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课后通关:2-4-2 工业地域的形成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析图表·素养强化
工业分布图的判读
工业分布图是考查工业区位、工业区形成等内容的主要方式,常见的有点状(工业中心分布)、面状(工业区分布),主要考查工业分布的原因(即工业区位)、工业区发展问题及发展方向等。

[答案对照]
1.(1)A(2)D
2.(1)市场需求量大(市场潜力大);生产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

(2)有利于企业实现专业化生产(分工协作),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了工业化水平);当地企业规模扩大、数量增多,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扩大了当地经济规模);增加了就业机会(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3.(1)农业基础好,东北平原商品农业发达;煤炭、石油、铁矿、森林等自然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松花江、辽河提供水源);铁路运输发达;国家政策的支持。

(2)东北地区目前仍以重化工业为主,发电装备、能源、原材料、汽车为支柱型产业。

2014年以来重化工业受市场产能严重过剩的影
响,石油、煤炭价格大跌,东北地区经济受到了较大冲击。

(3)与乙工业基地相比,甲工业基地的工业结构比较单一,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大;甲工业基地的科教发展水平较低,第三产业基础较差,就业机会少,劳动力外流较多。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 927.18万辆和1 930.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6%和4.3%,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3.8和1.9个百分点,增速稳中有进。

产销突破1 900万辆创历史新高,再次刷新全球纪录,连续四年蝉联世界第一。

材料二2012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48.50万辆,同比增长6.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9%,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

2012年中国品牌出口增长较快,拉动了中国品牌总体增长。

国外品牌中,日系、德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6.4%、18.4%、11.7%、8.7%和2.8%,与上年同期比较,德系增长明显,日系下降明显,其余各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材料三下图为我国汽车产业群地区分布图。

(1)描述近几年来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特点,分析我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汽车工业的分布特点。

(3)外资品牌企业多在中国投资建立汽车组装厂,而车型均为自国外引进的车型,原因是什么?我国应如何应对?
答案(1)汽车产量增长迅速;外资品牌占主导;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迅速增长。

原因:市场需求量大;原有汽车工业基础好;近年来外国资本和技术的进入。

(2)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长江沿线及东北地区。

(3)原因:组装环节需要较多的廉价劳动力,附加值低;设计环节附加值高,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

应对措施:在承接产业转移时,要注意引进研发技术;加大自主品牌的技术投入、研发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

解析(1)由材料可以看出,我国汽车产销量增长迅速,但外资品牌比重大,自主品牌比重小,自主品牌比重有所提高。

原因可从市场需求、工业基础等方面分析。

(2)由材料三可知我国的汽车工业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沿江地区及东北地区。

(3)原因要从在中国建组装厂的优势,如劳动力廉价等方面分析;应对措施要扬长避短,如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