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社会《垃圾分类》教案含微课视频课件和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社会《垃圾分类》教案含微课视频
课件和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2.学习垃圾分类的方法,能够正确投放垃圾。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垃圾分类的方法,正确投放垃圾。

三、教学准备
1.微课视频课件
2.垃圾分类标识
3.垃圾分类道具(各种垃圾模型)
4.垃圾桶(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播放微课视频课件,引导幼儿观看。

(2)教师提问:视频中讲了什么?你们知道垃圾分类吗?
2.基本环节
(1)讲解垃圾分类的意义
教师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引导幼儿认识到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2)学习垃圾分类方法
教师通过微课视频课件,讲解垃圾分类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会正确投放垃圾。

①可回收物:废纸、塑料、金属、玻璃等。

②有害垃圾:废电池、废荧光灯管、过期药品等。

③湿垃圾:厨余垃圾、食品残渣等。

(3)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教师分发垃圾分类道具,引导幼儿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①教师将垃圾模型分发给幼儿,要求幼儿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投放。

②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错误投放,并给予鼓励。

3.结束环节
教师播放微课视频课件,回顾本次教学内容,巩固幼儿的垃圾分类知识。

五、微课视频课件内容
1.垃圾分类的意义
2.垃圾分类的方法
3.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
六、教学反思
1.部分幼儿对垃圾分类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刻,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强化。

2.在垃圾分类投放环节,部分幼儿投放速度较慢,可能是因为对垃圾分类方法不够熟练。

教师应多给予鼓励,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3.教师在活动中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投放,以保证教学效果。

1.加强垃圾分类知识的讲解,使幼儿对垃圾分类有更深刻的认识。

2.增加实践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中巩固垃圾分类知识。

3.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重难点补充:
1.教学重点补充:
利用互动问答,加深幼儿对垃圾分类的理解。

如:“谁能告诉我在家中的厨房里,哪些是湿垃圾呢?”
设计垃圾分类小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掌握分类方法。

2.教学难点补充:
创设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垃圾分类的过程。

如:“假如我们今天是垃圾分类小卫士,遇到了一个装满垃圾的袋子,我们该怎么做呢?”
通过故事讲述,引导幼儿理解垃圾分类对环境的影响。

如:“小兔子在森林里找不到干净的地方玩耍,因为它被垃圾包围了,我们能不能帮帮小兔子,让它有一个干净的家呢?”
教学过程补充:
1.导入
2.基本环节
(1)讲解垃圾分类的意义
教师:“如果所有的垃圾都堆在一起,我们的地球会变成什么样
呢?”
幼儿想象并回答。

教师:“所以我们要分类垃圾,让有用的东西再次利用,有害的东西得到正确的处理。


(2)学习垃圾分类方法
教师展示微课视频课件,并提问:“视频中的叔叔阿姨是怎么分类垃圾的?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教师和幼儿一起复述垃圾分类的方法。

(3)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教师:“现在,我给大家一些垃圾模型,请大家把它们分到对应的垃圾桶里。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对话示例:
教师:“嗯,你把香蕉皮放在湿垃圾桶里,很棒!那这个塑料瓶应该放在哪里呢?”
幼儿:“可回收垃圾桶。


教师:“对了,真是个垃圾分类小能手!”
教师:“今天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你们觉得自己做得怎么样?”
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

教师:“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像今天这样做好垃圾分类,保护我们的地球。


3.结束环节
教师再次播放微课视频课件,巩固幼儿的分类知识。

教师:“我们今天的表现都非常出色,希望大家继续努力,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丽。


注意事项:
1.针对学生的认知差异,教师应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进行讲解,确保每个孩子都能理解垃圾分类的基本概念。

2.考虑到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教学过程中应穿插趣味性强的小游戏或故事,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

3.在实践环节,教师应耐心指导,对投放错误的幼儿给予正面的反馈和纠正,避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4.针对操作能力较强的孩子,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如设置垃圾分类接力赛等,让这些孩子有更多的挑战和发展空间。

5.对于教学方式,应结合微课视频、实物操作和口头讲解等多种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6.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人一起实践垃圾分类,将环保行为延伸到生活之中。

7.教师应定期回顾和评估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