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质教育下的中学化学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002723e1102de2bd9605881a.png)
[ 关键词 ] 教 学改革 初 中化 学 素质教 育
应试 教育与素质教育 的关 系 没 有考试 的教育也 是不全 面的教育 , 显 然也是不 符合素质 教育要 求 的。谁也 不会认 为“ 交 白卷 ” 是素质高 的表现 。然 而 , 素质教 育要求 培养 德 、 智、 体、 美、 劳全面发展 的公 民, 而 是培养 “ 考 试得高分 , 其余 不沾边 ” 的高分低能 的公 民。事实上 , 随着考试 内容及考试 方式方法的 不断改进 , 高分低能现象也在 逐渐减少至最低程度 。从这个 意义讲 , 考 试与素 贡教育的方向是一致的 。 化 学教 师 如何 在突 出素 质教 育 的化学 教学 中驾 驭考 试 呢? 一 方 面, 考 试所涉及 的化学基 础知识 、 基 本技能 和 自学 、 思 维等能力正 是素 质教育 的重要组 成部分 。另一方面 , 对 于观察 能力f 图片观察除外) 、 化 学实验 的动 作技 能及德行 、 体 质等难 以通 过考试检测 , 但学校及教 师是 不是 只要 抓住 了“ 对付考试 ” 就 抓住 了一切 呢? 显然是 行不通 的, 第一, 教育行政部 门对 学校的评价不再单纯看 升学率 , 同样 , 学校评价教 师也 不再 以升学 率为唯一 尺度 。第二 , 经 验表 明: 化学教 师除 了上 好课外 , 也应 与学生 沟通 情感 , 关心他 们 的思 想品德 , 身 体健康 等诸 方面 的进 步 。即素质 教育 抓好了 , 考试成绩也 一定 会上去的 。相反 , 倘若对 大纲 所规定 的“ 掌握 、 理解 、 了解 、 常识性 介绍” 等不 同层次 的要 求视为 多考 与少考 、 重点考 与非重点 考 、 考与不 考来组织教 学是有害 的 , 即那种教 师为 考试而教 , 学生为考试 而学 的做 法应 理智地 予以摒弃 。 二、 智力 因素与非 智力因素培 养的关 系 非智 力 因素是指 人在 行为 活动 中表现 出来 的较为稳 定 的个性特 征, 主要 包括 : 兴趣、 动机 、 理想 、 气质 、 性格 、 品德、 情操 、 情 感 和意 志 等。它在人 的行 为的或心理的活动 中起着动力 性和方向性 的作用 。而 中学时代 , 正是一个 人的智力 因素迅速发 展 , 非智力 因素逐渐 形成 、 发 展和趋于稳定的关键时期 。 对待这个 问题有两种 态度: 一种是只重 视智力 因素 的培养与发展 , 而非 智力因素则任其 自然地发展 , 认为后者是学 校和教师所管不 了的, 是社 会和家长 的事情 。另一种态度则认为非智力 因素也要像重视智力 因素的培养 一样 , 使 之与智力 因素得到 同步的发展 。有位心 理学家说 得 好: 人 的 心理是 智力 因素 与非 智力 因素 的有机 结合 , 任何 一方 出现 “ 病症 ” , 都 会抑 制另 一方 面的健康 发展 。: { E 智 力 因素 应如何 培养 呢? 它与智 力因素一样 , 同样有着 自 身 的发生 、 发展规律 。 如学习化 学的 良好 动机 的激 发与培养 就有一个 由低级到 高级 , 由 弱到强的 发展过程 , 即“ 好奇一 兴趣一 喜爱一爱好一热 爱 ” 。化学教师 往往利用 化学实验 中的发光 、 发声 、 发热、 颜色变化 、 状态改 变 、 气味等
中学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论文
![中学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2b257eb9b89680203d82532.png)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摘要: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21世纪人才的竞争将是综合素质的竞争,科教兴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面向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
因此,把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真正作为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和各环节中,只有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环节之中,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下面就初中化学教学各环节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作一些粗浅探讨。
关键词:化学;素质;教育【中图分类号】g633.8一、备课--注重思想性、层次性和科学性1.思想性。
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物质总是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而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运动的永恒性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在教学中应当使学生确信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质。
如物质的溶解、扩散及物质三态的变化均揭示了物质内部分子的运动,另外,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如氢气和氧气可以反应生成水,这是变化的内因。
但如果不点燃永远也得不到水,这是外部条件对物质变化的制约。
物质间一定的量变也会引起质的变化。
因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数目不同或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同引起的质变,如氧气和臭氧、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
因物质内原子排列方式的不同引起的质变,如金刚石、石墨和c60分子等。
在向学生灌输化学科学的形成、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可介绍我国古代的化学成就,如举世闻名的火药、造纸术、湿法冶金术、天然气、煤、石油的发现及钢铁的冶炼等。
2.层次性。
就是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把握重、难点,并在时间分配和演练中使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例如讲授一氧化碳这一节,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重点,难点是一氧化碳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认识到这一点,教师要下功夫去研究探索这一部分内容的教法。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1243170802020740be1e9b6f.png)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摘要: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初中化学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化学的启蒙教学。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初中化学教学在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教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重点探讨了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关键词:初中化学;素质教育;提高;方法现代素质观认为,人的素质是人的先天禀赋与后天积淀、个体内化的有机结合,是人的潜在力量的重要标志。
人的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与生存素质是人的社会文化素质的四大支柱,是人在与自然界、与社会和谐发展共同前进中追求真理、探索未来、创造世界的基本要素,其中科学素质则是这一要素的核心和基础。
那么如何加强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呢?下面笔者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加强思想教育在教学过程当中,提高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在教学过程当中要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对于学生的化学学习才会起到一定的辅助效果。
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下,化学作为高技术产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认识到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
二、全面培养学生能力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是当今教育的重要任务,为此传统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合学生,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需要放飞,对事物追求的程度也与过去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要抓住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中学化学是一门与其他学科有着很大不同的学科,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掌握,而是需要学生们通过其自身的挖掘及探索才能得到一定的成功,只有这样学生们的各方面能力才能够得到培养,与此同时素质教育才会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素质教育对于中学化学教学意义非凡,它是培养当今社会高技术人才的最重要的因素,能力的提高及其培养是我们初中化学这一学科的重要任务,这一目标能够顺利达到的前提就是提高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水平。
试谈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试谈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0dea152a0722192e4436f60e.png)
学可采取 分散性 教学原 则 ,从 《 绪 言 》开始 教材 ,明确 和掌 握教学 内容 的深 广度 ,使 之
“ 探 索式”教 学法 和 “ 设 置情境 ”教学 法可 好教 材 ,培养 学生 的能力 ,为提 高 民族 素质
我 以为 中学化 学素质 教育 的主要 内容是 :思 三、强化 “ 双基” 教学是 实施素质 教育 特点和教学 内容 ,确定素质教育 的具体 目标 。 的关 键 2 . 研究教学大纲 ,用好化学教材 。 九年义 务教育初 中化学 教学大纲 规定 了 初 中化学教 学 目的 、内容 和注意事项 ,新教
学科应该 承担 和必 须完成的任务 。也就是说 , 构 ,采用科学 的教学 方法强化 “ 双基”教学。 科 学知识 ,新教材遵 循学生 身心发 展规律 ,
中学 化学实施 素质教 育应从如何 提高学 生 的 例 如基本概 念 ,基本 原理及元 素化合 物知识 选 择教 学内容 ,适 当降低 了理论概 念的难度 , 目标教学 ”策略 ,将 目标要 删去 了繁杂 的化 学计算 ,加强 了实验教 学。 思想 道德 、文化科学 和心理 素质这几 方面着 的教学可 实施 “
能 、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的培 养。
四、培养 学生具有 一定科 学能 力是 实施
3 . 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 教育 的出路在 教改 。在教 学 中教 师要注
和 “ 加强 实验教学 ”。可见 ,强调素质教育 ,
认为 , 加强 “ 双基 ” 教学 , 就是搞 “ 应试教育 ” 。
试谈在化学教学 中实施素质教育
口 河南省洛阳市伊滨 区佃庄一 中 王志红 初 中化学教 学大纲指 出 :初 中化学是化 义 和辩 证唯物 主义教育 。教学过 程 中教 师要 九年 义务教 育改革 的核心 问题是 实施 素质教
高中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
![高中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1e7a31721711cc7931b71672.png)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未来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质量的竞争。
因此,面向21世纪的中学化学教育,已不仅局限于关心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更应特别关注每一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使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教师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在化学教学中,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不应只满足于能教好课,而应该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
一方面,教师应进修一些有关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包括教学论、课程论、化学教育学、化学学习心理学、教育测量学、智力心理学等;另一方面,教师应结合教学进行教育研究,使自己由知识型转化为学者型,每学期都应写一些科研论文。
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我国古代、近代、现代化学家及劳动人民对化学的贡献,尤其是建国以来我国在化学、化工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让学生牢固掌握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包括:1.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理论,如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和分类,化学用语,化学基础定律,分散系,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
2.元素及化合物,如氢、氧、氯、硫、氮、碳、硅、钠、镁、铝、铁。
3.有机化学,如烃、烃的衍生物,糖类和蛋白质。
4.化学基本计算,如有关分子式的计算,有关溶液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
5.化学实验,如基本仪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重要试剂的性质、保存等。
四、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着重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培养。
1 实验能力。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可把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具体化为以下几个方面:(1)按一定认知目的安排观察或实验的活动。
(2)让学生独立地完成观察与实验。
浅析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析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d0182dfc9e31433239689376.png)
越 贡献 、 德榜 的“ 氏制碱法 ” 侯 侯 为我 国纯碱 制造业所 做的 贡献时 , 应教 育学 生在 为我 们的 民族 自豪 的同时 , 要 更 更
自强 、 自立 。 教学过程 中也 可渗透辩证唯 物主义教育 。 在 例 如 : 过水 的蒸发 和冷却 、 通 石蜡 的熔 化 、 带燃烧 等等 , 镁 使
的需要 。更新教 育观念 , 努力探 索课程教 学中如何 实施素 质 教育 , 已成为每个 教师所思考 和实践 的大事 。著 名的化 学 家戴 安邦 院士在 总结其长期 教学经验 的基础上 , 提出全 面化学 教育 的观念 。要求化 学教 学不仅 要传 授知 识 和技
术, 更要 训练 科学 的方法 和思维 , 还要 培养科 学精 神与 品 德; 并强调 上好化学实验课 是实施全 面化学教 育 的一 种最
学生树立 “ 世界是物质 的 , 物质是 运动 的” 这一 观点 。通过 分解 和化合 、 氧化与还 原 、 溶解和结 晶的学 习 , 学生初步 使 认 识物 质中存 在着 , C ( C 之 间的相 互转化 , a O 和 aH O) : 使学生理解 矛盾 的普遍 性 以及矛盾 双 方 在一定 条件 下是 可 以相互 转 化 的观点 。学习理解 元素 的性质与原 子结构 的关系 , 使学 生懂得 由量变 到质变是事物 发展的普遍 规律 。 2智 育 . 化学 的基础 知识和基 本技 能是化学 学科的智 育 内容 , 也是 “ 育” 六 之重 点 。 要真 正在落实化 学“ 基” 双 的基础上启
20 年第 2 期 08 2
( 总第 50 ) 0期
学
理
论
XUE U UN L
No2 ,0 8 . 22 0 G n r ] o5 0 e e a . .0 N
浅谈培养中学生化学学习策略方法
![浅谈培养中学生化学学习策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9f1fa17a8114431b80dd80e.png)
用—— 在特 定的 问题情 境 中熟练运用 这些知 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化学学 习策 略属于策 略性知识 。而策 略 略系统 中的核心 因素 ,是学习策略的动力源 。 识 解决 问题 ,即根 据学 习情 境的特 点 ( 如学 性 知识 与事实性 知识有着 显著 的不 同。化 学 学 习策略 的教 学实践 表明 :只有 元认知 能力
学 习结 果 的期 望越 高 ,往往越 注意化学 学习 同的化学学 习策 略。除探究 策略 以外 ,很 多 学教 师 应 充 分 认识 到这 一 点 ,把 学 生 化学
策 略。学 习者 越是认 为 自己能调控 自己 的内 中学化学教 师都认 为归纳 与概括 的学 习策 略 学 习策 略 的培 养 落 实到 化 学 教学 的每 一 个
浅谈怎样加强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的素质教育
![浅谈怎样加强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的素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779c9966af1ffc4ffe47acb7.png)
一
wo r k e r s wi t h p e r f e c t p e r s o n a l i t y . T h e q u a l i t y — o r i e n t e d e d u c a t i o n
e n t e d Ed u c a t i o n o f Hi 【 g h S c h o o l Ch e mi s t r y/ / Ni e Xi a o h u i
A b s t r a c t Q u a l i t y — o r i e n t e d e d u c a t i o n i n c l u d e s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mo r a l q u a l i t y , s c i e n t i i f c q u a l i t y , p h y s i c a l a n d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q u a l -
i t y , a e s t h e t i c a n d c r e a t i v e q u a l i t y , a n d l a b o r s k i l l s q u b  ̄. a C h e m-
s c h o o l c he mi s t y r e d uc a t i o n.
大发明 , 无不 闪耀着 中华 民族在 化学方面认 知 、 发 明与创 造
关 键 词 中 学化 学 教 育教 学 素质 教 育
A B r i e f Di s c u s s i o n o n Ho w t o S t r e n g t h e n t h e Qu a l i t y - o r i -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0bec750b9d528ea80c779cc.png)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发表时间:2017-09-12T11:04:35.087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7期作者:周显臣[导读] 引导初中化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
因此教学的指导思想也应发生变化,那就是必须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
本人通过这几年的感悟,认为初中化学遵循以下策略。
周显臣(雅安市名山区黑竹镇初级中学四川雅安 625100)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7-034-01 最近几年我市各初中的许多化学教师都感觉化学越来越难教,中考的化学试题越来越灵活,单靠死记硬背就可以得分的年代早已过去。
实际上这几年我省各地化学中考都加大了改革的力度,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四川省制定的初中化学考试说明的要求命题,做到了稳中求变,变中求新。
以考试为导向,引导初中化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
因此教学的指导思想也应发生变化,那就是必须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
本人通过这几年的感悟,认为初中化学遵循以下策略。
一、必须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实验操作、化学用语等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学生只有掌握这些东西,化学的学习才可能持续,学习的兴趣才可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应借助实验、类比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它们,化学用语这些繁杂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分散难点的方法,例如元素符号学生一开始学习化学就让他们提前记忆,授课中出现的化学物质,教师也可提前告知化学式,让学生提前认知和记忆,到以后学生学习化学方程式就不觉得那么难了。
化学方程式必须出现一个听写过关一个,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分散难点的方法。
有些概念、原理学生一时不能理解,可以让学生先机械记忆,随着以后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慢慢就会理解了。
但有此基本技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例如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否则会给高中的化学教学带来难度。
另一方面,在新课标下教材重新编排,化学知识的逻辑体系不够明了,知识较为零散,同一知识可能分散在教材的不同章节讲解,教师在教学中要将这些零散的知识连成线,便于学生理解。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三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三化学课堂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2a8e4af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4.png)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三化学课堂教学策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变革,核心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
在这一背景下,作为基础学科的化学教育应当紧随教育改革的步伐,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策略,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初三是学生接触化学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借助核心素养教育的理念,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核心素养素质,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探讨初三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初三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化学知识丰富而复杂,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学习能力才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一些策略,帮助学生培养学习能力。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和概念图的绘制,帮助他们理清各种复杂的化学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探究性实验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验和案例,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化学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培养自主思考和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通过上述教学策略的运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目标。
初三化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小组讨论和展示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也可以倾听他人的意见,培养他们的沟通技巧和合作能力。
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素质教育浅谈
![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素质教育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eddf4d6b1ed9ad51f01df2f2.png)
硬背、 题海 战术 下 被 动 的 学 习. 应 试 教 育 是 以 追 求 升 学 率 为 根 本 目的 的陈 腐 模式 , 扭 曲 了教 育 的 本 质 , 扼 杀 了学 生 的个 性 . 素
质 教 育 是 一 种 着 眼 于学 生 发 展 的 教育 , 其 根 本 出 发 点 是 提 高 全 民 族 的整 体 素 质 . 因此 , 素 质教育必须 面向全体学 生, 培养德 、
的教 师 、 教 育改 革 的实 施 者 , 在教学 中, 无 论 从理 论 到 实 践 , 需 要 教师 , 出长 期 的努 力. 《 中国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纲要 》 提出 : “ 中 小 学 正 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教 育 可 以 让 学 生 客 观
地思考 , 辩证地看待问题. 教 师 要从 化学 科 学 的 内容 本 身 蕴 含
规律 ; 内 因与 外 因辩 证 关 系 , 化 学反应 过程 中因物 质稀浓 、 温
解、 可 逆 反 应 中正 反 应 和 逆 反 应 、 溶解 和结 晶等 ; 量 变 和 质 变
要 由‘ 应试 教育 ’ 转 向 全 面 提高 学 生 的思 想 道 德 、 文化 科 学 、 劳 动
技 能 和身 体心 理素 质 , 促 进 学生 生 动活 泼 的 发展 ” . “ 纲 要” 所 提 出
着 丰 富 的辩 证 唯 物 主 义 思 想 的 特 点 去 引 导 教 育 . 比如 , 对 立 统
一
的关 系 , 化 学 教 学 中 的氧 化 和 还 原 、 酸 碱 中和 反 应 与 盐 类 水 的关系 , 通 过 元 素 周 期 律 等 内 容 帮 助 学 生 理 解 量 变 到 质 变 的
浅谈素质教育下的初中化学教学
![浅谈素质教育下的初中化学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5469d470168884868762d67f.png)
化学 是一 门以实验 为基 础的科 学。 学教学是 以实验 为依据 、 化 以理论 为先导 的 。 化学 实验教 学既有利 于激发学 生的学 习兴 趣 . 也 有利 于学生 形成概 念 。 获得 化学 知识 . 时 , 有利 于培 养学 生观 同 也 果 。 学生到真 实环境 中去感 受、 让 去体验 。教 师在 “ ” 教 的过程 中应 帮助学 生对所 学内容进 行分析和 理解 , 学生 以想象 自由 。 不仅 给 而 仅是让他 们聆 听自 己关于 这种经验 的介 绍和讲解 。“ 人 以鱼 . 授 不
性认识 向理性认 识过渡 。
教 育要面 向未 来 , 面向世 界 。 向现 代化 , 必须 由应 试教 育 面 就
转向全面提 高 国民素质 的轨道上来 。 要实施 素质教 育 , 而 关键在 教
师 . 师的观念 要 转变 , 教 观念 要更新 , 充分 认识 应试 教育 的种 种 要
弊端 , 立造 就德 智体 全 面发展 、 树 具有 丰 富想 象 力和 创 造 力的 全 新人 才的教 育观 。教 师要对 每一个 学 生的全 面 发展 负责 . 要对 全 体 学生 负责 。为适 应素 质教 育 , 中化 学教 师应 该不 断地 接 受继 初 续教 育和 积极 进修 。 拓宽 知识 面 。 自 己的知 识 结构 由单科 型 向 使
有 关化学实验 的教 学录像配 合教学十 分方便 。电脑 动画 辅助 教学 的使 用会让 教学效 果出人意 料的好 。 围绕 目标 , 可利用 一些 还 “ 、 、 、 、 ” 电教 要素 。 发学生产 生积极 的认知 情感 , 形 声 光 色 动 的 激 丰 富表象材 料 。 进思维联 想 . 促 使所 学知识 具体化 、 象化 。 形 化学 实验 中的瞬 间反应稍 纵即逝 。 这种反应现 象绘 制成投影 图片 , 实验 把 在 之后放 映 , 让学 生再观察模 拟 的实验现 象。 同时通过录 像片上 的文 字说 明和 给 出的符号与 数据 , 帮助 学生进 行理性分 析 , 实现 认识 上
浅谈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浅谈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ee0545c6da38376baf1fae75.png)
是一个干旱缺水严 重的 国家 , 人均只 有 20 2 0立方米 , 为世 界 仅
那样只会培养 出模仿 型人材, 而应敢 于怀疑 , 勇于探索 , 同研 平均水平 的 , 共 据监测 , 目前全 国多数城 市地 下水受到一定程
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 又能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三 、 强 环 保 意 识 , 养 学 生 的社 会 情 感 增 培 环 境保 护 问题 已越 来 越 为世 界 各 国所 重 视 ,奥 巴马 当 选后
创新是一个 民族进步 的灵魂 , 是国家兴旺发达 的不竭动力 。 加强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 的重 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和提高实践能力 、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 教学 中除 了认 首次访 华, 两国元首谈得最重要的是环境 问题 。 环境意识 已成为 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外 , 对学 生实验基本操作要精心指导 , 努
力 做 到 及 时发 现 、及 时纠 正 ,从 而 及 时 养 成 学 生 良好 的 实验 习 当 代人 类 文 化 素 质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成 为 衡量 一个 国家 , 并 一个 民 族乃 至 一 个 人 的文 明程 度 的 重 要 标 准 。初 中化 学 做 为一 门启
惯。 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化学兴趣 小组 , 有实验特长的学生进行 对
蒙学科 ,对培养学生热爱地球母亲的情感,养成 良好 的行为习
实验探 究能力的培养 , 如探究铜生锈 的条件是什 么? 头为什么 惯 , 馒 起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 。 疏松多孔 ? 随着 国家对基础 教育 的大量投入, 学校信息技术设备
练、 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进行 。化学教学质量要提高, 必须改 保 之 重 要 ,树 立 从 我 做 起 的 环 保 意 识 。 在 做 有 毒物 质 的实 验
浅谈中学化学素质教育
![浅谈中学化学素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af2ed10ae87101f69e31957d.png)
四、 培 养创新能力 在化学教学 中 , 应鼓 励学生进行 一题 多解 , 调 动学生创新 的
、
激 发 学 习兴 趣
“ 兴趣是最好 的老师。” 因此 , 中学化 学教师应在课 堂 中有意 积极 性和主动性 , 通 过对同一化学原 理进行剖析 , 鼓 励学生采 用 识地 激发学生对于化学学 习的兴趣 , 帮助 学生积极 主动 地追求化 较 为简捷的解题 思路 , 通过不 同实验 方法 的比较 , 帮 助学生 开动 学 的未 知领域 , 强 化化学求知欲 , 使 学生集 中精力 、 积极 思考。在 脑筋 , 加强创新 , 体会 到新方法解决老问题 的喜悦。应加强学生对 课 堂中 ,教师可 以通过讲述 国内外 著名化学家所取 得的成就 、 化 基础 知识的掌握 , 如: 化学 中分子 、 原子 、 化学式 和化 学方程式 等
2 0 1 3 年 8月 8日
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验 交流
三 戈淡 中 学 化 学 素 质 教 育
,
文/ 肖红艳
摘
要: 化学作为 中学教 学的基础学科 , 对于提高 中学学生素质 、 促进 中学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讨论 了如何在 中学
化 学教 学中实施 素质教育 、 激发 学生的学 习热情 、 培养 学生创造力 , 促进 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
拓展到化学 与能 量发 展 、 化学 与环境 和社会发展 等较为复杂 的理 到 全 面发 展 。
论知识上来 。
参 考 文献 :
三、 发 挥 学 生主 体 性
[ 1 ] 文国庆. 从 中考 浅谈 如何提 高初 中化 学教 学质量 [ J ] . 中国 [ 2 ] 胡凤 呜. 初 中化 学教 学 中的兴趣教 学探析 [ J ] . 中国科教创
浅谈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浅谈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2afd9202763231126edb1138.png)
科 技 教 育
浅 谈 化 学 教 学 中素 质 教 育 的 实 施 策 略
高 军 ( 张家港 第三职 业高 级 中学 江苏 张家港 2 6 5 1 2) 5
摘 要 : 着教 育改 革不 断深化 , 应 试教 育” 随 “ 正逐 步地转 入“ 素质教 育 ” 素 质教 育 已成 为全社 会共 同关 注和 争论 的话题 。 何更新 教 , 如 育观 点和教 育方 法, 实和 实施 化 学 中的素质教 育 , 本文 探讨 的主题 。 落 是 关键 词 : 素质教 育 化学教 学 探索性 思维 中 图分 类 号 : 3. G6 8 3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7 -3 9 (0 0 1 () 1 6 1 1 2 7 1 2 1 ) 2c一o -o 6 5 所谓 “ 质教 育 ” 是 充 分 发 挥 学 生 主 素 就
结 合 化学 教学 , 反 复 向学 生 介 绍 : 我 中
华 民 族 是 世 界 文 明 古 国之 一 , 国古 代 人 我 学 习 化 学 的 兴 趣 很 快 被 淡 化 , 以 有 的 学 所
料 水 泥 、 漆 , 车 用 的 汽 油 、 油等 都是 油 汽 机
生 对化 学 课 会 产 生 畏难 情绪 , 称 其 为 “ 戏 第 化 学 产 品 。 识 和 能 解 释 自身 周 围 的 一些 熟
家侯 德 榜 在2 世 纪 3 年 代 首 创 的 联合 制 碱 念 时 , 了帮 助 学 生 记 忆 , 化学 平 衡 归纳 学 、 化 学 的 素 质 。 如 在 讲 授 有 机 化 学 0 0 为 把 用 例
文 明的 重 大贡 献 , 起 学生 的 爱 国精 神 , 激 振 应 速 度相 等 ; 定 ” 指 反 应 条 件 一定 ,国 成 立 后 , 国 化 学 工 业 飞 速 发 发 生 变 化 时 , 学 平 衡 状 态 就 被 破坏 。 生 系 如 何 制 作 肥 皂 , 样 使 学 生 学 用 结 合 和 我 化 学 这 展 , 人瞩 目, 令 如从 一 个 落 后 的 “ 贫油 国” 已 理 解 这 四 个 字 后 , 化 学 平 衡 概 念 的 理 解 增 强 学 习化 学 的 兴 趣 。 对 发 展 成 为具 有 先进 石 油 开 采 技 术 和加 工技 就 深 刻 多 了 , 且 记 得 牢 固 了 。 样 不 仅 减 并 这
浅谈初中化学的素质教育方法
![浅谈初中化学的素质教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1b6232b2af90242a895e5ba.png)
思路 ,用 启发 式教 学为 指导 ,激发 学 生学 习兴趣 ,发挥 学生 的 自觉性 、积
极 性 和 创 造 性 ,发 挥 学 生 学 习 的 主 体
、
九年 义务教 育初 中化学 教学大 纲 规定 了初 中化学 教学 目的 、内容和 注 意事 项 ,新 教材体 现 “ 育要 面 向现 教 代化 , 向世界 , 向未来 ”的精神 , 面 面 妥善处 理传 统知识 同现代 科学 知识 的 关系 ,充实学 生能 够接受 的现 代科学 知识 , 新教材遵循学 生身心发展规律 , 选择 教学 内容 ,适 当降低 了理 论概念 的难 度 ,删 去了繁 杂 的化学计 算 ,加 强 了实验教 学。在 教学评 价方 面列 出 了 “ 常识 性介 绍 ”, “ 了解 ” , “ 理 解”和 “ 掌握 ”四个层 次的基本要求 。 只有认 真学 习新 的教学 大纲 ,研 究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教材 , 明确和掌握教学内容 的深广度 , 使之 难易适 度 ,减 轻学生 不必要 的 负 担 ,真正用好教材 ,培养学生 的能力 , 为提高民族 素质奠定 良好 的基础 。 三 、重 视 教 学 方 法 教育 的 出路 在教改 。在 教学 中教
作 用 ,教 给学 生一 定 的学 习方法 ,提 高他们 的 自学能力 ,让学 生将 来能 够 终 身不 断继 续学 习 ,培养 和发 展学 生 的观察 能力 、实验 能力 、思维 能力 和 自学能力 , 高教学质量 。 提 四 、重 视 实 验 教 学 实验教 学的重 视程度是 素质教 育 的重要 标志 。只传授 化学 知识 和技 术 的化学 教育 是片 面的 ,全 面 的化学 教 育要求 既传 授化学 知识 和技 能 ,又训 练科学 方法 和思维 ,还培 养科 学精 神 和品德 ,学生 在化学 实验 中是 学习 的 主体 ,在 教师 指导 下进 行实验 ,训 练 用 实验 解决 化学 问题 ,使 各项 智力 因 素 皆得 到发 展 ,化 学实验 是全 面化 学 教育的一 种最有效 的教学形式 。因此 , 我们不 应该 因为升 学考试 中对 化学实 验 的动 作技 能测试 不到 而忽视 实验教 学。化学 实验 可 以帮助学 生建 立和巩 固化学 基本 概念 和基本 理论 、获取化 学知识 、培养 科技 素质 。通过 实验培 养 学生 的实 验操作 技能 。实验 中的 时 间和空 间 的运筹能 力 ;通 过计算 和称 量 实验 是否 可 以帮助学 生形 成 “ ” 量 的概念 呢?通 过 “ 开试 剂瓶盖 要倒 打 放 ”的 动作技 能的训 练是 否可 以让学 生养成 防止 污染 的习惯 呢?而且 在实 验 教学 中可 以培养 学生 的创造性 思维 能力 、观察能力 。 五 、 重 视 课 外 活 动 课外活 动是突 出素质教育 的一个 不可忽视 的方面 , 我们应 当想方设法 , 因地制 宜地 开展一 些课 外活动 。课外 活动 的内容 和形式 是多样 的。如 组织 和指导 学生 办化学 小报 、化学 墙报 、 自找代 用 品、做家庭 小实 验 、举 办化 学 讲座 、化学 竞赛 、搞社 会调 查 、组 织 参观 化工 厂 、化学 兴趣 小组开 展化 学 实验 等活动 。不仅 使理论 知识 与实
中学化学素质教育
![中学化学素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e631986d48d7c1c708a14565.png)
浅析中学化学素质教育摘要:初中化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学科,必须研究如何从学科本身出发来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即通过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使之具备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与此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素质教育实验教学自身素质一、要转变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它们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不同,即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使学生全面发展,是否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
首先,要认真领会大纲。
新大纲是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制订的,化学义务教材又是根据我国国情、化学学科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而编写的。
大纲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了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传统知识和现代知识,本学科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等各个方面的联系。
因此教师正确执行大纲,就能保证化学教学从单纯的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公民的素质教育,从只重知识传授转变到重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从只重书本转变到理论联系实际,从只重智育转变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
其次,要把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中。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制定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学生学习情感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使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得以提高。
最后,加强学法指导,注重能力培养,这是教学观念转变的具体体现。
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
教师在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学法上的指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使学生的素质得以提高,使素质教育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
二、化学基础知识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在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中突出观点的教育及科学态度和科学学习方法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3d0585d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b.png)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马春娜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下学科教育的主要目标,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要主动地转变教学思想观念,形成开放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够满足自身以及社会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结合化学学科的特征,核心素养可以具体分为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五个维度。
初中化学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科教育的特色,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去渗透核心素养的观点。
1 规范学生对化学语言的使用学生对化学语言的有效使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的成果,帮助学生顺利地学习化学知识,构建完整的化学智慧树体系,从而为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初中化学教师要积极规范学生对化学语言的使用,引导学生通过确切、严谨的化学语言去理解物质变化的规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形成扎实的化学学习能力。
比如,在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盐”这一节内容时,有的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经常会说“食盐的分子式是NaCl”,这种说法就是很不准确的,氯化钠是不存在分子式的,它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对学生的错误表达进行了纠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可以逐渐摆脱错误的说法;再比如,在学习“燃烧的条件”这一节内容时,在组织学生展开燃烧白磷的实验时,我让学生对实验的现象进行描述,大部分学生都会用到“产生白色气体”这种表达方式,却不能准确地说明产生的白色物质究竟是怎样的,因此,我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向学生详细介绍了“白烟”和“白雾”这两种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可能会遇到的燃烧现象,让学生区分两者之间的区别,懂得如何分别,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地使用化学语言。
这样,通过规范学生对化学语言的使用,可以让学生逐渐掌握化学知识的本质,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2 增强学生处理化学信息的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中考化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求也更高,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处理化学信息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的成长能够满足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同时这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必要条件。
浅谈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1c143ca89eb172ded63b7fc.png)
中有一句话 “ 亲其 师 , 信其道 ” , 这 句古 知识 ,也可 以训练学 生的化学基本 技 火焰上方产生的大量 白烟中 , 放一条湿 训 说 明 了 良好 的 师 生 关 系 对 于学 生 学 能 , 能 培 养 学 生 的 动 手 能力 和 实 践 能 力 润的红色石蕊 试纸 , 让学生 自己得出结
者, 同时也是学生探求新知识 的合作者 和主导者 。 所 以我们 教师一方面应该尊
1 . 教 师认 真 做 好 每 一 个 演 示 实验
在化学教 学 中运用 信息技术辅 助 化学教学 ,可充分发挥其信息容量大 、
认 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时 , 让学 省时省力的优势 , 这也是传统教学所 无 重学 生 、 理解学生 , 承 认 学 生 的差 异 , 关 生认 真的观察 , 通过 演示实验观察能活 法 比拟的 。也可 以通过信息技术模 拟 注学生 的需求和情绪 的变 化, 给与相 跃学生的思想 ,形成积极思考 的氛围 , 化, 再现化 学实验 , 让一些化学变化 自 可视 化 ” ,空 间想 角 “ 直 观 应 的 关 爱 ; 另 一 方 面 教 师 要 对 学 生 真 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 讲催化剂概 动 态 过 程 “
是银 白色 , 有金属光泽 , 有弹性 , 而燃烧 后 物质是 白色 , 无光泽 , 松脆粉末状 固
新课标 指出化学是一 门以实验 为 体等 , 得出“ 白色 固体物质 和白烟都是
一
育观念 ,改革培养模 式和改善教 学方 基 础 的 学 科 , 在 教学 中创 设 以实 验 为 主 银 白色的金属镁带燃烧 的生成物” 。这 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 现象说明反应变化后 , 生成 了新的物 法是当务之 急。 针对我们处在一个转型 的科学探究活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素质教育下的中学化学教学策略“ 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中学化学教学策略论文摘要:在这个科教兴国的时代,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素质教育的发展不仅关乎着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同祖国的未来息息相关。
在近几年的新课程实施中,教师们不断地学习,尝试着正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期望能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
本文作者针对基础教育下的中学化学教学谈了几点体会。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的地位。
国民素质的提高、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主要依赖于教育,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阶段,因而中学教师肩负着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任。
中学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及现代教学手段着力寻求实施素质教育下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改变以应试考试为目的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打基础,从而为国家培养出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态度的培养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树立批判精神,能权衡地对接触的知识进行判别,明确学习方向、目的,对学习充满兴趣和信心,形成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优秀品质。
首先,要使学生明白学习化学的意义。
学习化学知识不是简单地做练习题,也不是单纯地为了应付初高考。
化学与我们息息相关,学好化学知识,也是爱国主义的一种体现。
例如,在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提高对周边环境的认识,可以意识到随着区域的不断开发,各种各样的污染不断加剧,资源不断消耗,环境不断恶化,促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其次,要使学生明白学习化学应该成为一种满足自我的需求,可以利用化学知识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
例如,很多人都知道,饭后桌子上的油渍用酒去抹掉比用水管用许多,这就是化学反应在我们身边的体现。
有了这种需求意识,学生便不会再硬着头皮为了考试而学,而是把学习化学知识当成一种乐趣,对学习化学保持一种好奇、渴望的态度。
最后,要使学生明白学习化学知识应该掌握正确的方法。
在这一点上,化学老师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少而精的作业往往比多而杂的作业更受学生欢迎,更能提高学习效率。
作业太多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题海战术抹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适得其反。
作业虽少,但只要精炼,恰到好处,便能事半功倍,取得较好的效果。
学生利用多余的时间可以自由地思考、了解与化学有关的相关知识,拓展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学生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真正使自己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学生。
二、掌握化学课堂教学的应变技巧 1.绕道迂回,调节难度。
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当原来设计的问题失去对学生思维的锻炼效能时,应及时调节难度。
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要适当变换角度或适当补充铺垫绕道迂回,放缓思考的坡度或化难为易;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过于浅易,要追加问题,以调节难度,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2.因势利导,变被动为主动。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突发事件的发生,使课堂陷入被动,这时可想办法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因势利导,把出现的事情与教学联系起来,扭转被动局面,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营造氛围,创设情境。
沉闷的课堂气氛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但过于喧哗的课堂又难以使学生冷静思考。
教师应及时把握教学中学生的情绪,及时调控课堂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兴奋活泼状态。
如在课堂教学中,将实验设计得更具有突发性,仪器安装更具有审美性,操作演示更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将思考题设计得具有连续性、阶梯性、跳跃性;教学语言的选择注重情意性、幽默感,以及悬念的巧设和思维路径的变异等都是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当机立断,对症下药。
当学生的发问或回答出乎意料,而根据要求必须做出明确回答时,应当机立断,给予果断的肯定或否定的答复,以避免因犹豫不决而带来的课堂混乱和学生思想上的彷徨。
4.善于反诘和回避。
当学生所提问题的实质要澄清,或者问题的依据不明确时,要善于反诘,让学生在新的条件下思考。
如当有学生问:碳酸钠溶液遇无色酚酞试液变为红色,碳酸钠属于碱吗?反诘的问题是:碳酸钠中含有氢氧根离子吗?如果学生所提问题不属本节课所学内容(以后学习中还要研究)或重点时,应予以回避,可以婉转加以说明,适可而止,避免节外生枝,纠缠不清,小题大做,喧宾夺主,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总之不能让学生牵着鼻子走,教学的主动权应始终控制在教师手中。
三、课外活动中强化环保教育把环境保护教育与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以适应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和兴趣爱好广泛的特点,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主动性,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指导工业生产,优化产业结构,保护环境,美化地球。
为了使环保教育更结合生产实际,我利用课外活动和节假日组织学生到一些工厂去参观。
如参观制药厂,首先让学生知道制药废水已成为重要的污染源,其次向学生介绍制药废水的处理方法,通过现场对比,让学生了解各种处理方法的优劣,写出有关环保方面的调查报告,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提出合理的工艺优化方案;组织学生成立化学兴趣小组,利用闲暇时间对空气及附近工厂的废水进行采样分析化验,当学生观察到排放出来的废水使周围的水变色,使池塘中和小河中的鱼虾死亡时,不仅会感到污染就在自己身边,而且认识到污染危害的严重性。
同时引导学生寻找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污染,找出污染引起的原因及防治方法等。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亲身体会到污染的危害性。
我指导学生开展环保科技活动;利用黑板报和墙报等进行宣传和展览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实例。
如节约能源,节约用水,不乱扔废旧电池,使用环保购物袋代替塑料袋,不使用毒性大的杀虫剂,劝告父母少开车,使用无氟冰箱,拒食野生动物,少用罐装食品及饮料,使用无磷洗衣粉,多植树造林,等等;聘请环保部门的专家来校作讲座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扩大环保教育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结合现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深学生对环保意义的认识,利用3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提高学生对环境管理和环境文化方面的认识。
总之,新课程改革既是一次挑战,又是一次机遇,教师只有适应新课改,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体验、认知结构,科学地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贴近社会生活,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技能和方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周边成为了各种人群众聚集的地方,由于高校周边的特殊性和社会治理相对滞后性,高校周边安全隐患突出。
这既有高校自身教育的因素,也有社会治理不到位的因素。
为此,需要整合各方面力量,创新高校周边环境治理路径,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高校周边安全隐患创新治理路径高校周边环境是指以高校校园为中心,受到高校辐射带动,并与高校相互影响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总和。
高校周边环境是因高校而存在,反过来对高校的改革发展又产生影响。
高校周边良好的环境,能有效地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反之,则直接影响高校的安全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本文就当前高校周边安全隐患和治理路径创新做一粗浅探析。
一、高校周边安全隐患主要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我国逐步进入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办学规模的扩大、在校生人数的剧增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最直接的一个表征。
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高校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得高校成为了一个“商机无限”的地方,因此,高校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吸铁石”,吸引了各式各样人群的到来。
大量人口的聚集和相对滞后的社会治理,使得高校周边的安全隐患比较突出。
(一)高校师生人身安全存在隐患。
高校的聚集功能十分明显,一方面,高校把各类优秀人才和学生招进校园,另一方面各类捕捉“商机”的人员也聚集到校园周围。
聚集在高校周围的人员十分复杂,有当地居民,也有外来人员;有经商的、打工的,也有社会闲散人员,还有一些流窜人员、复杂人群的聚集,使得校园周边环境十分复杂。
这些人员中,由于目的不同,或是为了经济利益的争夺,或是为了土地权属的争议,或是为了个人权益的争纷,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矛盾激化引发的冲突,对高校和高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带来了隐患。
在校园周边,林立的各种吧、酒吧、歌舞厅、小旅馆、出租房等存在着无证经营的情况,经营者与高校学生之间由些细小矛盾引起的打架斗殴现象也时有发生;还有一些经营者为降低成本,没有按要求安装和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设备,特别是消防设施,这给在这些场所消费的学生人身和财产上的安全带来了隐患。
更有甚者,如社会闲散人员、流窜人员,在高校周边游荡,时刻都威胁到高校师生的安全,尤其是位于城乡接合部的高校,师生遭到勒索、敲诈、抢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二)食品安全存在隐患。
饮食消费是高校学生最主要消费,高校学生消费的特点是希望得到“物美价廉”的食品。
由于高校学生人数众多,需要各异,对食品的要求是花样多、变化快,这对于首先要保证不同收入家庭的学生均能有饭吃、不能随意涨价的学校食堂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无论是人工成本、原料成本等都无法满足所有学生时刻变化的需求,这为校园周边的餐饮业带来了“无限商机”。
校园周边的小餐馆、大排档,甚至流动摊点以其花样多、口味好、价格低吸引了学生的到来,但是这样的就餐环境条件卫生差,有的摊点就是几块木板搭起来的,许多摊点是无证经营、无卫生许可,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有些商贩为谋取私利,购买变质大米、过期鱼肉、地沟油等原料,存在着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隐患,且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责任也无从追究,即便追查到相关责任人,他们也无力赔偿。
(三)交通安全存在隐患。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许多高校纷纷建立了新校区,新校区大多位于公共交通不便的城郊接合部。
这些地方,交通运输条件简陋,道路设施不完善,有的校园周边人流量大的地方没有人行道、没有路灯、没有隔离栏,有些交通标示也不清晰,加之过往车辆车速快,使得交通安全隐患十分突出。
此外,由于学校提供给学生往返学校与市区的交通工具有限,这就为“黑车”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一些农用三轮车、摩托车均投入了运送学生的行列,由于这些车辆不具备客运资质,一些司机又属无证驾驶,且这些车辆安全性差,极易出现交通事故,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驾驶人员也无赔偿能力,学生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
(四)精神文化产品存在隐患。
在高校新校区校园周边,由于远离城区,大学生需求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络文化等精神文化产品明显不够,不少商贩也窥见为大学生提供精神文化产品所带来的利益,于是,吧、卡拉OK厅、棋牌室、桌球室、书店等在高校校园周边建成落地,这些场所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但为了降低成本,谋取更多利益,一些商贩没有严格按照国家对精神文化产品经营管理的规定从事经营活动,反而用一些黄、赌、毒的文化产品来吸引正处于成长期学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