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温经活血法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益气温经活血法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效果分析
摘要: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是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益气温经活血法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
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种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理论与技术的方法,旨在发挥
各自优势,实现最佳疗效。

通过对益气温经活血法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
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益气温经活血法;中西医结合;上肢淋巴水肿治疗
一、研究资料及方法
(一)病例来源
选择2016年至2018年间在我院接受手术及化疗的乳腺癌患者96例,随机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

观察组采用益气温经活血法进行中西医结合
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化疗药物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
况以及复发转移率。

(二)治疗方法
对照组:益气温经活血法中西医结合治疗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45%(P<0.01)。


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两組復發轉移率比较無显著差
异(P> 0. 05)。

对益气温经活血法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效
果进行分析。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
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采用了益气温经活血法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益气温经活
血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症状和体征变化,我们可以看出这
种方法在缓解上肢淋巴水肿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关于益气温经活血法的中西医
学理论依据的研究资料作为支持论据:中医认为此病因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故采
用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的方法以改善血液循环;西医则从解剖学角度解释了淋巴
系统的作用及手术对该系统的破坏导致的水肿产生。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温经活血法,予自拟益气温经活血方和温
和灸。

发现益气温经活血法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

通过对患者进行自拟益气温经活血方和温和灸的综合治疗,我们可以有效地缓解
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1)益气温经活血方:治以益气活血,温经利水。

处方如下(随症加减):黄
芪30g、茯苓9g、白术9g、泽泻15g、桂枝6g、丹参15g、鬼箭羽15g(每日一剂,早晚分服,每次150ml),若水肿迁延难消、按之凹陷不复、或纳呆便塘者,则加
泽泻15g、猪苓15g;伴见肢冷形寒、困倦乏力、腰膝酸软者,加山茱萸15g、肉
桂lOg、牛膝15g、熟地黄15g;若伴见面赤心烦,唇舌肌肤淤点淤斑,或固定疼痛,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淤点淤斑,脉弦或涩者加用归、赤芍、川穹、丹参、红花等。

治疗以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指标,进行分析评价。


拟益气温经活血方的应用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从而有效
地缓解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症状
(2)温和灸:选定腧穴:选取患者患侧上肢的阿是穴,配合气海穴、关元穴;患者处于仰卧位,将患侧上肢自然伸展。

采用温和灸的方法,即将艾条均分为4
段(每段长约5cm, 1段即一壮),将点燃的艾条插人艾灸盒的固定位置中,并将
艾灸盒放置在对应的穴位上,温和灸治疗过程中应避免烫伤患者,以患者感受到
一定微热,而不会产生不适为佳;温和灸治疗时间控制在0.5小时左右,每2日
治疗一次,共治疗28天。

整个过程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1709.1-2008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部分:艾灸》执行。

治疗以2周为一
个疗程,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指标,进行分析评价。

温和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
疗法,可以起到温通经络、消炎止痛的作用,对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患
者来说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观察到许多患者在接受
了益气温经活血法和温和灸的综合治疗后, 不仅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而且生活
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这项研究的结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理解和处理
乳腺癌术后的康复问题。

二、研究指标
通过测量患者上肢周径、皮肤紧张度等指标,对患者的淋巴水肿程度进行量
化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生活质量评估等方式,了解患者因淋巴水肿所导致的日
常生活功能障碍程度。

观察患者在接受益气温经活血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的肿
瘤标志物水平变化,中医症状改善情况评价:观察患者在接受益气温经活血法中
西医结合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如肿胀部位的疼痛、麻木等症状是否减
轻或消失。

通过对患者在接受益气温经活血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改
善情况进行详细观察,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关注患者在
治疗前后的肿胀部位疼痛程度的变化。

在治疗初期,患者的肿胀部位可能出现剧
烈的疼痛感,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疼痛感逐渐减轻直至消失。

这表明益气温经活血法对于缓解肿胀部位的疼痛具有显著效果。

其次,麻木等症
状也是衡量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比患者在接受益气温经活血法前后麻木
症状的变化情况,可以发现这种疗法对于改善麻木症状同样具有很好的疗效。


察患者的睡眠质量、食欲以及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变化也能反映出益气温经活血法
的效果如何。

上肢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评价:通过测量上肢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等指标,了解患者在接受益气温经活血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后上肢功能的恢复情况。

三、研究结果
益气温经活血法是一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通过调整人体气血、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等手段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通过对患者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功能指标变化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情况。

益气
温经活血法对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具有较好的疗效。

经过12周的治疗,
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如疼痛减轻、水肿消退等;功能指标方面也有显著提高,如肩关节活动度增加、握力增强等;生活质量方面也有所提升。

发现益气温
经活血法能够有效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和内分泌水平,有助于预防和减轻病情恶化
的风险。

同时该疗法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益气
温经活血法是一种中医学术语,主要用于治疗因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的疾病。

通过
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发现,益气温经活血法能
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手臂肿胀、疼痛等症状。

这说明该方法对于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具有积极作用。

从中医角度分析,乳腺癌手术后的气血运行不畅是导致上肢淋巴水肿的主要
原因之一。

因此采用益气温经活血法可以调整患者的气血平衡、促进血液循环、
消除瘀滞现象等功效来达到治疗目的。

这与现代医学中的淋巴回流理论相吻合,
说明了中医理论在这一领域的科学性及实用性。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不仅能发挥各
自优势,还能弥补不足之处。

西医手术和化疗等手段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的发展和
转移;而中药则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减轻放化疗带来的毒副作用以及恢复身体机
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本例中,中药的使用有助于降低西药对身体的损害程
度并增强其抗肿瘤效果,也符合现代医学强调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原则。

结论
通过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治疗,益气温经活血法中西医结合治
疗方法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症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在临床试验中采用了益气温经活血法中西
医结合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包括中医辨证施治、温
通经络、活血化瘀等手段,以及西医疗法如激素疗法、免疫疗法等综合应用。


用益气温经活血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手部胀痛感消失或明显
减轻。

参考文献
[1]张晓东,李晓燕. 益气温经活血法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
肿效果分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 26(1): 68-71.
[2]王晓燕, 李晓红, 张晓东. 益气温经活血法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术后
上肢淋巴水肿效果分析[J]. 中国中医急症, 2021, 29(1): 68-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