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天津天后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去天津天后宫
我去天津天后宫
春节刚过,我一个人逛古文化街逛(老伴腿不方便只能一个人去)。
重点去了古文化街中心的天后宫,天后宫座落在天津三岔河西岸,在天津很早就有“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之说。
天后宫是天津市现存的著名道教宫观,天津人对天后宫一般都俗称为“娘娘宫”,也称“妈祖庙”天津东临渤海,背倚京城,自古就是舟车汇集的水陆交通枢纽。
天后宫就是在漕运大发展的情况下,为庇佑漕运建立起的祭祀海神天后的庙宇。
天后宫的兴起和变迁呈现了天津城历史,天后宫是为供奉天后娘娘(妈祖)所搭建的,天后宫与福建福田湄州妈祖庙、台湾北港朝天宫并列为中国三大妈祖庙。
全国各地有很多座天后宫,妈祖是福建望族林氏后裔。
妈祖世称默娘,自幼聪颖灵悟,识天文,懂医理,相传可“乘席渡海”,能“言人休咎”,又急公好义,助人为乐,经常驾船出海搭救遇难的人,深受人们的爱戴和崇敬,故被后人敬为女神。
早年水工、船夫、官员在出海或漕粮到达时,都向天后祈福求安。
居家百姓没钱的也来此进香求财,没儿的求子,有病的祈免病灾。
一进腊月居民来此进香,置办年货,年货大都为应时到节之物,宫前人来人往,繁华兴旺。
如今从腊月二十三天津天后宫内鼓乐齐鸣,人头攒动,春祭大典开始,天津古文化街、民俗文化博览园、老城博物馆等春节期间将推出庙会、灯会等系列民俗活动,广东会馆、名流茶馆、老城小梨园等曲艺演出场所也将推出春节专场演出,体现了津城民众体会浓浓到年味,这特色民俗文化一直持续到整个正月。
天后宫和宫南、宫北大街成为天津年文化的荟萃之地。
旧时的天津卫,一对夫妻结婚了,建立了家庭。
当这家女人怀孕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娘娘宫请一个“大哥”,在一个家庭中,再出生的孩子都要依次向后排。
我从小就对娘娘宫留有深刻认识,记得解放不久,哦!是1951年的年三十十岁的我,晚饭后带着一帮小朋友,偷偷地去了娘娘宫,深夜回来让家人担心了,尤其是弟弟发烧了,奶奶说我冲撞了神,又是磕头又是拜佛的,我还不以为然。
可从此年三十大人再也不让我出门了。
我免费进宫门,随众多游人从东向西浏览古建筑依次为戏楼、幡杆、山门、牌坊、前殿、正殿、关帝庙、台湾殿、藏经阁、启圣祠,钟鼓楼、配殿。
台湾殿里供奉五座来自宝岛台湾的妈祖金身。
天后宫主体大殿建造在高大的台基之上,平面呈倒“凸“字形,中间面阔三间,进三深间,七檩单檐庑殿顶,前接卷棚顶抱厦,后连悬山顶凤尾殿,属明代中晚期木结构建筑风格,典型的中国传统庙宇式建筑,是现存年代最早的天后宫之一。
正殿两侧是一对麒麟,民间传说触摸金麒麟有祛病的作用,麒麟被抚摸的光亮光亮,为了祛病我抚摸了麒麟。
大殿前的左右两侧对称方向,一左一右的两眼泉是“妈祖泉”、“普济泉”。
人们自然的称左侧的妈祖泉称之为“阳泉”右侧的普济泉称之为“阴泉”。
“阴阳泉”的泉水也就是“阴阳水”了。
泉水距地面很近,不论天下多大雨,或多长时间不下雨,水位始终不变,而且水质总是那样清凉甘甜,这一阴一阳的两眼泉,为古老的天后宫增添了神奇的色彩,先前还能喝上泉水,不过现在已经加盖上锁保护起来了。
正殿上方有三块匾额,中间一块写着“垂佑瀛堧”,意为赐福沿海。
正殿的神龛里,天后圣母慈眉善目,仪态端祥,凤冠霞帔。
她的左右立着四彩衣侍女,其中两人手执长柄扇遮护天后,另两人一个捧宝瓶,一个捧印绶。
到天后宫烧香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天后宫的香火至今未断,人们先在正殿前铁铸香炉里焚香,先拜前殿的“护法神”王灵宫像和“四大金刚”神像,再步入正殿祭祀天后圣母。
神像前的供桌上摆满了香客们供奉的点心、水果、绢花等供品。
游人众多和虔诚,功德香里投满了人民币,远道而来善信投了港币甚
至美元,人们祈求幸福安康。
天后宫左右配殿有药王,四海龙王、财神、关公、斗姆、北斗星君(六十太岁)还有天津民间信仰的王三奶奶、白老太太、挑水哥哥、马王爷、土地、魁星等等,天津人崇拜的神是广泛的。
走到钟鼓楼,鸣钟“一响百顺,二响如意,三响安康”。
我随游人一起游览鸣钟祈福。
大殿向后走进了一个大圆门,那里是祈求婚姻幸福的“良缘阁”殿,一楼走廊和二楼均挂满了红丝带和幸福锁,许多年轻人在祈求婚姻幸福。
从后门出口是天津民俗博物馆,介绍天津城、天后宫及皇会的兴起和变迁,陈列明代天津城砖、清代漕运模型及各种民俗造型(婚礼仪仗、服饰等)、清代水机等文物。
每年农历3月23日为妈祖的诞辰,天后宫举办民间花会,我想今年也不例外吧!如有时间我定要参加。
2015年3月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