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知识考点:地球和地球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地理知识考点:地球和地球仪
中考地理知识考点:地球和地球仪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对地球形状的说法:盖天说和浑天说、麦哲伦(葡萄牙人)游行图: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卫星照片。
3、地球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2、意义:能够方便我们明白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三、纬线和经线
1、与地轴垂直同时围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0度~30度为低纬度地区;30度~60度为中纬度地区;60度~90度为高纬度地区。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为赤道(最长的纬线)。
2、连接南、北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
1.2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
1、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的时刻约为一天(24小时)。
2、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和地点时差。
二、地球的公转
1、含义:围绕太阳不停地运转。
方向:自西向东。
公转一周的时刻为一年(365天)。
2、地理意义:形成四季(春夏秋冬)。
3、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0)上,春分日前后的3、
4、5三个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回来线(23.5N)上,夏至日前后的6、7、8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夏季;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0)上,秋分日前后的9、10、11三个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南回来线(23.5S)
上,冬至日前后的12、1、2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冬季。
4、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5、海陆分布与气候:纬度相同的地点,夏季海洋气温低,陆地上气温高; 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3、陆地地势: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状,总称为地势。
地势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地势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4、地势特点: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低,一样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
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坎坷不平;不同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样不超过200米。
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围绕,中部相对低平。
5、海底地势: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样在200米以内。
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
大洋中脊:大洋中海底产生的地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
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点。
最大水深可达1万多米。
三、从地图上猎取信息:应用学过的知识,依照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2.1 大洲和大洋
1、海洋与陆地:人们常用七分(71%)海洋(四大洋),三分(29%)陆地(七大洲)概括地球海陆分布。
2、七大洲:面积宽敞的陆地叫做大陆。
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做岛屿。
大陆和它邻近的岛屿,合成大洲。
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注意看P29图2.6)。
南极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大洋。
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指墨西哥等和南美洲国家。
大洲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黑海;里海;乌拉尔河。
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亚、北美:白令海峡。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3、四大洋:从大到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2海陆的变迁
大陆漂移假说:原始地球有一整块大陆,成为泛大陆。
板块构造学说(目前最流行最科学的学说)认为:地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固,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
火山与地震带:板块与板块交接处。
世界两大系列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两大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