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关于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58例老年性脑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的方式,将58例老年性脑梗患者随机分为
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

对照组老年性脑梗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
用优质护理干预。

结果:观察组其fugl-meyer评分(38.84±8.52)分、Barthel评
分(44.52±11.48)分、护理满意率(86.21)%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患者的护理应用中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老年性脑梗;护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老年性脑梗患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然而临床上
对于该病的治疗有限,只有通过护理干预才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病情[1]。

因此,我院决定采用
优质护理干预研究其在老年性脑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58例老年性脑梗患者作为研
究对象。

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的方式,将58例老年性脑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有29例患者。

对照组:男、女性老年性脑梗患者18例、11例,年龄范围(66~74)岁,平均年龄(69.26±2.38)岁。

观察组:男、女性老年性脑梗患者16例、13例,年龄范围(66~75)岁,平均年龄(69.49±2.27)岁。

通过对两组老年性脑梗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等资料的比较可知,其一般资料无明显差
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式
对照组老年性脑梗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给予对照组患者个人卫生护理、病房环境护理等。

1.2.2 观察组护理方式
观察组老年性脑梗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优质护理主要分为健康教育护理、日常护理、心理护理、康复训练护理等。

健康教育护理: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可总结老年性脑梗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介绍、疾病治疗、药物介绍、注意事项等。

具体可结合视频讲解、幻灯片讲解、发放书籍或健康知
识小册子等方式[2]。

无论哪种方式,达到目的即可。

在患者学习一段时间后,可抽查患者对
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具体评估需结合患者的受教育水平而定。

日常护理:日常护理是较为繁琐的护理。

包括为患者勤换内衣内裤、床单被褥,保持病
房内温度与湿度,定期打扫病房,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

患者每日的饮食、用药
等均要进行合理调配与记录[3]。

心理护理:由于脑梗发病急、病死率高,患者本身又是老年人,其心理负担势必很重。

入院后面对陌生环境而产生的无助感,恐惧感等。

因此,护理人员可找准时机与患者进行良
好的沟通。

对于患者心中的疑惑进行解答。

康复训练:对于脑梗患者而言,康复训练对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对患者的康复训练中,可采取“一对一”的护理模式[4]。

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

首先鼓励患者进行肢体运动,训练其语言能力。

随着患者的康复,逐渐加大训练量和增加训练项目的难度。

直至患者生活
能力恢复至正常水平为止。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情况以及护理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将对照组和观察组老年性脑梗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情况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
理。

两组老年性脑梗患者男女例数等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其fugl-meyer、Barthel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P<0.05表示两组之间的各项指标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实验结果
本次实验中对比两组老年性脑梗患者之间的fugl-meyer、Barthel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率等
指标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

具体信息如表1、表2所示:
3 讨论
脑梗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该病发病率高,病情严重。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老
年人脑梗患者的发病率达到30%[5],其严重的并发症已经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如运动
障碍、中枢神经瘫痪等。

而对于脑梗的治疗,临床上能力有限,但是其护理工作对其康复的
影响却非常显著。

因此,我院将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来研究对于老年性脑梗的应用效果分析。

对照组老年性脑梗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护理,即给予患者个人卫生护理、病房环境护理等。

简单的护理只能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而对于其脑梗病情的缓解作用有限。

实验
结果证明,对照组患者其护理干预后fugl-meyer、Barthel评分分别为26.36±7.82分、
31.74±10.05分。

虽相对于干预前有所提升,但其提升程度不明显。

观察组老年性脑梗患者采用的是优质护理干预。

从患者日常护理、健康教育护理、心理
护理、康复训练等诸多方面进行护理干预。

日常护理针对患者住院期间的日常起居,病房环
境等进行优质的护理服务,让患者有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

健康教育则从老年性脑梗疾病的
知识讲解、药物应用等方面入手,让患者了解相关知识后有利于患者心理情绪的缓解以及后
续护理工作的进行。

心理护理是安抚患者的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使其恢复对我院的治疗
信心,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配合护理人员进行后续的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在整个护理过
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通过一系列的康复训练项目,可帮助患者逐渐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老年性脑梗患者在经过优质护理干预后其fugl-meyer评分(38.84±8.52)分、Barthel评分(44.52±11.48)分、护理满意率(86.21)%等指标明显优于
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患者的护理应用中效果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程洪燕.优质护理服务在10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27-28.
[2]康菊华.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3):102-104.
[3]张冲.优质护理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作用[J].医药,2015,0(6):30-30.
[4]张桂英.探讨优质护理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5,0(18):249-250..
[5]于锦红.优质护理服务在62例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5,34(8):170-1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