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1节 机械运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机械运动
1.(2018浙江台州期中)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静止的物体是( )
A.飞奔的猎豹
B.放在桌面上的书
C.慢慢爬行的蜗牛
D.站在上升扶梯上的人
2.(2018福建中考)图3 -1-1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

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B.托盘C.餐桌D.墙壁
图3 -1-1
3.(2017浙江平阳昆阳二中期中)在公园的湖面上,小刚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船里观光,若说他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湖岸B.湖水
C.游船D.岸上的建筑物
4.(2018四川广元中考)随着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逐渐由一个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2017年4月,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空间站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3 -1-2所示。

此时说“天宫二号”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
图3-1-2
A.“天宫二号”B.太阳
C.“长征七号”D.“天舟一号”
5.(2017浙江杭州拱墅期末)甲、乙两车并列同向停放,在甲车上,面向车头方向坐着的人看着旁边的乙车,突然感觉甲车在向后运动。

下列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甲车静止,乙车向前运动
B.甲车向后运动,乙车静止
C.甲、乙两车都向前运动,甲车运动更快
D.甲、乙两车都向前运动,乙车运动更快
6.(2018湖北恩施中考)我们每天背着书包上学。

如果说书包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________。

放学走出校门时,若以教室为参照物,书包是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7.(2018山东枣庄中考)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8.(2018黑龙江绥化中考)甲、乙、丙三人在平直的公路上,向北匀速骑自行车,甲感觉顺风,乙感觉无风,丙感觉逆风,则甲、乙、丙三人的骑行速度大小
关系是_____(选填“”“”或“”);这时的风向是____(选填“南风”或“北风”)。

9.(2018四川成都中考A卷)近来共享电动汽车成为人们低碳出行的交通工具,某共享汽车30 min行驶20 km,则该车的平均速度为( )
A.40 km/h B.1.5 km/min
C.15 m/s D.40 m/s
10.(2018山东青岛中考)小明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2 m/s,从家到学校要走15 min,那么他上学要走的路程是( )
A.1 080 m
B.108 m
C.18 km
D.0.3 km
11.如图3-1-3为高速摄影机拍摄的子弹射过柿子的照片。

若子弹的平均速度为900 m/s,则子弹穿过柿子的时间大约为( )
图3-1-3
A.0.1 min
B.0.1 s
C.0.1 ms
D.0.1μs
12.(2017陕西榆林府谷庙沟门中学月考)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2倍,乙车行驶的时间与甲车行驶的时间之比为3:1,则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
A.3:2 B.2:3 C.1:6 D.6:1
13.(2018黑龙江哈尔滨中考)小聪坐在一辆行驶在平直公路上的车里,车运动的快慢是变化的,小聪用手表计时,t为3 min.还知道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s为4 km,则v=____km/h,这个物理量反映了车在这段时间内的____。

14.(2015湖北襄阳中考)“襄樊大道”是襄阳市为纪念襄樊这个曾经的历史名称而命名的又一条景观大道,全长约6千米,如果公交汽车在“襄樊大道”上平均的行驶速度是30千米/时,那么公交汽车跑完全程需要的时间是______min。

15.(2018山东济宁邹城八中模拟)如图3-1-4是小红同学乘出租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
图3 -1-4
(1)该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秒?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多大?
(3)以该速度匀速行驶30分钟,行驶的距离是多少?
(4)小红应付给司机多少元车费?
1.(2015福建泉州中考)国产歼- 15舰载机在航空母舰“辽宁号”上起飞,如图3 -1-5所示,若说该飞机上的飞行员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图3-1-5
A.航空母舰B.该飞行员驾驶的飞机
C.海岸 D.航空母舰上的工作人员
2.(2018湖南湘西中考)在月光下,李明看到月亮在云层中穿梭,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房屋 B.云层
C.停在路边的汽车 D.远处的高山
3.1 2016贵州黔东南州中考l如图3-1-6所示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情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图3 -1-6
A.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甲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
C.以战斗机甲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
D.加油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4.(2018四川眉山中考)2018年4月30日东坡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在眉山市湿地公园隆重举行,若甲、乙两位运动员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并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s-t图线是如图3 -1-7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运动5s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m,则 ( )
图3-1-7
A.甲的s-t图像一定为a B.乙的s-t图像一定为c
C.甲的s-t图像可能为b D.乙的s-t图像可能为a
5.(2018江苏无锡中考)学校运动会上4x100 m接力赛中,为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绩,在传接棒时两位运动员应该( )
A.都站在原地不动
B .都奔跑,保持相对静止
C .都奔跑,接棒运动员速度要大于传棒运动员
D .传棒运动员奔跑,接棒运动员站在原地不动
6.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机械运动是指汽车、飞机、火车等机器的运动
B .人跑步、鸟飞翔、鱼游动等生物的运动不是机械运动
C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D .机械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这种最简单的运动
7.(2018江苏扬州中考)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s-t 图像如图3 -1-8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图3 -1-8
A.0~t ₁做加速直线运动
B .t ₁~t ₂做匀速直线运动
C.0~t ₁,比t ₂~t ₃运动的路程长
D.0~t ₁,比t ₂~t ₃运动的速度大
8.(2017浙江绍兴越城期末)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分别从P 、Q 两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t 图像如图3-1-9所示,经4s 甲、乙相遇。

甲、乙的速度分别为甲v 、乙v ,P 、Q 间的距离为PQ S ,则( )
图3-1-9
A.
甲v >乙v ,PQ S =16 m B.甲v >乙v ,PQ S =8 m
C.甲v <乙v ,再过4s ,两车相距16 m
D.甲v <乙v ,PQ S =8 m
9.(2018四川德阳中考)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

如图3 -1-10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上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 s ,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 s ,若两次发出信号的间隔是0.9 s ,汽车在两次接收到信号间隔过程中行驶的距离是________m ,汽车速度是____ m/s 。

(超声波速度是340 m/s)
图3-1-10
10.(2017广东深圳中考)如图3 -1-11是某实验小组“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情形,小车从位置A 开始沿直线运动到位置B ,所用的时间为2s ,则小车从A 到B 通过的总路程为________cm ,这段时间内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

图3 -1-11
11.(2016浙江舟山中考节选)如图3-1- 12所示为“无人机”(多功能飞行器),它具有4个旋翼,可通过无线电进行操控,其在拍摄调查、无人配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图3 -1-12
若该机在30秒内匀速竖直上升120米进行空中拍摄,则它飞行的速度是多少米/秒?
1.(2018浙江台州书生中学月考,5,★★☆)《乘坐自动扶梯的礼仪规范》中提到:搭乘自动扶梯时“右侧站立,左侧急行”,这不仅是国际大都市的文明规则,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

如果以运行的扶梯为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地面是静止的
B .右侧站立的人是运动的
C .扶梯是运动的
D .左侧急行的人是运动的
2.(2018浙江宁波象山东溪中学月考,7.★★☆)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t s
v 可知,物体的 ( )
A .速度大小与s 、t 有关
B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 .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3.(2018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二模.12,★★☆)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
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 图像如图3 -1-13所示,由图像可知( )
图3-1-13
A .两物体在0~10 s 内都做匀速运动,且乙甲v v =
B .两物体在20—30 s 内都做匀速运动,且乙
甲v v < C .两物体在20 s 末相遇,且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D .两物体在30 s 末相遇,且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4.(2017浙江义乌期中.7.★★☆)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

如图3 -1-14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对此图像分析不正确的是( )
图3-1-14
A .紧急刹车发生在8:27
B .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 .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
D .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
5.(2016浙江杭州萧山临浦联考,5,★★☆)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
得5秒末的速度为9.2 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6 m/s
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7 m/s
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 m/s
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 m/s
6.(2017浙江湖州第四中学教育集团期中,17,★★☆)宋代诗人陈与义乘船出游时曾写下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其中“云不动”、“云与我俱东”分别是以_______、____(选填“榆堤”或“船”)为参照物。

7.(2018浙江温州苍南龙港二中检测,21,★★☆)放暑假了,小明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外出旅游。

列车开动后,小明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_____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明是_____的。

1.(2018四川乐山中考,1,★☆☆)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山 B.船 C.流水 D.河岸
2.(2018浙江台州中考,5,★☆☆)某同学乘坐高铁,看到车厢内显示的车速为216千米/时。

他估测车厢通过隧道用了10秒,则隧道长度约为( ) A.60米 B.600米 C.2 160米 D.7 776米
3.(2017浙江湖州中考,3,★☆☆)下列体育项目中,以“速度”这一科学量作为评定标准的是( )
A.跳远 B.跳高 C.铅球 D.长跑
4.(2016浙江杭州中考,14.★★☆)两列火车如图3 -1-15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1-15
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
5.(2018浙江湖州中考,18.★★☆)“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是唐代张志和描写湖州境内西苕溪美景的词句。

如图3 -1-16所示的是一只白鹭平行于水面飞行的画面。

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白鹭的倒影是由于____而形成的。

图3 -1-16
6.(2015浙江杭州中考,26,★★☆)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3 -1-17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4 s。

在某次试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72 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
驶距离33 m,则经过____m距离后汽
车才开始减速;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72 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9 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____s。

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____(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

图3 -1-17
7.(2015浙江衢州中考,31,★☆☆)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轿车走进许多家庭。

按图3 -1-18乙所示速度行驶180 km约需多少时间?(写出计算过程)
甲乙
图3 -1-18
1.(2018浙江湖州长兴模拟)为了锻炼小明同学的独立能力,今年春节,妈妈让他独自乘火车去上海看望姥姥。

(1)他妈妈上车送行,正谈着,忽然听到一声长鸣,小明看见并列的另一辆列车徐徐向后离去:小明说:“妈妈,车开了,你不能下车了:”小明妈妈朝窗外站台看了一眼,又看了看表说:“别着急,我们的车还没有开动呢。

”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2)在行驶的列车上,小明同学看见邻座一位细心的妈妈叫只有几岁的小孩儿“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_。

A.铁路边的树木 B.小孩子的座位
C.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 D.铁轨
(3)因为火车在开动时不断地颠簸,在开动的火车上写字就成了一件很难的事情。

小明同学看到有人用皮带把写字板固定在手臂上,这样就能在写字板上写上漂亮的字了,如图3 -1-19所示。

你能帮她解释其中的原理吗?
图3 -1-19
2.(2016浙江衢州中考节选)科技改变生活,当今社会已步人汽车和微信时代。

(1)若小柯在平直公路上以72千米/时的速度边看微信边匀速行车,当发现前方路面50米处有障碍物时,小柯在________系统的调节下立即采取相应的刹车措施。

据相关部门测定,司机正常反应时间约0.6秒,而边看微信边开车,反应时间会变为正常反应时间的3倍。

该车以不同速度行驶时制动距离见表。

请结合表中数据及图3 -1- 20甲,计算车子若按原运动方向行驶能否在撞上障碍物前停下。

注:反应时间:司机从发现情况到操纵制动器所需要的时间:
反应距离:汽车在司机的反应时间里以原来速度行驶所通过的距离;
制动距离:当司机制动刹车后,汽车还会继续滑行的距离。

(2)人的反应时间的长短可通过图乙所示的方法进行比较:竖直下落的直尺被捏
住位置的刻度值越小(越靠近尺的下端),则说明反应时间____。

为了利用直尺定量测出人的反应时间,可在该直尺的另一面标记出表示反应时间的刻度线及对应刻度值,且每格代表的时间相等,则每格的长度是____的(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不计空气阻力)
甲乙
图3-1-20
第3章运动和力
第1节机械运动
1.B飞奔的猎豹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发生改变,是运动的;放在桌面上的书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的:慢慢爬行的蜗牛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发生改变,是运动的:站在上升扶梯上的人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发生改变,是运动
的。

2.B 机器人相对于地面、餐桌、墙壁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化,故以地面、餐桌、墙壁为参照物,机器人是运动的,故A 、C 、D 不符合题意;机器人相对于托盘的位置没有变化,故以托盘为参照物,机器人是静止的,故B 符合题意。

3.C 小刚相对于湖岸、湖水、岸上的建筑物是运动的,小刚相对于游船是静止的。

4.D “天舟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站实现对接后,保持相对静止,以一方为参照物,则另一方是静止的:所以选择“天舟一号”为参照物时,“天宫二号”是静止的。

故只有D
正确。

5.C 若甲、乙两车都向前运动,且甲车运动更快,则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前运动,与题意不符。

故C 错。

6.答案人 运动
解析人背着书包上学,若以人为参照物,书包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故书包是静止的;放学走出校门时,以教室为参照物,书包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故书包是运动的。

7.B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A 、C 中的s-t 图线是曲线,说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即物体做变速运动,A 、C 不符合题意:B 中的v-t 图线表
示物体的速度不变,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 符合题意;D 中的v-t 图线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说明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D 不符合题意。

8.答案丙乙甲v v v << 南风
解析因为甲、乙、丙三人都是向北匀速骑自行车,甲感觉顺风,说明甲的速度比
风速小;乙感觉无风,说明乙的速度等于风速;丙感觉逆风,说明丙的速度比风速大,所以刮的是南风。

由此可知,三者的速度丙乙甲v v v <<。

9.A 共享汽车行驶的路程s=20 km ,时间污30 min=21
h ;共享汽车的平均速度s m km h km h km t s v /9100min /32/402120=====.选A 。

10.A 已知平均速度v= 1.2 m/s .时间t= 15 min= 900 s .由
t s v =得小明上学
要走的路程s=vt=1.2m/s ×900 s=1 080 m 。

11.C 柿子的直径约为9cm= 0.09 m ,根据v=t
s 可得子弹穿过柿子的时间约为ms s s m m v s t 1.03101.0/90009.0=-⨯===,故选C 。

12.B 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
323112221121
=⨯⨯==t v t v s s 13.答案80 平均快慢程度
解析已知时间t=3min=
h 201,s=4 km ,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h km h km t s v /802014===;平均速度反映了物体在一段路程或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14.答案12
解析公交汽车跑完全程需要的时间min 122.0/306====h h km km v s t 。

15.答案(1)480 s(2)12.5 m/s (3)22.5 km (4)14.4元
解析(1)行驶的时间t=9:08-9:00=8 min=480 s;(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s m s m t s v /5.124806000===;(3)以该速度匀速行驶30分钟,行驶的距离s ’=vt ’=12.5 m/sx30x60 s=2.25x10⁴ m= 22.5 km; (4)小红应付给司机的车费为2.40
元/公里×6.0公里=14.4元。

1.B 飞机起飞时,飞行员相对于航空母舰、海岸、航空母舰上的工作人员位置都发生了改变,因此以航空母舰、海岸、航空母舰上的工作人员为参照物,飞行员都是运动的;飞机起飞时,飞行员相对于所驾驶的飞机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以该飞机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的。

故选B 。

2.B 月亮在云层中穿梭,是以云层为参照物,月亮相对于云层的位置在发生改变。

3.C 以战斗机甲为参照物,战斗机乙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战斗机乙是静止的,C 错误;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甲、乙都是静止的.A 正确;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战斗机乙都是运动的.B 、D 正确。

故选C 。

4.A 由题图可知,相同时间内a 、b 、c 所对应的路程大小关系为S a >S b >S c ,由速度公式
t s
v =可知,V a >V b >V c ;t=5 s 时,b s a s - >2m,c s a s ->2 m ,c s b s -<2 m;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运动5s 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m ,甲的s-t 图像一定是a ;乙的s-t 图像可能是b ,也可能是c 。

5.B 学校运动会上4x100 m 接力赛中,接棒人在传棒人接近接力区时应及时起跑,当两人都奔跑,速度一致,保持相对静止时传接棒,以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绩。

故选B 。

6.C 机械运动是指物体空间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不一定是汽车、飞机、火车等机器的运动,A 错误,C 正确;人跑步、鸟飞翔、鱼游动等生物的运动都是物体位置改变的运动,都是机械运动,B 错误: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但机械运动不全是匀速直线运动,D 错误。

故选C 。

7.D 0~t ₁,时间内的s —t 图线为倾斜的直线,汽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A
错误;t ₁~t ₂时间内,汽车的路程没有改变,处于静止状态,B 错误;由题图可知,0~t ₁,比t ₂~ t ₃运动的路程短,C 错误;由题图可知,0~t ₁比t ₂~ t ₃图线的倾斜程度大,即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故0~t ₁比t ₂~ t ₃运动的速度大,D 正确。

8.C 由题图知甲v =1m/s ,乙v =3m/s,故
甲v <乙v 。

经4s 甲、乙相遇,则PQ S =16 m;再经4s ,甲、乙背向运动,且
甲S =4m ,乙S =12m ,两车相距S ₀=甲S +乙S =4 m+12 m=16
m ,故选C 。

9.答案34 42.5 解析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 s ,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
车所用的时间为0.25s ,由
t s
=v 可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
340 m/sx0.25 s= 85 m;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 s ,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所用的时间为0.15 s ,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 340 m/sx0.15 s=51 m;汽车在两次接收到信号间隔过程中行驶的距离s ’=s ₁-s ₂=85 m-51 m=34 m;这34 m 共用了t ’=△t-t ₁+t ₂ =0.9 s-0.25 s+0.15 s=0.8 s ,所以汽车的速度为
. 10.答案80.0 0.4
解析由题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 ,小车由A 到B 通过的总路程s= 80.0 cm=
0.800 m;由于小车的运动时间t=2 s ;小车的平均速度
s m s m t s v /4.02800.0===。

11.答案4 m/s
解析它飞行的速度是
s m s m t s v /430120===。

1.D 如果以运行的扶梯为参照物,地面相对于扶梯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地面是运动的,A 错误;如果以扶梯为参照物,右侧站立的人相对于扶梯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右侧站
立的人是静止的,B 错误;如果以扶梯为参照物,是不能研究扶梯自身的运动情况的.C 错误;如果以扶梯为参照物,左侧急行的人相对于扶梯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左侧急行的人
是运动的,D 正确。

2.D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不变的运动,速度大小与路程、时间没有关系,但速度等于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故A 、B 、C 错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因此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故D 正确。

3.C 由题图看出两物体在0~10 s 内的s-t 图线均是倾斜的直线,表示两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所以乙甲v v >,A 错误;在20~ 30 s 内甲静止,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乙甲v v <,B 错误;由题图可知两物体在20 s 末相遇,且0~ 20 s 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100 m .所用的时间相同,所以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C 正确:据图像可知,两物体在20 s 末相遇,D 错误。

4.C 速度急剧减小过程为刹车过程,由题图可知,紧急刹车发生在8:27,A 正确;在8:23-8:27时间段内,速度不变,即在这个时间段内该同学的爸爸驾车匀速前进,B 正确;在8:20—8:30时间段内该同学的爸爸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最小速度为10千米/时左右,所以平均速度一定小于60千米/时,C 错误,D 正确。

5.D 路程s= 100 m ,时间t= 10 s ,则运动员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为
s m s m t s v /1010100===.
6.答案船 榆堤
解析“卧看满天云不动”说明诗人乘坐的船与云的运动状态相同,以船为参照物,云是静止的,“云与我”以相同的速度相对于地面向东运动,所以“云与我俱东”是以“榆堤”为参照物的。

7.答案列车 运动
解析列车开动后,窗外的人群与列车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小明看到窗外的人群向后退,是以列车为参照物。

他与站台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以站台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

1.B 船在前行,“山……向船尾跑去了”,是以船为参照物。

2.B 高铁速度为216 km/h= 60 m/s .车厢通过隧道用时约t=10 s ,根据
t s
v =得,隧道长约为s=vt=60 m/sx10 s=600 m 。

3.D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所以各选项的体育项目中以速度这一科学量作为评定标准的是长跑。

4.B 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和谐号静止,则西子号上的乘客应该看到和谐号向西行驶,A 错误;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和谐号也向东行驶且速度更快,则西子号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向东行驶.B 正确;若西子号静止,和谐号向西行驶,则西子号上的乘客应该看到和谐号向西行驶,C 错误;若两车都向西行驶且西子号行驶得较慢,则西子号上的乘客应该看到和谐号向西行驶,D 错误。

5.答案静止 光的反射
解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

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一只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白鹭
与它在水中所成的像关于水面是对称的,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像的位置没有变化,故是静止的。

白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6.答案8 0.7变慢
解析汽车运动的速度为v= 72 km/h= 20 m/s .则不打电话时的反应距离为m s s m vt s 84.0/2011=⨯==反应,打电话时的反应距离为
12反应反应s s =+(39 m-33 m )=8 m+6 m= 14 m ,打电话时的反应时间为s s m m v s t 7.0/201422===反应;可见驾驶员打电
话时,刹车反应时间变长,因此其刹车反应变慢。

7.答案见解析
解析已知s=180 km ,v=90 km/h ,则h h km km v s t 2/90180===。

1.答案(1)小明同学是以另一辆刚离站的列车作为参照物的,得到的结论是自己所乘火车是运动的,而妈妈是以站台为参照物,得到的结论是所乘火车是静止的,即由于他们选取了不同的参照物,故得到了不同的结论。

(2)B (3)写字板与手固定后,车无论是否颠簸,手与写字板位置始终相对静止。

解析(1)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时,选取的参照物不同,运动状态可能不同,据此回答问题,合理即可。

(2)小孩儿相对于座位来说是静止的,相对于铁路边的树木、车厢里的流动服务
车、铁轨,是运动的,所以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小孩子的座位,故选B 。

(3)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角度解释,合理即可。

2.答案(1)见解析
(2)越短 不相等
解析(1)当发现前方路面50米处有障碍物时,小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立即采取相应的刹车措施。

反应时间t=3x0.6 s=1.8 s
速度v= 72 km/h= 20 m/s 根据
t s
v 可得反应距离s =vt= 20 m/sx1.8 s= 36 m .由表可知,当汽车以72 km/h 的速度行驶时的制动距离为28 m ,则通过的距离为36 m+28 m=64 m>50 m ,所以,按原运动方向行驶不能在撞上障碍物前停下。

(2)竖直下落的直尺被捏住位置的刻度值越小(越靠近尺的下端),则说明反应时间越短;由静止自由下落的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不断增加的,所以每个相等时间段内在直尺上对应的长度是不相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