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化学方程式 盖斯定律
知识讲解_热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热计算(基础)

高考总复习热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热的计算【考试目标】1.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2.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
【考点梳理】要点一、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与反应热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要点诠释:热化学方程式既体现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同时又体现反应的能量变化,还体现了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与反应热关系。
如:H2(g)+1/2O2(g)=H2O(g) ;ΔH1=-241.8kJ/mol2H2(g)+ O2(g)=2H2O(g);ΔH2=-483.6kJ/molH2(g)+1/2O2(g)=H2O(l) ;ΔH3=-285.8kJ/mol2H2(g)+ O2(g)=2H2O(l);ΔH4=-571.6kJ/mol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因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不同时,其△H不同。
不注明的指101kPa 和25℃时的数据。
(2) 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不同状态,物质中贮存的能量不同)。
如:H2 (g)+12O2 (g)==H2O (g) ΔH=-241.8 kJ/molH2 (g)+12O2 (g)==H2O (1) ΔH=-285.8 kJ/mol(3)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表示物质的量,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ΔH成比例变化。
如:H2 (g)+Cl2 (g)==2HCl (g) ΔH=-184.6 kJ/mol1 2H2 (g)+12Cl2 (g)==HCl (g) ΔH=-92.3 kJ/mol(4)△H的单位kJ/mol,表示每mol反应所吸放热量,△H和相应的计量数要对应。
(5)比较△H大小时要带着“﹢”、“﹣”进行比较。
(6)表示反应已完成的热量,可逆反应N2(g) +3H2(g) 2NH3 (g);△H=- 92.4kJ/mol,是指当1molN2(g)和3molH2(g)完全反应,生成2 mol NH3(g)时放出的热量92.4kJ;2 mol NH3(g)分解生成1molN2(g)和3molH2(g)时吸收热量92.4kJ,即逆反应的△H=+92.4kJ/mol。
热点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的应用

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定律的应用更是高考的热点。
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 3.中和热、燃烧热应用也常在
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 高考中出现。
要作用。
考点 1 反应热
1.焓变 (1)定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反应的_热__效__应__。符号:_Δ_H__, 单位:__k_J_/m__o_l_。规定:放热反应ΔH 取“-”,吸热反应ΔH 取“+”。 (2)化学反应产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不尽相同,在破坏化学键和形成化学键的过 程中能量变化不相等,使得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答案:-57.3 kJ·mol-1
考点 3 盖斯定律
1.定义 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_相__同__ 的。反应热只和_反__应__体__系_的__始__态__和__终__态__有关,而与_途__径__无关。 2.举例 如图 2-6-4,始态为 S,终态为 L,中间过程为 R,
图 2-6-4 则有ΔH=___Δ_H_1_+__Δ_H__2 __。
运用盖斯定律的关键是处理好热化学方程式的叠加。要注 意计量数的改变(实质是物质的量发生了变化)引起的反应热的 改变。
如已知:
H2(g)+1/2O2(g)===H2O (l) ΔH =-285.8 kJ·mol -1 则 2H2(g)+O2(g)===2H2O (l)中的ΔH 为多少? 答:ΔH=-571.6 kJ·mol-1。
2.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1)定义:当反应物总能量__大__于__生成物总能量时,为放热 反应。 当反应物总能量__小__于__生成物总能量时,为吸热反应。如 图 2-6-1 所示的能量变化与反应过程的关系。
高考化学 二轮复习 专题6 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4①+②+2③可得ΔH= 4ΔH1+ΔH2+2ΔH3。
2、磷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有广泛应用。由磷灰石[主要成分Ca5 (PO4)3F]在高温下制备黄磷(P4)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Ca5(PO4)3F(s)+21SiO2(s)+30C(s)= 3P4(g)+20CaSiO3(s)+30CO(g)+SiF4(g) ;H 已知相同条件下: 4Ca3(PO4)2F(s)+3SiO2(s)=
解析:运用盖斯定律,反应1+反应2×3+反应3×18=
总反应,则ΔH=ΔH1+3ΔH2+18ΔH3。
【知识回顾2】 按要求写热化学方程式。 1、已知稀溶液中,1 mol H2SO4与 NaOH 恰好完全反应时, 放出 114.6 kJ热量,写出表示 H2SO4与 NaOH 反应生成 1 mol H2O 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和判断的注意事项。 (1)注明物质的状态:气(g)、液(l)、固(s)和水溶液(aq) 。 (2)化学式前的计量数、温度和压强与ΔH 值对应。
(3)相同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正反应与逆反应的ΔH 数值相 等,符号相反;ΔH 表示反应完全进行时的能量变化,与是否可 逆无关。
(4)不用“↑”和“↓”符号。 (5) 用ΔH1=-a kJ·mol-1、ΔH2=-b kJ·mol-1表示时,若 a>b,则ΔH1<ΔH2。 (6) 催化剂的使用不改变反应的焓变。
高考专题复习:
盖斯定律、热化学方 程式的书写
盖斯定律应用的注意事项。 (1)理论依据:一定条件下,一个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 还是分步完成,反应的总热效应相同,即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 的途径无关,只与始态、终态有关。
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学案

热化学方程式1.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 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如,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意的问题:(1)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系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一般不用小数。
注:若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系数改变,则ΔH 的数值也成比例地改变,如,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 ,H 2(g)+12O 2(g)=H 2O(l) ΔH =-285.8 kJ/mol (2)ΔH 与物质的状态有关,因此在热化学方程式中要标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用英文字母g 、l 和s 分别表示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水溶液中的溶质则用aq 表示。
注意:同一物质,状态不同,物质的能量不同,物质状态越稀疏,物质能量越高,E(g)>E(l)> E(s),E 表示能量,所以:H 2O(l)→H 2O(g) 吸热,H 2O(g)→H 2O(l) 放热。
(3)由于ΔH 与测定条件有关,因此应在ΔH 后注明反应温度和压强。
在25℃、101 kPa 下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
(4)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ΔH 的单位为kJ/mol 。
这里的“每mol ”并不表示某一具体物质,而是表示反应按照化学系数代表的物质的量进行时表现出的热效应。
(5)可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ΔH 表示反应完全进行时的能量变化。
总结: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的区别:化学系数可以是分数,要标明所有物质的状态,要计算出焓变(ΔH )。
3.盖斯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如,ΔH =ΔH 1+ΔH 2 =ΔH 3+ΔH 4+ΔH 5。
热化学方程式与盖斯定律

[解析 ]
(1)首先根据题意写出化学方程式 2CO(g)+
催化剂 SO2(g) ===== S(g)+2CO2(g),再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反 应的 ΔH; (2)若反应(Ⅱ)中 S 的状态为固态, 则反应物 S(s)+O2(g) 的总能量比 S(g)+O2(g)的总能量小,反应放出的热量 减小,所以 ΔH3 大于 ΔH2。
答案:C
已知烟道气中含 CO、SO2,处理其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 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单质 S。已知: 1 (Ⅰ)CO(g)+ O2(g)===CO2(g) 2 ΔH1=-283.0 kJ/mol (Ⅱ)S(g)+O2(g)===SO2(g) ΔH2=-296.0 kJ/mol
(1)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 若反应 (Ⅱ) 中 S 的状态为固态, S(s) + O2(g)===SO2(g) ΔH3________ΔH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ΔH3 ,则
这部分的题目可以紧扣“看状态、用概念、算热量、认符
号”的思路复习和解题,即:(1)在判断和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
要认准物质的状态;(2)区分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等概念, 并准确使用;(3)算热量时要抓住ΔH与计量数成正比的关系,使 用盖斯定律时,方程式的加减对应着ΔH的加减;(4)书写热化学 方程式时要注意ΔH的正负、比较ΔH大小时也要注意正负。
ΔH=-1 196 kJ· mol-1。
则LiH在O2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
A.2LiH(s)+O2(g)===Li2O(s)+H2O(l)
ΔH=-702 kJ· mol-1 B.2LiH(s)+O2(g)===Li2O(s)+H2O(l) ΔH=-1 950 kJ· mol-1 C.2LiH(s)+O2(g)===Li2O(s)+H2O(l)
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的方法

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的方法盖斯定律(Gibbs' Law)是热力学中非常重要的定律之一,它可以用来计算化学反应的热力学热变化。
该定律可以表示为以下方程式:ΔG=ΔH-TΔS其中,ΔG表示反应的自由能变化,ΔH表示反应的焓变化,ΔS表示反应的熵变化,T表示温度。
1.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首先确定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这些物质在反应方程式中是明确的。
例如,对于A+B→C+D的反应,A和B 是反应物,C和D是生成物。
2.确定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建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这些方程式描述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化学反应关系,同时还包括反应的系数和状态标识。
3.确定反应的焓变化:利用已知的标准生成焓(ΔH°)值,计算反应的焓变化。
标准生成焓是指在标准状态下,1摩尔物质形成的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通过查阅化学手册或热化学数据库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标准生成焓,然后根据反应方程中的系数计算反应的焓变化。
4.确定反应的熵变化:确定反应的熵变化也需要一些信息。
从反应物到生成物的熵变可以通过已知的标准摩尔熵(ΔS°)值计算得出。
标准摩尔熵是指在标准状态下,1摩尔物质的熵变。
5. 确定温度:在应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时,还需要确定反应发生的温度。
温度的单位通常是Kelvin(K)。
6.应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根据以上确定的ΔH,ΔS和温度值,应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7.解释结果:根据计算所得的反应热ΔG值,可以判断反应是自发进行的还是不自发进行的。
当ΔG<0时,反应是自发进行的,反应具有较大的发生倾向性。
当ΔG>0时,反应是不自发进行的,需要提供能量才能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计算时要确保所有物质的标准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熵都是在相同温度下进行计算的。
此外,这种计算方法适用于理想气体和溶液的状态,对于其他复杂的体系可能需要考虑更多因素。
总而言之,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的方法是根据盖斯定律的方程式和已知的物质的焓变化和熵变化,应用热力学原理进行计算,以确定反应的自发性和热力学热变化。
专题5.2 利用盖斯定律推测并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专题5.2 利用盖斯定律推测并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规律和方法】1、盖斯定律的内容:对于一个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2、运用盖斯定律的技巧——“三调一加”(1)一调:根据目标热化学方程式,调整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左右位置,改写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2)二调:根据改写的热化学方程式调整相应ΔH 的符号 (3)三调:调整中间物质的化学计量数(4)一加:将调整好的热化学方程式及其ΔH 相加 3、运用盖斯定律的三个注意事项(1)热化学方程式乘以某一个数时,反应热的数值必须也乘上该数 (2)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时,物质之间相加减,反应热也必须相加减 (3)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时,ΔH 的“+”“-”随之改变,但数值不变 4、常用关系式热化学方程式 焓变之间的关系 aA===B ΔH 1 A===1a B ΔH 2ΔH 2=1aΔH 1或ΔH 1=aΔH 2aA===B ΔH 1 B===aA ΔH 2ΔH 1=-ΔH 2ΔH =ΔH 1+ΔH 25、ΔH (1)ΔH =反应物总键能之和-生成物总键能之和(2)ΔH =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H(生成物)-H(反应物)常见物质中的化学键数目物质 CO 2(C===O) CH 4(C -H)P 4(P -P)SiO 2(Si -O)石墨 金刚石 Si S 8(S -S)键数24641.52281212【真题演练】1、[2020·浙江卷]100 mL 0.200mol·L-1CuSO4溶液与1.95g锌粉在量热计中充分反应。
测得反应前温度为20.1℃,反应后最高温度为30.1℃已知:反应前后,溶液的比热容均近似为4.18 J·(g·℃)-1、溶液的密度均近似为1.00 g·cm-3,忽略溶液体积、质量变化和金属吸收的热量。
利用盖斯定律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盖斯定律是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定律,它描述了气体在一定条件下的性质和行为。
而利用盖斯定律来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则是在化学反应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做法。
本文将从简单的热化学方程式开始,逐步深入,全面探讨利用盖斯定律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过程和重要性。
一、热化学方程式概述热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燃烧、腐蚀、和化学反应时伴随的热效应的方程式。
它是描述化学反应热的变化,可以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两种。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理解对于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二、盖斯定律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盖斯定律主要包括泰勒定律、查理定律和波义尔定律。
在利用盖斯定律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根据实验数据和化学反应的条件利用盖斯定律来计算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等参数。
然后根据这些参数,我们可以推导出热化学方程式所需的数据,并进行书写和理解。
三、从简到繁的例子分析对于如下的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热化学方程式:2H2(g) + O2(g) → 2H2O(g)在这个简单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利用盖斯定律来分析反应的气体体积比、压强比和温度变化,从而得出热化学方程式中所需的数据,并书写方程式。
这个例子展示了利用盖斯定律来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过程。
四、深入探讨和应用除了简单的燃烧反应,利用盖斯定律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还涉及到更复杂的化学反应和实验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更深入地理解盖斯定律,掌握其在不同条件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我们还需要结合实际的化学实验数据和计算方法,来准确地书写和解释热化学方程式。
这需要对盖斯定律有着全面、深刻的理解和灵活的应用能力。
五、个人观点和总结在我的个人观点看来,利用盖斯定律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不仅是化学学习中的一项重要技能,更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深入理解和应用盖斯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气体行为和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从而为未来的化学研究和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利用盖斯定律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一环,需要我们从简到繁地探讨和理解。
高二预习课程第二讲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

1.总结常见反应的吸放热规律常见的放热反应有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大部分的化合反应;金属与酸反应;活泼金属与水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大部分分解反应; NH 4Cl 和Ba(OH)2·8H 2O 的反应2.说出两种计算ΔH 的方法ΔH =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3.画出吸放热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图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请看以下几个例子,思考以下两问题!课堂探究知识回顾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H 2(g)+I 2(g)======2HI(g) ∆H =-14.9kJ/mol200℃101kPa与化学方程式相比,热化学方程式有哪些不同?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哪几点?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a)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聚集状态b) 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比和质量比 c) 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注意:在方程式中∆H 表示了什么意义? ∆H (kJ/mol)它表示每摩尔反应所放出的热量 如:N 2(g)+3H 2(g)2NH 3(g)∆H =-92.4kJ/mol 表示1molN 2和3molH 2完全反应时可放出92.4kJ 的热量。
事实上将1molN 2和3molH 2放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总小于92.4kJ 。
为什么H 2(g)+1/2 O 2(g)==H 2O(g) ∆H =-241.8kJ/molH 2(g)+1/2 O 2(g)==H 2O(l) ∆H =-285.8kJ/mol2H 2(g)+ O 2(g)==2H 2O(g) ∆H =-483.6kJ/mol基础演练【例1】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molC(固态)与适量H2O(气态) 反应,生成CO(气态)和H2(气态),吸收131.5kJ的热量(2)0.5molCu(固态) 与适量O2(气态) 反应,生成CuO(固态),放出78.5 kJ的热量(3)2.00gC2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出的热量为99.6kJ,写出C2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g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

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一、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更重要的是表示了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例如,2H 2(g)+O 2(g)2H 2O(l) △H=-571.6kJ ·mol -1表示:在25℃,101KPa 的条件下,2molH 2气体和1molO 2气体反应生成2mol 液态水时放出571.6kJ 的热。
3、要求: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和化学方程式一样需要配平。
原因是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②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表示物质的量,而不是微粒个数,所以可以是分数。
原因是表示单位物质的量的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③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一般用括号注明在物质的化学式的右下角。
固态:s,液态:l ,气态:g ,溶液:aq ,有的甚至还有注明晶体状态。
原因是 物质的状态不同,能量不同。
同一种物质,从固体到液态,从液体到气体,需要吸收 热量;而从气体到液体,从液态到固体,会放出热量。
④热化学方程式必须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注明焓变△H 。
放热反应用“—”表示,吸热反应用“+”表示。
△H 的值与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计量系数不同, △H 就不同。
原因是能量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有关。
⑤热化学方程式侧重于揭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与反应热的关系,△H 的值又一般是在25℃,101KPa 条件测定的数据。
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一般不需要注明反应条件。
二、盖斯定律: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也就是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物质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A B 则有:△H=△H 1 + △H 2△H 1C △H 2盖斯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形式,是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一个表现。
我们可以利用盖斯定律间接计算某些反应的△H 。
高中化学--盖斯定律

高中化学--盖斯定律盖斯定律(英语:Hess's law),又名反应热加成性定律(the law of additivity of reaction heat):若一反应为二个反应式的代数和时,其反应热为此二反应热的代数和。
也可表达为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起始和终了状态有关,与变化途径无关。
它是由瑞士化学家Germain Hess发现并用于描述物质的热含量和能量变化与其反应路径无关,因而被称为赫斯定律。
1.含义(1)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2)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意义利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地计算一些难以测定的反应热。
例如:C(s)+O2(g)===CO(g)上述反应在O2供应充分时,可燃烧生成CO2;O2供应不充分时,虽可生成CO,但同时还部分生成CO2。
因此该反应的ΔH不易测定,但是下述两个反应的ΔH却可以直接测得:(1)C(s)+O2(g)===CO2(g) ΔH1=-393.5 kJ·mol-1(2)CO(g)+O2(g)===CO2(g) ΔH2=-283.0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就可以计算出欲求反应的ΔH。
分析上述两个反应的关系,即知:ΔH=ΔH1-ΔH2。
则C(s)与O2(g)生成C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g)ΔH=-110.5 kJ·mol-1。
注意:1、热化学方程式可以进行方向改变,方向改变时,反应热数值不变,符号相反;2、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和反应热可以同时改变倍数;3、热化学方程式可以叠加,叠加时,物质和反应热同时叠加。
3.练习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Fe2O3(s)+3CO(g)===2Fe(s)+3CO2(g) ΔH1=-26.7 kJ·mol-1②3Fe2O3(s)+CO(g)===2Fe3O4(s)+CO2(g) ΔH2=-50.75 kJ·mol-1③Fe3O4(s)+CO(g)===3FeO(s)+CO2(g) ΔH3=-36.5 kJ·mol-1则反应FeO(s)+CO(g)===Fe(s)+CO2(g)的焓变为( )A.+7.28 kJ·mol-1 B.-7.28 kJ·mol-1C.+43.68 kJ·mol-1 D.-43.68 kJ·mol-1[解析] 根据盖斯定律,首先考虑目标反应与三个已知反应的关系,三个反应中,FeO、CO、Fe、CO2是要保留的,而与这四种物质无关的Fe2O3、Fe3O4要通过方程式的叠加处理予以消去:因此将①×3-②-③×2得到:6FeO(s)+6CO(g)=6Fe(s)+6CO2(g) ΔH=+43.65kJ·mol-1化简:FeO(s)+CO(g)=Fe(s)+CO2(g) ΔH=+7.28 kJ·mol-1答案A2.已知:H2O(g)===H2O(l) ΔH=Q1 kJ·mol-1C2H5OH(g)===C2H5OH(l) ΔH=Q2 kJ·mol-1C2H5OH(g)+3O2(g)===2CO2(g)+3H2O(g) ΔH=Q3 kJ·mol-1若使46 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 A.(Q1+Q2+Q3) KJ B.0.5(Q1+Q2+Q3)kJC.(0.5Q1-1.5Q2+0.5Q3) kJ D.(3Q1-Q2+Q3)kJ[解析] 46 g酒精即1 mol C2H5OH(l) 根据题意写出目标反应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然后确定题中各反应与目标反应的关系则ΔH=(Q3-Q2+3Q1)kJ·mol-1 答案D3.能源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H2、CO、CH3OH都是重要的能源物质,它们的燃烧热依次为-285.8 kJ·mol-1、-282.5 kJ·mol-1、-726.7 kJ·mol-1。
利用盖斯定律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利用盖斯定律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是描述一个化学反应中吸放热的数学表达式。
它基于盖斯定律,即热力学第一定律,该定律表明能量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是守恒的。
热化学方程式可以用来计算化学反应的吸放热,从而帮助我们理解反应的能量变化和控制反应条件。
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通常包括反应物、产物以及相应的吸放热。
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我们会使用化学反应的摩尔系数表示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的量。
同时,我们需要明确反应的状态(固态、气态、液态等)以及反应进行的条件(温度、压力等)。
下面是一些例子,用来说明如何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1.氧化反应:2 S(s) +3 O2(g) → 2 SO3(g) ΔH = -794.4 kJ这个方程式描述了硫的氧化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硫的气体。
方程式左边的2S(s)表示硫的固体,3 O2(g)表示氧气的气体。
方程式右边的产物2SO3(g)表示二氧化硫的气体。
方程式最后的ΔH = -794.4 kJ 表示反应放出了794.4千焦耳的热量。
2.氢氧化反应:2 NaOH(aq) + H2SO4(aq) → Na2SO4(aq) + 2 H2O(l) ΔH =-450.8 kJ这个方程式描述了钠氢氧化物和硫酸的反应,产生了硫酸钠和水。
方程式中的(aq)表示溶于水,(l)表示液体。
方程式最后的ΔH = -450.8 kJ表示反应放出了450.8千焦耳的热量。
3.燃烧反应:CH4(g) + 2 O2(g) → CO2(g) + 2 H2O(l) ΔH = -890.4 kJ这个方程式描述了甲烷的燃烧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
方程式中的(g)表示气体。
方程式最后的ΔH = -890.4 kJ表示反应放出了890.4千焦耳的热量。
热化学方程式可以用来计算化学反应的吸放热。
吸热反应表示吸收热量,而放热反应表示释放热量。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反应前后的能量来确定反应的类型。
如果反应前的能量大于反应后的能量,那么反应是放热反应;如果反应前的能量小于反应后的能量,那么反应是吸热反应。
第6讲-热化学方程式与盖斯定律(学案)周学兴

第6讲-热化学方程式与盖斯定律一、知识重构1.热化学方程式(1)内涵表达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方程式①“热化方”中,系数表示参与反应的n,∆H必须与n对应;①反应环境默认为“常温、常压”,反应条件无需标注;①物质必须标明状态[同素异形体还要注明物质名称,如C(石墨,s) ]①∆H必须带“+”、“-”,这不是符号,而是文字①“可逆反应”的∆H——表示完全反应对应的反应热(2)书写步骤注意事项:要有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和无误的∆H(3)盖斯定律盖斯定律(Hess's law)即若一化学反应为两个反应式的代数和时,其反应热为这二个反应的反应热的代数和。
该定律也可表达为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起始和终了状态有关,与变化途径无关。
该定律是化学热力学的基础,由俄国化学家盖斯(G.H. Hess)发现并提出,因而被称为盖斯定律。
”简单而言,便是“方程式”的加和关系,等同于焓变的加和关系。
二、重温经典1.(2020年山东卷第18题)探究CH3OH合成反应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CH3OH的产率。
以CO2、H2为原料合成CH3OH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Ⅰ.CO2(g)+3H2(g)=CH3OH(g)+H2O(g)ΔH1=-49.5k J·mol¯1Ⅱ.CO(g)+2H2(g)=CH3OH(g)ΔH2=-90.4k J·mol¯1Ⅲ.CO2(g)+H2(g)=CO(g)+H2O(g)ΔH3回答下列问题:(1)ΔH3=__________kJ·mol¯1。
【答案】+40.9【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①-①=①,则ΔH3=ΔH1-ΔH2=-49.5 -(-90.4) kJ•mol -1=+40.9 kJ•mol-1。
2.(2021年河北卷第16题)当今,世界多国相继规划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节点。
因此,研发二氧化碳利用技术,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成为研究热点。
盖斯定律在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2013年天津)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
已知:H2(g)△+ H=-12 O242 (1g.8) kJH·m2Ool(-g1)
C(s)+
1 2
O2 (g) CO(g)
△H=-110.5kJ·mol-1
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C(s) + 2H2O (g) ==== H2(g) + CO(g) 。 △H= +131.8kJ·mol-1
ΔH1= -870.3 kJ/mol
⑵C(s)+ O2(g)==== CO2(g) ΔH2= -393.5 kJ/mol
⑶H2(g)+
1 2
O2(g)
====H2O(l)
ΔH3= -285.8 kJ/mol
试计算下述反应的反应热:
2C(s) + 2H2 (g) + O2 (g) ==== CH3COOH (l)
(NH4)2CO3(a△qH) 1
反应Ⅱ:NH3(l)+H2O(
反应Ⅲ:(NH4)2CO3(aq)+H2O(l)+CO2(g) △NHH43HCO3(aq)
请回答下列问题:
△H2与△H1、△H3之间的关系是: △H2 = △H1 + △H3 。
2.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有些反应进行得很慢,有些反应不容易直接发生,有些 反应的产品不纯(有副反应发生)…这些都给测量反应 热造成了困难,利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地把它们的反应 热计算出来。
C(s)+
1 2
O2(g)====CO(g)因为C燃烧时不可能完全生
成CO,总有一部分CO2生成,因此这个反应的ΔH无法直接
2、热化学方程式及盖斯定律

专题二:热化学方程式及盖斯定律知识链接:一、定义:表示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也可以表示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①.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
因此化学计量数以“mol”为单位,数值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②.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H也不同。
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g___气态,l___ 液态,S___固态,aq___溶液,由于已经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
③.反应热△H与测定条件如温度、压强等有关。
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明△H的测定条件。
若不注明,则表示在298K、101325Pa下测定的。
④.在所写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写下△H的“+”与“-”、数值和单位,方程式与△H应用空格隔开。
若为放热反应,△H为“-”;若为吸热反应,△H为“+”,由于△H 与反应完成的物质的量有关,所以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
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H的单位为kJ/mol。
1.书写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molC2H2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放出1300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在标准状况下22.4升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889.6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3)、3克红热的炭和水蒸汽充分反应,生成CO2和H2。
吸收32.8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三、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①.检查△H的单位是否正确。
②.检查△H的“-”“+”是否与放热、吸热一致。
③.检查物质的聚集状态是否标明及标明的聚集状态是否正确。
④.检查△H是否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相对应(△H与系数成正比)。
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2(g)+ O2(g) =2H2O(l); △H1=-571.6KJ/mol,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H2=?的说法正确的是()A 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B 该反应∆ H2>0C 该反应的 H2=-571.6KJ/mol D 该反应可表示36克水分解时的热效应3. 1克H2(g)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为( )A、H2 (g)+21O2(g)= H2O(l); △H=+285.8KJ/molB、2H2 (g)+O2(g)= 2H2O(l); △H=-571.6KJ/molC、2H2 +O2= 2H2O; △H=-571.6KJ/molD、H2 (g)+21O2(g)= H2O(l); △H=-285.8KJ/mol4.以NA 代表阿佛加德罗常数,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C2H2(g) +25O2(g)=2CO2(g)+H2O(l); △H=-1300KJ/mol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NA个乙炔分子燃烧时,放出1300KJ热量B 、有10N A 个电子转移时,放出1300KJ 能量C 、有N A 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吸收1300KJ 热量D 、该反应可表示乙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5、根据热化学方程式N 2(g)+3H 2(g) 2NH 3(g) △H =-92.4KJ/mo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 1mol N 2(g)和3molH 2(g) 反应生成NH 3(g)放出的热量大于92.4KJC N 2(g)+23H 2(g)NH 3(g) △H =-46.2KJ/molD 形成2molNH 3化学键所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1mol N 2和3mol H 2 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 6、含Ba(OH) 2 1mol 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114.6KJ 热,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Ba(OH) 2 (aq)+2HCl(aq) =BaCl 2 (aq) +2H 2O (l) ΔH=-114.6KJ/molB Ba(OH) 2 (aq)+2HCl(aq) =BaCl 2 (aq) +2H 2O (l) ΔH=+114.6KJ/molC 21Ba(OH) 2 (aq)+HCl(aq) =21BaCl 2 (aq) +H 2O (l) ΔH=-57.3KJ/mol D21Ba(OH) 2 (aq)+HCl(aq) =21BaCl 2 (aq) +H 2O (l) ΔH=+57.3KJ/mol7.实验室测得4mol SO 2参加下列反应:2SO 2 (g)+ O 2 (g) 2SO 3(g),△H = -196.64KJ/mol 当放出196.64KJ 热量时,SO 2转化率最接近于 ( )A 40%B 50%C 80 %D 90%四、 应用①.盖斯定律及其应用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考点: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
![[考点: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https://img.taocdn.com/s3/m/1ad71d8180eb6294dc886c12.png)
[考点: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 1.定律内容一定条件下,一个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反应的总热效应相同,即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途径无关,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
2.常用关系式热化学方程式焓变之间的关系 aA(g)===B(g) ΔH1 A(g)===B(g) ΔH2 ΔH2=ΔH1或ΔH1=aΔH2 aA(g)===B(g) ΔH1 B(g)===aA(g)ΔH2 ΔH1=-ΔH2 ΔH=ΔH1+ΔH2 1.(20xx·高考全国卷Ⅰ)已知:2N2O5(g)=== 2N2O4(g)+O2(g) ΔH1=-4.4 kJ·mol-1 2NO2(g)=== N2O4(g) ΔH2=-55.3 kJ·mol -1 则反应N2O5(g)=== 2NO2(g)+O2(g)的ΔH=________kJ·mol-1。
解析:已知:ⅰ.2N2O5(g)=== 2N2O4(g)+O2(g) ΔH1=-4.4 kJ·mol-1;ⅱ.2NO2(g)=== N2O4(g) ΔH2=-55.3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ⅰ÷2-ⅱ即得到N2O5(g)=== 2NO2(g)+O2(g) ΔH=+53.1 kJ·mol-1。
答案:+53.1 2.(20xx·高考全国卷Ⅱ)CH4CO2催化重整反应为CH4(g)+CO2(g)=== 2CO(g)+2H2(g)。
已知:C(s)+2H2(g)=== CH4(g) ΔH=-75 kJ·mol-1 C(s)+O2(g)=== CO2(g) ΔH=-394 kJ·mol-1 C(s)+O2(g)=== CO(g) ΔH=-111 kJ·mol-1 该催化重整反应的ΔH=________kJ·mol -1。
解析:将已知中3个反应依次记为①、②、③,根据盖斯定律③×2-①-②得该催化重整反应的ΔH=(-111×2+75+394) kJ·mol-1=+247 kJ·mol-1。
热化学方程式及盖斯定律-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新编大一轮复习讲义

1molO2(g)完全反应生成 2molH2O(l),放出 571.6_kJ 的热量。
(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和注意事项
①书写步骤
②注意事项
℃、101
kPa 条件下,2_mol_H2(g)和
【知识点辨析.正误判断】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有能量的变化( )
(2)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反应,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能反应( )
⑤铝热反应
③Ba(OH)2·8H2O 与 NH4Cl 的反应
④C 和 H2O(g)、C 和 CO2 的反应
⑤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⑥大多数化合反应
【特别强调】
(1)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如水结成冰放热,但不属于放热反应。
(2)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发生的条件没有必然的联系,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
2.化学反应的实质与特征
3.焓变、反应热
(1)焓(H)
用于描述物质所具有能量的物理量。
(2)焓变(ΔH)
ΔH=H(生成物)-H(反应物)。单位 kJ·mol-1。
(3)反应热
指当化学反应在一定压强下进行时,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用符号 Q 表示,单位 kJ·mol-1。
(4)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
对于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如果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有如下关系:ΔH=Qp。
4.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1)从能量高低角度理解
放热反应
图示
吸热反应
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ΔH
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ΔH
高低
<0
>0
①a 表示断裂旧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也可以表示反应的活化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工业上制氢气的一个重要反应是:CO(g)+H2O(g)=CO2(g)+H2(g)
已知在25℃时:(1)C(石墨,s)+1/2O2(g)=CO(g)ΔH1=-111kJ·mol-1
(2)H2(g)+1/2O2(g)=H2O(g)ΔH2=-242kJ·mol-1
(3)C(石墨,s)+O2(g)=CO2(g)ΔH3=-394kJ·mol-1
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B.a、b和c均为正值C.a=b D.2b=c
4.已知:H2O(g)=H2O(l);△H1=-Q1kJ/mol;C2H5OH(g)=C2H5OH(l);△H2=-Q2kJ/mol;C2H5OH(g)+3O2(g)=2CO2(g)+3H2O(g);△H3=-Q3kJ/mol
若使23 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B.56gCO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gCO2所具有的能量
C.12gC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gCO2所具有的能量
D.将一定质量的C燃烧,生成CO2比生成CO放出的热量多
6.在101 kPa时,1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放出890 kJ的热量,CH4的燃烧热为,1000 L25℃、101kPa下,1g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
出48.40kJ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8H18(l)+25/2O2(g)=8CO2(g) +9H2O(g)△H= - 48.40kJ·mol—1
B、C8H18(l)+25/2O2(g)=8CO2(g) +9H2O(l)△H= - 5518kJ·mol—1
1mol氢气和3mol甲烷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
8、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445 kJ的热量。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9、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热化学方程式是
10、298K,101kPa时1molC完全燃烧放出393.5 kJ的热量的热化学方程式
D.1/2C(s) + 1/2H2O(g)= 1/2CO(g) + 1/2H2(g )ΔH= +65.64 kJ/ mol
2.已知1mol白磷转化成红磷,放出18.39 kJ热量,又知:
P4(白,s)+5O2= 2P2O5(s)ΔH1,4P(红,s)+5O2= 2P2O5(s)ΔH2,
则ΔH1和ΔH2的关系正确的是()
试计算25℃时一氧化碳与水作用转化为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反应热。
HCl(g)+H2O(l) == HCl(aq)ΔH3=-72.3 kJ/mo
NH3·H2O(aq) + HCl(aq) == NH4Cl(aq)ΔH4=-52.3 kJ/mol
NH4Cl(s) + 2H2O(l) == NH4Cl(aq)ΔH5= Q kJ/mol
则第⑤个反应方程中的反应热是。
8.实验中不能直接测出由石墨和氢气生成甲烷反应的ΔH,已知下列数据:
6、25℃1.01×105Pa下,1g硫粉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9.36kJ热量,写出硫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7、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和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 g ) + O2(g) = 2H2O (l )ΔH=-572 kJ/mol
CH4(g ) +2O2( g ) = CO2(g ) +2H2O (l )ΔH=-890 kJ/mol
A.ΔH1>ΔH2B.ΔH1<ΔH2C.ΔH1=ΔH2D.无法确定
3.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H2(g)+1/2O2(g)=H2O(g)ΔH= a kJ/mol;
H2(g)+1/2O2(g)=H2O(l)ΔH= b kJ/ mol;2H2(g)+O2(g)=2H2O(l)ΔH= c kJ/ mol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Q1+Q2+Q3B.0.5(Q1+Q2+Q3)
C.0.5Q1-1.5Q2+0.5Q3D.1.5Q1-0.5Q2+0.5Q3
5.已知化学反应2C(s)+O2(g)=2CO(g)、2CO(g)+O2(g)=2CO2(g)都是放热反应,据此推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2g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gCO所具有的能量
(4)2H2( g )+O2( g )=2H2O ( l )ΔH4= d kJ/mol
则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c<0 B、b>d>0C、2a=b< 0 D、2c=d>0
2、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2>Q1的是()
A. H2(g)+Cl2(g)=2HCl(g);△H=-Q11/2H2(g)+1/2Cl2(g)=HCl(g);△H=-Q2
A.浓硫酸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l mol水时放热57.3 kJ
B.含l molH2SO4的稀硫酸与足量稀NaOH溶液中和后,放热为57.3 kJ
C.1L0.l mol/L CH3COOH与1L0.l mol/L NaOH溶液反应后放热为5.73 kJ
D.1L0.l mol/L HNO3与1L0.l mol/L NaOH溶液反应后放热为5.73 kJ
B. C(s)+1/2O2(g)=CO (g);△H=-Q1C(s)+O2(g)=CO2(g);△H=-Q2
C. 2H2(g)+O2(g)=2H2O(l);△H=-Q12H2(g)+O2(g)=2H2O(g);△H=-Q2
D. S(g)+O2(g)=SO2(g);△H=-Q1S(s)+O2(g)=SO2(g);△H=-Q2
(1)CH4(g)+2O2(g)=CO2(g)+2H2O(l)ΔH1=-890.3kJ·mol-1
(2)C(石墨,s)+O2(g)=CO2(g)ΔH2=-393.5kJ·mol-1
(3)H2(g)+1/2O2(g)=H2O(l)ΔH3=-285.8kJ·mol-1
(1)计算石墨和氢气反应生成甲烷的反应热。
C、C8H18(l)+25/2O2(g)=8CO2(g) + 9H2O(l)△H= + 5518kJ·mol—1
D、C8H18(l)+25/2O2(g)=8CO2(g)+ 9H2O(l)△H= -48.40kJ·mol—1
4、常温常压下,1gH2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HCl气体,放出92.3 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盖斯定律
1.1g炭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需吸收10.94 kJ的热量,则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C+H2O=CO+H2ΔH= +10.9 kJ/ mol
B.C(s)+H2O(g)=CO(g)+H2(g)ΔH= +10.94 kJ/ mol
C.C(s)+H2O(g)=CO(g)+H2(g)ΔH= +131.28 kJ/ mol
实验高中高一化学检测题
课题
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
编号:16
编写:徐文娟
审核:仇方帅
时间:2011-4-1
热化学方程式
1、已知(1)H2( g )+1/2O2( g )=H2O ( g )ΔH1= a kJ/mol
(2)2H2( g )+O2( g )=2H2O ( g )ΔH2= b kJ/mol
(3)H2( g )+1/2 O2( g )=H2O ( l )ΔH3= c kJ/mol
A.H2(g) + Cl2(g) = 2HCl(g);△H=-92.3 kJ/mol
B.H2(g)+ Cl2(g) = HCl(g);△H=+92.3kJ/mol
C.H2+Cl2=2HCl;△H=-184.6kJ/mol
D.2HCl(g)=H2(g)+Cl2(g);△H=+184.6kJ/mol
5、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7.盖斯定律指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仅与反应物的最初状态及生成物的最终状态有关,而与其中间状态无关。按此规律,结合下述反应方程式回答问题:
NH3(g)+HCl(g) == NH4Cl(s)ΔH1=-176 kJ/mol
NH3(g)+H2O(l) == NH3·H2O(aq)ΔH2=-35.1 kJ/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