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散文的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散文的心得体会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读散文的心得体会
读散文的心得体会精选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散文吧?散文的宗旨是文笔一定要优美,文章一定要流畅。
“形散而神不散”。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散文要怎么写吗?以下是本店铺整理的读散文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散文的心得体会1
残阳似血。
坐在藤椅上,杯中的茉莉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馨香,轻轻地弥漫在身边,手捧着那本淡绿色的《朝花夕拾》,品味着从字里行间散发出独特而轻狂童真,随着那一片片思念的云彩飞向那曾属于我们久违的净地……沾满碎屑的青葱时光。
晨曦中的鲜花故然绽放着娇嫩的花瓣,唤发着淡淡的清香,顶着残阳采的花失去了晨曦中的娇嫩与芳菲,却平添了一种迟来的成熟、风韵。
这是鲁迅先生的童年,一个沾满碎屑的青葱时光。
鲁迅先生是一个幸运儿,但同时也是不幸的儿,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可以在百草园中无忧无虑的游玩,可以以虫为伴;他可以静静地听油蛉在低唱;他可以在白雪飘飘的冬天捉鸟……但同时他却承担着超越年龄的负担,小小年纪的他就要学着放弃,抑制自己的欲望去背那些所谓的经典《鉴略》、《千字文》、《百家姓》,小小年纪的他就要着失去双亲的痛苦,小小年纪的他就要学会着承担一个家的重任……
或许,这就是那个沾满碎屑的青葱时光。
在这个时光中鲁迅学会了长大,学会了承担,学会了思索,而我随鲁迅也懂得了成长……
在细雨中呼唤的青春。
有人说一篇好的文章不在于你有多美的文字,重要的是你是否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
而鲁迅先生做到了,他用他平淡朴实的语言唤发了多少人的思考,唤起了多少人的回忆和曾经拥有的幸福时光。
小时候,我喜欢坐在田梗上望着一片金黄的水稻,看着一个个忙碌的背影,心中绽放着一丝丝的甜蜜。
那是收获的甜蜜。
小时候我还喜欢坐在藤椅上,依偎在外婆的怀里望着满天的星星,在宁静的月光下,数星星。
在月色如水的夜晚,享受着那份浓浓的亲情与温馨。
如今的我,离开了过去,不再拥有过去那些时光了。
这,或许是一种遗憾,但同时却多了一份充实。
现在的我拥有着许多许多的书。
每天在书中遨游着,努力地学习,拼命的争取明天。
或许这很累很累,但我却在一天天地长大,一天天地成熟。
这或许是在过去那些美景中领会不到的吧!
童年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
童年,在随着你我的长大渐行渐远,或许它会消失在人生的尽头,但它却留在了那一片片琐碎的记忆,闪耀在星空中,虽然只是点点微光却足以照亮你我前行的路……
朋友!在如今的时代中,不如读一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吧!品不同时代不同人的童年吧!
残阳似血
合上《朝花夕拾》,品尝着那杯尚留余温淡雅的茉莉,时光又将我带回了那那一个轮回……
读散文的心得体会2
初读《朝花夕拾》时,我十分喜爱鲁迅笔下的那个丰富多姿的儿童世界。
鲁迅的作品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他的作品既不遮遮掩掩,不追求满是好词佳句的华丽。
仿佛在给你讲故事一样。
《朝花夕拾》,这本脍炙人口的巨作,是鲁迅先生在风烛残年的岁月里写下的。
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时的点点滴滴,心中还是会有当初的味道,想必还别有一番滋味吧。
清晨绽放的鲜花有了晨曦会显得更加娇嫩,到了夕阳西下时分去摘取,失去了刚刚盛开时的娇艳与芳菲,晚霞的照射却使它平添了一中风韵,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在风的导送下,让人浮想联翩。
像是在尝一道佳肴,细细甲嚼,幼年时童真的味道留在心头,慢慢漾开。
从书卷里散透出的天真烂漫,不经意间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许鲁迅的文章真有什么魔力吧,他用一个孩子处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鸣。
有人说:要看一个人是不是真的会写文章,最主要还是看他的文章里有没有感情。
老师也曾说过: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变成有血有肉的。
我不得不承认鲁迅确实厉害,他的一切话语虽然平淡朴实,炽热的情感却展露无疑。
他希望与大自然真正拥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间
流连,向往与小虫子们打成一片的日子。
读着读着,仿若年迈的老人顿时变成了一个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发着阳光般的气息。
让我佩服不已!
想起我的童年,还历历在目,我曾经就做过一件傻事——
那是一个五岁的秋天,我和我的好朋友一起在草地边玩耍,我们决定玩过家家。
我负责煮饭。
我去拔杂草当佳肴,一下子把草连根拔起。
我看到草根,突然我的心里产生了一个很离谱的念头——这是人参吗?好像是的,电视上的人参就是这样的。
哈哈!我发现人参了,哈哈!结果我的好朋友告诉我说这不是人参,我十分生气:“你胡说,这明明就是人参,你胡说!”我的妈妈告诉我,这的确不是人参,你看,说着给我看了真人参的图片。
我终于相信了。
这件事我至今还铭记在心,这件留在我童年记忆里的傻事。
我们的童年渐行渐远,留下的是一个美丽的回忆。
看《朝花夕拾》,去领略一下鲁迅的童年,慢慢体会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儿吧。
琐碎的记忆在《朝花夕拾》中重现,不一样的年代,一样的快乐,童年,惹人怀念啊……
读散文的心得体会3
张晓风的散文集《从你美丽的流域》收了许多写儿女情长的篇什。
从写作题材而言,张晓风跟其他女作家没有任何不同,爱情、亲情、友情几乎就是她的全部。
可是当她起笔运笔,便完全超越了普通女人的情感。
《母亲的羽衣》开头描写的是一个温馨场面,女儿入睡前,搂着母亲的脖子问:“妈妈,你是不是仙女变的?”接下来,甜蜜中
有了感伤,再往下,又有了沧桑——世间每一个女子,究竟如何藏起羽衣,从仙女隐忍为平凡的母亲?张晓风写得极美,又极沉重,仿佛知悉世间所有的秘密。
张晓风似乎有一种本事,再普通的物事,她总要忍不住翻过来,看看背面,甚至要透过经脉纹路去看它们在几千年前的模样。
所以她写给丈夫的情书,写给儿子的诗篇,明明是写私人的感受,却似乎写尽了人类的共同情感,就连她写睡袍、围巾、绣品、油纸伞,也丝毫没有怡红快绿的娇弱之气。
张晓风始终是追求“大”的:大的格局,大的气象,大的胸襟,大的情感。
她甚至是有点刻意为之了。
她说自己年轻时听到太多对女作家的嘲讽,人们觉得她们只会写些柴米油盐、丈夫孩子,所以就暗下决心,一旦自己“大笔在握”,坚决不写那些遭人辱骂的文字。
她真的做到了。
事实上从张晓风的文章里始终读得出她的良苦用心,唠叨琐碎自恋自艾她是看不上的,更别说撒娇作态,即使偶尔忍不住写写柴米油盐丈夫孩子,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
她写风衣,那风,翻阅过唐宗宋祖,“而你着一袭风衣,走在千古的风里”。
她写酿酒的理由:“如果孔子是待沽的玉,则我便是那待斟的酒,以一生的时间去酝酿自己的浓度,所等待的只是那一刹那的倾注。
”这样的文字比比皆是。
张晓风的文章字里行间有一种江湖侠客的气度。
我读张晓风的感受,是仿佛放舟于岁月长河,溯回从之、溯游从之,追随着一路看来,千回百转,也被那百年烟波水气湿了一身。
张晓风喜欢读古书,将它们视为夺地而出的思想泉脉,她这样写自己读《尔雅》:世界如此简单壮丽,如此明白晓畅,如此婴儿似的清清楚
楚一览无遗。
我读她,亦如此。
读散文的心得体会4
在那寂静的夜空中,一轮明月照耀在我的床前。
我一个人静悄悄地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心中回荡着《朱自清散文》中的一段段如美酒般醇厚而富有哲理的话语。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那些朴素中包含着清丽的文字,说实在比那些华丽的童话更是深入人心。
我的心,瞬间成了一个清幽的峡谷,对朱自清先生世界的呼唤许久不散去。
说起朱自清写的散文,如天上的彩桥,诗词的天堂,唱响一代又一代青年热血沸起的心海。
在我心情难过、忧虑时,躲在书房的角落中,细品朱自清写的散文是种享受。
品味《背影》时,那时,朱自清已20岁,他的父亲却总对儿子放心不下,非要送儿子去北京上大学不可。
父亲事事亲力亲为,背影不光是父亲离去的印象,还是“父爱子,子敬父”的父子情深的彩桥。
再品《匆匆》,时间匆匆,岁月匆匆,匆匆流逝的时光是短暂的,又是美好的。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世上只有一样东西却是一去不复返的,它就是──时间。
时间,滴答、滴答,就在我提笔、眨眼、写诗的一瞬间,滴答,它,又走了。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上帝自然会给予每个孩子有限的时间精灵,需要你去照顾它,它的长度由你决定,想长就长吧,想短就短吧。
它,就是你是灵魂。
你的灵魂,用挥手的
一把汗握在你幼小的手心。
珍惜时间吧,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每一秒。
就是我们一生最伟大的举动。
夏夜里,我慢慢读着:“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迎着月儿,吹着凉风,我似乎隐隐闻到了一股沁人心脾的花香。
月睡了,星困了,夜宁静了。
月合上那明朗的眼,洒下一丝丝亮片,让孩子做个帆船之梦。
而此时,月夜下,我睡了。
她为我点亮夜的最后一束火把,夜,又宁静了。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质朴缜密,语言精炼,如文学世界的美酒,我,醉了。
读散文的心得体会5
夕阳西下,一位衣着朴素的青年人走在满是鲜花芳草的小路上,落英缤纷,煞是好看。
蹲下身来,仔细采拾。
不觉,衣襟拂过花儿,带着香气,随风飘起,整条小路上,便都是芬芳……由一朵朵花瓣,一缕缕香气,组成了一座花园,她的名字叫做《朝花夕拾》。
鲁迅便是那采花人。
想必在采花时必定有些疏忽,不然为什么有的花瓣都遗落在了小路上呢?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
”为什么呢?刚初生的花儿,还沾着晶莹的露水,闻起来很香,但却多了一分幼稚,少了一分成熟。
倘若能经受住时光的变迁,色香自然差了,却多了一分悠远。
这样独特的香味,若酿成花酒,该是多么美妙呢!翻开书本,似乎真有一丝香气扑鼻而来。
从《狗·猫·鼠》中,我知道了鲁迅“仇猫”的原因,通过对这
三种动物的描写,表现了当时中国的情况;从《二十四孝图》中,我读出了古代某些地方的黑暗,所谓的“孝”,只因为郭巨的儿子被埋,挖出黄金?如果这就是“孝”,我想在现在看来,也太离谱了吧。
不过是空话罢了,《二十四孝》的记载,并没有给后人做榜样,而是让后人更加详细地了解了古代孝道的虚伪;从《无常》中,我悟出了作者对于“正人君子”的讽刺,无常才是最公正的。
但是无常终究是假的,这篇文章也表明了希望世间公正起来的心愿;从《五猖会》中,我看到了一个孩子最童真的呼喊,呼吁封建制度不要再对可怜的孩子进行镇压,让世间多一些笑脸吧;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游遍了鲁迅的童年,看到了他的快乐,也看到了他的迷茫与痛苦;从《父亲的病》,我看见了两个只会勒索钱财的庸医,正是因为中医的,让鲁迅承受了亡父之痛;从《琐记》,我看到了一个学子的求学路;从《藤野先生》,我看到了一个勤奋朴实的日本老师;从《范爱农》,我看到了鲁迅的好朋友,为国家鞠躬尽瘁。
在本书中,始终都有着一些令人启迪的道理。
原来回忆,也是一种倾诉的方法。
从《朝花夕拾》中,我看到了鲁迅的童年与少年,他始终穿梭在封建的教育与生活中,被迷信所左右,致力于推翻封建思想。
读罢全书,我感觉自己立足于一座花园里。
我得到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风中飘来淡淡的,悠远的清香……
读散文的心得体会6
喜欢读林清玄的散文,喜欢他的文字所特有的淡淡的香——如一
缕莲花般的馨香。
每每走进他的文字,心也会跟着起起落落,然后慢慢静下。
暖暖的回味时,内心总会充满宁静与关爱。
翻开书的目录,那些题目就会吸引你:“暖暖的歌”、“生平一瓣香”、“温一壶月光下酒”、“发芽的心情”、“味之素”、“清欢”、“三生石上旧精魂”、“黄昏菩提”、“飞入芒花”、“清静之莲”、“吾心似秋月”……
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气的,在宁静中透露着激越,在冷峻中保持着温煦,在流动中体现着凝注。
他继承了佛家广博的智慧与胸怀,轻轻一挥手袖,便将凌云的壮志,巧妙地幻化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隽永与人性的温情。
他在一篇名为《海拔五百》的散文中写道:“登山专家只看见山顶,不像我们,能享受海拔五百的乐趣。
”我曾被这行文字很久感动。
我们正在一种叫做“征服”的驱使中日渐遗落了一种知足常乐的平和心境,于是,我们只能努力想象“高处不胜寒”的孤冷,却对半山腰的迷人景致视而不见,殊不知,没有了自由的心情与平静的心态,再宏伟的目标终究是空想罢了。
林清玄的文章总是远离庸俗于污秽,更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而是清丽悠远,沁人心脾。
这些文字里,有花的鲜美、月的皎洁、风的温柔、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
它如同生长在人心中的一株树,虽然孤独,但忠实地为我们守住了天上皎洁的月,让生活在纷繁世界中的我们看到,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还存有一些纯净。
依赖的心往往使我们经不起生活的磨练,但如果有一颗独立自主
的心,就会从中显示出优雅自在和勃勃生机……
读散文的心得体会7
因为腰受伤的缘故,在家里呆着,翻看老舍的散文。
一些印象——是关于济南的。
老舍笔下的济南,跟济南给我的印象,全没有一点相同,以至于我读这些文字的时候觉得很陌生,并不知道所说的就是济南,除非提到那些有名气的比如趵突泉。
中古的城市,古老的城楼,窄窄的石路以及绕城的小河,这些握全没有印象,因为时代不同的缘故,济南已经不是原来的济南了。
而济南给我的印象又是什么呢?
三年的时光,一时并不知道从何说起,那就从头吧。
初到济南并不觉得陌生,因为我的家乡离济南并不远,风土人情都很接近。
济南的民风淳朴,你要是问路的话,会非常热情的指点给你,不像北京,假如你去路边的摊位问路,不买东西可能会遇到麻烦,只是可能,并不全然如此,济南就不会这样,你大可以放心。
初到,是7月底,夏季还没有过完,但是有了秋天的痕迹,天很高且很蓝,一点点云都没有,蓝的刺眼,有些黄色的花在阳光下更加灿烂而温暖,这样的描述都是秋天的样子了。
但是在阳光下劳作的话,你就觉得还在夏天呢。
对于新员工的实习,也包括在灿烂的阳光下除草之类,我们称之为对知识分子进行社会主义劳动d改造,呵呵,这是2000年的事情,可千万不要想成别的时候。
好在像我们70年代的人,小的时候谁都做过这些的改造。
秋天的时候,去了红叶谷,当然没有香山的红叶这么有名气了,但是红叶谷却很有特色,或者不是很
成熟的旅游区,自然就成了特色。
地方很大,依山而建,去的时候红叶还没有都红,一个连一个的山上,一片一片的红了,山里有不少路,不像成熟的景点有很固定的路线,人又很多。
或者因为是泉城的缘故,山里面有水,积水成湖,湖水澄清透明,也有些鱼儿,并且还搭配有小桥,铁索木板桥,很有意思。
往深处走,有很大一块鸟禽区,也有自然的水经过其中。
还可以发现树屋,往人烟稀少的地方才可以寻到。
济南的三大名景,大明湖,趵突泉以及千佛山,据说秋高气爽的天气,在大明湖中可以看到千佛山的倒影,我却没有看到过,或者楼都太高了吧。
大明湖也是秋天的时候去的,因为她名气太大,期望值就太高了,所以,觉得就是一个湖而已,没有特别之处。
千佛山也是,但是我似乎走的路线不对了,并没有看到很大的那个大佛,那天因为不熟悉路线乱走,给绕道了后山,就往上爬,结果后山很陡,爬到一半往下看吓了一跳,也不敢再下去了,小心翼翼的继续向上,终于到了一个人多的地方才发现正是千佛山的山顶了。
非要说出济南的秋天跟别处有什么不同,我是在也说不出。
正如请人眼里出西施一个道理,你假若对那个城市有很深的感情,觉得它的哪个季节都是好的。
郁y达夫的笔下故都的秋,北京的秋天也很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