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一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黄石市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一月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S, 当开关 S 1从断开到闭合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S 1闭合后电流表 A 1、A 2示数相等
B .S 1闭合后电流表 A 1的示数比 A 2大
C .S 1闭合后电流表 A 1、A 2示数大小无法判断
D .S 1 闭合后电流表 A 1的示数比A 2小
B
【解析】
【详解】
当闭合S 、1S 断开时,等效电路图如图1所示;当闭合S 、开关1S 闭合时,等效电路图如图2所示.
Q 并联电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开关1S 从断开到闭合的过程中,通过上面灯泡的电流不变,即2A 的示数不变;
Q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开关1S 从断开到闭合的过程中,电流表1A 的示数变大,即1A 的示数比2A 大,故选项B 正确. 故选B .
2.为了响应“低碳生活”,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风景树向后“飞过”,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 .树
B .地面
C .旁边的楼房
D .自行车
D
【解析】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树向后“飞过”,则他是以自行车或自己为参照物.
故D正确;
而以树、地面、楼房为参照物时,树与这些物体没有位置的变化,是静止的,故ABC错误;
故选D.
点睛:重点是参照物和相对运动的概念,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选定的、假设不动的,作为基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3.夏天,海边的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现象中不能反映水的这一特性的是
A.炎热的夏天常常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
B.北方春天的夜晚,农民往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冻坏
C.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用水做工作物质
D.城区建造人工湖以降低“热岛效应”造成的夏季高温
A
【解析】
【分析】
【详解】
炎热的夏天常常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是利用水蒸发吸热以达到降温的目的,不能反映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故A符合题意为答案.选项B、C、D均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不符合题意.
4.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阻乙为定值电阻
B.当电阻甲两端电压为2 V时,R甲=0.4Ω
C.只将电阻甲和乙串联,若电路电流为0.2 A时,则电路总电阻为15Ω
D.只将电阻甲和乙并联,若电源电压为2 V时,则电路总电流为0.4 A
C
【解析】
【分析】
(1)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电阻的电流与两端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据此分析图象甲、乙电阻的变化,确定乙是否是定值电阻;
(2)由图象可知,当甲两端电压为2V时对应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甲的阻值;
(3)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读出图象中对应的电压,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源的电压,根据
欧姆定律即可求出总电阻;
(4)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结合图象读出对应的电流,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得出干路电流.【详解】
A. 由图象可知,通过甲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通过乙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甲电阻的阻值不变,为定值电阻;乙电阻的阻值在变化,不是定值电阻,故A错;
B. 由图象可知,当甲两端电压为2V时,通过甲的电流为0.4A,则R甲=
2
0.4
U V
I


==5Ω;故B错;
C. 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通过甲、乙的电流均为0.2A,
由图象可知,U甲=1V,U乙=2V,因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路的总电压:
U=U甲+U乙=1V+2V=3V,电路总电阻:R总=
3
0.2
U V
I A
==15Ω,故C正确.
D 甲、乙并联在2V电源时,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两电阻两端的电压都为2V,由图象可知,I甲=
0.4A,I乙=0.2A,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电路总电流I=I甲+I乙=0.4A+0.2A =0.6A,故D错;故选C.
5.下列色光中,不属于三原色光的是
A.白光B.红光C.绿光D.蓝光
A
【解析】
【详解】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它们按一定比例混合可组合出不同的色光,白光属于是复色光,故A不符合题意。

6.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
C.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
D.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D
【解析】
【详解】
A、兔子在前半程比乌龟用的时间少,在整个路程则比乌龟用的时间长,运动较慢,此选项说法不对.
B、选择地面上的树木等为参照物,乌龟与参照物的位置也发生变化,同样说明乌龟是运动的,故该说法不对.
C、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若以乌龟为参照物,则兔子是运动的,此选项不妥.
D、在全程中,兔子与乌龟运动路程相同,而乌龟用的时间少,所以平均速度大.
故选D.
7.用图所示的杠杆提升重物,设作用在A端的力F始终垂直杠杆向下,在将重物慢慢提升到一定高度的过程中(杠杆越过水平位置),F的大小将
A.保持不变B.逐渐变小
C.逐渐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
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知道,当慢慢提升重物不越过水平位置时,重力(阻力)不变,阻力臂增大(水平时最大),动力臂不变,即G不变、L1不变,L2增大,由于FL1=GL2,所以力F逐渐变大;当杠杆越过水平位置时,阻力和动力臂还是不变,但是阻力臂变小,由于FL1=GL2,所以动力F减小;综上所述,动力F先变大后减小.
8.下列关于仪器的操作和读数正确的是
A.电流表的示数是1.6A
B.温度计的读数是8℃
C.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尺的使用
D.杠杆在水平位置时,拉力的力臂为l
A
【解析】
【分析】
(1)利用电流表测量电流读数时,先确定使用的量程和相应的分度值,再根据指针位置读数;
(2)温度计的读数时,一定先确定是零上还是零下;
(3)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尺要与被测长度平行,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
(4)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力臂。

【详解】
A、图中电流表使用的是0~3A量程,分度值为0.1A,根据指针位置可知电流表的示数为1.6A,故A正确;
B、温度计的液面在“0”以上,示数为3℃,故B错;
C、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尺要与被测长度平行,不能歪斜,故C错;
D、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力臂;杠杆在水平位置时,只有当竖直向下施加拉力时,拉力的力臂才为l,图中斜着拉,其力臂小于l,故D错。

故选:A。

【点睛】
掌握电流表、温度计、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方法,以及力臂的概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如图是完全相同的甲车和乙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路段的情况,其中甲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关于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前30s时,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40s内,两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相同
C.乙车的受到的牵引力和地面对乙车的阻力是平衡力
D.甲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甲车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C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前30s内甲车和乙车运动的路程分别为900m、750m,则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
路程,根据v=s
t
得到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甲、乙两车在40s内通过的路程s=1200m,则根据v=s
t
可知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故B正确,
不符合题意;
C、乙车在做变速运动,处于非平衡状态,乙车受到的牵引力和地面对乙车的阻力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甲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甲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10.2019年3月19日,材料领域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材料》发表复旦大学修发贤团队最新研究论文《外尔半金属砷化铌纳米带中的超高电导率》,在室温下制备出新型超高导电材料-砷化铌纳米带。

关于这种材料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适合制作电饭锅的发热体
B.适合制作输电导线
C.适合制作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
D.适合制作白炽灯的灯丝。

B
【解析】
【详解】
电导率就是电阻率的倒数,在室温下制备出新型超高导电材料-砷化铌纳米带。

说明该材料的电阻率非常小,在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相同时,其电阻非常小,不适合制作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根据焦耳定律,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电阻越小,产生的热量越小,故不适合做电饭锅的发热体,也不适合做白炽灯的灯丝,而制作输电线可以减小输电线上的电能损失.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1.瓶瓶罐罐都可以做物理实验,以下四幅图片都牵扯到水柱的问题,下列有关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有:
A.甲图现象说明液体对侧面有压强,且液体越深压强越大
B.乙图液柱上升反映了瓶子的微小形变
C.丙图所示现象说明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D.丁图是一自制气压计的示意图,管内液柱越高所测压强越大
ABC
【解析】
【详解】
A.液体从侧壁的小孔中喷出,说明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下方的液柱的流速大,喷射距离远,说明深度越深,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故A正确,符合题意;
B.用力按压瓶子时,瓶子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使得液柱上升,故B正确,符合题意;
C.在管的上方吹起,管上方空气流动加快,水面在管中上升,说明管上方压强减小,故C正确,符合题
意;
D.气压的大小与高度有关,高度越高,气压越小;当大气压发生改变时,瓶内压强与外部压强不同,则细管内液柱将发生改变;液柱越高,说明外界的气压越小,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实现悬浮的
B.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
C.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D.动圈式扬声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
ABC
【解析】
【详解】
A. 磁悬浮列车是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实现悬浮,从而大大减小摩擦力,提高运行速度的。

故A 正确。

B. 电磁起重机的核心部件是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

故B正确。

C. 发电机是利用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产生感应电流的,是电磁感应现象。

故C正确。

D. 动圈式扬声器是利用振动的闭合线圈在磁场中来回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将机械振动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是电磁感应现象。

故D错误。

13.妈妈做饭时,小明在旁边仔细观察,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其中正确的有()
A.用筷子夹食物,筷子是省力杠杆
B.把鸡蛋向碗沿一撞,鸡蛋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相互作用
C.饺子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D.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由于惯性飞出去了
BCD
【解析】
【详解】
A、用筷子夹食物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则筷子是费力杠杆,故错误;
B、把鸡蛋向碗沿一撞,鸡蛋给碗一个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碗给鸡蛋一个反作用力,鸡蛋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相互作用,故正确;
C、饺子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正确;
D、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由于惯性仍然运动,故水会飞出去,故正确。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14.菜油最适宜的烹饪温度在150℃至180℃之间.用天然气将质量为0.02kg的菜油从室温20℃加热到170℃,天然气燃烧释放出的热量有60%被菜油吸收.则菜油吸收了_______J热量,燃烧了______m-3的
天然气.(取c菜油= 2.0×103J·(kg·℃)-1,天然气的热值为4×107J/m3)
6×103 2.5×10-4
【解析】
【详解】
Q吸=cmΔt=2.0×103J·(kg·℃)-1×0.02kg×(170℃-20℃)=6×103J;
天然气燃烧放出热量Q放=Q吸/η=6×103J/60%=104J;又Q放=qV得:V=Q放/q=104J/4×107J/m3=2.5×10-4m3. 15.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风能属于_____再生能源.若一台风力发电机一天发电9.2×109J,这些能量相当于完全燃烧_____kg的汽油放出的热量(q汽油=4.6×107J/kg).
可200
【解析】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若一台风力发电机一天发电9.2×109J,这些能量相当于完全燃烧
m=Q/q=9.2×109J/(4.6×107J/kg)=200kg的汽油放出的热量。

16.一次探究活动中,小强先在水平桌面上固定两根平行的小棒,接着在小棒上放了间隔一定距离的两个乒乓球,如图所示.然后,他向两个乒乓球中间的间隙用力吹气,则两乒乓球将_____(靠近/远离),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______.
靠近小
【解析】
【详解】
向两乒乓球中间吹气,会导致乒乓球中间空气流速大,则压强小。

而两乒乓球外侧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所以将两乒乓球压向中间靠近。

17.如图所示,擦窗机器人能凭借自身底部的真空泵和吸盘吸附在玻璃上“行走”,带动清洁布擦拭玻璃。

当真空泵将吸盆内的空气抽出时,由于_____的作用,擦窗机器人被压在玻璃上;擦窗机器人从窗户底端运动到顶端,其重力势能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大气压增大
【解析】
【详解】
当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抽出时,内部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擦窗机器人被压在玻璃上;擦窗机器人从窗户底端运动到顶端时,质量不变,高度增加,其重力势能增大。

18.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侧,使玻璃变模糊,水蒸气变成水珠会热量。

内侧释放
【解析】车内温度高,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车窗玻璃后遇冷液化,因此出现在内侧。

液化放热。

【考点】物态变化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9分)
19.小刚设计了一种小鸡孵化器的电路模型,如图所示,在一般情况下,只需灯光照明,温度较低时,则需要加热.电源电压为72V,R1为定值电阻,R2为发热电阻丝改成的滑动变阻器,其上标有“200Ω 3A”的字样,电流表A1的量程为0~0.6A,电流表A2的量程为0~3A,灯泡上标有“12V 3W”的字样.
(1)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大?
(2)闭合S,断开S1、S2,灯泡正常工作,求R1的阻值.
(3)S、S1、S2均闭合时,求R2上消耗电功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1)∵U L=12V,P L=3W,故灯泡L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I L===0.25A.
(2)闭合S,断开S1、S2,灯泡L与电阻R1串联,而此时灯泡正常工作,
则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 L=12V,而电源电压为U=72V,
∴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U1=U﹣U L=72V﹣12V=60V,
灯泡L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0.25A,故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25A,
∴电阻R1的阻值为:R1===240Ω。

(3)S、S1、S2均闭合时,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并联,电源电压为U=72V,
则U1=U2=U=72V,
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R大=200Ω,
∴R2消耗电功率的最小值为:P小===25.92W.
电阻R1的阻值为240Ω,而U1=U2=U=72V,
∴此时通过R1的电流为:I1===0.3A,
电流表A1测通过电阻R1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中的总电流,电流表A1的量程为0~0.6A,电流表A2的量程为0~3A,
∴通过R2的最大电流为:I2=I﹣I1=3A﹣0.3A=2.7A,
R2消耗电功率的最大值为:P大=UI2=72V×2.7A=194.4W.
答:(1)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0.25A .
(2)闭合S ,断开S 1、S 2,灯泡正常工作,电阻R 1的阻值为240Ω.
(3)S 、S 1、S 2均闭合时,R 2上消耗电功率的最小值为25.93W 、最大值为194.4W .
【解析】(1)由灯泡的标号可知,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均已知,利用P=UI ,即可计算出灯泡的额定电流来;
(2)闭合S ,断开S 1、S 2时,灯泡L 与电阻R 1串联,由于灯泡正常工作,其两端电压是额定电压,又知道电源电压,故电阻R1的两端电压可求,再通过灯泡的额定电流即可计算出电阻R1的大小;
(3)S 、S 1、S 2均闭合时,电阻R 1和滑动变阻器R 2并联,欲求出R 2上消耗电功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由其最大电阻的大小可计算出最小值;再由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计算出最大值,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则需要由电流表A 2的量程所确定, 当计算出电阻R 1上的电流后即可得出电阻R 2的最大电流来,这样它的最大电功率也就可以计算出来了。

考点:电路的等效,电流、电阻、电功率的综合计算。

20.某水泵房每天需要将1000m 3的水送到18m 高的蓄水池里,这个工作由一台水泵来完成,若这台水泵每天工作5h ,请通过计算回答:(取g=10N /kg )
⑴水泵每天需要将多少质量的水输送到蓄水池里?
⑵这台水泵每天做功至少应是多少?
⑶这台水泵的功率至少应是多少千瓦?
(1)1610⨯kg (2)1.8810⨯J (3)10kW
【解析】
【分析】
【详解】
(1)水的质量为:m=ρV=1.0310⨯kg/3m ⨯10003m =1610⨯kg.
(2)水的重力为:G=mg=1610⨯kg ⨯10N/kg=1710⨯N.
这台水泵每天做功:W=Gh=1710⨯N ⨯18m=1.8810⨯J.
(3)水泵的功率p=81.810J 53600s
W t ⨯==⨯1410⨯W=10kW. 21.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4.5V 保持不变。

小灯泡L 标有“2.5V0.25A”字样,滑动变阻器R 1的最大值为30Ω,定值电阻R 2=30Ω,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电压表的量程为0~3V .求:
(1)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阻多大?
(2)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多大?
(3)只闭合开关S 、S 2和S 3, 将变阻器R 1的滑片P 调到中点时,电流表示数多大?
(4)只闭合开关S 、S 1, 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 ,小灯泡L 的I ﹣U 图象如图乙所示。

在保证各元件安全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R 1允许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1)10Ω;(2)0.625W ;(3)0.45A ;(4)8~15Ω。

【解析】
【详解】
(1)由小灯泡L 标有“2.5V 0.25A”字样知,由U I R =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2.5V 100.25A
U R I ===Ω; (2)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P L =U L I L =2.5V×0.25A=0.625W ;
(3)只闭合开关S 、S 2和S 3,分析电路的连接,L 短路,电阻12
R 1与R 2并联, 并联的总电阻,R 并=1212113030221011303022
R R R R ⨯Ω⨯Ω
==Ω⨯Ω+Ω⨯+, 电路的电流为:由 4.5V 0.45A 10U I R ===Ω
; (4)只闭合开关S 、S 1,灯泡L 与R 1串联,R 2不接入电路,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R 1变大,电压表的示数也变大,当电压表示数为3V 时,R 1最大,则R 1的电压U 1大=3V ,此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L =U−U 1大=4.5V−3V=1.5V ,
由图乙可知电路中最小电流:I 最小=0.2A ,
所以R 1连入电路的电阻:113V 150.2A
U R I ===Ω大最小, 当滑片向右移动时,R 1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大,U L 也变大,由图象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
I 最大=0.25A<0.6A(电流表安全),由图象可知,此时U′L =2.5V ,
R 1两端的电压为:U ′1=U−U′L =4.5V−2.5V=2V ,R 1连入电路的电阻:12V 80.2´
5A
U R I ===Ω最大,所以在保证各元件安全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R 1允许的取值范围是8∼15Ω。

五、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22.传统家用保险丝是由电阻率较大而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保险丝熔断,自
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作用.
如图是家庭电路的一部分,保险丝应该装在________(选填“A”、“B”或
“C”)线才起到保险的作用.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补充完整电路.(作图要求:a.开关要控制灯泡;b.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A
【解析】
(1)三孔插座在连接时,是左零右火中接地,所以A是火线、B是零线、C是地线,而保险丝应该装在火线上才起到保险的作用,所以保险丝应该装在A线上;
(2)火线先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在灯泡的螺旋套上,这样在断开开关时能切断火线,接触灯泡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既能控制灯泡,又能更安全,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A;(2)如图所示.
23.如图是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情景,画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解析】
【详解】
足球受到的重力作用点在重心上,方向竖直向下,从足球的重心开始竖直向下作一条有向线段,并标出G,即是重力的示意图,如下: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24.在“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中。

大山先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所示,则牛奶的体积为______ cm3;接着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调节_______,使天平平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3g,然后将量筒中的牛奶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所示,则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_______g。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kg/m3,用该方法测得的牛奶的密度比真实值偏
_______。

(选填“大”或“小”)
40平衡螺母73.81.02×103小
【解析】
【详解】
(1)如图所示,则牛奶的体积为40mL=40cm3;
接着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m总=50g+20g+3.8g=73.8g;
(2)根据可得,牛奶的密度,
用该方法测牛奶的密度,体积是准确的,由于部分牛奶附着在量筒上,使得所测质量偏小,由密度公式
可知,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点睛】
本题考查测量液体密度实验步骤和误差分析,为了减小误差,不可把量筒中的液体全部倒入烧杯,否则会导致所测质量偏小,密度偏小;实验时要注意知识的积累,重点是记住测量密度的原理和实验步骤。

25.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热电偶把两种不同材料的导线(如铁线和铜线)组成如题图所示的闭合回路,当AB 两端存在温度差时,回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这就是塞贝克效应,这种电路叫热电偶实验表明: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有关;跟接氛力和B 间的温度差的大小有关,温度差越大,回路电流越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如题图所示.①其它条件不变,只将铁丝换成铜丝,电路电流_______.②其
它条件不变,只将A 处杯中的冰水混合物换为沸水,电路电流______.③其它条件不变,移去酒精灯,将B 放人另一杯冰水混合物中,稳定后,电路电流_____(各空格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变为零”)这样的热电偶实际上是一个电源,它的电能是由_______能转化而来.热电偶电路可以把温度信号换成________信号,利用这种性质可以把热电偶做成__________(写出一种应用).
变为零变小变为零内能电信号温度计
【解析】
【详解】
由题意知,电路中产生回路的条件:相互连接的金属丝的材料不同;跟相互连接的两个节点间的温度差有关.且电流的大小与材料的种类和温度差的大小有关.
(1)①只将铁丝换成铜丝,这样相互连接的材料相同,电路中不会有电流;
②其它条件不变,只将A 处杯中的冰水混合物换为沸水,则AB两处的温度差减小,电流变小;
③其它条件不变,移去酒精灯,将B放人另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则AB两端没有温度差,电流变为零;(2)由上知,内能与温度有关,在此电路中,内能转化为电能;
(3)热电偶将热的差别转化成了电,即将热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可以根据电流的大小判断温度的差别,即可以制成温度计.
26.小明用光具座、光源F、凸透镜光屏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甲所示将光源放在30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倒立、等大的清晰像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cm;(2)把光源向左移至20cm刻度处时调整光屏到适当位置在光屏上可得_____(选填“等大”或“缩小”或“放大”)的清晰像;
(3)把光源放在35cm刻度处时,调节光屏到适当位置在光屏看到的清晰像是图乙中的_____.
10 缩小 D
【解析】
【详解】
(1)当烛焰放在30厘米刻度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u=50cm ﹣30cm=20cm=2f,所以f=10cm;
(2)把光源向左移至20cm刻度处时,此时的物距为50cm﹣20cm=30cm,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u >2f,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实像,此时2f>v>f,即光屏应向左移动;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光源放在35cm刻度处时,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调节光屏到适当位置在光屏看到的清晰像是图乙中的D符合题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