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2012,谋划2013——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2年工作会议召开

合集下载

关于金融机构标准化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金融机构标准化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02
金融机构标准化工作现状
金融机构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金融机构标准化工作在20世纪80 年代开始起步,主要是在一些发 达国家和地区开始尝试制定一些
标准。
发展阶段
到了90年代,随着金融市场的不 断发展和全球化,金融机构标准 化工作逐渐得到更多国家的重视 ,一些国际性的金融标准制定机
构也开始出现。
加强市场推广
金融机构应加强市场推广,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自身的标准化产品 和服务,提高市场占有率。
拓展国际市场
金融机构应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合作,推动 中国金融标准的国际化发展。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金融机构标准化工作取 得显著成果
01
02
金融机构标准化工作对 提高金融行业整体水平 起到了积极作用
标准化战略规划
一些国家已经将金融业标准化纳入国家战略规划,通过制 定和实施标准化战略规划,推动金融业标准化的全面发展 。
国际金融机构标准化工作的成功案例
要点一
英国金融服务局(FSA)制定的《 金融服务法案》
该法案对英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监管和管理进行了全 面规范,并明确了金融机构应遵守的标准和规定。该法案 的实施提高了英国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也保障了 消费者的权益。
缺乏专业的标准化人才
金融机构在标准化工作方面往往缺乏专业的人才,这使得标准化工 作的推进难度加大。
金融机构标准化工作的市场压力
01
02
03
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金融市场的竞争加剧 ,金融机构在推进标准化 工作时面临着市场竞争的 压力。
客户需求多样化
客户需求多样化,对金融 机构的标准化工作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

第二次金融工作会议2002报告全文 -回复

第二次金融工作会议2002报告全文 -回复

第二次金融工作会议2002报告全文-回复【第二次金融工作会议2002报告全文】是关于当时中国金融领域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的重要报告。

本文将会逐步回答报告中的主要议题和建议。

首先,报告中强调了金融工作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它指出,金融是经济运行的血液,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支持。

金融工作需要关注风险管理和市场监管,以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报告提出了优化金融结构的建议。

它指出,中国金融结构需要更加合理和均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报告建议加强金融中小企业服务,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对于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报告提出了一系列的举措和政策建议。

首先,报告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加强金融监管体制建设。

其次,报告鼓励金融机构加强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金融科技发展。

报告还提及了对外开放和国际金融合作。

它指出,中国金融要深化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加入国际金融市场体系,并且积极参与国际金融规则制定。

它还强调了扩大中国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性。

为了加强金融风险管理,报告中提出了完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议。

它强调了建立健全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机制的重要性,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和控制,提高风险应对和应急能力。

最后,报告中强调要加强金融人才队伍建设。

它指出,金融领域需要拥有高素质、专业化和国际化的专业人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报告建议加强金融教育培训,激励人才创新和创业,促进高层次金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总结起来,第二次金融工作会议报告全文提出了许多关键议题和政策建议,旨在推动中国金融领域的持续健康发展。

这些议题涵盖了金融结构优化、金融体系改革创新、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金融风险管理和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

报告的提出为中国金融发展指明了方向,并为未来的金融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金融标准化 发展历程

金融标准化 发展历程

金融标准化发展历程金融标准化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1.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金融市场逐步开放和金融机构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对金融标准的需求日益显现。

中国开始参照国际通行做法,着手制定和实施金融业的基础性、通用性标准。

2.初步发展阶段(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了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志着我国金融标准化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主要致力于基础金融术语、编码规则、数据交换格式等基本标准的建立和完善。

3.全面发展与深化阶段(21世纪以来至今)进入21世纪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趋势,金融标准化工作的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大。

制定了包括银行卡、电子支付、网上银行、移动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众多领域的具体标准,并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标准的制定。

2007年后,特别是金融危机后,全球对于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的标准更加重视,我国也加快了金融风险防控、信息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标准建设步伐。

《金融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和《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相继发布,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的目标和任务,推动金融标准化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

到2025年,我国金融标准化体系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结构,覆盖了金融产品与服务、金融基础设施、金融监管、金融科技等多个维度,不仅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而且强化了金融风险防控能力,有力支持了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4.创新与融合阶段(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金融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标准的研究制定,以及与之相关的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的规范。

总之,中国金融标准化发展历程是一个从无到有、由浅入深、不断适应金融行业变革需求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保障金融系统的稳健运行,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

2012-2013年中国货币政策分析与展望

2012-2013年中国货币政策分析与展望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基础货币增速显著下降,货币乘数有所上升。

11月末,基础货币余额为23.5万亿元,比1月末减少0.25万亿元,同比增速为8.4%,比1月末低13.9个百分点。

11月末,狭义货币乘数(M1/MB)为1.26,比1月末高0.13,广义货币乘数(M2/MB)为4.02,比上年末高0.42,货币扩张能力有所增强。

金融体系流动性相对充裕。

受外汇占款投放下降的影响,金融机构为应对短期流动性需求,超额准备金率有所上升。

3月末、6月末和9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为2.2%、2.1%和2.1%,比上年同期分别高0.7、1.3和0.7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与存款之比有所上升,11月末,该比率为69.4%,比上年同期上升1.4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2.3 金融机构存款增速先降后升,储蓄存款增长逐渐加快金融机构存款增速先降后升。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的季度变化特征明显,从增速看,季末月份高于季初月份,从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看,季初月份新增存款为负和季末月份新增存款冲高。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速从1月末的12.4%下降到4月末的11.4%,再逐步回升至11月末的13.4%。

11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90.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4%,比上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比年内低点高2.0个百分点。

1-1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9.23万亿元,同比多增1.02万亿元。

其中,其中,住户存款增加4.48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61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9953亿元。

图3 金融机构存款变化情况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居民储蓄存款增长逐渐加快是金融机构存款增速回升的主要原因。

2012年以来,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延续和股市下跌影响,储蓄存款增速总体呈不断回升走势。

11月末,居民储蓄存款同比增长17.6%,增速比上年末加快4.3个百分点。

企业存款增速大幅低于上年,维持在8.8%-11.7%的区间内窄幅波动。

2024年标准化会上的领导讲话稿

2024年标准化会上的领导讲话稿

2024年标准化会上的领导讲话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标准化委员会,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光临,也对各位同事的辛勤工作表示由衷的敬意!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我们欢聚一堂,共同探讨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和前景。

首先,我想重申标准化的重要性。

标准化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关键支撑。

标准化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贸易畅通、推动技术创新和保障消费者权益。

标准化对于规范生产行为、提高企业竞争力、推进全球贸易一体化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等趋势深刻影响着标准化工作。

我们必须紧随时代的步伐,加强标准化创新,推动标准化工作走上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首先,我们要加强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标准制定的科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确保标准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

同时,要加强标准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水平和标准制定能力。

其次,我们要推动标准体系建设。

标准体系是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产品质量、促进贸易畅通的基础。

我们要加强国家标准体系的建设,完善标准之间的衔接和协调机制,提高标准体系的完整性和协同性。

同时,要推动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的对接,促进标准的国际化和全球认可。

第三,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工作。

国际标准化组织是国际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平台,我们要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标准制定的工作,提高我国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同时,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标准化工作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第四,我们要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新兴领域的引领作用。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崛起,标准化在新兴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

我们要重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标准化的重要性,加强标准化研究与应用,为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标准支撑。

最后,我想强调标准化工作的法治化和规范化。

第六次金融工作会议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第六次金融工作会议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第六次金融工作会议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第六次金融工作会议是我国金融领域的一次重要会议,旨在总结过去一段时间金融工作的进展,分析当前金融形势,制定未来金融发展的方针政策。

此次会议聚焦于金融行业的发展和稳定,通过讨论议题、制定决定和措施,为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导和保障。

会议的召开对金融行业和整个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为我国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旨在简要介绍整篇文章的框架安排,包括各个章节的主题和主要内容。

通过文章结构,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的逻辑顺序和思路布局。

在本篇长文中,文章结构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次金融工作会议的重要性和背景,明确文章的目的,为读者引入主题。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本次会议的背景情况、重要议题以及会议所做出的决定和措施。

结论部分将对本次会议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展望未来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并分析本次会议对金融行业可能产生的影响。

通过文章结构的设计,读者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更清晰地把握整篇长文的内容和结构布局,使得文章逻辑性更强,结构更为完整和清晰。

1.3 目的:第六次金融工作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对当前金融领域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推动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的背景下,金融等领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通过会议来协调各方利益,明确未来发展方向,确保金融行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此次会议旨在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促进金融创新和科技应用,优化金融市场环境,提升金融业竞争力,增强金融业对外开放,推动金融领域改革与发展,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金融体系提供重要指导和支持。

通过此次会议的召开,将为金融行业的发展指明方向,促进金融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2.正文2.1 会议背景第六次金融工作会议是由国家主管部门主办的年度重要会议,旨在探讨当前金融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推动金融行业的发展。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bcms)相关标准介绍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bcms)相关标准介绍

标准咨询CHINA QUALITY AND STANDARDS REVIEW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BCMS)相关标准介绍张旭刚(中国金融认证中心)韩少伟(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谢宗晓(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标 准 解 读1 概述随着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的频繁发生,企业的业务连续性管理(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BCM)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银行业,一旦发生核心业务中断,且在规定时间内1)未完成恢复,不仅会给银行的声誉和利益带来严重影响和损失,而且会影响社会稳定。

鉴于此,2011年12月,银保监会2)发布了《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银监发〔2011〕104号),正式对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建设提出了全面的、体系化的监管要求。

201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

其中第三十三条规定,“建设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应当确保其具有支持业务稳定、持续运行的性能,并保证安全技术措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

进一步又明确了重要系统的业务连续性在我国的法律地位。

通常容易将业务连续性管理(BCM)与灾难恢复(Disaster Recovery,DR)混淆。

在ISO 22301:2012《公共安全 业务持续性管理体系 要求》中,业务连续性管理(BCM)定义为“识别对组织的潜在威胁以及这些威胁一旦发生可能对业务运行带来的影响的一整套管理过程。

该过程为组织建立有效应对威胁的自我恢复能力提供了框架,以保护关键相关方的利益、声誉、品牌和创造价值的活动。

” 灾难恢复在GB/T 20988—2007《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中定义为“为了将信息系统从灾难造成的故障或瘫痪状态恢复到可正常运行状态,并将其支持的业务功能从灾难造成的不正常状态恢复到可接受状态,而设计的活动和流程。

”所以,严格地说,灾难恢复是恢复数据的能力,解决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的问题。

而业务连续性强调的是组织业务不间断的能力,范围更大。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碳减排效应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碳减排效应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碳减排效应目录一、内容概述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意义 (3)3. 文献综述 (4)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概述 (6)1.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背景 (6)2. 试验区的目标与定位 (8)3. 试验区的地理分布与主要任务 (9)三、碳减排效应的理论分析 (10)1. 碳排放的概述 (12)2. 碳减排的定义与重要性 (13)3. 绿色金融对碳减排的促进作用 (14)4. 政策法规对碳减排的影响 (15)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碳减排效应实证分析 (17)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18)2. 实证模型构建 (19)3. 实证结果分析 (21)4. 结果讨论与政策建议 (22)五、案例研究 (23)1. 上海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24)2. 广东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26)3. 浙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27)4. 其他地区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践 (28)六、结论与展望 (30)1. 研究结论 (31)2. 政策建议 (32)3. 研究不足与展望 (33)一、内容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和企业纷纷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作为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资金投向绿色产业,促进碳减排。

本文将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碳减排效应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本文将介绍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背景及目标,明确其在碳减排方面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试验区的政策体系进行梳理,分析政策对企业碳减排的影响。

结合实际案例,探讨试验区在推动碳市场建设、优化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及其成效。

对试验区在碳减排方面的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凸显,碳减排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各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绿色金融便是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IACMR2012年年度会议

IACMR2012年年度会议

2012年年度会议2012年6月20日-24日,HOTEL ICON,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征文通知建造厚德载物、永续发展的华人企业投稿截止时间:美国东部标准时间,2011年10月15日晚12时自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最近几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了英国、德国以及日本等工业强国,成为紧跟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经济的卓越发展为中国带来了空前的财富与繁荣,同时也使中国面临着众多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挑战(例如,贫富收入差距巨大、沿海与内陆地区之间发展不均、环境恶化、腐败猖獗等等)。

中国最近所发生的企业丑闻(如问题奶粉,员工连续跳楼事件等)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要尽快在中国建立具备商业道德与社会责任的组织。

作为市场经济的主力军,企业要肩负起在中国建立厚德载物、永续发展的重大责任。

因此,从中国社会和企业的首要使命出发,选择道德与永续发展作为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2012年会议的主题,正合时宜。

本次会议的目的是为来自全世界的学者提供一个舞台,展示他们在中国情境下所作的有关管理与组织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在建立道德与永续发展的组织方面的研究。

IACMR旨在帮助那些有志于推动中国管理知识的学者、学生、管理者与咨询者。

香港作为中国最先进的城市,以其法律法规、公司治理与经济自由而在国际上享有盛名,是举办2012年IACMR年会的最佳地点。

在此,可以展示道德与永续发展的企业实践,提出该领域研究的新趋势。

一般来说,企业道德与组织永续发展属于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CSR)范畴,并包括以下内容:a) 责任/道德操守,b)在竞争目标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之间取得平衡,c)积极的非财务结果,d)永续性(环境责任,社会公平,获利能力),以及e) 超越法律要求的自愿行为(例如,积极的公民行为)。

尽管CSR指的是组织作为行为实体的一种行为,但是组织本身并不会发表意见或者采取行动。

个人或者团队代表组织来表态或者行动。

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标准清单

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标准清单

55 56 57 58 59 60
GB/T 27909.3-2011 GB/T 27909.1-2011 GB/T 27909.2-2011 GB/T 27913-2011 GB/T 13496-1992 GB/T 13497-1992
银行业务 密钥管理(零售) 第3部分:非对称密码系统及 其密钥管理和生命周期 银行业务 密钥管理(零售) 第1部分:一般原则 银行业务 密钥管理(零售) 第2部分:对称密码及其密钥 管理和生命周期 用于金融服务的公钥基础设施 实施和策略框架 银行行别和保险公司标识代码 全国清算中心代码
GB/T 15150-1994 GB/T 15733-1995 GB/T 8930-2001 GB/T 16711-1996 GB/T 16790.1-1997 GB/T 16791.1-1997 GB/T 17373-1998 GB/T 18307-2001 GB/T 19583-2004 GB/T 20544-2006 GB/T 20548-2006 GB/T 20546-2006 GB/T 20547.2-2006 GB/T 16790.7-2006 GB/T 16790.5-2006 GB/T 16790.6-2006 GB/T 20545-2006 GB/T 21078.1-2007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o.
中文标准名称 Standard Title in Chinese 产生报文的银行卡 交换报文规范 金融交易内容 金融电子化基本术语 合质金锭 银行业 银行电信报文 银行标识代码 金融交易卡 使用集成电路卡的金融交易系统的安全结构 第1部分:卡的生命周期 金融交易卡 集成电路卡与卡接受设备之间的报文 第1部 分:概念与结构 合质金化学分析取样方法 粗银化学分析方法 涉外收支交易分类与代码 银行业务 报文加密程序(批发) 一般原则 金融零售业务 商户类别代码 银行业务和相关金融服务 信息交换 跟单信用证格式 银行业务 安全加密设备(零售) 第2部分:金融交易中 设备安全符合性检测清单 金融交易卡 使用集成电路卡的金融交易系统的安全体系 第7部分:密钥管理 金融交易卡 使用集成电路卡的金融交易系统的安全体系 第5部分:算法应用 金融交易卡 使用集成电路卡的金融交易系统的安全体系 第6部分:持卡人身份验证 银行业务和相关金融服务 信息交换 托收指示格式 银行业务 个人识别码的管理与安全 第1部分: ATM和 POS系统中联机PIN处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李东荣2012年5月8日在第三届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李东荣2012年5月8日在第三届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在第三届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李东荣(2012年5月8日)尊敬的孙波副主任,各位委员和代表: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第三届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

这次会议是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的重视和指导下,在金融监管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在金标委各分技术委员会及有关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召开的。

首先,我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对第三届金标委的成立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出席今天会议的各位领导、委员及参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刚才第二届金标委秘书长杨竑同志对第二届金标委工作做了简要的回顾,对第三届金标委的组成和换届工作做了说明。

第二届金标委成立至今已走过10年的历程,在国标委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各部门的积极参与特别是各位委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金融标准体系初步形成,制度建设日趋完善,标准应用成效明显,参与国际标准建设的程度不断提高,金融标准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各位委员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我代表金融界的同事,对国标委一直以来给予金标委的指导和帮助,对上届委员付出的辛勤劳动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国标委孙波副主任充分肯定了近年来金融标准化建设的成绩,并对在新形势下继续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了恳切希望。

第三届金标委要按照国家标准化建设的战略要求,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切实履行职责,推动我国金融标准化事业健康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金融标准化大有作为的发展阶段,实施金融标准化战略是在金融领域落实国家标准化工作要求,提高我国金融业水平和能力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和创新性工作任务。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我国金融标准化工作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挑战,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树立创新观念,开拓进取,扎实推进金融标准化工作。

金标委要主动成为政府主管部门和市场主体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广泛了解市场需求,提升标准研制水平,增进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加强标准化咨询服务,发挥标准化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整体效益。

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

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

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公布日期】•【文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行业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我国金融标准化发展,加强金融标准化工作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金标委)是在金融领域从事全国性标准化工作的技术组织。

金标委负责金融业标准化技术归口工作;负责国际标准化组织下设的金融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ISO/TC68)和个人理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ISO/TC222)等的技术归口工作。

第三条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简称国标委)委托中国人民银行(简称人民银行)对金标委进行领导和管理。

金标委是负责银行、证券、保险、印钞造币等金融业务标准化工作的技术组织。

金标委及其秘书处的印章由国标委颁发。

第二章工作任务第四条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向国标委、人民银行以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保监会)等提出符合金融领域业务发展的标准化工作方针、政策和措施的建议。

第五条负责组织制定金融业标准体系,提出金融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建议。

第六条组织金融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并提出与标准有关的科研、实施工作的建议。

第七条负责金融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送审稿的审查,并提出审查结论意见。

第八条组织已颁布的金融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复审,提出继续有效、修订或废止的意见。

第九条协助国标委、人民银行以及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开展标准的实施、监督管理工作。

第十条组织金融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宣讲、培训和解释工作。

第十一条组织金融标准化成果国家级奖励项目的评审及推荐。

金融标准化工作总结报告

金融标准化工作总结报告

金融标准化工作总结报告Financial standardization work is essential for ensuring the sta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 金融标准化工作对于确保全球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至关重要。

It involves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uniform standards, guidelines, and regulations across different financial sectors and jurisdictions. 这涉及到在不同的金融领域和司法管辖区之间制定和实施统一的标准、指导方针和法规。

From banking and insurance to securities and commodities trading, standardiza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promoting transparency, facilitating cross-border transactions, and reducing systemic risks. 从银行业和保险业到证券和商品交易,标准化在促进透明度、促进跨境交易以及降低系统性风险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One of the primary benefits of financial standardization is the promotion of a level playing field for all market participants. 金融标准化的主要好处之一是促进了市场参与者的公平竞争。

By establishing uniform guidelines and regulations, standardization helps prevent unfair advantages for certain institutions or individuals, thus fostering healthy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 in the financial industry. 通过建立统一的指导方针和法规,标准化有助于防止某些机构或个人获得不公平的优势,从而促进金融行业中的健康竞争和创新。

金融行业标准管理办法(试行)-

金融行业标准管理办法(试行)-

金融行业标准管理办法(试行)正文:---------------------------------------------------------------------------------------------------------------------------------------------------- 金融行业标准管理办法(试行)(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序和高效地开展金融行业标准管理工作,依据《行业标准管理办法》、《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及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金融行业标准是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金融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金融业行业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标准之间应保持协调、统一、不得重复。

金融业行业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后,即行废止。

第三条需要在金融行业范围内统一的下列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一)术语、数据元、符号、代码、文件格式等;(二)通信、数据交换与处理、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三)产品的技术要求;(四)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和服务技术要求等;(五)《行业标准管理办法》规定的其他有关内容。

第四条金融行业标准采用以下编号:强制性行业标准:JR ΧΧΧΧ-ΧΧΧΧ;推荐性行业标准:JR/T ΧΧΧΧ-ΧΧΧΧ;指导性技术文件:JR/Z ΧΧΧΧ-ΧΧΧΧ。

第五条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需要强制时,为全文强制形式;标准中部分技术内容需要强制时,为条文强制形式。

关于强制性行业标准的具体管理规定按照《行业标准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强制性标准管理的若干规定》执行。

对于技术尚在发展中,需要有相应的标准文件引导其发展或具有标准化价值,尚不能制定为标准的项目或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及其他国际组织(包括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技术报告的项目可以制定指导性技术文件,指导性技术文件的管理参照《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管理规定》执行。

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

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

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公布日期】•【文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行业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金融综合规定正文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金融标准化发展,加强金融标准化工作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分委会)是在金融行业本专业领域内从事标准化工作的技术组织,开展标准制(修)订、复审等相关工作。

分委会接受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金标委)的领导,遵守《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

第三条金标委对分委会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

第四条分委会要处理好与其他技术组织的关系,主动与业务范围交叉的其他技术委员会(分委会)、工作组做好协调工作。

第二章分委会的组建、换届、调整第五条分委会的设立与撤销应由金标委根据需要提出,经全体委员表决通过。

表决通过的,由金标委公开征集委员,制定组建方案。

组建方案经人民银行同意后,报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委)。

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建分委会的建议,应当经金标委全体委员表决通过。

表决通过的,由提出分委会组建建议的单位公开征集委员,制定组建方案,经人民银行报送国家标准委。

第六条分委会组建应当遵循市场需要、科学合理、公开公正、国际接轨的原则。

第七条组建分委会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业务范围明晰,与其他分委会无业务交叉,并在金标委的业务范围内;(二)标准体系框架明确,且可以归口的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标准计划项目不得少于5项;(三)有国际对口技术委员会的,原则上应当与国际对口保持一致。

第八条分委会委员不少于15人,其中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各1名,副主任委员和副秘书长多名。

金融标准委员会

金融标准委员会

金融标准委员会
金融标准委员会是一个由金融行业专家和学者组成的机构,其
主要任务是制定和推动金融行业的标准化工作。

金融标准委员会的
成立旨在加强金融行业的监管和规范,推动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保障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促进金融行业的持续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标准委员会在金融监管、
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市场开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金融
标准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的金融行业标准,包括金融产品设计、金
融交易规则、金融市场准入条件等,这些标准的制定为金融机构和
金融从业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有利于规范金融市场秩序,提升
金融服务质量。

其次,金融标准委员会还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创新,鼓励金融机
构开发符合市场需求、风险可控、合规合法的金融产品。

通过制定
相关标准和规范,金融标准委员会为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促进了金融市场的活力和多样化发展。

另外,金融标准委员会还致力于推动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国际合作。

在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合作已成为大势所趋,金
融标准委员会通过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的合作,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对外开放提供了
重要支持。

总的来说,金融标准委员会在金融监管、金融产品创新、金融
市场开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
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金
融标准委员会将继续发挥其作用,不断完善金融标准体系,推动金
融行业的规范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为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维
护金融市场秩序、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工作细则-

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工作细则-

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工作细则正文:----------------------------------------------------------------------------------------------------------------------------------------------------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工作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金标委)专家有序、高效开展工作,根据《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细则》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章组成第二条专家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按技术和业务领域进行分类,按聘用次数进行分级,每次聘用期限两年,金标委委员依程序可兼任专家。

其中,金标委专家分级为专家、高级专家、资深专家,首次聘任的为专家;第二次聘任的可聘为高级专家;第三次及以上聘任的可聘为资深专家。

(ISO注册专家参照本工作细则进行管理。

)第三条专家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宜来自于金融业机构、科研院所、学术团体、其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相关企业等。

第四条专家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有相关领域的专长,具有高级(含)以上职称或相应职务,热心标准化工作;(二)在金融业务、金融信息化、金融标准化等方面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三)金融相关领域领军人、学术带头人、技术负责人或骨干人员优先。

第五条专家征集采用单位推荐、定向征募和社会公开招募三种方式,优先从国际标准跟踪专家、标准编制专家中选择,经遴选、报主任委员审批并在一定范围公示后聘任,专家聘书由金标委颁发。

第六条鼓励分委会和专项工作组参照金标委模式,建立专家机制。

鼓励分委会和专项工作组的专家提交金标委秘书处备案。

(一)根据分委会和专项工作组的申请,金标委秘书处可协助签发专家聘书,聘期两年。

(二)对于金标委专项工作组或分委会专项工作组的专家中负责统筹标准体系、指导标准研制的1名专家,应向金标委备案,并成为金标委专家。

金融标准委员会

金融标准委员会

金融标准委员会金融标准委员会(Financial Standards Committee,FSC)是一个由金融专家、学者和从业者组成的机构,旨在制定和推动金融行业的标准化工作。

金融标准委员会的成立旨在提高金融行业的整体运作水平,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推动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促进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金融标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制定金融行业的标准化规范。

金融行业涉及到金融产品、金融服务、金融机构等多个方面,为了保障金融市场的正常运作,金融标准委员会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关的标准规范,规范金融市场的行为准则,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金融科技已经成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标准委员会致力于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加强金融科技与金融业务的融合,推动金融科技在金融行业的广泛应用,提高金融行业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加强金融行业的自律监管。

金融行业的自律监管是保障金融市场稳定和金融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

金融标准委员会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加强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和行为规范,规范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加强金融行业的自律监管。

四、促进金融行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金融标准委员会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促进国际金融标准的对接和融合,加强与国际标准组织和其他国家金融标准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推动金融行业的国际化发展。

五、服务金融消费者,保障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金融标准委员会致力于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透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提高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

金融标准委员会将继续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完善金融标准化工作,推动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为建设现代化金融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金融标准委员会也将积极参与国家金融改革和开放的进程,推动金融行业的改革创新,加强金融监管,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 险 及 其 他 中 小 金 融 机 构 所 占 比 重 ,提 高 了 相 应 行 业 在 金
修 订计划 ,完 成第 三批金 融行业标 准制修订 计划 的评审工
作 ,整 体 提 高 了 立项 效 率 ,缩 短 了 立项 周期 。 ( 2)强 化 在 建 标 准 管 理 。 拟 定 《 标准起 草工作 组工作
( 2)加 快 金 融 标 准 制 订 与 实 施 。下 紧贴行业发展需求 ,健全标准制修订全过程管理
( 1) 严 把 标 准 立 项 关 。2 0 1 2年 共 收 到 立 项 申请 1 2 3项 。
修 订计划 8 0项 ,发 布 金 融 行 业 标 准 4 4项 ,复 审 金 融 标 准 1 1 8项 。 截 至 目 前 ,累 计 颁 布 金 融 国 家 行 业 标 准 1 9 4项 。 在建金 融国家行业标准 1 7 9项 。
度 ; 完善 “ 金融标准化规章政 策体系” ,包 括 金 融 标 准 化 规 范 性 管 理 文 件和 指 导 性 意 见 两大 类 别 1 3项 具 体 制 度 ,初 步
重要 、具有较大 社会影 响的 标准 ,采用 专家会 审的方 式进 行评议 ,严把 标准质 量关 ; 同时 ,在标 准发布前 增设 标准
( 2) 指 导开 展 保 险 分 委 会 换 届 。 ( 3) 精 心组建专家委员会 。
3 . 以规范化为 目标 ,重点完善制度建设
( 1) 建立 “ 金标委制度体系 ” 。包括金标委秘书处管理 、 组 织 机 构 管理 及 其 他 日常 管 理 制 度 等 4大 类 别 2 1 项 具体 制
技 术 审 查 环 节 ,安 排 标 准 化 专 业 人 员 对 标 准 报 批 稿 进 行 技 术 审 查 ,双 管 齐 下 ,进 一 步 提 高 标 准 文 本 和 技 术 水 平 质 量 。
( 上接 2 6页 )
需 金 融 标 准 的 制 定 实 施 工 作 ,也 要 密 切 关 注 国 际 金 融 标 准
全 年 组 织 金 融标 准 立 项 评 审 3批 ,共 评 审 立 项 申请 1 0 9项 。 “ 分 级 、分 批 、分 类 ” 先 后 审 评 下 达 了 2批 金 融 行 业 标 准 制
2 . 以金标委换届为契机 ,完善运行体制机制
( 1 )组 织 完 成 金 标 委 换 届 。第 三 届 金 标 委 合 理 配 置 了 金 融 业 各 参 与 方 在 金 标 委 的 名 额 占 比 ,适 度 提 高 了 证 券 、
细则 》 ,明 确 起 草 工 作 组 的 组 成 及 职 责 ,加 强 起 草 工 作 组 规
标 委 中 的 参 与 度 ,扩 大 了 金 标 委 的 代 表 性 ,为 金 融 标 准 制
订 和 评 审 的公 正 性 、协 调性 、合 理性 奠 定 了基 础 。
范 化 管 理 。通 过 参 加 起 草 工 作 组 例 会 和 定 期 电 话 沟 通 等 方 式 加 强 参 与 、 指 导 和 督 办 ,做 好 标 准 建 设 过 程 控 制 。 多 次 召 开 标 准 制 订 协 调 会 议 ,针 对 具 有 较 大 分 歧 的 标 准 ,组 织 相 关 方 进 行 协 调 ,有 效 推 动 了标 准 建 设 进 度 。 ( 3) 严 格 标 准 审查 发 布 。加 大标 准 审 查 力 度 ,对关 键 、
推动金融标准质量提升 ,促进 培养 出更多既熟悉专业技术又
了解金融标准化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囵
2 0 周年 金 屯孑 l 2 7
关注
t t e n t i o n
开拓进取 ,扎实工作 开创金 融标 准化 工作新 局面
中国人 民银行科技 司司长、全 国金 融标准化技 术委 员会副主任委 员 王永红
2 0 1 2年金标委工作总结
1 . 以标准体系 为引领 ,加 快标 准制订与实施
( 1) 发布 《 银行业标准体系 》 。根 据 金 融 业 标 准 体 系 发 展 规 划 ,组 织 制 订 并 发 布 《 银行业 标准体系 》 。该体系为银
发展 与变 革 ,继续 开拓金 融标准化 的工作领 域 ,进 一步发 挥金融标准化的整体效益 。 标准化工作是一项政策性 、技术J 生和 专业 性强的工 作 ,
必 须 要 依 靠 各 方 面 专 业 的 专 家 指 导 和 支 持 。 因 此 。更 好 地 发 挥 各 领 域 专 家 、 人 才 的 智 慧 ,加 强 专 家 队 伍 建 设 是 金 融
工 作 细 则 》等 1 6项 金 融 标 准 化 制 度 。通 过 管 理 机 制 的完 善 和 工 作 机 制 的 确 立 ,加 强 了 金 标 委 自 身 建 设 、理 顺 了 标 准 化 沟 通 机 制 ,保 障 了 金标 委 的规 范 运转 。
准化 工作具有系统规划和全面指导的作用 。
行 业 标 准 研 究和 标 准 制 修 订 提 供 了 依 据 ,对 整 个 银 行 业 标
形 成 了 金 融 标 准 化 发 展 的 基 础 制 度 框 架 ,夯 实 了 金 融 标 准
化基础。
( 2)制 修 订 重 点 制 度 。按 照 急 用 先 行 原 则 ,完 成 《 金
融 行业标 准管理 办法 》 、《 全 国 金 融 标 准 化 技 术 委 员 会 委 员
标 准 化工 作 做 实 、做 强 的 重 要 基 础 保 障 。 他对 各 位 专 家 委 员 提 出 了三 点 期 望 : 一 是 提 高 认 识 ,积极 参 与 ,加 强 对 金 融 标 准 化 工 作 的重 视 ,增 强 投 身 此 项 工 作 的 责任 感和 使 命 感 ; 二 是 履 行 职 责 ,建 言 献 策 ,努 力 发 挥 好 专 家委 员 的 作 用 ; 三 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