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对猪源及鸡源大肠杆菌病防治应用中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大肠杆菌病是各种畜禽群体最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危害范围极其广泛,加强对该病的防控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分析大肠杆菌在畜禽养殖行业中带来的危害,以及多种中药及复方在多个方面对猪源及鸡源大肠杆菌病的作用,综述了中药在猪源及鸡源大肠杆菌病防治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中药;大肠杆菌病;防治与应用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60727,31260622);吉林省科技厅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160204016NY )中图分类号:S853.7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号:10.14025/ki.jlny.2019.14.036
曹洪敏,于逸凡,葛冰洁,王政,张雪梅*
(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吉林延吉133002)
中药对猪源及鸡源大肠杆菌病防治应用中的研究
xu mu shui
chan
畜禽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致病性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引起
的局部或全身性感染疾病,其特征是患病畜禽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不同程度的腹泻,生长发育速度异常,死亡率高,通常会给养殖行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1]。

按中兽医辨证理论,大肠杆菌病为湿热壅积肠道而引起的里热症,宜清热解毒、燥湿止痢[2]。

目前,对大肠杆菌病的主要防治手段为以抗生素为主的药物治疗,由于大肠杆菌生存力强,血清型复杂以及抗生素药物的滥用,导致致病菌株的耐药性逐日增强,增加了临床防治大肠杆菌病的难度[3]。

而且用药后畜禽体内会有药物残留,会给食品带来安全隐患,影响出口贸易。

我国在中草药的使用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大量中药古籍中都有对中草药使用方法的记载,中药属于天然药物,药物毒素在机体内残留程度低,不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且来源广泛,成本低,相对于西药价
格较为便宜[4]。

中草药对畜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中药对于大肠杆菌病的治疗不能仅像抗生素,只是单纯的杀死病原体来达到治疗的目的,还可以通过调节增强机体体质,提升自身抵抗力来抵御疾病的感染[5]。

中药中富含多种天然活性成分物质,主要包括有机酸、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活性多糖类、蒽醌类、挥发油、活性多糖等,而且还具有低毒性、低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等多种特点[6]。

本文通过检索国内相关文献,分析了多种中药及中药复方在猪源及鸡源大肠杆菌病防治应用中的研究现况,为畜禽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1中药在猪源大肠杆菌病防治应用中的研究
多年以前,我国医药方面的学者就已经开始研究中药对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功效。

随着目前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可选择的抗菌药越来越少,开发新的抗菌药成为当务之急。

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我国传统医药的中药,因具有不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小的特点日益受到重视,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目前,在猪源大肠杆菌病的预防作用中已有多种单味中草药和复方汤剂可以起到较好的抑菌作用。

张赛奇[7]通过研究葛芪复方对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作用的效果发现,复方中所含的主要单味药葛根、黄芩等都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范国英等人[8]将黄芩、甘草、黄连、石榴皮、鱼腥草、大黄、
苦参、地榆这8种单味中药浓缩成溶液分别检测其对大肠杆
菌的作用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中草药对分离所得到的大肠杆菌具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其中,石榴皮对猪大肠杆菌的MIC 可高达18.9克/升。

在王永芬等人[9]用多种生物制剂对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的研究中发现石榴皮、黄芩、黄连有较高的抑菌活性,而鱼腥草、板蓝根、穿心莲的抑菌活性较低,这与范国英的试验有较类似的结果。

黄名钱等人[10]在研究中药水提物对猪源耐四环素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试验中所选用的山楂、五味子、连翘和金银花,都对猪大肠杆菌表现出了较强的抑菌活性。

肖春莉等人[11]通过对比29种中药材提取物对猪源耐药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发现,五倍子和连翘对13株受试菌的抑制作用最强,而山楂、秦皮、大黄、大青叶、黄连和黄芩对部分受试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刘玉芹等人[12]通过探讨大青叶、板蓝根、连翘、败酱草4味中草药及其复方配伍制剂对仔猪抗大肠杆菌性腹泻的作用机理,得出板蓝根、连翘、败酱草等及其复方制剂对大肠杆菌O149K88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体外抗菌活性的结果。

张瑜等[13]利用蒲公英、连翘及柴胡粗提物对延边地区养猪场中疑似大肠杆菌病的仔猪粪便和血样进行无菌采集后分离得到的大肠杆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时发现这3种中药粗提物均可抑制大肠杆菌生长,且蒲公英粗提物的抑菌效果最强。

以上试验中所使用的中药及其复方制剂为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及新药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目前,中药及复方在猪源大肠杆菌病中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也起来越普遍,且表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

张赛奇[7]在通过观察葛芪复方制剂对感染大肠杆菌病仔猪的治疗效果时发现葛芪复方制剂对感染大肠杆菌导致腹泻的仔猪有明显的缓解治疗效果。

胡小伟[14]结合临床实践发现高纯度的黄芪多糖原粉或颗粒与复方庆大霉素或乳酸环丙沙星口服液混合饮用3天,每天1~2剂,对以消化道感染为主的猪大肠杆菌病例显效较佳;而高纯度的黄芪多糖原粉或颗粒与氟苯尼考原粉和多西环素原粉混合饮用3天,每天1~2剂,则对以呼吸道感染为主猪大肠杆菌病例显效较佳。

李志鹏[15]利用中药商品肠炎康探究其对猪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时发现,高剂量、中剂量的肠炎康对猪大肠杆菌感染
xu mu shui chan
的治疗效果是相同的,其治疗的有效率均为100%。

杨楷书[16]选用134头自然感染了白痢的21日龄前仔猪进行了蟾酥注射液治疗猪感染性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试验,发现蟾酥注射液的总有效率为87.9%,表现出较好的疗效。

刘辉[17]利用茜草、苦参、白头翁、蒲公英等10味中药对100头三元杂交仔猪进行分组试验,其自制的中药处方对感染大肠杆菌的仔猪的治愈率高达90%以上。

这些结果显示,现有的中药商品及报道过的中药单体都对猪源大肠杆菌病有良好的治愈效果,这为临床实践中药品的使用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

2中药在鸡源大肠杆菌病防治应用中的研究
研究表明,中药及其提取物或复方在提高鸡群抵抗力的同时可以预防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李国旺等人[18]选用黄连、连翘、紫花地丁、黄芩、白头翁这五味中药利用琼脂平板培养法和药敏试验等方法,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

结果发现,黄连在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方面作用明显。

褚秀玲等人[19]选取乌梅、芦荟等12味中药制成水煎液提取物,测定其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O78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结果显示乌梅、白头翁与芦荟水提取物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O78的MIC分别为2.57毫克/毫升、2.06毫克/毫升和2.31毫克/毫升,说明乌梅、芦荟、白头翁抗菌活性较好从而表明乌梅、芦荟、白头翁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O78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张瀚元等人[20]通过研究连翘酯苷、苦参、苍术以及硫酸小檗碱这四种中药提取物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性干预及其机理得出这四种中药提取物饱和水溶液混合物对鸡大肠杆菌病发病过程具有较明显的预防性干预作用(P<0.05)。

戈云华等[21]研究表明,0.3毫升/只剂量对肉鸡进行白头翁汤注射预防鸡源大肠杆菌的有效率为87.5%,而头孢噻呋钠和恩诺沙星对肉鸡的保护率则分别为72.5%和75.0%,差异显著(P<0.05),这表明白头翁汤预防肉鸡大肠杆菌病的效果要优于抗生素。

王关林等[22]通过研究苦参对鸡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及其机理时发现苦参可以通过抑制鸡大肠杆菌功能蛋白的表达,从而影响菌体的细胞周期使得菌体最终不能达到正常对数生长期而直接进入衰亡进而抑制鸡大肠杆菌病。

而宁官保等人[23]在中药对鸡源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作用的研究中通过消除子质粒鉴定和药敏试验,证实了三黄汤对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有较好的消除作用,且强于药方中的单味中药。

以上试验均可表明,在对鸡源大肠杆菌的预防作用中,我国传统中药已表现出良好的效果,这为进一步商品化药品的出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传统中兽医认为,根据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应属“疫疬”范畴。

现代中兽医从辨证论治角度分析鸡大肠杆菌病,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归纳为疫毒内侵、肺胃热盛、血瘀气滞,所以,临床上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应以清热解毒、活血行气为主,达到清肺胃热、凉血止痢的功效。

近年来,利用药及其提取物或复方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报道日益增多,且多数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中药以其安全、高效、无残留等优点受到青睐。

蒋红等人[24]利用银翘天甘中药制剂口服液治疗用O2型大肠杆菌攻毒后的15日龄雏鸡,试验结果表明银翘天甘中药制剂实验组感染的雏鸡死亡率显著低于头孢噻肟钠阳性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口服银翘天甘中药制剂能够有效治疗鸡大肠杆菌病。

孙怀刚等人[25]用黄芩、秦皮、白头翁、苦参以及甲氧苄啶组成的中药增效抗菌复方对鸡大肠杆菌病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用药组的雏鸡死亡率明显低于感染对照组,这为中药增效抗菌复方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对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中药方剂筛选中,贺常亮等人[26]通过对多种单味中药药效的分析及测定发现以香附、黄芪和穿心莲配比而成的复方汤剂“香芪汤”对试验性鸡大肠杆菌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王亮等[27]将复方“加味白头翁”颗粒通过拌料饲喂发现给药组均对患大肠杆菌病病鸡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以“加味白头翁”颗粒浓度拌料投喂最佳。

王桂英等[28]通过利用复方郁金散和氟哌酸治疗人工诱导大肠杆菌病鸡的治疗发现,氟哌酸治疗组与小剂量复方郁金散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中剂量及大剂量复方郁金散组差异显著(P<0.05),而中剂量与大剂量复方郁金散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这表明中、高剂量的复方郁金散能有效降低大肠杆菌引起的鸡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3结语
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进行大肠杆菌病治疗,由于长期使用导致大肠杆菌对此形成了耐药性[29],而中药以其低残留、低毒性、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中药中含有的多种天然活性物质成分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具有很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中兽医临床上治疗大肠杆菌病可通过扶正和祛邪两方面来达到现代医学所说的增强体质、防御病邪的侵袭,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的作用。

应用中药防治大肠杆菌病,既是畜禽养殖的需要,也是人们生活保健的需求。

但目前使用中草药防治畜禽大肠杆菌病仍存在许多的局限性:一是对中药抗菌作用的研究大多局限在体外抑菌试验,临床试验研究相对较少。

因中药及其复方制剂成分的复杂多样性,不能单纯根据体外抑菌效果来评价中药在体内的作用[30];二是对中药的基础研究比较薄弱,许多中药的抑菌作用机制尚未弄清楚,部分中药制剂缺乏科学性[31];三是中药处方种类繁多,处方作用机理尚待明确,各类中药的合理配伍也需要深入研究;四是单味及复方中草药的药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畜禽的采食量与饮水量,从而影响了单味及复方中药的作用效果,单味及复方中药的适口性有待改善。

所以,应当致力于研究和开发中药在大肠杆菌病防治工作中的应用,减少或替代抗生素的使用,降低药物残留,使中药在畜禽大肠杆菌病防治应用上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1]焦新安,涂长春,黄金林,等.我国食源性人兽共患细菌病流行现状及其防控对策[J].中国家禽,2009,31(19):4-11.
[2]汪德刚,邢钊,张志远,等.中草药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试验[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2(09):14-15.
[3]何丽华.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J].现代畜牧兽医,2014(04):56-58.
[4]王文远.古代中国防疫思想与方法及其现代应用研究
[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5]贺丹丹,黄良宗,陈孝杰,等.不同动物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调查[J].中国畜牧兽医,2013,40(10):211-215.
[6]张召兴,李蕴玉,常超越,等.中药对鸡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抑菌试验[J].动物医学进展,2017,38(03):63-67.
[7]张赛奇.葛芪复方对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作用效果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
[8]范国英,钟华,刘俊伟,等.黄芩,黄连等对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05):1155-1157.
[9]王永芬,席磊,赵志军,等.不同生物制剂对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27(01):60-66.
[10]黄名钱,孔祥峰,肖莉春,等.中药水提物对猪源耐四环
素大肠杆菌的抑制活性[J].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1):2370-2376.
[11]肖莉春,孔祥峰,黄名钱,等.中药提取物对猪源耐药大肠杆菌分离株的抑制作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3,35(06):1248-1254.
[12]刘玉芹,张秀英,马得莹,等.中草药抗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作用机理的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05,36(06):620-624.
[13]张瑜,李金霞,徐璐,等.猪源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体外抑菌试验[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7,39(01):55-60.
[14]胡小伟.猪大肠杆菌病的分类及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09):103-104.
[15]李志鹏.中药肠炎康治疗猪大肠杆菌病的效果试验[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30(07):194.
[16]杨楷.蟾酥注射液防治猪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仔猪白痢)的试验研究[D].广西大学,2011.
[17]刘辉.中药组方对猪大肠杆菌病抑菌效果观察[J].中国畜禽种业,2017,13(05):101.
[18]宁官保,牛艺儒,张鼎,等.鸡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分析及中药对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作用的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15,46(06):1018-1025.
[19]褚秀玲,苏建青.12味中药对鸡血清型O-(78)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观察[J].中国畜牧兽医,2010,37(06):138-141.
[20]张瀚元,张秀英,施路一.中药提取物对鸡大肠杆菌病预防性干预及其机理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6,47(05):54-61.
[21]戈云华.中药防治肉鸡大肠杆菌病试验[J].畜牧兽医
科技信息,2017,(08):19-20.
[22]王关林,唐金花,蒋丹,等.苦参对鸡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及其机理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05):1018-1024.
[23]李国旺,赵恒章,苗志国.5味中药对鸡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10):141-143.
[24]蒋红,王宏军,周铁忠,等.银翘天甘中药制剂抗鸡体内大肠杆菌的试验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08):15-18.
[25]孙怀刚,王新,崔一喆,等.中药增效抗菌复方对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试验[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42(3):86-89.
[26]贺常亮,韦旭斌,付本懂,等.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中药方剂筛选[J].中国兽医学报,2013,33(12):1917-1922.
[27]王亮.中药复方“加味白头翁”颗粒剂的研制及其对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观察[D].四川农业大学,2012.
[28]王桂英,武目胜,司振书.复方郁金散对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山东畜牧兽医,2003(03):9-10.
[29]米玛次仁,德庆.鸡大肠杆菌病诊治措施[J].河南农业,2017(02):56-58.
[30]陈希,穆祥,许剑琴.抗菌中药筛选思路的解析及实践[J].中国兽药杂志,2016,50(02):1-6.
[31]褚秀玲,苏建青,韦旭斌.中药抗大肠杆菌病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1):9093-9094.
作者简介:曹洪敏,本科学历,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动物医学。

通讯作者:张雪梅,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研究。

xu mu shui
chan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

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水产养殖业也在不断发展,水产品也更加丰富,更新速度不断加快。

这为水产养殖业注入了活力,同时也实现了养殖户增收。

为此,要实现水产养殖业更好地发展,就必须改善水产养殖技术。

养殖技术是水产养殖业的重中之重,水产养殖技术的先进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所以,在渔业管理站的支持和引导下,积极开展推广水产养殖技术的活动,以期实现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主要通过探研渔业管理站推广水产养殖技术工作现状,发现当前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并制定相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策略,以期实现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水产养殖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水产养殖技术;技术推广;现实困难;策略研究中图分类号:F326.4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号:10.14025/ki.jlny.2019.14.037
王书毅
(昭通市渔业管理站,云南昭通657000)
随着经济和交通的发展,水产品在各地的受欢迎程度也
不断提高,这就对水产品质量和产量提高了要求,因此需要在水产养殖业中积极推广新的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技术对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十分必要,而在我国当前的水产养殖业中普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养殖户科技意识薄弱、养殖户专业素养不高,大多是经验主义,思想上也过于保守落后,缺乏水产养殖技术
培训以及缺乏准确示范和正规销售渠道的问题。

这些问题严
重阻碍着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所以,应该深入研究各类问题,抓住问题并及时制定相应的对策。

1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的问题
1.1养殖户科技意识薄弱
水产养殖作为渔业的形式之一,从事水产养殖的养殖户大多为专业素养不高,文化水平有限。

受文化程度和思想的局
水产养殖技术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