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单招考试语文卷(含答案)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
语文试题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获悉哈飞的“直九”飞机4月12日失事的消息后,国家海洋局有关领导在第一时间赶到失事地点,全力指导救助和相关调查工作。
B.不久前,泰国政府宣布吊销前总理他信的普通护照。
理由是,流亡国外的他信不时以视频连线方式与“红衫军”对话,想在泰国动荡的局势中火中取栗。
C.最近,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舆论认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四强”(美国GPS、欧洲“伽利略”、俄罗斯“格洛纳斯”和中国“北斗”)格局逐渐显现,但其功能各有千秋。
D.索马里海盗近来十分猖獗,他们劫持船只,然后索要高额赎金;其袭击的目标不光是商业货轮,还有运送联合国和其他国家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船只,是可忍,孰不可忍,国际社会正联手予以打击。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数理化通俗演义》很有特色,自出版以来的几年间,受到了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学子的欢迎。
B.陆川导演的电影《南京!南京!》4月22日起在国内公映,日前正在北京、杭州等地紧张试映之中。
C.人类文化史上的大浩劫,如秦始皇的焚书、清代的文字狱、欧洲中世纪的精神桎梏、法西斯对犹太民族的大屠杀等,都不能使一种文化中断、一个民族灭绝。
D.我国已步入使用多波束侧身系统、深海拖曳观察系统等海洋高新科技的先进国家,成功地进行了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7000米水下机器人的深海试验。
3.下面句子使用正确的是
A.电动汽车能否真正解决汽车污染问题?环保型汽车的发展只有电动车一条出路吗?对于这些问题,目前仍是众说纷纭。
B.几棵弱小的莲子,就在这关注、期盼中慢慢长叶、开花,最后蔓延成片,被朋友喜称为“季荷”。
C.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合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
D.总投资约22.56亿元,历时四年建设的“万里长江第一隧”——武汉长江隧道正式通车了,它北接汉口大智路,南通武昌友谊大道,全长约3.7公里。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亲戚这层人际关系就把人千丝万缕地纠葛在一起。
B.多动脑子,会避免少捅娄子少出错。
C.剑桥市非常小,骑自行车40分钟之内就能到达城市的任何一个地方。
5.下列各句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A.我们有许多优秀的党员干部,像焦裕禄、孔繁森等。
B.天阴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C.皎洁的月光像透明的轻纱笼罩着大地。
6.《咬文嚼字》中,作者用“锱铢必较”这个成语所说明的道理是()
A.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造精神
B.斟酌文字实际是调整思想感情
C.文学的语言更注重文字的联想意义
D.运用文字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7.《吃饭》中运用的联想主要依据事物之间的()
A.对比性
B.时间统一性
C.相似性
D.地点统一性
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株连符合戳穿流连忘返
B、历害深澳缀学食不果腹
C、娇健传诵喧器责无旁代
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追求成熟,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尤其是不深的年轻人,更想以老到、、成熟的面孔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和重视,甚至有的年轻人尽管还很不成熟,却陶醉于自我认定的成熟状态之中。
A、时尚入世深刻
B、时尚涉世深沉
C、时髦涉世深刻
10.下列各句中关联词语搭配恰当的一句是()
A、日本妇女无论有多么大的才能,却难以像中国妇女那样充分发挥出来。
B、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为什么人的问题,就能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C、平时来这里游览公园的人尚且这么多,节假日就更多了。
1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
A.苏州
B.房屋
C.酒
D.庄稼
12.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谁?()
A.张飞
B.关羽
C.李靖
D.李广
13.被后人誉为“诗仙”的是哪位诗人()
A.骆宾王
B.杜甫
C.白居易
D.李伯
14.被后人誉为“诗圣”的是哪位诗人()
A.孟浩然
B.杜甫
C.白居易
D.李白
15.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
A.李贺
B.李商隐
C.李伯
D.李清照
16、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量力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1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直接经验的方法是()
A、谈话法
B、讲授法
C、讨论法
D、参观法
18、18世纪前后,形式教育派与实质教育派长期论争()
A、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B、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C、分科和综合的关系
D、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关系
19、一般而言,我们把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称为()
A、德育途径
B、德育方法
C、德育过程
D、德育手段
20、“统一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符合德育的()
A、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清晰因素
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C、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性原则
D、三明主义方向性原则
二、判断题:(将下面判断结果填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5分,共15分)
1、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教育。
()
2、强调全面发展指的是要求每个学生各方面都平均发展。
()
3、在今后的课程改革和发展中,如何在小学课程中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是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
4、离开了教的内容,怎么教就无从发生,离开了教的形式,教什么就将完全落空。
()
5、教材就是教科书。
()
三、词语解释(本题5小道,每题3分,共15分)
1.弃甲曳兵而走
走:
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
3.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数:
4.侣鱼虾而友糜鹿
侣鱼虾:
5.人少,可是把式不敢马虎
把式:
四、文言文阅读(共20分)
(一)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请鉴赏诗作中“割”字的好处
(2).诗作中最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选自荀子《劝学》)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共2小题,每小题2,共4分)
①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是什么句式?
4.请写出选文中包含的两个成语。
五、阅读理解:(共10分)
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
长达一千多公里的京杭大运河,与绵延的万里长城,作为举世闻名的古代中国人创造的伟大工程,都是华夏民族的历史丰碑和永远的骄傲。
长城早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跻身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大运河的文物保护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大运河在广开海运之前是我国古代的一条重要交通命脉,开凿运河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进行沟通交流。
大运河在开凿过程中利用了春秋时代吴王夫差开通的沟,在隋炀帝时最终完成,唐宋繁盛一时,元代截住夺取直,明清屡加疏通。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大运河一直是一条南粮北运、商旅交运、水利灌溉的生命线。
大运河涉及黄河与长江这两个古代文化、文明的核心地区,连接着燕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等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区域,其沿岸是古代中国人口集中、文化遗
址密集的地区。
各个时代,大运河贯穿之地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古迹,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其文物价值与意义非同寻常。
不仅如此,大运河在开凿的长度、年代上还创下了傲视环宇的纪录,特别是沿岸几十座城市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保存了极其特色的内河文化。
但是,作为华夏先民智慧与创造力结晶的大运河,今未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无偏见肯定和保障它的历史地位。
大运河的保护现状确定令人忧虑。
除千百年来河堤决口、泥沙淤塞、水量匮乏等自然因外,更有乱开支渠、截住流用水、客理不善等人为因素。
由于不少河段利用了天然湖泊和自然河流,很多人认识不到大运河也是文化遗产或文物古迹三岁时出于局部利益考虑随意改拆遗存的现象时有发生,分省分段的管理体制也使大运河的保护无法形成综合性的全盘规划。
大运河虽然历尽沧桑,却衰而未亡,江南河段仍然泽被今人;已开工的南水北调工程也涉及到大运河的保护、管理和利用。
因此,亟需通过文物调查与文化保护研究。
提交完整的大运河总体调研与保护报告。
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大运河及其沿岸相关古迹不仅应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得到有效保护,而且也应作为一个整体来中援世界文化遗产。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原因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A.河堤决口,泥沙淤窝,河段缺水,大运河已经是衰败不堪。
B.乱开支流,截流用水,管理不善,大运河的保护现状令人忧虑。
C.出于局部利益的考虑,大运河沿岸的文物古迹常被随意改拆。
D.分省分段的管理,使大运河的本调研与保护报告无法提交。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大运河实际上下连结中国古代几个重要文化区域的桥梁和纽带
B.从开凿时间和规模上看,大运河是世界同类工程所无法企及的。
C.部分河段借用湖泊和河流,影响到大运河的文化遗产地。
D.大运河的文物价值不能超过今没有得到专门的法律法无偏见的肯定和保护。
3.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有利于提升沿岸文物古迹的文化价值,传扬其“古代文化长廊”的美誉。
B.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大运河将更有利于沟通交流,昔日南粮北运、商旅交通的胜景将得以恢复。
C.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大运河沿岸文物古迹的保护,从而加速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进程。
D.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后,历史上极具内河文化特色的大运河将会呈现出新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
六、作文(30分)
“一寸光阴以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写一篇不少于7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5题答案:BCDCC
6-10题答案:DCABC
11-15题答案:CDDBB
16-20题答案:ADAAB
1、答案.B(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不合语境)
2、答案.C.(A项缺主语,应该把“由于”去掉。
B项“日前”表示完成,改为“目前”。
D项“步入”与“国家”不搭配,改为:我国已步入使用多波束侧身系统、深海拖曳观察系统等海洋高新科技的先进国家行列)
3、答案.A(B项“长叶”和“开花”中间顿号改为逗号。
C项在“等”后面加上后
二、判断题:
1、√
2、×
3、√
4、V
5、×
三、词语解释
1.逃跑。
2.推究,推本求原。
3.天数,含有规律的意思。
4.以鱼虾为伴侣。
5.武术、技艺。
四、文言文阅读
(一):(1)、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二):1:彰,清楚,显著;假,借助。
2:借助船舶楫桨的人,不一定善于游水,却能横渡长江黄河;积累善行从而养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就可以达到很高的境界,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3:定语后置。
4:锲而不舍、跬步千里、驽马十驾、积水成渊、积善成德。
五、阅读理解
参考答案1-3:DCA 六、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