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录后序古文阅读题

合集下载

阅读答案:《金石录》后序(含答案)

阅读答案:《金石录》后序(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金石录》后序李清照右《金石录》三十卷者何?赵侯德父所著书也。

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

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

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①,步入相国寺,市碑文归。

后二年,出仕宦,日就月将,渐益堆积。

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

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

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

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②。

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甘心老是乡矣!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

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

至靖康丙午岁,侯守淄川。

闻金人犯京师。

既长物不能尽载,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

青州故第,尚锁书册什物,金人陷青州,已皆为煨烬矣。

建炎己酉夏五月,被旨知湖州,过阙上殿。

途中奔驰,冒大暑,感疾。

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

葬毕,余无所之。

念侯有妹婿任兵部侍郎,从卫在洪州,遂遣二故吏先部送行李往投之。

冬十二月,金人陷洪州,遂尽委弃。

余搬在卧内者,岿然独存。

时驻跸章安,从御舟海道之温,复赴越,又赴杭。

尽将家中所有铜器等物,欲赴外廷投进。

到越,已移幸四明。

不敢留家中,并写本书寄剡。

后官军收叛卒,取去。

所谓岿然独存者,无虑十去五六矣。

惟有书画砚墨可五七簏③,常在卧榻下。

在会稽,卜居土民钟氏舍,忽一夕,穴壁负五簏去。

余悲恸不已,重立赏收赎。

所谓岿然独存者,乃十去其七八。

所有一二残零不成卷部书册,三数种平平书帖,犹复爱惜如护头目,何愚也邪!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选自《〈金石录〉后序》,有删节)注:①半千钱:五百铜钱。

2019年节选自《〈金石录〉后序》阅读答案附翻译-范文word版 (3页)

2019年节选自《〈金石录〉后序》阅读答案附翻译-范文word版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节选自《〈金石录〉后序》阅读答案附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建中辛巳,余始归赵氏。

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丞相1作吏部侍郎,侯2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

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归。

相对展玩,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綀,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日就月将,渐益堆积。

丞相亲旧或在馆阁,多有亡诗、逸史,鲁壁、汲冢所未见之书,遂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己。

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

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

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

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后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3。

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

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

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甘心老是乡矣!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

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

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不复向时之坦夷也。

是欲求适意而反取憀栗。

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遇书史百家字不阙、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作副本。

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犬马之上。

至靖康丙午岁,侯守淄川。

闻金人犯京师。

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

建炎丁未春三月,奔太夫人丧南来。

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器之重大者。

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20分)金石录后序(节选)(宋)李清照冬十二月,金寇陷洪州,遂尽委矣。

所谓连舻渡江之书,又散为云烟矣。

独余少轻小卷轴、书帖,写本李、杜、韩、柳集,《世说》《盐铁论》,汉唐石刻副本数十轴,三代鼎鼐十数事,南唐写本书数箧,偶病中把玩,搬在卧内者,岿然独存。

到越,已移幸四明。

不敢留家中,并写本书寄剡。

后官军收叛卒,取去,闻尽入故李将军家。

所谓岿然独存者,无虑十去五六矣。

惟有书画砚墨,可五七簏,更不忍置他所,常在卧榻下,手自开。

在会稽,ト.居土民钟氏舍。

忽一夕穴负五簏去余悲恸不已重立赏收赎后二日邻人钟复皓出十八轴求赏故知其盗不远矣。

万计求之,其余遂不可出。

今知尽为吴说运使贱价得之。

所谓岿然独存者,乃十去其七八。

所有一二残零不成部帙书册,三数种平平书帖,犹复爱惜如护头目,何愚也耶!今日忽阅此书,如见故人。

因忆侯在东菜静治堂,装卷初就,芸签缥带,束十卷作一帙。

每日晚吏散,辄校勘二卷,跋题一卷。

此二千卷,有题跋者五百二卷耳。

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悲夫!昔萧绎江陵陷没,不惜国亡,而毁裂书画;杨广江都倾覆,不悲身死,而复取图书。

岂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欤?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

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呜呼,余自少陆机作赋之二年,至过蘧瑗知非之两岁,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

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绍兴二年、玄岁,壮月朔甲寅,易安室题。

【注】①《金石录》,宋赵明诚所撰。

该书著录其所见从上古三代至隋唐五代以来,钟鼎器的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等石刻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研究专著之一。

本文节选自李清照为该书所做的序言。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遂尽委.矣委:舍弃B.卜.居土民钟氏舍卜:选择C.装卷初就.日就:完成D.有题跋..者五百二卷耳题跋:写在书籍、文章前面的文字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乃十去其.七八吾其.还也B.因.忆侯在东莱静治堂因.击沛公于坐的举文好C.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乃.理之常今其智乃.反不能及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清照在流离之间看着自己与丈夫赵明诚收集的文物不断流失,不由发出文物得难失易的感慨,触发死生与得失之思。

金石录后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金石录后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金石录后序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2021届高三语文复习二轮验收测试题东营市2021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2021.04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分别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的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烩菜(huì)哈蜜瓜荫凉(yīn)众口铄金b.强迫(qiǎng)殊不知叶韵(xié)缘悭一面c.桔梗(jié)纠查队汆汤(dí)厝火积薪d.准噶尔(gá)天然气芟除(yí)攻城掠地2.下列各项中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① 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

一个人,对伤害自己的人,报以宽容谅解时,就体现了他的。

② 越是在困难的时候,夫妻间越是应该履行互相的义务。

③ 站在壶口瀑布前,看浊流滚滚,听涛声隆隆,仿佛同时听到了中华民族的呐喊。

a.修养抚养洪大 b.修养抚养宏大c.涵养扶养宏大 d.涵养扶养洪大3. 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许多人看来,明星的生活是令人羡慕的。

他们今天飞香港,明天飞美国,天马行空,好不惬意。

b.尽管他的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但他还是觉得不能久假不归,应该尽快返回工作岗位。

c.陈敬容的自由体诗注重诗歌的韵律、节奏等外在形式,更关注诗歌的内在音乐性,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金石录后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金石录后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金石录后序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2010届高三语文复习二轮验收测试题东营市2010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2010.04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分别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的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烩菜(huì)哈蜜瓜荫凉(yīn)众口铄金b.强迫(qiǎng)殊不知叶韵(xié)缘悭一面c.桔梗(jié)纠查队汆汤(dí)厝火积薪d.准噶尔(gá)天然气芟除(yí)攻城掠地2.下列各项中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

一个人,对伤害自己的人,报以宽容谅解时,就体现了他的。

②越是在困难的时候,夫妻间越是应该履行互相的义务。

③站在壶口瀑布前,看浊流滚滚,听涛声隆隆,仿佛同时听到了中华民族的呐喊。

a.修养抚养洪大 b.修养抚养宏大c.涵养扶养宏大 d.涵养扶养洪大3. 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许多人看来,明星的生活是令人羡慕的。

他们今天飞香港,明天飞美国,天马行空,好不惬意。

b.尽管他的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但他还是觉得不能久假不归,应该尽快返回工作岗位。

c.陈敬容的自由体诗注重诗歌的韵律、节奏等外在形式,更关注诗歌的内在音乐性,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

2018-2019-金石录后序阅读答案word版本 (24页)

2018-2019-金石录后序阅读答案word版本 (2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金石录后序阅读答案篇一: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201X-201X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说明:本试卷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一部分(共27分)一、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语破的(dì) 渣滓(zi)琐屑(xiè) 敷衍(qiān) ....B.驰骋寰宇(chěng) 粗糙(cāo) 呜咽(yè) 参差(cēn) ....C.蓊蓊郁郁(wěng)袅娜(nuó) 气氛(fèn) 蜚声(fēi) .....D.一拐一瘸(qué) 踟蹰(chí) 苗裔(yī) 否泰(p?) ....2.下列加点熟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到晚上,南岸广场灯火阑珊,群众尽情唱歌跳舞。

....B.他喜欢恃才傲物,看不上的东西绝不购买。

....C.新产品的试验已经到了极其关键的时刻,希望大家同心协力,做好准备,功败垂成就在此一举了。

....D.喜欢在洁白的墙上笔走龙蛇,写字题诗,竟成为我们中国人一种奇怪的积习和癖好,也不知此风起于何时,始作俑者为谁。

....3.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A.由于纺织工人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使我国出口的棉布受各国顾客的欢迎。

B.我们不能把开会是否积极发言作为衡量一个人政治觉悟高低的标准。

C.这位建筑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的关注。

D.一辆越野车像离弦的箭一样,在蜿蜒曲折的环山公路上疾驰。

4. 下列文字填入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_______________,又来了一片沁人心脾的冷雨。

李清照《金石录

李清照《金石录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小题。

金石录·后序(节选)李清照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

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丞相作礼部侍郎,候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

赵、李族寒,素贫俭。

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

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綀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日就月将,渐益堆积。

丞相居政府,亲旧或在馆阁,多有亡诗、逸史、鲁壁、汲冢所未见之书。

遂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

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三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

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

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

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朔望谒告朔望:向北方遥望B.不能自已自已:控制自己C.亦复脱衣市易市易:购买D.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信宿:连宿两夜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綀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A.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綀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B.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綀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C.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綀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D.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綀/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10.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徽宗建中靖国元年,李清照嫁给赵明诚,那时赵明诚担任礼部员外郎一职。

B.李清照夫妇家庭虽寒贫,但是如果遇到名人的书画或者古董,往往都会买下来,拿回家赏玩。

C.因有亲朋故友在收藏图书、编修国史的部门任职,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能接触到许多散轶的珍贵图书。

D.夫妇俩对金石、字画、书籍等文物酷爱有加,曾因无力购买徐熙的一幅《牡丹图》,“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可见他们收集文物的不易和对文物的珍惜。

11.将第三大题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20分)金石录后序(节选)(宋)李清照冬十二月,金寇陷洪州,遂尽委矣。

所谓连舻渡江之书,又散为云烟矣。

独余少轻小卷轴、书帖,写本李、杜、韩、柳集,《世说》《盐铁论》,汉唐石刻副本数十轴,三代鼎鼐十数事,南唐写本书数箧,偶病中把玩,搬在卧内者,岿然独存。

到越,已移幸四明。

不敢留家中,并写本书寄剡。

后官军收叛卒,取去,闻尽入故李将军家。

所谓岿然独存者,无虑十去五六矣。

惟有书画砚墨,可五七簏,更不忍置他所,常在卧榻下,手自开。

在会稽,ト.居土民钟氏舍。

忽一夕穴负五簏去余悲恸不已重立赏收赎后二日邻人钟复皓出十八轴求赏故知其盗不远矣。

万计求之,其余遂不可出。

今知尽为吴说运使贱价得之。

所谓岿然独存者,乃十去其七八。

所有一二残零不成部帙书册,三数种平平书帖,犹复爱惜如护头目,何愚也耶!今日忽阅此书,如见故人。

因忆侯在东菜静治堂,装卷初就,芸签缥带,束十卷作一帙。

每日晚吏散,辄校勘二卷,跋题一卷。

此二千卷,有题跋者五百二卷耳。

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悲夫!昔萧绎江陵陷没,不惜国亡,而毁裂书画;杨广江都倾覆,不悲身死,而复取图书。

岂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欤?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

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呜呼,余自少陆机作赋之二年,至过蘧瑗知非之两岁,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

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绍兴二年、玄岁,壮月朔甲寅,易安室题。

【注】①《金石录》,宋赵明诚所撰。

该书著录其所见从上古三代至隋唐五代以来,钟鼎器的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等石刻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研究专著之一。

本文节选自李清照为该书所做的序言。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遂尽委.矣委:舍弃B.卜.居土民钟氏舍卜:选择C.装卷初就.日就:完成D.有题跋..者五百二卷耳题跋:写在书籍、文章前面的文字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乃十去其.七八吾其.还也B.因.忆侯在东莱静治堂因.击沛公于坐的举文好C.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乃.理之常今其智乃.反不能及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清照在流离之间看着自己与丈夫赵明诚收集的文物不断流失,不由发出文物得难失易的感慨,触发死生与得失之思。

金石录后序阅读理解

金石录后序阅读理解

金石录后序阅读理解《金石录后序》是李清照的一篇很有韵味的文章。

咱们要是想把这篇文章阅读理解好啊,就像要解开一个神秘的宝盒一样。

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里讲了很多关于她和赵明诚收集金石文物的事儿。

这就好比两个人一起用心去搭建一个只属于他们的奇幻城堡。

他们四处搜集那些金石古玩,每一件都像是城堡里独特的宝石,珍贵无比。

在阅读的时候,我们得像个细心的寻宝者,去发现这些宝物背后的故事。

文中李清照对他们夫妻生活的描写可细腻了。

她和赵明诚之间的感情,就像是那涓涓细流,看似平淡却充满力量。

有时候啊,他们会一起在书房里把玩那些金石文物,这种场景就像我们现在和朋友一起分享自己最爱的小物件一样,满是温馨。

我们读的时候,得能体会到那种小确幸的感觉。

你要是感觉不到,就像看一场没有声音的喜剧,总是缺了点啥。

她还写了那些金石文物在战乱中的遭遇。

这多像我们精心呵护的宝贝,突然遭遇了暴风雨的袭击。

那些文物在动荡中散失,李清照的那种心痛啊,就像我们失去了最心爱的东西。

我们读的时候,要能把自己代入进去,要是你自己珍爱的东西没了,你会是什么感受呢?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她的文字。

而且啊,从这篇文章里,我们能看到李清照的博学。

她对金石文物的了解,就像一个老工匠对自己手艺的精通。

她描述这些文物的时候,那些文字就像画笔一样,把文物的样子、来历都清晰地勾勒出来。

我们要是读不懂这些描述,就像进了一个美术馆却看不懂画一样,多可惜呀。

再说说她在文中表达的对人生的感悟吧。

经历了这么多的起起落落,她的感悟就像一颗熟透的果实,充满了智慧的味道。

她看到了世事无常,就像我们在生活中突然遇到了意想不到的事情一样。

我们得像品茶一样,慢慢品味她的这些感悟,而不是走马观花地看。

在阅读这篇《金石录后序》的时候,我们不能只看表面的文字。

就好比看人不能只看外表一样。

要深入到文字的背后,去挖掘李清照真正想要表达的情感。

有时候,一句话里可能藏着她的欢笑、泪水或者无奈。

如果我们读的时候不细心,就像错过了一场精彩的魔术表演,那些隐藏的精彩就被我们忽略了。

金石录后序文言文阅读答案

金石录后序文言文阅读答案

金石录后序文言文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后序》李清照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

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丞相作礼部侍郎,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

赵、李族寒,素贫俭。

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练,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日就月将,渐益堆积。

丞相居政府,亲旧或在馆阁,多有亡诗逸史、鲁壁汲冢所未见之书。

遂尽力传写,浸觉宥味,不能自已。

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三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

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

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

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

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

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

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

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荼,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志穷而不屈。

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

与书史百家,字不列缺,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作副本。

自来家传《周易》、《左氏传》,故两家者流,文字最备。

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呜呼,余自少陆机作赋之二年,至过蘧瑗知非之两岁,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

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

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绍兴二年、玄默岁壮月朔甲寅,易安室题。

一一选自吕无党抄本《金石录》,参校李文《漱玉集》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始归赵氏归:嫁B.亦复脱衣市易市:购买C.余性不耐耐:忍耐D.人亡弓,人得之得:为…得意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自谓葛天氏之民也:以为凡是州之志山水有异态者B.计无所出而还: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C.竭其俸入,以事韦椠:不赂者以赂者丧D.忧患得失,何其多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有亲朋故友在收藏图书,编修国史的部门任职,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能接触到许.多散轶的珍贵图书。

【甲】陋室铭【乙】金石录后序(节选)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陋室铭【乙】金石录后序(节选)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陋室铭【乙】金石录后序(节选)阅读答案与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甲】陋室铭【乙】金石录后序(节选)阅读答案与翻译【甲】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金石录后序,文言文阅读答案

金石录后序,文言文阅读答案

金石录后序,文言文阅读答案篇一:马伶传徐文长传金石录后序译文马伶传马伶是金陵戏班子里的演员。

金陵是明朝的留都,国家设置的百官还都在这里,而又处在太平盛世,人们容易寻欢作乐。

那些男男女女探访桃叶渡,游览雨花台,脚踩脚多得数不清。

戏班因技艺高超而出名的,大约有几十个,而其中最著名的有两个:一个叫兴化部,一个叫华林部。

一天,新安的商人会合这两个戏班子,办了一个大堂会,广泛邀请了金陵城里的贵客文人和那些艳丽的妇人、娴静文雅的才女,这些人全都会集在一起。

兴化部被安排在场子的东面,华林部安排在场子的西面。

两边的场中都演出《鸣风记》,这场戏演出的就是人们称为椒山先生的故事。

等演到一半时,双方的演唱都符合节拍,讲究音律,曲调的高低快慢,变化很多,都称得上很好。

当演到两位相国争论是否收复河套的情景,西面戏台扮宰相严嵩的演员,是李伶,东面戏台则是马伶。

坐着的客人就看着西面的戏台赞叹,有的人还大声呼喊叫人拿酒来,有的人移动座位更加靠近西面的戏台,头不再转向东面。

演出继续进行不多久,东面的戏台已不能再演下去了。

询问其中的缘故,原来马伶因自己的演技比不上李伶而感到耻辱,已经卸妆逃走了。

马伶是金陵城里善于演唱的演员。

他走了以后,兴化部又不肯立即替换他,竟然就停止演出,从此在金陵只有华林部独自著名。

走后将近三年,马伶又回来了,告知他昔日演戏的所有伙伴,并向那新安商人请求说:“希望今天能为我开一次宴会,再招来上次那些宾客,我愿意与华林部一起再演一次《鸣风记》,敬献一日的欢乐。

”演出开始后不久,又演到争论是否收复河套,马伶再次扮相国严嵩登场演出。

李伶忽然失声惊叫,匍匐上前,对着马伶自称弟子。

在这一天,兴化部的名声于是大大地超过了华林部。

当天晚上,华林部的人来拜访马伶,说:“您虽是当今十分优秀的演员,可本来是不可能超过李伶的。

李伶扮演严相国已好到了极点,您又是从哪儿学来的演技而超过李伶了呢?”马伶说:“的确是这样,现在天下的演员不可能超过李伶,而李伶当时又不肯把演技传授给我。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原文及译文赏析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原文及译文赏析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原文及译文赏析《金石录》后序李清照《金石录》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

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

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归。

后二年,出仕宦,日就月将,渐益堆积。

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

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

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鄂?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

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①。

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甘心老是乡矣!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

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

至靖康丙午岁,侯守淄川。

闻金人犯京师。

既长物不能尽载,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

青州故第,尚锁书册什物,金人陷青州,己皆为煨烬矣。

建炎己酉夏五月,被旨知湖州,过阙上殿。

途中奔驰,冒大暑,感疾。

八月十八曰,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

葬毕,余无所之。

念侯有妹婿任兵部侍郎,从卫在洪州,遂遣二故吏先部送行李往投之。

冬十二月,金人陷洪州,遂尽委弃。

余搬在卧内者,岿然独存。

时驻跸章安,从御舟海道之温,复赴越,又赴杭。

尽将家中所有铜器等物,欲赴外廷投进。

到越,己移幸四明。

不敢留家中,并写本书寄剡。

后官军收叛卒,取去。

所谓岿然独存者,无虑十去五六矣。

惟有书画砚墨可五七簏②,常在卧榻下。

在会稽,卜居土民钟氏舍,忽一夕,穴壁负五簏去。

余悲恸不已,重立赏收赎。

所谓岿然独存者,乃十去其七八。

所有一二残零不成卷部书册,三数种平平书帖,犹复爱惜如护头目,何愚也邪!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

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选自《〈金石录〉后序》,有删节)注:①椠(qiàn)书的刻本。

中考文言文鉴赏阅读:《金石录后序》

中考文言文鉴赏阅读:《金石录后序》

中考文言文鉴赏阅读:《金石录后序》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是一篇散文,介绍了他们夫妇收集、整理金石文物的经过和《金石录》的内容与成书过程,回忆了婚后三十四年间的忧患得失,婉转曲折,细密详实,语言简洁流畅。

这是一篇风格清新、词采俊逸的佳作,它的特点主要在一个“真”字,李清照把她对丈夫赵明诚的真挚而深婉的感情,倾注于行云流水般的文笔中,娓娓动人地叙述着自己的经历和衷曲,使读者随着她的欢欣而欢欣,随着她的悲切而悲切,心驰神往,掩卷凄然。

《金石录》,这本倾注了李清照夫妇毕生心血的巨著,著录了他们所收藏的夏、商、周三代至隋、唐、五代金石拓片二千种,为目录10卷、辨证20卷、跋102篇。

因赵明诚自己生前已写了书的序文,列于书首,李清照又作了这篇“序”,附于书后,故称“后序”。

《金石录》是李清照亡夫赵明诚的一部关于金石收藏整理的学术著述。

李清照为之作“后序”之时,夫亡已六载,个人生活又几经曲折,故百感交集,情不能禁,写下了这篇著名的“后序”。

右《金石录》三十卷者何?赵侯德父所著书也。

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钟、鼎、甗、鬲、盘、匜、尊、敦之款识,丰碑大碣、显人晦士之事迹,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皆是正讹谬,去取褒贬,上足以合圣人之道,下足以订史氏之失者皆载之,可谓多矣。

呜呼!自王涯、元载之祸,书画与胡椒无异;长舆、元凯之病,钱癖与传癖何殊?名虽不同,其惑一也。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

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丞相作吏部侍郎,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

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綀,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日就月将,渐益堆积。

丞相居政府,亲旧或在馆阁,多有亡诗、逸史,鲁壁、汲冢所未见之书,遂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

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

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

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

《〈金石录〉后序》阅读训练及解析

《〈金石录〉后序》阅读训练及解析

《〈金石录〉后序》阅读训练及解析
钟艳玉
【期刊名称】《读写月报:高中版》
【年(卷),期】2014(000)005
【摘要】[原文] 《金石录》后序李清照右《金石录》三十卷者何?赵侯德甫①所著书也。

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皆是正讹谬,去取褒贬,上足以合圣人之道,下足以订史氏之失者.皆载之.可谓多矣。

【总页数】3页(P36-38)
【作者】钟艳玉
【作者单位】江西省寻乌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3
【相关文献】
1.《蔡忠惠赵氏神妙帖》缺名跋非赵明诚所作考——兼论李清照南渡初期的行踪及《金石录后序》的真伪问题
2.从《金石录后序》谈李清照的文献观
3.李清照的隐
性抗争——《〈金石录〉后序》症候式分析4.金石本色博雅情——从《金石录后序》解读李清照的金石书画情缘5.论《金石录》及其《后序》藏书思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古诗文阅读】李清照《金石录》后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李清照《金石录》后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李清照《金石录》后序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金石录》后序李清照右《金石录》三十卷者何?赵侯德甫①所著书也。

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皆是正讹谬,去取褒贬,上足以合圣人之道,下足以订史氏之失者,皆载之,可谓多矣。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

侯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

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②之民也。

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

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

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后屏居乡里十,仰取俯拾,衣食有余。

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③。

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

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

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

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不复向时之坦夷也。

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遇书史百家字不?阙④、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作副本。

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今日忽阅此书,如见故人。

因忆侯在东莱静治堂,装卷初就,芸签缥带,柬十卷作一帙。

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悲夫!昔萧绎江陵陷没,不惜国亡而毁裂书画;杨广江都倾覆,不悲身死而复取图书。

岂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欤?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节选自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注】①赵侯德甫:指赵明诚,字德甫,李清照之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建中辛巳,余始归赵氏。

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丞相①作吏部侍郎,侯②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

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归。

相对展玩,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綀,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日就月将,渐益堆积。

丞相亲旧或在馆阁,多有亡诗、逸史,鲁壁、汲冢所未见之书,遂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己。

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

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

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

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后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③。

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

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

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甘心老是乡矣!
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

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

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不复向时之坦夷也。

是欲求适意而反取憀栗。

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遇书史百家字不阙、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作副本。

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犬马之上。

至靖康丙午岁,侯守淄川。

闻金人犯京师。

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

建炎丁未春三月,奔太夫人丧南来。

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器之重大者。

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

己酉夏五月,至池阳,被旨知湖州,过阙上殿。

遂驻家池阳,独赴召。

六月十三日,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灿灿射人,望舟中告别。

余意甚恶,呼曰: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戟手遥应曰:从众必不得已先去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遂驰马去。

(节选自《〈金石录〉后序》,有删改)
注释:《金石录》,宋赵明诚所撰。

该书著录其所见从上古三代至隋唐五代以来,钟鼎彝器的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等石刻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研究专著之一。

本文节选自李清照为该书所做的序言。

①丞相:这里指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时为吏部侍郎。

②侯:指作者的丈夫赵明诚
③椠:qiàn古代用木削成以备书写的版本,引申为刻本。

5.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侯:古代五等封爵之一,后常用来称呼州郡长官。

B、太学:封建时代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书塾为设立于地方的初级学校,最早设立于西周。

C、馆阁:宋代掌管修史、藏书、校僻的机关,原为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及秘阁,元丰三年改制后,合并为秘书省。

D、博士,先秦以来的国学教师,源于战国。

在秦及汉初,博士的主要职务是教授儒家经典。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节选的序文部分,集中笔墨详细叙述了李清照夫妇二人收藏金石书画等的聚散经过。

其中有苦,亦有乐。

B.李清照的父亲当时是礼部员外郎,赵明诚的父亲是吏部侍郎,她是以仕宦嫁与仕宦,但二人婚后生活却过得很节俭。

C.每天坐在归来堂烹茶,夫妇两人往往会指着堆积的书籍比赛记忆力,谁胜谁先喝茶。

得胜者常常故意把茶给泼了,反而喝不成。

点滴小事,看似琐屑,却颇有情致。

D. 这些节衣缩食穷心尽力搜罗而得、渐益堆积以至于盈箱溢箧的金石书画,却不得不在金兵南侵时忍痛割舍,真乃人生一大痛矣!
7、下面的句子断句正确的是()。

(3分)
A、从众必不得已/先去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
B、从众/必不得已/先去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
C、从众/必不得已/先去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
D、从众必不得已/先去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
8、翻译下面的句子。

(10分)
①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归(5分)
②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

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5分)
译文: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我才嫁给赵氏。

当时我死去的父亲是礼部员外郎,明诚的父亲是礼部侍郎。

我夫明诚年方二十一岁,正在太学做学生。

赵、李两家本是寒族,向来清贫俭朴。

每月初一、十五,明诚都请假出去,把衣服押在当铺里,取五百铜钱,走进大相国寺,购买碑文和果实。

互相欣赏着,反复玩味,觉得很象远古时代葛天氏的臣民那样自由和快乐。

两年以后,明诚出仕做官,便立下即使节衣缩食,也要游遍天涯海角,把天下的古文奇字全部搜集起来的志愿。

日积月累,资料越积越多。

丞相在政府工作,亲戚故旧中也有人在秘书省的,常常有《诗经》以外的佚诗、正史以外的逸史,以及从鲁国孔子旧壁中、汲郡魏安釐王墓中发掘出来的古文经传和竹简文字,于是就尽力抄写,渐渐感到趣味无穷,到了难以自控的地步。

后来偶而看到古今名人的书画和夏、商、周三代的奇器,也还是脱下衣服把它买下来。

曾记得崇宁年间,有一个人拿来一幅南唐徐熙所画的《牡丹图》,要二十万钱才肯卖。

当时明诚虽是贵家子弟,但要筹备二十万铜钱,谈何容易啊!我们把它留了两夜,终于因为筹不到钱,又还给了他。

我们夫妇俩为此惋惜怅惘了好几天。

后来明诚又接连做了莱州和淄州的太守,把他的全部薪俸拿出来,从事书籍的刻写。

每得一本,我们就一起校勘,整理成集,题上书名。

得到书画和彝、鼎等古代酒器,也摩挲把玩或摊开来欣赏,批评上面的毛病。

每晚品评,以烧完一枝蜡烛为标准。

因此所收藏的古籍,都能做到纸札精致,字画完整,超过许多收藏家。

我天性博闻强记,每次吃完饭,和明诚坐在归来堂上烹茶,指着堆积的书史,说某一典故出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猜中与否比赛胜负,作为饮茶的先后。

猜中了,便举杯大笑,以至把茶倒在怀中,起来时反而饮不到一口。

真甘心在这个环境中过一辈子!
收书的任务既已完成,就在归来堂中建起书库,把大橱编上了甲乙丙丁的号码,中间放上书册。

如需讲读,就拿来钥匙开橱,在簿子上登记,然后取出所要的书籍。

有时把书籍损坏或弄脏了一点,定要给以批评,并责令本人揩完涂改,不再象过去那样随便很不在意了。

这真是想求得舒心,反遭致了恐慌不安。

我性子实在忍耐不住,就想办法不吃第二道荤菜,不穿第二件绣有文彩的衣裳,头上没有明珠翡翠的首饰,室内没有镀金刺绣的家具。

遇到诸子百家的书籍,只要字不残缺、版本不假的,就马上买下,储存起来作为副本。

于是罗列在几案上,堆积在枕席间,我们意会心谋,目往神授,这种乐趣远远超过那些追逐歌舞女色斗狗走马的低级趣味的人。

到了钦宗靖康元年,明诚做了淄州太守,听说金军进犯京师汴梁,一时间四顾茫然,只见
满箱满笼都是书籍,一边恋恋不舍,一边怅惘不已,心知这些东西必将不为己有了。

高宗建炎元年三月间,我的婆婆太夫人郭氏死于建康,明诚奔丧南来。

多余的物品既不能全部载去,便先把书籍中重而且大的印本去掉,又把藏画中重复的几幅去掉,又把古器中没有款识的去掉。

后来又去掉书籍中的国子监刻本、画卷中的平平之作及古器中又重又大的几件。

经多次削减,还装了十五车书籍。

高宗建炎二年夏五月,到贵池,皇帝有旨任命他知湖州,需上殿朝见。

于是我们把家暂时安置在贵池,他一人奉旨入朝。

六月十三日,开始挑起行李,舍舟登岸。

他穿着一身夏布衣服,翻起覆在前额的头巾,坐在岸上,精神如虎,明亮的目光直向人射来,向船上告别。

此刻我的情绪很不好,大喊道:“假如听说城里局势紧急,怎么办呀?”他伸出两个手指,远远地答应道:“跟随众人吧。

实在万不得已,先丢掉包裹箱笼,再丢掉衣服被褥,再丢掉书册卷轴,再丢掉古董,只是那些宗庙祭器和礼乐之器,必须抱着背着,与自身共存亡,别忘了!”说罢策马而去。

参考答案
5、D 博士的主要职责是掌管图书。

6、C “故意把茶给泼了,反而喝不成”,不是故意。

7、C
8、⑴、每月初一、十五,明诚都请假出去,把衣服押在当铺里,取五百铜钱,走进大相国寺,购买碑文和果实。

⑵、我们把它留了两夜,终于因为筹不到钱,又还给了他。

我们夫妇俩为此惋惜怅惘了好几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