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妆淡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教学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浓妆淡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教学资
料
第三节淡妆浓抹总适宜──语言的颜色
一、本节学习重点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语言的各种“颜色意义”。
人们在使用语句时并不只是利用词语句子本身固有的意义,还会附带自己的主观态度和表达风格,这就给语言带来了各种“颜色”,如感情颜色、语体颜色、形象颜色等。
本节学习目的是引导同学正确运用语言的颜色来表情达意,提高表达力量和写作水平。
二、课堂活动指导
2.1 课本课堂活动
●赤橙黄绿青蓝紫
这个课堂活动包括两个部分,主要目的是让同学通过表示“颜色”的词语来体会语言表达中的“颜色”。
一、课堂活动步骤
(1)说明概念。
老师要简洁讲解一下什么是“颜色词”和“颜色义”。
颜色词,即表示颜色的词。
颜色的客观性、表情性和象征性给予了颜色词“客观颜色、形象颜色、感情颜色、象征义、引申义”等不同方面的颜色意义。
(2)例句推断。
老师在黑板上(也可以使用幻灯片或
投影仪)给出课文中A到L这12个例句,让同学先不要看课文中的讲解,独立思索,找出例句中的颜色词并根据“客观颜色、形象颜色、感情颜色、象征义、引申义”等五个方面为例句分类。
(3)分析讲解。
老师要在争论的基础上给出正确答案并讲解:客观颜色(A、G),形象颜色(B、C、D),感情颜色(H、I、J),象征义(E、F),引申义(K、L)。
(4)深入到争论。
通过课文中引用的闻一多《颜色》和鲁迅《补天》中的段落,可以由老师引导,也可以小组争论,让同学找出其中的颜色词,并思索颜色词的引申意义及象征意义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时代精神、民族心理等方面都有哪些联系。
另外可以引导同学找出读过的文章中运用颜色词的例子,分析它们的颜色义。
二、相关学问补充
讲解“有生命的颜色”时,可以参考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归纳的颜色所引起的情感反应。
如“红──赤诚、焦躁、英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