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沙河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试卷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9小题,每小题2分,共38分)
1、1949年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后,毛泽东对其他中共领导人说:“我们要去北平赶考了。”这指的是()
A、与国民党反动势力决战B、参加科举考试
C、建立和巩固新中国政权D、要经受住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
2.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
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
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三大战役取得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3新华日报记者在土地改革后去农村采访,很有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地主已经一无所有B、农民没有土地的所有权
C、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D、地主仍是土地的所有者
4、假如你是一名新闻记者穿越时空,回到图片所显示的那个年代,请为这幅图片选一个合适的新闻主题()
A、多快好省,赶超英美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解放西藏,和平统一D、土地改革,大快人心
5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的副厂长。
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
以下四种意见,唯一正确的是()
A、他是资本家,怎么可以担任我们的厂长
B、资本家是靠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
C、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说的话我们不听
D、他懂业务,他说得对,我们还是要听的
6、有支歌深情地唱道:“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请问社
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时间是()
A、1949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6年
7某班准备举办一期题为“民族团结”的图片展,预展时在图的下方写了这么一行注解:“1950年10月,毛泽东与班禅、阿沛·阿旺晋美等在北京举行的庆祝和平解放西藏办法协议签订的宴会上亲切交谈。”请你指出注解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主题B、人物
C、时间D、地点
8、电视纪录片《文革时代》本着让事实说话的态度,以翔实的资料真实地再现了那段历史。
下列哪个情节不应该在此纪录片中()
A、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B、四五运动
C、南京长江大桥建成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9小明学习历史时?熏对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进行了总结,把其内容总结为“一化三改”,这里的“一化”是()
A、工业化B、农业化C、现代化D、城市化
10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大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杰出人物,人民分别给予了他们许多光荣的
称号,下面图片中人物与图片下的称号不相符的是()
A.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B.铁人C.杂交水稻之父D.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11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诗中的:豺狼指的是()
A、蒋介石
B、帝国主义
C、林彪
D、四人帮
B、12 ,1954年9月,王爷爷到北京参加了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该会议很可能是
()
A、中共八大
B、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共十四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3文化大革命后,为健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工作,最早颁布的法律是()
A、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D、《环境保护法》
13、粉碎“四人帮”后,针对主要领导人提出的“两个凡是”,首先在哪一领域展开了一场大讨论()
A、思想理论界B、军事界C、文化界D、商业界
14有人根据右图编了一首顺口溜:“肥猪赛大象,只是鼻子短”这首顺口溜反映的现象出
现于()A.土地改革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
158歌曲是流动的历史,记录着时代的变迁。
下列歌词出现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是()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B、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C、学习雷锋好榜样D、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16在《开心辞典》现场,王小丫问小明:“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你给小明提供的电话帮助是()
A、50个B、52个C、55个D、56个
1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走向世界。
下列属于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扩大开放的窗口是()
A.深圳、上海浦东B.珠海、香港
C.汕头、澳门D.深圳、厦门
18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两者最重要的相同点是()
A.坚持走群众路线B.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C.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I).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19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一个中心”是指()A、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D、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第20,21小题各4分,第22小题5分,共13分)
20、依据提示的信息列举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4分)
(1)制定《共同纲领》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
(4)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
21、依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重要人物。
(4分)
(1)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英雄_________
(2)“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外交部长是”_________
(3)党的历史上最大一起冤案的受害者是_________
(4)沈浩式的人物,领导兰考人民奋战在第一线的县委书记好榜样_________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制定的最早的法律文献是————————————————
22、“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请写出下列相关内容。
(5分)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
(2)川藏、青藏、新藏三条公路修筑于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
(3)针对我国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党中央采取的政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第二橡胶基地是_______________
(5)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辨析改错(8分。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23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族人民为探索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进行了不懈努力。
()(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改正
()(2)(1)开国大典时,54门礼炮齐鸣28响。
54指参加庆典的54个民族,28指中国共产党奋斗28年。
改正
()(3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采取没收政策。
改正:
()(4)中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改正:
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24、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如下图开国大典
材料二:1953-197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它经历了: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确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几个阶段。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广场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什么?(1分)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人民政权在政治,经济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2材料二中工业起步从___________ 年到___________ 年。(2分)工业化起步的重工业基本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材料三中我国建立的最大经济特区是___________ 。
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4)什么是对外开放?(2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2分)我国早期对外开放地区在地理上有何特点?(1分)
25(14分)2010年1月31日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文件再次聚焦三农,推出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新政策。
“三农”问题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
识读下列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材料一出自建国初期的哪一部法律文件?(1分)土地改革有何意义?(2分)
材料二:下图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1958年、l959年、l96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分别为2亿吨、1.7亿吨、l.435亿吨。
(2)在1958年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农村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材料中数据说明了什么突出的问题?(1分)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
(2分)
材料三:小岗村农民喜获丰收
(3)是什么政策给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带来了实惠?这项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该政策的实施有何作用?(2分)
(4)结合所学知识及身边的变化,就政府应如何制定农业政策谈谈你的感想。
(2分)
五、活动与探究(13分)
26.依据所学的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1分)党的历史上伟大转折
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该会议做出那些重大决策?(3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全面进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国际声誉与日俱增。
某班准备举办主题为“民主与法制”的展览。
(2)活动准备: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你准备从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2分)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哪些成就?(用史实说明,5分)
滁州市沙河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八年级历史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人教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9小题,每小题2分,共38分)
1-5CBCBC6-10DCCAC11-15DDACC16-19DACB
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第20,21小题各4分,第22小题5分,共13分)
20(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中国共产党八大(3)中国共产党十五大(4)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每点1分,共4分)
21、(1)黄继光(2)周恩来(3)刘少奇(4)焦裕禄
22、(1)西藏和平解放(2)一五计划(3)各民族共同发展(4)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5)民族区域自治(每点1分,共5分
三、辨析改错(8分)
23、(1)×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改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3)×没
收政策改为赎买政策(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为四项基本原则(8分,每小题2分)
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24(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2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2分)(2)1953 1957 东北(3分)
(3)海南(1分)上海浦东开发区(2分)
(4)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2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2分)
位于沿海地区(1分)
25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或《土地改革
法》)。
(2分)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
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
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恢复发展;巩固新
中国政权。
(2分)
(2)问题:农业生产受破坏,粮食减产。
(1分)原
因: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错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2分)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分)包产到户(或包
干到户)。
(1分)作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分)
(4)感想:制定任何政策一定要从人民的利益出
发,实事求是,符合国情,只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
力发展的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只要言之
有理即可)(2分)
五、活动与探究(13分)
26(1)遵义会议(1分)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
内容:①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
3,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3分)(2)查阅教科书、上网查询、实地考察等。
询问老师
(3))①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②1949年,颁布《共同纲领》;③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④1982年,颁布《宪法》;5)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环境保护法》(,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