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网格布线结构、电容触摸屏和电子设备[实用新型专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425986.0
(22)申请日 2018.03.27
(73)专利权人 深圳力合光电传感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
办事处长圳社区长兴科技工业园16栋
一至三层
(72)发明人 黄亮 蒋蔚 陈凯 许东东 
黄受林 杨谦 黄海东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代理人 赫巧莉
(51)Int.Cl.
G06F 3/04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金属网格布线结构、电容触摸屏和电子设备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网格布线结构,
包括相互贴合的由导电金属形成的第一金属网
格导线层和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以及位于第一
金属网格导线层和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之间的
第一有机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网格布
线结构,在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与第二金属网格
导线层之间设置第一有机绝缘层,且第一有机绝
缘层所形成的图案与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相匹
配,从而可以实现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与第二金
属网格导线层之间的功能相互不干扰,可以实现
两个方向的感应;在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的表面
覆盖整面的第二有机绝缘层,能够保护功能区的
导电金属,增加产品的可靠性,又能够流平中间
第一有机绝缘层凸起,并填充其网格间隙,从而
彻底的消除视觉干扰。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CN 208110575 U 2018.11.16
C N 208110575
U
1.金属网格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贴合的由导电金属形成的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和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和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之间的第一有机绝缘层,所述第一有机绝缘层所形成的图案与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相匹配,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的表面覆盖有整面的第二有机绝缘层,所述第二有机绝缘层填充所述第一有机绝缘层的网格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网格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机绝缘层由树脂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有机绝缘层呈网格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网格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与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均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的第一导线和多个沿第二方向的第二导线,多个所述第一导线与多个所述第二导线交叉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网格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的线宽均小于或等于4u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网格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机绝缘层的线宽大于或等于14um且小于或等于20um。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网格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导线等距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导线等距间隔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网格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之间的间隔距离等于所述第二导线之间的间隔距离。

8.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基板以及设于所述透明基板上表面的触控层,所述触控层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金属网格布线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触摸屏还包括设于所述透明基板下表面的LCD,所述金属网格布线结构的线条方向与所述LCD的RGB像素的排布方向的夹角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

10.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容触摸屏。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8110575 U
金属网格布线结构、电容触摸屏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金属网格布线结构、电容触摸屏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触控屏,实现触控检测的常规方式就是采用导电图形架桥的设计方案。

此种设计具有优越的触控功能,并且工艺简单,制作成本较低。

在架桥的设计中,常见的方式有金属桥点和ITO桥点。

即采用金属或是ITO等透明导电物质,在触控屏的显示区形成多个电路图案,多个电路图案之间通过桥点互相接触,形成覆盖整个显示区的导电网络,用于实现触控位点的检测。

比如参见图1,单面金属桥SITO结构会在可视区保留宽度≤12um,长度约为260um的细长金属条4,并进一步在金属条上覆盖绝缘层图案5。

在单面金属SITO结构CTP的批量过程中发现金属桥的桥宽D≤8um,人眼基本无法看见。

但由于上述的绝缘层图案5有一定的边界,会产生可见的线条,从而会带来一定的视觉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网格布线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金属网格布线结构的成本高且存在视觉干扰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金属网格布线结构,包括:相互贴合的由导电金属形成的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和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和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之间的第一有机绝缘层,所述第一有机绝缘层所形成的图案与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相匹配,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的表面覆盖有整面的第二有机绝缘层,所述第二有机绝缘层填充所述第一有机绝缘层的网格间隙。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有机绝缘层由树脂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有机绝缘层呈网格状。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与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均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的第一导线和多个沿第二方向的第二导线,多个所述第一导线与多个所述第二导线交叉设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的线宽均小于或等于4um。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有机绝缘层的线宽大于或等于10um且小于或等于20um。

[0009]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导线等距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导线等距间隔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线之间的间隔距离等于所述第二导线之间的间隔距离。

[00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容触摸屏,包括透明基板以及设于透明基板上表面的触摸层,该触摸层包括上述的金属网格布线结构。

[0012]进一步地,所述电容触摸屏还包括设于所述透明基板下表面的LCD,所述金属网格布线结构的线条方向与所述LCD的RGB像素的排布方向的夹角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

[00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电容触摸屏。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网格布线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金属网格布线结构通过设置相互贴合的由导电金属形成的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和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并在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与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之间设置第一有机绝缘层,且第一有机绝缘层所形成的图案与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相匹配,从而可以实现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与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之间的功能相互不干扰,可以实现两个方向的感应;在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的表面覆盖整面的第二有机绝缘层,能够保护功能区的导电金属,增加产品的可靠性,又能够流平中间第一有机绝缘层凸起,并填充其网格间隙,从而彻底的消除视觉干扰。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单面金属桥的SITO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金属网格布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金属网格布线结构的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或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9]图4为图3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摸感应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2]10-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11-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12-第一有机绝缘层;13-第二有机绝缘层;100-第一导线;101-第二导线;2-透明基板;3-触摸层;4-金属桥;5-绝缘层;d1-第一导线的线宽;d2-第二导线的线宽;L-第一有机绝缘层的线宽;D-金属桥的桥宽;a-第一导线100之间的间隔距离;b-第二导线101之间的间隔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4]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

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

“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5]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金属网格布线结构进行说
明。

所述金属网格布线结构,包括由导电金属形成的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10和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11,以及位于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10和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11之间的第一有机绝缘层12,以避免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10与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11之间发生粘连,第一有机绝缘层12所形成的图案与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10相匹配,进一步使得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10与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11之间绝缘;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11的表面覆盖有整面的第二有机绝缘层13,第二有机绝缘层13填充第一有机绝缘层12的网格间隙。

具体原理如下:[0026]第一有机绝缘层12和第二有机绝缘层13均为透明的有机材料制成,有机材料其具有较好的流平性,即有机材料流平均匀呈现足够光泽而无针孔的性能,在设置第二有机绝缘层13时,第二有机绝缘层1可以填平第一有机绝缘层12的网格间隙,流平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10与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11交叠处的第一有机绝缘层12的凸起,使得第一有机绝缘层12的宽度即使超过8微米,其所形成的图案也不可见,保证较佳的视觉效果。

[00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网格布线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方面,通过设置由导电金属形成的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10和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11,并在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10与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11之间设置第一有机绝缘层12,且第一有机绝缘层12所形成的图案与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10相匹配,从而可以实现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10与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11之间的功能相互不干扰,上述的金属网格布线结构可以实现两个方向的感应;另一方面,在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11的表面覆盖整面的第二有机绝缘层13,能够保护功能区的导电金属,又能够流平中间第一有机绝缘层12凸起并填充其网格间隙,从而彻底的消除视觉干扰。

[0028]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金属网格布线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有机绝缘层12由树脂材料制成,且第一有机绝缘层12的网格状,从而避免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10与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11之间发生黏贴而导致触控失效。

该树脂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材料或者亚克力树脂材料,加工时,首先将上述树脂材料涂覆在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10上以使得第一有机绝缘层12的图案与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10相匹配。

相比于传统的F+F的金属网格结构,将两个方向的感应通道分别置于两张薄膜上,然后贴合成一个模块,两张薄膜的贴合精度为0.1mm计,无法实现上下金属网格的精准套合,无形中增加了有金属和无金属的占空比。

由于上述的金属网格布线结构中的第一有机绝缘层12的图案与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10相匹配,且上述树脂材料具有可曝光显影的性能,可以采用CCD曝光对位机实现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10和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11之间的精确对位,相比于传统的F+F的金属网格结构,该金属网格布线结构的黄光对位精度可控制在5um以内,可以将有金属的区域面积和无金属的区域面积比值控制在小于或等于3:97范围内,从而使得整体的透过率较高。

第二有机绝缘层的材料也采用上述的树脂材料。

[0029]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及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金属网格布线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10与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11均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的第一导线100和多个沿第二方向的第二导线101,多个第一导线100与多个第二导线101交叉设置,交叉设置的第一导线100和第二导线101能够分别形成不同平面的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10和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11,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10的第一导线100的信号是导通的,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10的第二导线101的信号是断开的,以使得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10能够实现第一方向的感应通道;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11的第一导线100的信号是断开的,第
二金属网格导线层11的第二导线101的信号是导通的,以使得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11能够实现第二方向的感应通道。

具体地,导电金属的材料优选为铜金属,成本低且导电性能较好。

多个第一导线100与多个第二导线101之间优选垂直交叉设置。

[0030]进一步地,参阅图3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金属网格布线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导线100的线宽d1和第二导线101的线宽d2均小于或等于4um,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10和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11均由交叉设置的第一导线100和第二导线101构成,考虑到交叉节点因工艺问题线宽可能翻倍,但是小于或等于8um的,还在人眼无法感知的范围,因此第一导线100的线宽d1和第二导线101的线宽d2优选小于或等于4um。

[0031]且由于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10的图案线宽和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11的图案线宽均小于或等于4um,黄光的对位精度可控制为小于或等于5um,当将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10与第二金属导线网格层11对位贴合时,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10的图案线宽和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11的图案线宽不会超出14um的宽度范围。

因此,第一有机绝缘层12的线宽L大于或等于14um且小于或等于20um。

[0032]当第一导线100和第二导线101的分布密度按照面电阻小于或等于10ohm/sq时设计时,相比较传统的金属网格布线结构只能满足手机尺寸或只能用于中大尺寸,具有该面电阻的金属网格布线结构除了可以满足手机尺寸外,还可兼容中大尺寸。

[0033]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及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实施例提供的金属网格布线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多个第一导线100等距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导线101等距间隔设置。

等距间隔设置的第一导线100和第二导线101便于进一步控制第一金属网格导线层10和第二金属网格导线层11之间的对位精度,进一步使得整体的透过率较高。

[0034]进一步地,参阅图2及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金属网格布线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导线100之间的间隔距离a等于第二导线101之间的间隔距离b,便于形成规整的正方形网格。

[0035]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容触摸屏,电容触摸屏包括透明基板2以及设于透明基板2上表面的触摸层3,该触摸层3包括上述的金属网格布线结构。

[003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容触摸屏,采用了上述的金属网格布线结构,上述的金属网格布线结构的所有特征和优点均适用于该触摸感应元件。

[0037]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上述的电容触摸屏还包括设于透明基板下表面的LCD(图中未示出),上述的金属网格布线结构的线条方向与LCD的RGB像素的排布方向的夹角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

为了避免上述的金属网格布线结构所形成的图案与LCD的RGB规律图案交叠产生干涉形成莫尔条纹,因此呈一定夹角倾斜设置,该夹角优选为45°。

[003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描述的电容触摸屏。

上述的电容触摸屏可以减少显示画面中的干涉条纹,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显示效果,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

[00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