能分化而来的;JP的观点是连续进化,即语言是为了交际需求经过自然选择不断地适应连续进化而来。

唯递归性假说和语言适应性假说之间的争辩,看似是对立冲突,但是二者都是在语言学和生物学基础上对语言本质和语言进化的探讨,这将有助于得出的结论更加科学,也有助于促进语言学和生物学之间的融合统一。

它们的真伪还需要时间和科学的验证,但他们之间争辩会弥补对方的不足,使人们对语言本质和起源的答案愈来愈近。

参考文献:
[1]Andrew Carnie. Syntax:A Generative Introduction[M].Blackwell publishing. 2007.
[2]Hauser,M D,Chomsky N,and Fitch W T. The Faculty of language:What is it,who has it,and how does it evolve?[J].Science,2002.
[3]Pinker S and Jackendoff R. The Faculty of language:what’s special about it?[J]. Cognition,2005,95:201-236.
[4]Radford,A. Syntax:a minimalist introduction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5]谢玉杰,鲁守春.《语言机能》述评[J]. 当代语言学,2005(1).
[6]程工. Chomsky 新论:语言学理论最简方案[J]. 国外语言学,199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