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倪聚燕
新课程改革中的政治课教学,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质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这就给我们政治教师提出了一个新课题,要求我们必须用新思路来教思想政治课,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建立起“民主、平等、合作、友爱”的新型师生关系,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结合自已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教育强调师道尊严,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想不敢说,这种现象显然极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发扬,因此,在新课改的新形势下要求教师唤起学生的自信。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自信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所以,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从而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合作、友爱”的新型师生关系,不断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放手让学生自由学、思、疑、问,这样教师投入的情感学生感受后再作用于教师形成一种教与学相互推动的合力,进而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不断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哲学家波普尔认为:“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观察,去实践。
”这就告诉我们教学过程是一个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还要使所提问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令人深思,给人启迪,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体现思想政治课的思考价值和教育意义。
爱因斯坦说:“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是独立思考和判断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成长经历,巧妙设计疑问,激励学生大胆质疑,自由讨论,发表自已的看法,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课堂知识、自已的
生活经历以及平时的所见所闻,各抒已见,相互辩论,从而起到既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又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效果。
三、不断实践创新性学习,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政治教学中要大力提倡学习方式的创新,注重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性学习,这是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也是政治教学中能否有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关键。
依据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适合学习的人,只是一些人没有找到适合自已的学习方法,所以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思考适合自已的学习方法。
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实践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重新构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的学习模式。
新课程改革以来的成功经验表明,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探究创新与合作交流的新学习模式,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主旋律,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知活动更好的突现出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让学生既获得了学习知识的学习方法,又增强了学生收集信息主动探索的能力。
四、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走出学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参加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搞社会调查研究、写社会调查报告,
参加科技活动小组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长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个性培养能力,并且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又激发了他们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