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
随着公共管理领域的不断发展和转变,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也逐渐成为了一个热
门的话题。
全面预算管理是其中的一种重要的管理方式,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旨在推动
其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透明化。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全面预算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
中的应用。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将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有机结合的方式,它不仅仅是为行政事业
单位设置一个年度预算,也包括对预算实施、执行、监督、评估和调整。
全面预算管理的
目的是实现更好的财务管理,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得到更好地控制和监督。
全面
预算管理的特点包括:
(1)以目标为导向。
全面预算管理强调以目标为导向,确保预算目标与机构的长期规划和政策相符合,以实现财务活动的优化。
(2)全过程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不仅包括预算编制,而且包括预算实施、执行、监督、评估和调整等全过程管理。
(3)信息集约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提倡科技化信息化管理,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效率。
1.预算编制
预算编制是全面预算管理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时,应根据长期规划、政策及预算法规的要求,明确预算目标和任务。
此外还应编制相应
的预算表格,其中包括年度绩效工作计划、收入、支出、人员编制、资产和负债状况等相
关数据。
在编制预算时,还应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2.预算实施与执行
在实施与执行预算的时候,行政事业单位应严格按照预算方案的要求进行。
预算的具
体实施应该依据机构规定的程序和标准操作,确保预算执行符合预算法规和国家财务管理
制度相关规定。
同时,要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确保级别管理者和操作人员之间同步信息
共享,实时了解预算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目标。
3.监督和评估
预算的完成情况需要进行监督和评估,其中必须由专业的财务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并
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问题。
通过监督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偏离预算的情况,发现执行过
程中的问题,确保整个预算执行过程的合规性和可控性。
4.调整预算
在实施预算过程中,经常出现预算需要变更的情况。
当出现调整预算的情况时,衡量
的标准应是预算策略目标的实际实行情况以及实际财务收支的情况,并据此调整预算计划,实现部门财务管理的精细化,达到预算管理的更好效果。
(1)提高了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有助于防止预算的超支和财务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能够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节约了资源和时间,并提高了各项指标的执行程度。
(3)提高财务管理的科学性,有助于实现部门财务管理的优质化。
(4)提高工作效率,免去以往各部门在预算编制与执行过程中频繁沟通交流的困劳,减少各部门对各类费用的浪费,增加各部门对财务费用的监督与控制。
综上所述,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的管
理方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推广和
应用,以优化财务管理,协调资源分配,实现财务工作规范化和高效率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